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本書修煉等級

  本書修煉境界為:地仙(散仙)→天仙→金仙→大羅金仙(也稱太乙金仙)→準圣→亞圣(如東皇太一只差臨門一腳)→圣人(混元大羅金仙。萬劫不磨,不死不滅)→道祖級(天道)(鴻鈞為天道,天道不為鴻鈞。即鴻鈞只是大部分天道,魔祖羅睺也是一部分,“遁去的一”這個變數也不在天道之中。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這遁去的一就是變數,即一線生機!)

  每一級都有初期、中期、后期、大圓滿(只差臨門一腳的頓悟和境界)。若是圓滿圓潤自然直接就晉級為下一級初期了。

  另外法力、肉身、道行境界,這三者也未必匹配。比如祖巫沒有元神,道行不精,但是他們修煉到極致(比如準圣后期),攻擊力足以打死準圣初期,肉身足以硬抗準圣的攻擊(當然了也會負傷)。

  (三清三人乃是)混元大羅金仙歷萬劫不磨之體(截教鼻祖)萬劫不壞之身=圣人不死不滅。出處如下:

  1:封神演義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臨潼。

  鴻鈞道人曰:“你這等欺心!分明是你自己作業,致生殺伐,該這些生靈遭此劫運。你不自責,尚去責人,情殊可恨!當日三教共僉(qiān同簽)‘封神榜’,你何得盡忘之也!名利乃凡夫俗子之所爭,嗔怒乃兒女子之所事,縱是未斬三尸之仙,未赴蟠桃之客,也要脫此苦惱;豈意你三人乃是混元大羅金仙歷萬劫不磨之體,為三教元首,為因小事,生此嗔癡,作此邪欲。他二人原無此意,都是你作此過惡,他不得不應耳。雖是劫數使然,也都是你約束不嚴,你的門徒生事,你的不是居多。我若不來,彼此報復,何日是了?我特來大發慈悲,與你等解釋冤愆,各掌教宗,毋得生事。”隨分付左右散仙:“你等各歸洞府,自養天真,以俟超脫。”眾仙叩首而散。

  2:封神演義第七十七回老子一氣化三清。

  “通天教主乃是掌截教之鼻祖,修成五氣朝元,三花聚頂,也是萬劫不壞之身。”

  ......................................

  大羅金仙=太乙金仙。本書中排除太乙金仙這個詞和等級。因為這個等級在西游記中幾乎是等同的!

  大羅金仙大羅:大為廣,意指無量。羅為網,意指包羅。大羅無量,即是包容諸有。金意為不朽。道教三十六天最高的也是大羅天。大羅金仙意為一切時空永恒逍遙的不朽不滅的仙人。

  太乙金仙即道家所稱的“道”,指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但是從西游記一些人和勢力(比如三清門下,鎮元子門下,天庭各路神仙),對孫悟空和妖怪之類的貶低看,有點譏笑旁門左道、不入流的意味。

  孫悟空在大鬧天宮前,西行取經路上,各路自詡正統的神仙們,都是稱呼孫悟空為太乙金仙太乙散仙我等乃神仙之宗,你還是太乙散數,未入真流。

  豬八戒曾介紹自己“因我修成大羅仙”。難道孫悟空太乙仙不如豬八戒大羅仙?笑了!

  西游記書中(這些貶低孫悟空的人幾乎都是道教門徒,哪怕妖怪也是曾經的截教門徒,再說妖怪也基本上不修佛而是修道啊。)以道教三十六天最高的大羅天為象征,來看出身、定跟腳,劃分正統和旁門,有點自視甚高“我們可是道教正宗,大羅神仙的意味。”

  咱們以西游記中孫悟空,豬八戒為例:

  先看孫悟空。

  太子道:“原來是你不知!他還有一個大徒弟,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上方太乙金仙齊天大圣,如今保護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經,是普陀巖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勸善,與他改名,喚做孫悟空行者。你怎么沒得做,撞出這件禍來?

  妖邪道:“你認得他是誰?”鱖婆道:“我當年在東洋海內,曾聞得老龍王說他的名譽,乃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混元一氣上方太乙金仙美猴王齊天大圣,如今歸依佛教,保唐僧往西天取經,改名喚做孫悟空行者。他的神通廣大,變化多端,大王,你怎么惹他!今后再莫與他戰了。”

  鎮元大仙對他的童子道:“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孫的,也是個太乙散仙,也曾大鬧天宮,神通廣大。”

  福祿壽三星道:“你這猴兒,全不識人。那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雖得了天仙,還是太乙散數,未入真流,你怎么脫得他手?”

  在獅王、象王、大鵬一戰中,正文中:“那三藏肉眼凡胎,不知是計;孫大圣又是太乙金仙,忠正之性”。

  ......

  再看豬八戒。

  (豬八戒)那怪道:你錯認了!這鈀豈是凡間之物?你且聽我道來——

  此是鍛煉神冰鐵,磨琢成工光皎潔。老君自己動鈐錘,熒惑親身添炭屑。

  五方五帝用心機,六丁六甲費周折。造成九齒玉垂牙,鑄就雙環金墜葉。

  身妝六曜排五星,體按四時依八節。短長上下定乾坤,左右陰陽分日月。

  六爻神將按天條,八卦星辰依斗列。名為上寶沁金鈀,進與玉皇鎮丹闕。

  因我修成大羅仙,為吾養就長生客。敕封元帥號天蓬,欽賜釘鈀為御節。

  舉起烈焰并毫光,落下猛風飄瑞雪。天曹神將盡皆驚,地府閻羅心膽怯。

  人間那有這般兵,世上更無此等鐵。隨身變化可心懷,任意翻騰依口訣。

  相攜數載未曾離,伴我幾年無日別。日食三餐并不丟,夜眠一宿渾無撇。

  也曾佩去赴蟠桃,也曾帶他朝帝闕。皆因仗酒卻行兇,只為倚強便撒潑。

  上天貶我降凡塵,下世盡我作罪孽。石洞心邪曾吃人,高莊情喜婚姻結。

  這鈀下海掀翻龍鼉窩,上山抓碎虎狼穴。諸般兵刃且休題,惟有吾當鈀最切。

  相持取勝有何難,賭斗求功不用說。

  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鈀到魂消神氣泄!”

  ..................................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