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你來搞殲二十

  “是我,我還以為老陳沒跟你提過我呢。”

  楊偉的語氣松弛了一些,而這一邊,陳念則是狠狠搓了一把臉。

  楊偉是什么人?

  關于他有兩件事情可以說人盡皆知。

  第一,他是殲二十的總設計師。

  第二,他高中沒上完。

  當時接受采訪,他的原話是:

  “也沒什么準備,就清華北大一填,考出來還好,離少年班也就差一兩分,沒多久就上大學去了……”

  上大學那一年,他才僅僅15歲。

  而就在10年以后,他就實現了國內三代機最重要的技術突破,也就是電傳飛控系統突破,讓國產三代機變成可能。

  隨后,他又參與了殲十、梟龍的設計優化工作,并且在殲二十立項之后,擔任了殲二十項目的總設計師。

  這份履歷的輝煌程度,放在國內軍工發展的歷史上,恐怕無人能出其右。

  不過問題來了,他找我干嘛?

  陳念疑惑地想著,這個時間殲二十項目應該是剛剛進入關鍵時期,各項設計都面臨著驗證實驗,也有大量方案在04—05年間被淘汰。

  按道理來說,擔任總設計師的楊偉應該是忙得腳底冒煙才對,居然還有時間給自己打電話?

  之前也沒聽陳果說他要找自己啊。

  難道是挖人的?

  倒是有可能,不過這個時間打電話,還真不是一般人的作風……

  想到這里,陳念回答道:

  “哪還用陳教授介紹啊,搞飛機的都知道您,我就是一時沒反應過來而已……”

  聽到他的話,對面的楊偉笑了笑說道:

  “這話要是別人說出來,我笑笑也就認了,但是在你面前,我還真就不敢妄自尊大。”

  “殲二十二首飛,比我們預計的四代機首飛時間整整提前了8年,聽到消息的時候,咱們所里的人都傻了。”

  “知道你們也在搞四代機,可真不知道伱們這么快啊……”

  說到這里,楊偉停頓了片刻,隨后繼續說道:

  “恭喜的話我就不多說了,陳念,今天找你是有事要商量,咱們就開門見山?”

  陳念下意識地點點頭,回答道:

  “楊總,您直說就好!”

  “我想讓你來做殲二十項目的顧問!”

  楊偉直截了當地說道。

  “當顧問……我恐怕做不了啊。”

  雖然早就已經猜到了對方的意圖,但當楊偉發出邀請時,陳念仍然忍不住有些犯難。

  要知道,他之所以能主導殲二十二的設計、研發工作,那是因為他直接用系統解析了F22,對這架飛機的全部細節都了如指掌,也知道它的設計優缺點,能提出優化建議。

  但如果放在殲20上……

  殲二十的設計理念跟F22是有著巨大差異的,在二十二號項目中積累的經驗并不能直接用在殲二十上。

  而如果純粹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又暫時還不足以支撐整個項目。

  至于去解析未來的殲二十……

  別開玩笑了,這種純粹浪費資源的行為陳念絕對不會去做。

  所以,陳念從來都沒有想過要介入到殲二十項目中去,他知道自己幫不上太大的忙。

  聽到陳念的回答,對面的楊偉絲毫沒表現出失望,反而繼續問道:

  “你不先問問我想讓你做什么嗎?”

  “額……楊總,實話實說,無論做什么,我能發揮的作用都很有限。”

  “殲二十二的整體設計邏輯跟殲二十幾乎可以說是完全不同,我沒辦法把殲二十二的經驗用到殲二十上去。”

  “而如果是一些通用的技術和理論,其實你們直接找601所拿就行了。”

  “現在都是技術共享互通的,沒必要再加我這么一個角色。”

  陳念的語氣很誠懇,但楊偉似乎完全沒有被說服。

  “你說錯了,我們現在就需要你這個角色。”

  “為什么?”

  陳念疑惑地問道。

  “因為我們知道你在做什么,也知道你想要什么,并且我們很愿意按照你的想法去做。”

  “我就問你一個問題:殲二十上艦,你怎么看?”

  陳念霍然站起,他的眼睛瞪得滾圓,難以置信地問道:

  “你們要把殲二十改成艦載機??你們要上平甲板?瓦良格……不要了?”

  楊偉似乎對陳念的反應很滿意,他輕笑一聲,開口回答道:

  “瓦良格當然還是要的,但它的地位更像是一艘‘技術驗證航母’,在上面的計劃里,平甲板、電磁彈射、大噸位才是真正的方向。”

  “所以,在平甲板是主流的前提下,我們就必須為此提前做好準備。”

  “殲二十二的設計已經定型,它注定不可能被作為艦載機使用了,但殲二十還有機會。”

  “你大概知道,殲二十采用的是鴨翼布局,在低速大迎角情況下具有優勢,如果能再進行相對應的優化,它可能會成為這個世界上最有威脅的艦載機!”

  “陳念,我雖然沒有被納入星火工作組,但我的保密權限很高,大部分的信息我都知道。”

  “你在力推國產航母項目,對吧?難道你不想一步到位,讓我們的第一艘航母,就擁有最好的艦載機嗎?”

  聽完楊偉的話,陳念陷入了沉思。

  殲二十上艦……這玩意兒對他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但問題是,難度也不小啊!

  殲二十的展弦比只有2.3,相比起F35的2.76展弦比,實在是小的可憐,機體設計方面要做修改。

  得拉長主翼,縮小鴨翼,同時還要考慮這樣的改動造成的翼面渦流的變化。

  另一方面,原本的殲二十最大起飛重量有39噸,對于一架艦載機來說,有些太重了,在不降低戰斗力的前提下,要么使用新材料減重,要么就要上新發動機。

  除此之外,結構強度也是一個大問題,估計連機體材料都要全換一遍……

  哎???

  陳念突然反應過來。

  這些問題,不就是自己在二十二號項目里逐個解決過的問題嗎?

  難怪啊!

  陳念心里暗暗感嘆,不愧是15歲就上大學的人,不僅個人能力突出,挖人的手段也是一絕……

  想到這里,他開口說道:

  “楊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所以你想要我負責哪些部分?發動機,材料和機體設計?”

  “聰明!就知道你小子絕對不是書呆子!”

  “實際上,我只需要你做三件事。”

  “第一,針對現階段的F119發動機拿出改造方案,讓它能適應海上起降環境,當然,如果推力能更大一點就最好。”

  “第二,對殲二十的氣動布局提出建議,參與討論,能給出方案最好。”

  “第三,在原本的新材料的基礎上,看看能不能再做點優化,提高強度,減減重量。”

  “這三件事情沒有硬性要求,你能幫得上忙就幫,幫不上也沒關系——但是我相信你一定會給我們一個驚喜,因為這對你來說并不難。”

  陳念聽得滿臉苦笑,什么叫并不難啊?

  哪怕借助系統解析,其實也還是有難度的好嘛?

  但是,也不是做不到就是了。

  “好吧,你說服我了……不過楊總,我想問一句,現在就考慮艦載機的問題,是不是太早了?”

  “我們的航母……不會要提前搞了吧?”

  在上一世,華夏的第一艘航母、也就是遼寧艦是在2005年底才開始改造、2012年才下水交付的,現在才04年初,如果現在就開搞的話,等于提前了兩年。

  “……你這話問的,我還以為是你要求提前的呢。”

  “瓦良格已經進船塢了,改造過程應該也會提速,反正馬偉明已經過去了,他會負責船舶綜電系統。”

  “我們現在搞艦載機,不算晚,也不算早。”

  “應該說,是恰逢其時。”

  “明白了。”

  陳念撓了撓頭,這消息他還真沒聽說——不過報告似乎是扔自己桌上了,只是這兩天太忙,沒顧上看……

  “那這件事情就說定了?”

  楊偉問道。

  “說定了。”

  “好,那我去跟林永明打招呼,權限的問題我會解決!”

  說完后,楊偉干脆利落地掛斷了電話,壓根沒給陳念反悔的時間。

  陳念哭笑不得地放下電話,一時間有點恍惚。

  瓦良格進船塢了,艦載版殲二十開搞了。

  那說明,因為自己的出現,一些重大項目的進程正在加快。

  這正是自己要的結果。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20年之內,他就要這個世界的格局逆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