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對壘

  薩拉丁大營里。

  富爾克男爵一遍遍清點著自己的裝備,騎矛,弓箭,水壺,箭袋.直到伊萬過來催促,他才匆忙在胸前畫了個十字,臉上滿是羞愧之色。

  “天父在上,我將被迫為異教徒服務,吾主寬仁,請您知曉,我絕非出于自愿如此,在戰場上,我會伺機逃離,盡可能不殺傷任何一個基督兄弟。”

  “富爾克,快點!”

  營帳外響起伊萬的催促聲。

  伴隨著薩拉丁的軍令,整個薩拉森人的大營就像冬眠的巨獸,迅速活動了起來,他們看似雜亂,卻很有章法地各自聚集在自己的長官麾下,又按照上級領主的軍令聚集在一起。

  “都滾開,我奉吾主命令,前來指揮這些龍獸,快打開閘門!”

  伊萬戴上鐵護手,站在自己軍營里最醒目的敵方,看著那個大搖大擺,走向獸欄的身影,他的臉上帶著毫不掩飾的厭憎——是托爾勒,這只食人惡獸!

  不僅是伊萬憎恨他,還有大量失去親友的士兵憎恨著他。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普通士兵葬身于食人惡獸的口中,薩拉森人加強了戒備,但對于龐大的軍營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

  如果視線能夠殺人,在托爾勒出現在薩拉森士兵面前的那一瞬,起碼要死一百次。

  托爾勒一身黑色鱗甲,戴著頂尖頂鏈甲頭盔,掀起的面罩下,露出一張張狂肆意的面容,對于眾人的怒目而視,他沒有半點畏懼。

  “這頭該死的畜生。”

  “伊萬,小點聲。”

  富爾克提醒道。

  托爾勒腳步微頓,腦袋豁然轉來,看向伊萬,臉上露出了一絲充滿惡意的笑容。

  隨即頭也不回地來到獸欄前,雙手發力,竟是硬生生將手臂粗細的鐵欄桿掰斷了開來,引來一陣壓抑的驚呼聲。

  砰——

  滿臉兇獰的兇暴龍,在托爾勒這具有真龍血脈的龍裔面前,卻是溫馴無比,只見它低垂下頭顱,任由托爾勒踩著他的腦袋,來到它背后的龍鞍上。

  “走吧,小家伙!”

  他甩動長鞭,居高臨下睥睨著圍觀的士兵們。

  他不是不知道軍營中流傳的謠言,他只是不在乎罷了。

  對他而言,普通人不過是一群羸弱卑微的蟲子。

  也就是他沒有食人的愛好罷了。

  若是有,謠言也將不再是謠言。

  士兵們紛紛讓開一條通路,任由托爾勒騎著一頭兇暴龍,引著身后十余頭龍獸跟隨他,一同向營地外走去。

  但伊萬沒動。

  他站在營地的大門口,神情冷硬地盯著龍背上的托爾勒。

  富爾克抓著伊萬的胳膊,想要將他扯開,語氣急切道:“伊萬,別犯傻。”

  但伊萬依舊沒動,眼睛死死地盯著龍獸和它背后的傻大個兒。

  托爾勒饒有興致地看著這個唯一敢阻攔自己的男人,輕輕拍了下兇暴龍的脖頸,它立刻便低下頭,遍布尖銳利齒的血盆大口垂到了伊萬面前。

  可伊萬依舊沒動。

  富爾克急得滿頭大汗,他甚至能夠嗅到龍獸口腔里,撲面而來的腥臭味。

  這還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些沒在籠子里的龐然巨獸,他很清楚,一口能吞一頭羊的它們,同樣能一口把他們吞進肚子里。

  似乎是多日的喂養,使兇暴龍也記住了伊萬和富爾克的氣味,富爾克擔心的事情并未發生。

  兇暴龍抬起腦袋,不再關注這兩個攔路的小家伙,沉重的爪子抬起,便從他們頭上邁了過去——十余頭巨獸,依次開出軍營,掀起的塵土,使每個人都變得灰頭土臉。

  等到龍群離去好一會兒。

  才有人高喊道:“阿卜杜拉!偉大的馴龍者!”

  “無畏的勇士阿卜杜拉!”

  歡呼聲中,富爾克擦了一把汗水:“蠢貨,你下次找死別拉著我行嗎?”

  伊萬嘴角含笑:“我早就說了,這大牲口沒什么可怕的。”

  在人們的歡呼聲中,他高聲下令:“所有加齊勇士們,吾王的軍令已下,是時候跟野蠻的法蘭克人進行決戰了,所有人,立刻乘上坐騎,隨我趕赴塔基丁大人的旗下!”

  他大聲下達著一條條軍令,原本士氣沮喪的麾下軍隊,竟是被伊萬勇敢的壯舉重新喚醒了斗志。

  對面的山坡上。

  繪有各色十字紋章,與騎士,貴族的私人紋章的方旗,鳶尾旗迎風飄揚著。

  灼目的陽光照亮了每個士兵汗涔涔的臉頰,他們都瞇著眼睛,敵人布陣顯然是考慮到了背光的因素,致使十字軍在此時列陣,就必須迎著烈日。

  戰場上每一個微不足道的細微因素,擴散到幾萬人身上,便會成為至關重要的決勝因素。

  洛薩看向身邊的庫爾德騎兵首領,笑著說道:“阿卜杜拉,要跟你們庫爾德人的英雄決戰了,感覺怎么樣?”

  阿卜杜拉苦笑道:“大人,大戰在即,您還有心思開玩笑嗎?”

  庫爾德人可從多少人把薩拉丁視作是英雄,薩拉丁麾下的馬穆魯克,庫爾德人也不占多數,反倒是突厥人,土庫曼人,庫曼人居多。

  “當然,因為我知道我們必贏無疑。”

  洛薩攥緊手中的馬鞭,臉上露出信心滿滿的神情。

  作為一軍統帥,無論內心深處怎么想,就得做出這副成竹在胸的模樣。

  身后,翼騎兵們右手攥著三米長的空心騎槍,另一只手,按在馬鞍上的佩劍上,精良的鎧甲,使他們無需持盾,能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沖擊力。

  也難怪他們時常嘲諷瓦蘭吉衛隊空占了個伯爵衛隊的名頭,每逢大戰,還是他們翼騎兵能跟在洛薩身邊。

  翼騎兵后面,是具裝弓騎兵,鐵浮屠的數目太少,還未成軍。

  零散的十幾人,也被編入到了具裝騎兵的隊伍,敕令騎士們則是以指揮官的身份出現在各個隊伍當中,沒有全部集合起來出戰。

  再往外,就是修會騎士,還有其余領主們的披甲騎兵了,他們之中有相當一部分都裝配了簡易的馬鎧,或是馬衣,用來抵御薩拉森人的弓箭。

  圣殿騎士跟醫院騎士的隊伍,因為數目龐大,又涇渭分明而格外醒目。

  遠遠看去,十字軍的騎兵隊伍,像是一道五顏六色的鋼鐵壁壘,橫亙在山坡上。

  至于十字軍占絕大多數的步兵們,仍在集結,并且堅守營地,無論是攻防戰,首重機動性的騎兵都得第一時間開出營地,反倒是步兵隊伍,只需以不變應萬變即可。

  十字軍由洛薩統帥的騎兵隊伍,共計八千人。

  他們之中只有四分之一的騎士,余下的分別由富裕市民階層自備裝備組成的騎兵,以及洛薩手底下這種職業重騎兵。

  這個時代的騎士含金量遠不如板甲時代的騎士,等到百年戰爭時期,騎士在重騎兵當中的比例,甚至要縮水到二十分之一。

  這一點,從耶路撒冷王國的騎士們,板甲跟鎖子甲應用的懸殊比例就能看出來。

  板甲對于一些僅有一座橋梁,磨坊,或是小型莊園的騎士而言,實在是價格高昂的奢侈品。

  輕甲或是無甲的輕騎兵們,散亂地游曳在隊伍前后,他們裝備著輕型騎矛,弓箭和投槍,是洛薩手下軍隊的眼睛,同時也負責騷擾,遲滯敵人的攻勢。

  他們的戰斗力有限,但也不可或缺。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