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想搞機械外骨骼

  “所以VOSTALMG從進場開始,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他們這段時間到底在干嘛?”

  陳念疑惑地問道。

  “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越南那邊的陋規對抗。”

  “據說,他們剛剛對一批腐敗分子執行了處罰,甚至有人被當場槍斃——不過,這么做的效果很有限,因為問題的根子,就不在他們抓的底層執行者身上。”

  “挖沙船這么大一個項目,經手的部門那么多,在他們的體制下,你覺得能保證沒有人不伸手嗎?”

  “只要有人伸手,那就不是一個軍區能搞得定的。”

  “在我看來,他們的挖沙船項目其實已經廢了——等下水的時候,別沉到水里就算好的了。”

  聽到陳果的話,陳念心有余悸地點了點頭。

  他不是為越南的失敗慶幸,而是為己方在幾年前做出的那個決定慶幸。

  誠然,以目前國內的環境,實際上也根本做不到百分百風清氣正,在很多領域都有提高的空間。

  但是至少,我們建立了一個地基。

  我們的軍隊沒有被腐蝕,只要維持住這一點,后續逐步下手改革,很多事情就會被扭轉過來。

  這是他親眼見過的事情。

  在未來十幾年的時間里,很多東西都會發生變化,有一些曾經肆無忌憚的人,也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歷史總是螺旋上升著發展的,現在己方需要的,只是更多的耐心而已。

  想到這里,陳念開口說道:

  “那既然這樣的話,我們就不用太過于關注VOSATLMG那邊的進展了吧?”

  “之前我還考慮過要不要對他們采取一些行動的,現在看來,根本用不著我們動手啊——他們自己就會把自己玩死。”

  “確實是這樣。”

  陳果點頭回答道。

  “不過,我們該推動的還是要盡快去推動。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旦壓力開始降低,很容易就會造成坍塌式崩潰的后果。”

  “所以只能頂到底,要休息的話,也只能等項目結束之后了”

  “一線人員很辛苦啊。”

  陳念感慨地說道。

  “沒有你,他們會更辛苦。”

  陳果神情嚴肅,語氣鄭重。

  停頓了片刻之后,他繼續開口說道:

  “別的不說,就說我們當初搞殲十的時候。”

  “風洞一次接一次的吹,設計一次接一次地改。”

  “那時候最痛苦的是什么?不是工作量大,也不是身體上的疲憊,反而是心累。”

  “找不到方向啊.每天一睜眼,想到自己欠了一大堆的數據要跑,那種焦慮,真的沒辦法形容。”

  “現在就好得多了,大家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有明確的目標。”

  “而且,每天工作完下來,都有成果。”

  “如果說以前是驢子眼前吊了個胡蘿卜,無論怎么趕路都吃不上的話,至少現在,胡蘿卜是擺在路邊了,走上幾步,就能吃的上。”

  陳果嘿嘿一笑,略帶調侃地說道:

  “不過現在,我們這頭驢身上背的東西也更重了。”

  “要不要稍微放緩一些節奏?”

  陳念皺眉問道。

  實際上,在這段時間,他也明顯感覺到技術迭代發展的節奏有點太快了。

  好幾個重大項目并行,自己是不是還要加一些新的小項目進來,整個星火小組的所有人都忙得團團轉。

  很多時候,自己深夜突發奇想打電話給陳果的時候,他都還是秒接。

  這證明,他的睡眠、休息時間是嚴重不足的。

  從他臉上的黑眼圈就能看得出來了。

  而他作為總體負責人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尤其是那些主要負責技術落地的一線工程師,說不定,有很多人已經被壓榨到了極限。

  不只是人力,各方面的資源也已經逼近了均衡發展的上限,原本應該出現在2006年的鋼材、煤炭等等基礎資源過剩的情況壓根沒有一點征兆。

  原因很簡單,這些資源完全被星火小組的各個項目給榨干了。

  從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考慮到產業的內生潛力,考慮到后續不得不進行的產業升級換代,這又談不上有多好了。

  現在整個華夏的經濟局面就好像一個暴發戶,又好像是草創階段野蠻生長的民間企業,如果“升級”的速度跟不上“賺錢”的速度,說不定在哪一天,就會出現一個崩潰性的節點。

  到時候,任憑你技術多么先進,背景多么強大,也無法挽救雪崩一般的局面。

  這樣的事情是有前車之鑒的,陳念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發生。

  陳果注意到了陳念擔憂的神色,思索片刻之后,他開口回答道:

  “目前暫時還不需要去談‘放緩’。”

  “但是,客觀地來說,這樣不顧一切的發展是存在重大隱患的,我們內部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基本上,大家的觀點比較一致。”

  “那就是,在度過這次的海上危機之后,我們需要盡快從軍工轉向民用,把基礎產業的升級做起來。”

  “我不知道伱有沒有興趣參與.當然,我們不強求,你如果想要專注軍工的話,我們是完全沒問題的。”

  “只不過,之前在高鐵的事情上你表現出來的專業度讓大家都比較期待罷了.”

  “我肯定要參與。”

  陳念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不過,我們打算從哪些方面做起?”

  “一招鮮吃遍天,沒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搞基建。”

  “路、橋、港、電、資源、水利、房產。當然,還有一些相對更新的基建活動,比如通信,也要做起來。”

  陳念驚訝地看著陳果,忍不住問道:

  “通信的布局現在就提出了?”

  在他的印象里,通信這項“新基建”正式納入戰略目標,還要過好多年來著。

  “要不然呢?”

  陳果有些奇怪地反問。

  “未雨綢繆嘛,很多事情宜早不宜遲。”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的通信無人區太多了,這會對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分化,在某些時候,帶來的后果甚至比交通差異帶來的后果更嚴重.”

  “明白了。”

  陳念點了點頭,沒有再問。

  不過,在他的心里,卻已經隱約生出了些敬佩。

  看來,這個國家對于自己的命運,其實始終是極為清醒的。

雖然年年都說什么“五年計劃”,但實際上,計劃起碼已經做到了二十年、甚至有可能是三十年以后  在這樣長遠的視角下,他也感到了一種踏實。

  領路人,不止是自己一個。

至少現在,他可以坦然地說一句“吾道不孤”了  跟陳果聊完之后,陳念看了自己的日程,發現這一天的下午并沒有太多安排,于是便坦然地劃了小半天的水。

  當然,他所謂的劃水,其實指的是自學材料界面科學的課程內容。

  相比起繁重的科研任務,現在學習對他來說倒是成了一種放松了。

  半天4個小時的學習,他的源點數量增加了0.11個點,到現在,他的源點數量又來到了8個點的“高峰期”。

  從他的“任務管理器”上看,目前他日均源點增量已經突破到了0.25點,效率進一步提升。

  解決一些相對基礎的技術問題,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難度了。

  但是,這樣的源點增幅,想要去碰一碰“近未來”的科技,還是差得很遠。

  要知道,哪怕是在十幾年后已經實現了的量子計算機,現在他想要解析,都還需要整整300點的源點數量。

  雖然說他完全可以攢個兩年的時間去點出這個科技樹,但無論是在效率上,還是在性價比上,其實都是很低的。

  所以,還是不能過于急躁。

穩扎穩打,把基礎技術鋪開了,等裂變效應帶來的源點收益進一步提升了,再慢慢向前摸索,才是最切實有效的路徑  陳念收起了系統界面,轉身出門走向食堂,準備去給自己解決解決晚飯。

  這是他的例行操作——主要是為了感受感受大學生的快樂。

  在食堂里,他意外地發現,居然又遇上熟人了。

  王建成。

  這小子自從進了玉井項目組以后就極少出現了,從陳果那邊的反饋來看,他也是忙得飛起。

  不過看他現在悠閑的樣子.大概是項目已經告一段落了?

  陳念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王建成疑惑回頭,隨后神情立刻變成了驚喜。

  “學長!我正想找你呢!”

  陳念笑了笑,問道:

  “找我干啥?項目不忙了?”

  “不忙了不忙了,已經有階段性成果了,后續的東西都是急不來的,611那邊在做,我負責打打下手。”

  “沒有打打下手那么簡單吧?”

  陳念調侃地說道。

  實際上,他比王建成自己都還要更了解情況。

  現在在玉井項目組里,王建成雖然不能算是1號人物,但也是絕對的核心。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卷積神經網絡算法的基礎原理,在系統優化上,他占有獨一無二的優勢。

  聽到陳念的話,王建成嘿嘿一笑,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

  “學長,之前我進組的時候他們說你也會來的,但我都干了那么久了,一次也沒見過你。”

  “你真去了嗎?他們不會是誆我的吧?”

  陳念趕緊搖頭,回答道:

  “沒有,我跟你負責的模塊不一樣,沒遇上罷了。”

  “實際上你做的成果都會給到我這里看的——你們不是搞蜂群嗎?測試是我們組那邊出的。”

  聽到這話,王建成終于放下心來。

  蜂群設計是玉井項目的核心,不在組里的人是不可能知道的,這也證明了陳念確實是在組里。

  兩人沒遇到,就是分工不同罷了。

  “那我就放心了.要是他們要了我沒要你,我真的過意不去。”

  看著王建成真誠的表情,陳念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坐下之后,陳念繼續開口道:

  “現在玉井項目基本上告一段落了,后續你計劃怎么辦?申請特別班?發論文?”

  “嗯!這些肯定是要做的!”

  王建成點了點頭說道:

  “不過,我還有點別的想法。”

  “啥想法?”

  陳念好奇地看著他,心里隱約冒出來一個念頭:

  這小子的腦子里成天裝的都是些天馬行空的東西,這次的玉井01,就可以說是他的第一次成功實踐。

現在,他已經嘗到甜頭了,接下來不會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吧  這念頭還沒來得及在他的腦子里轉一個圈,果然,王建成的下一句話,就直接坐實了陳念的猜測。

  “我想搞機器人!”

  “.機器人?”

  “準確地說,是軍用無人機甲。”

  “學長你看,現在我們已經有玉井01了,這算是一個初級人工智能,如果能在初級人工智能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總有一天,我們可以造出具有自主作戰能力的機器人的!”

  “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士兵甚至不用親自上戰場,更不用拿人命去填裝備的差距。”

  “直接派一批機械士兵上前線,我們就在后方坐鎮指揮就好了!”

  聽到他的話,陳念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你不覺得你這想法脫離現實太遠了嗎?”

  “對啊!”

  王建成絲毫沒有感到不妥,而是回答道:

  “就是因為脫離現實太遠了,所以我們得一步一步來。”

  “我覺得,要搞機器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無非是機械結構、動力系統、能源系統的問題。”

  “機械結構是最好解決的,動力系統需要依賴電機的發展,能源系統就更不用說了,在電池沒有進展的前提下,想都不用想。”

  “所以,我的目標很簡單。”

  “先搞個無源機械外骨骼!”

  “然后,在外骨骼的基礎上,再一步一步往上爬科技樹。”

  “總有一天,真正的T50會出現的!”

  王建成滿臉認真地說道。

  陳念不由得扶了一把額頭。

  實際上,機械外骨骼這個想法自己也曾經有過,但現在,基礎科技實在是太弱了,而外骨骼本身的戰斗力其實又是有限的,遠遠比不上一款戰略轟炸機來得實在。

  所以,這個方向最終被陳念拋棄了。

  但現在.王建成提起來,陳念倒是覺得,也許,也不是不行?

  畢竟,總是要有人去探索技術的邊界的。

  自己不愿意去做,官方沒有資源去做,那他既然想做,就讓他試試?

  萬一真搞出來了,那也算一件大好事。

  想到這里,陳念點了點頭。

  “想做就做吧,反正你事情也不多。”

  “不過,你還是要沉著一點,不要把基礎的東西丟掉了。”

  “放心吧學長,我心里有數!”

  看著王建成的表情,陳念突然心里一動。

  他暗暗想道:

也許,在未來的幾十年里,這個少年的手中,會誕生出許多神奇的“黑科技”也不一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