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35章鄭家兄弟的奇遇(二)

  按說如此要求古怪和繁瑣的一種食肆,簡直是如同花錢買罪受一般,鬼都不去其中吃喝才對。

  可是實際的生意上,卻是好得驚人。

  這不!當鄭孝勇被檢查合格,被放行可以進入其中了之后。

  立刻能看到了偌大的一個便民小餐桌中,在那一些像是胡桌、胡凳子,卻是長條形的桌椅上,如今可是有著好幾百人在一起吃喝之中。

  那場面,可是比起了他們白云村的里長。

  六十歲大壽的那一次席面,都還要熱鬧好些。

  究其原因,那是在一排成年男人腰間高矮的桌子上面,擺著紅燒肉、糖醋魚塊、獅子頭、粉蒸肉、八寶鴨子等三十幾個的葷素菜品。

  另外米飯、面條、粥水、湯水等加起來,居然也是有著十幾樣之多。

  每一樣,看起來是色香味俱全、味道極好的樣子。

  事實上的味道也是極佳,明明是一些廉價的豚肉、鴨肉這些為主,卻是讓人吃起來感覺美味無比。

  當然了還有著關鍵的一點,這里的價錢比起了城中的食肆,那是便宜了好些。

  這不!附近有些小錢的客商、富戶,幾乎一天三頓都將這里當成了自家的廚房一般,一到了時間就來。

  甚至這一兩日,還有著一些一看就是貧民模樣的人員,來這里打打牙祭。

  唯一可惜的是,面對著這么多美味的食物。

  以鄭孝勇手上的小鐵牌子,就只能要一份主食,還有一個小菜;想要更多、更好就只能掏錢,去一個專門的柜臺上,買那種紅色的鐵牌子。

  這樣紅色的鐵牌子,一塊能在打菜的婦人那里換上一份葷菜,但是可要兩文錢之多。

  所以他身上,明明還有著出門的時候,婆姨偷偷塞給自己的二十文錢,鄭孝勇依然是克制了自己內心的沖動。

  交出了一塊灰色的鐵牌子,在某個柜臺要了一碗蔥油面。

  好在這玩意,對于他來說依然是上好的飯食了。

  在穿著粗布麻衣,身上卻是收拾相當干凈的一個婦人忙活下。

  帶著黃色的面條,也就是湯餅,在上面撒上了一把翠綠的小蔥后,再將一勺子滾燙的熱油澆了上去。

  頓時一股麥香和蔥香混合到一起,讓身為關中人的鄭孝勇,骨頭里那一種對于面食的喜歡都被激發了出來。

  可據算是如此,當端著一碗蔥油面、一碗不要錢的面湯。

  路過了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葷菜,走向了長條桌子,結果那些肉香味依然是向著鼻腔中灌了進來的時候。

  暗暗的吸溜了一嘴口水后,鄭孝勇在心中默默的告訴自己:

  “等到月底領到賞錢,高低要叫上兩份、不對!三份肉菜吃。”

  不提在心中發下了月底拿到了錢,一定要吃上幾個肉菜的弘誓大愿后,鄭孝勇就開始大口炫起了蔥油面來。

  并不知道,在同一時間里,距離他不過數十米遠的廚房中。

  他心目當中很是義薄云天的兩位郎君,現在正在發愁了。

  具體上,倉管正在用著一口狼青加班趕工出來,這一個年頭根本還沒有誕生的大炒鍋,給幾個廚娘示范著如何處理鴨肉的時候:

  “跟你們說,鴨肉這玩意想要吃起來不腥。

  關鍵不僅是在下鍋之前,用清水浸泡上兩刻鐘的時間,將肉里面的血水給清除了一個干凈,在燉煮的時候,還要……”

  結果才是說到一半,風車就是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嘴里開口一句,就是讓了倉管沒有繼續培訓的心思:“倉管,情況有點不妙啊。

  原本我們早上備好,打算今天用上一天的食材,到了現在豬肉、鴨肉這些都是基本沒有剩下了多少。

  晚上那么一頓,按經驗來說客人一點也不見少了,怎么搞?”

  一聽這樣一個消息,倉管的腦殼就大了起來。

  現在都是中午了,想要臨時采買也不容易啊……

  對比起了老鐵和狼青,兩人在衣食住行之中,選擇了蜂窩煤爐子這樣一個突破口,貴妃和巴龍選擇了高端餐飲,開了一家得月樓的同時。

  在低端餐飲方面,戰隊同樣是沒有被放下。

  理由很簡單,一方面,所有的網友們一致認為,長安城不應該是這一個樣子的,不能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吃到種種美食。

  其他人吃著豬食一般的東西,僅僅是為了一個活命就行。

  應該是所有的唐人,如同傳說中都一樣,都能吃到一些像樣的東西,享受著來自于大自然的饋贈。

  針對這樣一點,他們當仁不讓地必須做到。

  另一方面,同樣是與蜂窩煤和爐子一樣,當規模足夠大的時候,他們不僅能夠得到可觀的一個利益。

  給他們供應、干活的人員,依然會是有著一大批人生活質量被改善的同時,也將利益與他們綁在一起。

  就算他們不打算造反,但是也是他們未來改造這一個時代,最有力的一個基本牌。

  至于客人進門之前,檢查頭臉和雙手是否干凈,員工必須經常洗澡這些。

  除了保持衛生,可以少生病這樣一點;還有一眾網友們本能地認為,長安城的一切應該是干凈的。

  雖然那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但不妨從一些潛移默化的小事做起。

  以上的種種,在他們計劃的時候本身沒有毛病;只是在實行起來之后,卻是有著好些意料之外的麻煩。

  比如說:

  范豬,這一個新東方出身的正經廚子,因為搞大了現代位面老板娘的肚子,如今已經是退出戰隊了。

  因此戰隊中,在廚藝上不錯的人員,只剩下了巴龍和財神。

  問題是巴龍,被安排去了更為賺錢、地位更高的‘得月樓’中去當行政總廚去了。

  財神這一個妹子,則是在貴妃充當老板娘的情況下,將戰隊的財務工作承擔了起來,兩人都是沒空。

  只能是最近靠著給老婆、孩子做飯,學會了一些家常菜的倉管,帶著風車,將這一個小食堂給負責了起來。

  可是他們太低估了一些長安城的土著們,對于連炒菜都要等到兩百多年后的大宋,才誕生的美食那一種追捧程度。

  那什么蜂窩煤爐子,還要口口相傳地將名聲打出去。

  才會讓銷量方面,逐漸地開始火爆起來。

  而美食則是完全不同,當‘便民小餐桌’大量的美食出鍋,香味一下子飄蕩了出去之后,那一個火爆的速度讓倉管都是有些害怕。

  特么!今天早上的食材,都比起昨天多出了三成了。

  結果才是到了中午的時候,其中主要的豬肉和就被消耗的差不多了,這火爆的程度真心很是有些嚇人啊。

  而為什么,主要的食材會是豬肉和鴨肉這兩樣?

  這話說的,這不是因為這兩種食材在當前大家不會弄,便宜、利潤更大一些唄……

  最終,倉管在與風車兩人,私下地商量了一番后,風車急匆匆帶著一堆散碎的銅錢,出門去緊急采購了。

  在他出門的時候,倉管安慰了一句:

  “再堅持一段時間吧,等在城外養豬、養鴨子、養雞的阿璃、熊大他們,逐漸開始出貨后,一切都會是輕松起來了~”

  同時,在吃完了蔥油面后,習慣性將免費面湯也是喝完了的鄭孝勇。

  心中不由得想起了一句:“二弟孝武,不知道在城外喂豚,不知道還習慣不?”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