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件小事

  在收到詢價申請的第一時間,所有位于美國的碳纖維生產設備公司便做出了同一個決定,那就是:

  向情報部門舉報。

  所以,五月會收到這條消息的時間,其實并不比各家公司晚多少。

  這無疑給休斯頓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為他知道,從目前華夏的情況來看,需要大規模使用高強度碳纖維材料的,只有一件東西:

  戰略轟炸機。

  再結合俄方與華夏頻繁的交流互動,答案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

  這些華夏人,他們一定是在做戰略轟炸機。

  而且,研發工作應該已經進入了尾聲,馬上就要進入原型機生產試驗的環節了。

  但這怎么可能呢?

  明明在不久之前,他們還在改著他們的轟6!

  這就好像一個只會修理自行車的小孩子,突然有一天開始造超跑了一樣!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要列舉一種能代表人類最高工業技術成果的產物,那戰略轟炸機絕對榜上有名。

  能造出它來,就說明那個國家已經完全跨過了在航空事業上模仿和摸索的階段,開始進入到全面向前探索的領域了。

他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他們到底是怎么在幾年的時間里,做完了己方花費幾十年才做完的事情的?

  休斯頓的心里不由得涌上一陣絕望。

  頻繁的失敗幾乎快讓他崩潰了,但更崩潰的是,現在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卻沒有任何的辦法可以去阻止。

  國內的經濟形勢持續惡化,國會自己都自顧不暇,想要用經濟手段去限制華夏在短期內沒有可能。

  伊拉克戰爭的泥潭拖住了海外軍事行動的腳步,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一次海上威懾行動也被一發石破天驚的DF17絞得粉碎。

  計劃之中對以色列的支援也被迫拖后,本來在今年年初就應該開打的雙方到現在都沒有動靜。

  沙特和伊朗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陣營已經在悄無聲息地轉變,當兩個小弟有了一個共同的大哥之后,許多事情,就不得不往后放一放了。

  打架?

  得先問問大哥怎么說。

  想到這里,休斯頓長嘆了一口氣。

  真的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了。

  但好在,碳纖維領域的專利壁壘極為厚重,常年累月的技術封鎖也幾乎已經摧毀了那片土地上的技術發展土壤。

  他們也許能從島國手中拿到設備,可要想實現大規模地國產化生產,還是沒有那么容易的。

  想到這里,休斯頓稍稍松了口氣。

  他看向一旁的助理,開口問道:

  “洛杉磯的事情處理得怎么樣了?”

  助理趕緊遞上文件,回答道:

  “基本上已經處理完了,軍隊介入之后,事情冷卻得很快。”

  “社會救濟已經開始運轉了,這里面是一大筆錢.但至少,局勢已經穩定了。”

  “至于資本.洛杉磯高鐵項目,很可能要爛尾。”

  休斯頓眉頭緊皺地點了點頭。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至少,沖突被限制在了有限的范圍之內,沒有釀成更嚴重的“動蕩”。

  要不然的話,情況就有些可笑了。

天天當警察去別人的國家維持秩序,結果自己的國家搞的一團糟  他嘆了口氣,開口說道:

  “我們的最后一絲翻盤機會也已經失去了,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日子會過得很艱難。”

  “恢復經濟是第一要務,五月會的工作重心需要轉向。”

  “對外的軍事行動,就完全交給角樓去做吧,我們”

  “這似乎不是最好的選擇。”

  助理打斷了休斯頓的話。

  “如果就此沉寂下去,也許我們整個五月會的命運,都會走向不可控制的方向”

  “休斯頓先生,你真的甘心就這樣被邊緣化嗎?”

  “我不得不這么做。”

  休斯頓堅決地說道。

  “用華夏人的話來說,這是‘韜光養晦’。”

  “隱藏自己,默默發展,積累實力.真是可笑,說起來,這個詞在前幾年還鋪天蓋地地出現在他們的媒體上,現在居然就這么消失無蹤了。”

  “反倒是我們,迫不得已,需要使用他們的智慧”

  “韜光養晦并不意味著我們什么都不能做。”

  助理再次打斷。

  這讓休斯頓有些不悅,他緊緊地注視著助理的眼睛,開口問道:

  “那你覺得我們應該怎么做?”

  “.至少這次的碳纖維事件,我們不能坐視不管。”

  “他們的戰略轟炸機一旦出現,整個世界的天平都將會傾倒。”

  “雪球一旦滾起來,再想要停下來,就很難了”

  “但我們沒有任何辦法。”

  休斯頓表情沉重地說道。

  “要不然,你想怎么辦呢?”

  “專利限制?他們不使用我們的專利。”

  “伱看我們現在像是能封鎖得住的樣子嗎?”

  “或者,我們去給島國施壓,不允許他們向華夏出售設備?”

  “別開玩笑了,島國現在都已經快要活不下去了,利益,就是他們唯一追逐的東西。”

  “難不成我們還跟島國開戰嗎?”

  一邊說著,休斯頓一邊站起身。

  他從辦公桌里拿出一份文件,丟在了助理的面前。

  “看到這張圖了嗎?這張圖上標注的,是各個州的財政預算情況。”

  “紅色,代表當地財政已經進入了危險警戒線。”

  “在一年之前,這張圖上只有兩塊紅色。”

  “但現在,整個合眾國的版圖,都已經被紅色染透了。”

  “我們自己有太多問題,怎么把這些紅色去掉,才是我們現在應該擔心的問題.”

  “不。”

  助理堅決地搖了搖頭,開口道:

  “我們的根本目的是維持這個國家的穩定。”

  “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并不一定要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好。”

  “如果,紅色警戒蔓延的不僅僅是五十州,而是整個世界呢?”

  “只要別人的紅色比我們更深,只要他們的血流的比我們更多,那么,在襯托之下,我們的顏色,就會慢慢變淺了”

  “你想要做什么?”

休斯頓的身體里升起一陣涼意,他能聽懂助理的意思,但對方所描繪的那個未來,卻讓他有些不寒而栗  看到他的反應,助理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

  “其實很簡單。”

  “我們應該想個辦法,讓這個世界窒息一段時間。”

  “不需要太久.也許,三個月,就夠了”

  另一邊,西工大。

  運作碳纖維生產線的事情自然是不會瞞著陳念的,雖然過程中不需要他直接參與,但無論如何,作為星火的實際領頭人,這樣的重大決策不可能繞過他。

  所以,在詢價函發出去之前,他就已經收到了陳果的通知,了解了整個計劃。

  而現在,他正坐在陳果的辦公室里,聽著他對計劃進展的報告。

  “.島國那邊的初步報價已經發過來了,但是想要進一步明確BOQ,我們還是得跟他們安排一次會面。”

  “目前來看,他們的報價高的有些嚇人,幾乎是國際均價的三倍以上。”

  “很顯然,他們這次是吃定我們了——不過也確實,要讓他們跟自己的主子撕破臉,不把好處給到位是不可能的”

  陳念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但轉而又略帶調侃地說道:

  “到時候BOQ出來了可得看清楚,別讓人家把抽水馬桶打包賣給我們了,我們還傻乎乎地去付錢。”

  聽到陳念的話,陳果啞然失笑。

  實際上,陳念說的這個例子還真就是真實存在的。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華夏曾經從島國進口過大批的機床設備,而這些機床設備在報價時,就包含了一系列根本沒必要的所謂“附加設施”。

上百萬一個的抽水馬桶,幾十萬的照明燈泡,幾萬塊的備用螺絲  當時,在讀者等等一眾雜質的渲染下,這種惡意報價的行為還被洗白過。

  那時候不是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嗎?

  機器壞了,找工程師去修。

  工程師在機器上畫了一條線,順著那條線把線圈拆去一厘米,問題就解決了。

  最后,工程師收費一百萬美元,還美其名曰“畫一條線只要一美元,但知道在哪兒畫99萬美元”。

  也就是這種故事,把所謂“技術的優越性”拉到了極致。

  當時還真的有人認為,一套機床設備里,就是應該包含生活設施。

  也許那些馬桶,也是專門設計過,用來提高生產效率的呢?

  或者有人說,你沒有技術,人家賣多貴都是應該的,誰叫你不行呢?——

  我呸!

  美國佬也不是樣樣都行,你們賣給他們的時候,怎么不敢畫一條線收一百萬呢?

  說到底,還是國家實力決定的交往方式。

  想到這里,他開口說道:

  “放心,現在小日子應該不會再搞這一套了至少,不會那么明目張膽了。”

  “他們的THAAD合同可還捏在我們手里呢,這玩意兒就是個雙刃劍。”

  “我們要是愿意正常交付,那就沒有任何問題,但要是真惹急了在這件事情上做點別的文章,他們鐵定吃不了兜著走.”

  “不過,明目張膽地來不了,惡心人的事情肯定還是會做的。”

  “這不就給我們報了三倍價格嗎?我估計,里面的貓膩還不少。”

  “那你們到底打算怎么辦?”

  陳念問道。

  實際上,在此之前,陳果已經跟他說過了初步的方案。

  但從陳念的角度來看,那些方案實現的可能性都不算太高。

  要么是極端的施壓和威懾,要么就是技術合作技術交換。

  前者并不符合商業邏輯,用在當前的處境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直接把對方逼死,直接放棄交易。

  后者嘛代價則有點太大了。

  畢竟,華夏終究是要實現設備自產的,現在引進只是為了應急,如果付出太高的成本,有些得不償失。

  聽到陳念的問題,陳果神秘一笑,隨后回答道:

  “我們打算,幫他們辦一件小事。”

  “辦一件小事?幫他們?”

  陳念大驚。

  搞什么?

  說來說去,難道還是要靠低姿態地去討好他們,才能促成這筆交易嗎?

  如果這樣的話,那自己那么努力地去輸出技術,到底是為了什么啊?

  他不由得有些惱火。

  不就是碳纖維嗎?

  大不了花點時間自己造就好了。

  生產線的問題,自己明明可以搞定的。

  現在自己手里有二十多點的源點,碳纖維生產線再難,也可以啃下來了。

  畢竟,芯片項目都能這么搞,碳纖維還不行嗎?

  他下意識地想要開口,但突然之間,他又覺得有點不對。

  等等。

  這也不是星火的風格啊。

  這也不是陳果的風格。

  以他的性格,不在交易里埋點伏筆、使點絆子就算不錯了,怎么可能那么老老實實地去討好島國?

  陳念瞬間反應過來,陳果說的這件小事,也許并不是真的“幫他們辦的”。

  “所以到底是啥?”

  陳念定了定神,好奇地問道。

  陳果哈哈一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你知道豪登高鐵項目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嗎?”

  陳念愣了一愣,下意識地回答道:

  “更大的市場,技術進步,金礦等會兒,這跟一件小事有什么關系?”

  “當然有關系了,而且,關系就在市場。”

  陳果刻意地壓低了聲音,繼續問道:

  “你知道豪登高鐵開建之后,有誰主動跟我們接觸嗎?”

  這消息陳念倒是聽說過的,于是,他不假思索地說道:

  “非洲的有摩洛哥,利比亞,突尼斯,我聽說都是表達了意向的。亞洲這邊,泰國,新加坡,還有.哎?”

  陳念突然反應過來。

  他的腦子里跳出了一個名字。

  “臥槽?!你心那么黑?!”

  “想到了?”

  陳果滿意地點了點頭。

  陳念也隨之點頭。

  他大概猜到陳果打算做什么了。

  他想要做的事情,本來是應該在好幾年之后才發生的。

但,華夏高鐵技術的提前發展,也把這件事情的進度提前了  “你怎么知道他們的高鐵項目是個坑的?”

  陳念疑惑地問道。

  “這還用想?他們的項目,有不坑的嗎?”

  “不管怎么說,做戲還是要做全套。”

  “我們得好好演,讓他們以為這件小事,是我們好不容易辦下來的大事。”

  “至于之后怎么發展那可就跟我們沒關系了”

今天晚點還有一章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