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八爪式挖掘機

  而就在徐工收到WK75和造樓機的任務的同時,另一邊,中建集團也開始梳理項目計劃。

  相比起徐工,中建的任務要更重一些,他們不僅要負責盾構機,還要負責架橋機,甚至連三一擔任主責的龍門吊,中建也有所參與。

  當然,這是充分考慮過三家主要公司的體量和資源后做出的決定,雖然看似不太合理,但卻是效率最大化的選擇。

  與此同時,依附于三一、徐工和中建幾家公司的無數下屬公司、供應商也開始運作起來,為這個巨型項目做起了準備。

  材料、資源被優先劃走,工時計劃也做到了以小時為單位。

  大部分的邊緣企業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們只知道,有大事要發生了。

  如果能抓住這一次的機會,那么自己的公司,就能跟隨那幾個巨無霸一起,雞犬升天。

  貴州。

  長順縣三陽機械廠內,王青跟著縣委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王利民走進了廠長辦公室。

  這一次他們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看看,三陽廠到底有沒有能力,提供可以支持落腳村修路工程的機械設備。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王青第一次來了。

  前兩次,他都沒有見到廠長,這一次,他算是學聰明了,直接把縣委辦的接待員一起拉上了。

  果然,效果立竿見影。

  之前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廠區巡邏的廠長,竟然直接走到了廠區的門口迎接。

  而且在看到王青之后,態度也極為熱情。

  “歡迎歡迎,再次歡迎兩位來,先喝口茶,我們坐下慢慢聊。”

  王青客氣地接過廠長遞過來的茶水,隨后又把它放到了一邊的茶幾上。

  “劉廠長,我這次來,真的不是要為難你,但是,我們也是真的沒有辦法了。”

  “咱們縣里面,有能力搞機械生產的廠家就你們一家,找來找去,也只能找到你們的頭上。”

  聽到王青的話,廠長劉茂才無奈地嘆了口氣。

  他先是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王利民,斟酌良久后,才開口說道:

  “王村長,其實伱找我這件事情,我的秘書也跟我匯報過了。”

  “之前兩次沒有見到面,確實是因為我工作比較忙。”

  “但之后我沒有主動聯系你,那就是我的主觀意愿了。”

  “你的目的和想法,秘書跟我講得很清楚。”

  “你就是想要看看,我們能不能在已有的挖掘機設備的基礎上做做改進,提供一兩臺小型挖掘機給落腳村用于修路的用途嘛,對不對?”

  王青點了點頭,回答道:

  “對的。我之前也考察過各種產品,但找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能用在山地地形的產品。”

  “要么就是價格太貴,我們連租金都負擔不起,要么就是體積太大,上不了山。”

  “想來想去,反倒是三陽廠前幾年搞的那種八爪式的小型挖掘機,反而最合適。”

  “所以,我就找上您了。”

  聽到王青的話,劉茂才忍不住皺了皺眉頭,他轉向一邊的王利民,開口說道:

  “王科,您看,這事情也很清楚了。”

  “不是說我不配合縣里的工作,是,我知道咱們現在在打脫貧致富攻堅戰,我也知道落腳村這條路只要能修出來,就是重大的成績。”

  “但問題是,您自己說說,這個要求合理嗎?”

  “我們三陽廠只是一個小廠,生產的那些小型挖掘機,基本上都是老的技術、老的工藝。”

  “說白了,那都是人家十幾年前玩剩下的東西,我們撿起來了,混一點大公司吃剩下的骨頭渣子吃。”

  “能維持住盈虧平衡,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現在,上來就要我們搞新產品,搞什么八爪式的挖掘機,你覺得合理嗎?”

  “別說我們了,咱們國內最大的廠,三一,徐工,你去找他們做,他們能給你做嗎?”

  王利民默默地點了點頭。

  事實上,從答應王青跟他一起來一趟那一刻開始,他就沒有真的對這件事情抱有過任何希望。

  因為他知道,這事情不是自己的一句話、甚至也不是縣里的一句話就能夠推得動的。

  想要搞新產品,那就要有研發資金,有新的生產線,有科研人員。

  可是這些東西,三陽機械廠有嗎?

  很顯然,是沒有的。

  既然沒有,那就沒辦法強求。

  所以,他只是來碰碰運氣罷了。

  或者說,他是想要借這個機會,讓王青死心。

  然而,另一邊的王青卻似乎并不這么想。

  他沉思了片刻,開口問道:

  “劉廠長,我想問一問,就是,你們之前那個八爪挖掘機,為什么突然不搞了?”

  劉茂才沒忍住翻了個白眼,他開口回答道:

  “那東西本來就不是什么成熟的產品,只是我們廠里根據自己的需要,臨時組裝出來的東西罷了。”

  “你也看到了,當初我們搞了兩臺,現在全都已經拆了,丟在那里,賣廢鐵都沒有人要。”

  “沒辦法,這東西應用的場景太少了,市場小的可憐,根本就賣不出去。”

  “再加上我們自己廠里技術水平又差,造出來的東西又不好用,就算有人想要,最后也還是要退貨的。”

  “那你說說看,我們還造他干什么?”

  “所以,如果技術能跟得上,你們其實是能造的?”

  王青敏銳地抓住了關鍵點,插嘴問道。

  “.有技術當然能造,不止我們,誰都能造。”

  “但問題是,我們有技術嗎?”

  “現在都有互聯網了,你上網上去看看去,這種八爪式挖掘機,那都是有專利的產品。”

  “外國人能造出來,日立能造出來,卡特彼勒能造出來,可人家會給我們嗎?”

  “我們也只能看著而已王村長,我勸你一句,真的別想了。”

  “與其搞這種挖掘機,你還不如花錢去多請點人,只要人夠多,高低是能把路開出來的.”

  王青黯然地搖了搖頭,回答道:

  “不是人的問題,問題是請不到人。”

  “瓦窯頭那一段太危險了,如果沒有機械設備,光靠人去填的話,很容易出事故。”

  “就前兩天,我們村里還有兩個人被石頭砸斷了腿,現在還躺在縣醫院里呢.”

  “那就沒辦法了。”

  劉茂才一攤手,繼續說道:

  “你要是能把技術搞定,我就幫你想想辦法,看能不能造出來。”

  “要不然的話真的,別為難我們了。”

  “你要的東西,跟我們之前造的東西不是一個概念,真沒有那么簡單的”

  “那到底是什么技術問題?”

  “液壓,軸承,電控.跟你說了你也不懂啊。”

  劉茂才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隨后便自顧自地喝起了茶。

  這這副姿態,毫無疑問就是要送客了。

  王青識趣地站起身,向一旁的王利民露出了一個歉意的笑容。

  隨后,兩人告辭劉茂才,走出了三陽機械廠。

  廠區外的馬路邊上,兩人一邊等著車,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

  “.阿青,這次我真的算是仁至義盡了。”

  “不只是我,縣里面也真的算是想了辦法了。”

  “但是,沒辦法就是沒辦法,咱們整個國家都沒解決的問題,你想要去解決,哪有那么容易啊?”

  王青低垂著眼,他的心里反復想著剛才劉茂才提到的那三個詞。

  液壓,軸承,電控。

  是不是解決了這些問題,自己想要的那種挖掘機,就能造出來了?

  一時間,他不由得有些出神。

  直到王利民再次叫了他的名詞,他才反應過來。

  “你想什么呢?那么入迷?”

  王青長長舒了口氣,回答道:

  “我在想,有沒有什么路子,能把這個技術上的問題幫三陽廠解決了。”

  聽到他的回答,王利民啼笑皆非地說道:

  “你要真有那么大能耐就好了!”

  “真要是把技術問題搞定了,幫三陽廠造個新產品出來,別說縣里,市里我都給你宣傳去!”

  “但問題是,這種問題你怎么解決?”

  “你是學文的,又不是學理的,難不成你還自己畫圖、自己搞研究?”

  王青搖了搖頭,回答道:

  “我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建成不是在西工大上學嗎?”

  “我聽說,他在那邊學的挺好的,還參加了學校里的科研項目。”

  “如果問問他呢?他說不定有辦法.”

  “你可快別鬧了。”

  王利民打斷了他的話,繼而又給他潑起了冷水。

  “建成學的那是航空的,這我都知道。”

  “造飛機的,你讓他來造挖掘機?開什么玩笑呢”

  “那總要試試啊.”

  王青抬起頭,神往地看著遠處的天空。

  這一刻,他的心里充滿無力感。

  他也知道王利民說的是對的。

  王建成哪怕再優秀,他所學的專業,跟自己要解決的問題也完全不對口。

  自己也是個大學生,在這一點上,其實是心知肚明的。

  但,冥冥之中,自己就是有某種預感。

  或者說,某種期待。

  萬一呢?

  萬一,他真的有辦法呢?

  總得試試吧.畢竟,這可以說是落腳村唯一的希望了。

  靠人力去開路,實在是太難了。

  這一次是有人受傷,下一次呢?

如果鬧出了人命,那修路的任務,就不可能再繼續下去了  一個小時之后,遠在西工大的王建成接到了來自王青的電話。

  在電話里,王青向他敘述了落腳村修路的困難,同時又說出來自己的想法。

  這個想法讓王建成大吃一驚。

  “為什么不去租一個成熟的產品?調不來嗎?”

  電話那頭的王青沉默了片刻,回答道:

  “國內找不到這樣的產品。”

  “如果想要買,就得是從國外進口,這錢我們真的出不起。”

  “但是,如果三陽廠能造出來,湊湊合合,我們村自籌資金,再加上縣里支援一點,還勉強能夠.”

  “明白了。”

  王建成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對自己出生的那個村子,實際上他是再了解不過了。

  雖然在小學之后,自己就搬到了縣城里居住,但是,每年回家祭祖的時候,那條險峻的山路、以及山路盡頭那個貧窮、落后的小村莊,仍然在一次一次加深著他對那里的記憶。

  他也曾經想過要去改變那里的一切,但總是覺得自己能力不夠。

現在,王青做起了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也許,自己也確實應該盡一份力  想到這里,他開口說道:

  “那我幫你想想辦法吧。”

  “我沒法保證一定能成,你也別抱太大希望”

  “行,你幫我問問就行!”

  電話對面的王青明顯忽略了后一句話,語氣也為之一變。

  王建成愣了愣,最終沒有再說什么喪氣話。

  掛斷了電話之后,王建成陷入了沉思。

  這玩意兒找誰呢?

  自己身邊的同學、老師,好像沒有一個是做這方面的研究的。

  除了喬麥。

  她好像還勉強算有點聯系。

  不過,她能懂嗎?

  要不還是找李想幫幫忙吧。

他雖然專業上不怎么樣,但人脈廣的嚇人,就算自己幫不上忙,應該也能找到能幫上忙的人  想到這里,王建成立刻給李想打去了電話。

  而李想在聽到他的問題后,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就給出了答案。

  “這個事情,你找喬麥是沒錯的。”

  “她最近剛參加了一個工程機械項目,在這方面有一些資源。”

  “如果項目的進展順利,說不定可以順帶著幫你解決問題。”

  “不過,我個人的建議是,你找喬麥的時候,把陳念叫上。”

  “學長?找他干嘛?”

  王建成疑惑地問道。

  在他看來,陳念所研究的領域跟挖掘機這玩意兒那是真的一點邊都不沾,找他來幫忙.專業不對口啊。

  然而,李想卻并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模棱兩可地說道:

  “要解決問題,就要找聰明人嘛。”

  “咱們幾個里面,陳念顯然是最聰明的那個。”

  “你要是信我,你就去找他。”

  “真要是解決不了,那再去想別的解決方案唄”

  “明白了。”

  王建成鄭重點了點頭。

  謝過李想之后,他分別給喬麥和陳念打去了電話。

  而陳念接到電話的第一反應,不是驚訝,而是驚喜。

  臥槽,鄉鎮企業開始產生技術革新的內生動力了?

  這他么可不僅僅是一個八爪式——或者說全地形挖掘機的新產品那么簡單。

  這意味著,技術快速迭代的影響,已經逐漸下沉到底層區域了。

  一旦形成規模,以后國內技術的發展,會更加健康。

所以,這一次的“示范項目”,他還真就必須得幫著做出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