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八章 他們在.......升級?

  海的另一邊,五月會秘密辦公室里。

  休斯頓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能取代潘恩,坐到會議室的主座上。

  他曾經以為,自己如果要坐到這個位置,至少要等到潘恩老到不能再思考、或者等到己方的威脅徹底消失,五月會變成一個雞肋部門的時候,自己才能有機會。

  但沒想到,對方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己方的預期。

  被迫進行的調整,不是因為對方沒威脅了,而是因為對方的威脅太大了。

  大到甚至潘恩都沒有犯錯、僅僅是步伐慢了一些,就造成了己方全面潰敗的結局。

  當然,也正是這樣的結局,才給了自己進入核心決策層的希望。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自己應該要感謝潘恩。

  他雖然對不起國家,但實在是對得起自己了。

不管怎么樣,希望他在德州的農場里能過得好吧  休斯頓輕輕舒了一口氣,放下手中已經看完的報告,開口對一旁的助理說道:

  “能確定這就是他們的最新計劃嗎?他們要在工程機械領域發力?”

  助理點點頭,回答道:

  “是的,這個計劃的保密層級并不高,甚至已經對相關參與部門公開了。”

  “按照我們獲取到的情報,他們應該是打算在優先解決盾構機、重型挖掘機、架橋機幾個領域的問題,負責統籌的是一個新成立的,被稱作民發辦的工作小組。”

  “這個工作小組的權限很高,據稱有可能是與重裝辦平級,甚至還要在重裝辦之上。”

  “我們懷疑,民發辦與我們之前推測的那個神秘工作組有所關聯,很可能是他們在民用科技領域的代言人。”

  聽到助理的話,休斯頓的眉頭微微皺起。

  “你是說,他們的0號工作組?”

  “沒錯。”

  “但這有些不合理,0號工作組一直負責的是軍工領域的科研,如果現在轉向民用,跨度未免也太大了。”

  “他們不具備技術積累,也沒有可靠的人才儲備,貿然調整方向的話.真的能行?”

  助理搖了搖頭,回答道:

  “這一點,我們不是特別清楚。”

  “但可以確定的是,前期的天鯨號項目,就與0號工作組有關。”

  “在這個項目上,他們應該是已經積累了一部分的民用科研經驗,足夠支撐他們啟動大規模的民用科研項目了.”

  “不,肯定不夠的。”

  休斯頓打斷了助理的話,開口說道:

  “項目經驗的積累就算再豐富,也不可能完全抹平技術的差距,這是客觀的規律。”

  “但情報不可能出錯,它甚至已經半公開化了。”

  助理疑惑地說道。

  休斯頓嘆了口氣,神情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他拿過一張白紙,在上面依次寫下了幾個單詞。

  軍工。

  民用。

  戰斗機,導彈,電子。

  船舶,高鐵,基建。

  隨后,他把紙張朝向助理,開口問道:

  “發現什么了嗎?”

  助理搖搖頭,仍舊表現得一臉茫然。

  “.這么明顯,還看不出來?”

  休斯頓無奈地看了助理一眼,隨后繼續說道:

  “他們正在一步一步彌補自己的差距,并且,他們選擇的是最短路徑。”

  “軍工上的發展,是為了在我們的精力被中東牽扯的窗口期,最大程度地擴張自己的影響力,建立一個相對穩固的外部環境,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而這一切,其實都是在給他們民用科技的發展鋪路。”

  “畢竟,民用科技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市場支持,如果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光靠他們的國內市場,根本支撐不起高速發展的目標。”

  “所以,軍工是第一步。”

  “在這一步跨出去,并且達到‘夠用’的水平之后,他們就開始轉向民用。”

  “高鐵是他們的第一個試水項目,緊接著的天鯨號屬于軍民混合項目,而現在的工程機械項目,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圖窮匕見了。”

  “他們要在軍工建立起來的基礎上,迅速地打造出一個強大的復合經濟體。”

  “現在,他們的GDP排名僅僅排在第六位,但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他們很可能在兩三年之內進入前五,在10年之內進入前三——甚至是第二。”

  “到時候,經濟上的優勢又會反哺到軍事,整個局面,就要被他們徹底盤活了”

  “所以,現在他們在做的事情,說到底不過是一件事情。”

  “他們在升級!”

  “升級?”

  助理下意識地重復了一句。

  “沒錯。這就像是一款桌面游戲,你必須收集完所有升級所需的要素,才能完成升級。”

  “而一旦升級成功,你的實力就會瞬間上漲一大截。”

  “很顯然,他們現在正在收集的要素,就是基建。”

  休斯頓豁然起身,堅定地開口說道:

  “我們絕對不能坐視不管,否則,我們就會犯下跟潘恩一樣的錯誤。”

  “之前在軍事上,我們想要介入很難,可在經濟上,能夠操作的空間就大得多了.伱有什么想法嗎?”

  聽到休斯頓的問題,助理明顯愣了一愣。

  猶豫幾秒之后,他才開口回答道:

  “貿易保護、制裁、壟斷、傾銷、技術封鎖。我能想到的只有這幾種。”

  “但是,重型機械這一塊,我們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其實并不大,三菱、日立反而是對方最大的供應商。”

  “想要通過制裁的手段達到目的,不太可行。”

  “技術封鎖的話.你也知道,零號工作組的技術實力并不差,既然提出來了,就幾乎不可能依賴外部的技術,這有悖于他們的初衷。”

  休斯頓贊同地點了點頭,思索片刻后,他的眼睛突然一亮。

  “如果這些都不行,那就只能通過貿易保護傾銷了吧?”

  “這一套策略實施下去,我們可以同時摧毀他們國內和國際的兩個市場。”

  “到時候,不管他們的技術多先進,賣不出去的東西,都只能爛在倉庫里。”

  “只要研發的資金鏈條一斷裂,那他們就再也不可能對我們造出威脅了.”

  一旁的助理默默地點了點頭。

  在心底里,他其實并不認同這樣的方案。

  畢竟,依靠“傾銷”的方式去占領市場,其實并不是最“經濟”的做法。

但現在,如果真的想要遏制住對方“升級”的趨勢,似乎也的確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了  幾天之后,卡特彼勒公司總部。

  董事長錢寧滿臉嚴肅地看著對面的男人,開口問道:

  “你們是認真的嗎?你們確定要我們配合執行降價傾銷策略?”

  “你們知不知道,產品一旦降價,首先受到沖擊的不是他們,而是我們自己的國內市場!”

  “我們的利潤會暴跌,資金鏈會斷裂,甚至連銀行貸款都有可能還不上.這就是你們想要的嗎?”

  休斯頓冷靜地搖了搖頭,回答道:

  “當然不是。”

  “事實上,我們比你們更看重你們自己的利潤,哪怕只是一點點的降低,對我們來說也是巨大的稅務損失啊.”

  “所以,你們可以放心,這次官方絕對不是要讓你們為難,相反的,我們會提供諸多便利條件。”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關稅補貼。”

  “你們的產品出口到華夏所繳納的所有關稅,都將由我們來補貼。”

  “但作為回報,你們必須將產品價格下調20。”

  看著休斯頓理所當然的表情,錢寧無言以對。

  下調20?

  要知道,他們的重型機械出口到華夏,本身所繳納的關稅最高也不過就是13。

  現在,你一口氣要求下調20,另外的7從哪里來?

  你們這不純粹是拿著我的錢,去辦你的事兒嗎?

  想到這里,錢寧搖了搖頭,開口說道:

  “抱歉,先生。”

  “這個要求,我們無法做到。”

  “你知道,工程機械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利潤微薄的行業,如果按照你所說的要求降低20的售價,將會導致我們所有出口產品陷入虧損。”

  “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不僅是我,公司的其他投資人也絕對不可能接受。”

  休斯頓似乎早就料到了錢寧的回答,他從一旁的助理手中接過文件,遞到了錢寧的面前。

  “我猜到你會有這樣的顧慮。”

  “所以,在來之前,我們已經提前拜訪了卡特彼勒的所有投資人。”

  “這是我們與他們的談話記錄——其中包含幾份初步的意向白皮書。”

  “很顯然,這些投資人的眼光比你要更長遠。”

  “他們全部贊同這項計劃,認為能夠搶下那片巨大的市場,其實是對我們有利的。”

  錢寧狐疑地接過文件,翻開之后,他果然在文件上看到了那些自己無比熟悉的簽名。

  “黑水.富勒先生也同意了?”

  錢寧難以置信地問道。

  要知道,黑水資本的富勒·開普勒是他認識的投資人中最為謹慎的一個,別說是冒險的舉動了,甚至哪怕只是公司內部正常的策略變化,他都要再三打電話給自己咨詢。

  但現在,他居然沒有經過自己,直接就在意向白皮書上簽了字?

這很不合常理啊  “當然,他是最積極的一個。”

  休斯頓神態輕松地回答道。

  錢寧眉頭緊皺,他知道這些意向書不可能是偽造的。

  事實上,對方也沒有去偽造意向書的必要。

  畢竟,意向書代表的僅僅是“意向”,如果自己不同意,那它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當然,對方能簽下這些意向,自己所受到的壓力也確實不小  “你們是怎么說服他們的?”

  錢寧認命似的放下文件,開口問道。

  “很簡單,我們承諾會在這個項目上提供無限度的資金支持,直到卡特彼勒在華夏市場能賺到更多的錢為止。”

  “資金支持?”

  錢寧大驚。

  “如果有資金支持,為什么不是直接給到我們、給到公司,而是要交給投資人??”

  這是很正常的邏輯,如果想要打價格戰,那最好的方法無疑是直接將補貼給到公司,通過補貼來提高公司的利益,以支撐更低的定價。

但現在,五月會所考慮的策略,似乎有些復雜  “這就不是你需要考慮的事情了,錢寧先生。”

  “你知道的,這件事情本來就是資本的對決,而你,只是一個公司的管理者。”

  “你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不插手,對我們雙方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

  “.明白了。”

  錢寧點了點頭,拿起了一旁的香煙。

  他下意識地想要給自己點上一根,但直到火柴燃盡,他都沒有湊上去把煙點燃。

  這一刻,他的心里有些迷茫。

這只是資本的游戲  既然這樣,那為什么還需要卡特彼勒來參與呢?——

  是的,這架公司只不過是一件工具罷了。

  一件作為跳板,讓他們達成目的的工具。

  也許,在“傾銷”的目標完成之后,他們就會一腳把自己踢開,換上其他更親密的伙伴上場。

  那時候對自己,連反對的權利都沒有。

  嗯,現在也沒有。

  想到這里,他無奈地嘆了口氣。

  “好吧,我明白了。”

  “我會配合的但我想知道,你們到底打算怎么做?”

  “很簡單。”

  休斯頓坐直了身子,開口說道:

  “占領市場,摧毀他們的所有相關產業,隨后,實現壟斷。”

  “就好像嗯,就好像我們在芯片上做的事情一樣。”

  “漢芯?”

  錢寧心里一動。

  “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不需要你操心的故事。”

  休斯頓笑著回答道。

  他向錢寧伸出手,隨著兩人的雙手交握,一個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計劃,就此展開。

計劃中的雙方都無法預料到其最終的走向,但毫無疑問,如果有一方勝利,那另一方,將是萬劫不復  幾天之后,一條驚人的消息轟動了整個華夏。

  卡特彼勒公司宣布,由于材料成本縮減、新技術運用等原因,部分產品成本下降,為保證最優發展曲線,公司決定對包括華夏在內的多個市場實行降價、折扣、優惠等策略。

  綜合降價幅度,達到20。

  但降價窗口期,只有一年。

  消息一出,舉世嘩然。

  所有人都在討論,為什么美國佬突然開始做慈善了。

  也有人認為,這純粹是為了搶占市場而做出的正常決策,實質上就是個陷阱。

  但,無論是哪一方的觀點,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

國內所有需要工程機械的廠商,都開始將原本預計放在幾年之后的采購計劃,全面提前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