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偵查飛艇----是氣象氣球啦

  “什么情況?”

  603所的辦公室里,陳念面對著緊急趕過來的陳果,語氣疑惑地問道。

  “情況有變,美方在達爾富爾的計劃不止我們想的那么簡單。”

  “他們并不是要在那里培養第二個伊拉克、第二個敘利亞,而是要更進一步,直接讓革命陣線掌權。”

  “相比起巴希爾政權,哈密迪的施政理念更加激進,與埃塞、埃及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我們判斷,他們是想借助蘇丹為跳板,直接把整個非洲變成第二個中東。”

  陳果沒有繞任何彎子,直截了當地說出了上級的判斷。

  而在聽到他的話之后,陳念的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以蘇丹為跳板,把整個非洲拉入混亂之中?!

  這樣的計劃已經不是歹毒可以形容了,甚至可以說是.反人類。

  要知道,非洲不是沒有亂過。

  在二戰之后、20世紀六十年代的那段時間里,由于西方殖民者強行劃定的國界線,整個非洲都處于一片混亂之中。

  過度的管控超出社會承受能力而導致脆斷、部落種族間因差異而引起的社會分崩離析,各種客觀因素都阻礙著“非洲獨立日”后當地的發展。

  大屠殺、種族滅絕隨處可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摩擦也極度頻繁。

  可以說,現在的非洲之所以遠遠落后于其他大洲的發展,當初的殖民者就功不可沒。

  而現在,經過了幾十年的時間,非洲局勢好不容易相對穩定下來,各國也開始抓住大規模投資的契機尋求進一步發展了,美國居然還不放過他們。

  為了維護自己的霸權,他們居然不惜以那片大陸上的十數億人口為籌碼.

敵人的冷血,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  陳念的心不由得猛跳了幾下,他趕緊問道:

  “我們目前的計劃是什么?有應對策略了嗎?”

  陳果搖了搖頭,回答道:

  “消息是剛剛收到的,暫時還沒有實證。”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事態失控的可能性很大。”

  “南蘇丹的藍盔基地已經做出了反應,他們打算嘗試與北達爾富爾的革命陣線組織接觸,獲取相關情報。”

  “如果對方拒絕溝通、或者掩飾真實意圖,那么他們可能會動用非常規手段——主要是無人機偵查。”

  “另外,上級也已經向美方發出了照會,要求他們解釋軍火來源的情況。”

  “不過很顯然,這樣的照會不會得到任何我們想要的結果的”

  “現在上級討論的主要問題,是如果最極端的情況發生,我們能用什么方法將局勢壓制下去。”

  “畢竟,他們已經開始對我們的基本盤動手了。”

  “我們一貫使用的‘各打各的’的策略完全失效。”

  “我們能走的路只有兩條:要么退讓,要么正面對抗”

  “沒有斡旋的余地嗎?”

  陳念追問道。

  “沒有。”

  “只要他們是鐵了心要支援革命陣線,在雙方有生力量沒有太大差距的情況下,政府軍根本沒辦法與之對抗。”

  “埃及呢?埃塞呢?”

  這是陳念所能想到的最后一個解法。

  誠然,如果在蘇丹的沖突中引入其他國家的勢力,那最終的局面毫無疑問,都將走向代理人戰爭的境地。

  但,打一場代理人戰爭,總比華夏直接參與到對抗中去要好。

  至少,那會給我們留下緩沖的時間。

  而只要有時間,自己就能依靠一兩件跨時代的科技成果,快速地扭轉被動的局面。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商用核聚變都搞出來了,你們還有心情打仗嗎?

  在用之不竭的資源面前,去爭那點石油,簡直就像是笑話。

  所以,時間對華夏來說很重要。

哪怕只能爭取到三年五年,也足夠用了  聽到陳念的話,陳果嚴肅地搖了搖頭。

  “不可能。”

  “無論是埃及還是埃塞,他們都沒有介入達爾富爾沖突的想法。”

  “相反的,他們恨不得達爾富爾鬧的更激烈一些,以便他們能從中漁利。”

  “在這種時期,我們想要去說服他們充當我們的代言人,那實在是太異想天開了。”

  “另外,退一步講,代理人戰爭也是極度危險的策略,上級不可能同意的”

  “那我們就沒有任何辦法了嗎?”

  陳念的神情有些失望。

  從這個國家建立開始,“不干涉其他國家內政”這條規則就已經寫在了它的外交守則上。

  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我們也確實奉行著這條準則。

這樣“本分”、“守規矩”的行為為我們贏得了許多朋友,也帶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但現在  如果有一天,這條規則與國家的發展沖突了呢?

  陳念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矛盾。

  一旁的陳果注意到了陳念的神情,心里下意識地一緊。

  他直視著陳念的眼睛,開口說道:

  “不能急功近利!”

  “小念,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是的,如果現在的我們像美國一樣,放開手腳,大肆在非洲活動,那么,以我們和美方在非洲的實力對比,我們未必真的會吃虧。”

  “但問題是,你想過以后嗎?”

  “有些事情一旦開頭,就無法回頭了。”

  “當我們被迫將自己的利益與某一個國家綁定時,雖然短期內會收獲利益,但其帶來的反噬也絕對不會小。”

  聽到這里,陳念沉重地嘆了一口氣。

  是的,這樣的道理他自己又怎么會不清楚呢?

  事實上,己方的對手,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他們肆無忌憚地扮演著“世界警察”的角色,可就在他們到處執法的過程中,那些“被執法”的勢力也不斷反抗著他們。

  也許在現在,那樣的反抗還沒有形成氣候。

  可未來呢?

誰能說得清楚  不能步他們的后塵啊。

  想到這里,陳念開口說道:

  “我明白伱的意思.”

  “但問題是,我們似乎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

  “這本來就不是你應該考慮的問題。”

  陳果毫不留情地打斷了陳念的話。

  “你是星火的核心,也是整個華夏的技術核心。”

  “你的精力,應該是放在技術研發上——而不是放在這些事情上。”

  “當然,我仍然會給你分享這些消息和情報,但目的并不是要讓你來想出解決方案,而是給你提供參考。”

  “所以,我能告訴你的只有一件事情。”

  “不用擔心,專注于你的技術,其他的問題,我們會解決的。”

  “明白了。”

  陳念鄭重地點了點頭,不再多說。

  不過,就在剛剛,就在陳果說出“技術核心”這個詞時,他的腦子里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也許,某些政治上的事情,其實不一定是非要用政治手段解決的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之后,陳念按照慣例快速過完了H20的進展報告,順手給唐長紅解決了幾個棘手的技術問題。

  當然,這些問題并非所謂的“技術臺階”,而僅僅是一些需要科研人員去研究和試錯的東西。

  但為了節省時間,陳念直接下達了指令,要求項目組把這一類問題全部收集報告,然后自己再利用之前試驗過多次的“系統試錯”功能去得出結論。

  這樣一來,整個項目組的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常常是當天問題才被發現,第二天上班之前,研究人員的試驗臺上就已經擺上了解決方案。

  幾周的時間下來,不明真相的外圍實驗員們之間甚至開始流傳起了一個都市傳說:

  華夏其實悄悄養了一支從未露面的科研學者團隊,這支團隊的能力凌駕于世界上所有團隊至上,也幾乎掌握了華夏全部的科研資源。

  所有的問題都是他們解決的——這也就是為什么之前幾年國內的科研學者都過得那么慘,原因很簡單,資源都被喂給這只吞金獸了。

  聽到這個說法,陳念簡直是哭笑不得。

  他很想告訴大家,之前我們的科研資源投入不足純粹是官方在管理上、策略上的錯誤,這點是個嚴重的教訓,并且官方也已經吃下了這個教訓、努力的在改變了。

  我們不應該用這樣的“傳說”去美化“錯誤”,要不永遠都無法進步.

  但想來想去,他還是沒有戳穿這件事情。

  畢竟,這小組現在還真就存在了不就是星火嘛。

  兩個小時之后,陳念合上了H20項目的最新報告文件。

  按照平時的習慣,他此時應該開始學習或者鍛煉了。

  但今天不同。

  在合上報告之后,他重新找出了一個空白的本子,開始在上面快速地書寫、勾勒。

  他想要驗證的,是自己在陳果的辦公室里冒出來的那個想法。

  “用技術的方法、去解決政治的問題”。

  是的,我們的確沒辦法參與到沖突中,也沒辦法以暴制暴地去壓制局面。

  但是,想讓他們打不起來,我們也的確不是沒有一點辦法.

  信息。

  巴別塔效應,幾乎是所有除了“大國博弈”之外的摩擦和沖突的根源。

  無論是巴以、敘土、蘇埃之類的正面軍事沖突,還是中東、非洲各國一片混亂的對峙和敵意,幾乎都是來源于此。

  那么,如果有一種東西,可以把國與國之間的信息差拉平呢?

  或者說,至少在軍事上,把軍事信息差拉平呢?

  陳念的心里一片通明。

  他已經意識到,美方之所以敢那么肆無忌憚地支持達爾富爾搞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那些所謂的先進武器。

  而是他們的間諜衛星。

  革命陣線永遠能夠知道政府軍的動向,但政府軍卻難以發現革命陣線組織的動向。

  實際上,正是這一點,才讓雙方實力的天平發生了傾斜。

  那么,自己要做的,就是在喀土穆的那一邊,加上一些小小的籌碼。

  你們不是有間諜衛星嗎?

  喀土穆也可以有平替版本啊。

  不,不只是喀土穆,整個非洲都可以擁有平替版本。

  此時,陳念的紙上已經列好了一系列的技術和設備。

  高精度可見光攝像機。

  高精度紅外攝像機。

  輕量化太陽能電池模組。

  高轉速無刷電機及涵道風扇。

  抗電磁干擾跳頻通訊系統。

  可快速填充替換的氣囊。

自毀系統  一整套東西組合起來,就變成了陳念最終想要的東西。

  無人偵查飛艇——不是,是民用氣象氣球。

  這個產品的所有技術都是華夏已經完成了突破和試制的技術,唯一需要優化的,也就太陽能電池模組這一部分。

  但在系統里,它的解析要求也不過是2個點數,消耗并不高。

  換句話說,這玩意兒的特點其實很突出:

  便宜,夠用,量大管飽。

  如果想要把它用在美、華、俄這樣的大國爭霸中,那純粹就是給人看個笑話。

  甚至在亞洲怪物房、在技術稍微發達一些的中東,這玩意兒也沒有任何用處。

可是,它的目的地,是非洲  是那個雷達都沒有幾座,大部分時候打仗還要靠AK腰射、RPG騎射的非洲。

  它的存在,將會給所有國家帶來一個同樣的問題:

  打不打?

  打吧,人家一個氣球的采購成本也就幾萬美金,你還舍得浪費自己的一發導彈?

  不打吧,他就在那盯著你,如果你有任何軍事調動,都相當于是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耍大刀。

  更可氣的是,這玩意兒自毀系統讓你連一點證據都不可能抓到。

  以華夏現在的抗電磁干擾能力,整個非洲大陸都沒有任何辦法抗衡.

  陳念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笑容。

  他隱約意識到,這東西在非洲就是純正的“信息核武”。

  一旦鋪開,它能發揮的作用,甚至要超過自己的想象。

  還有,這個思路也是可復制的。

  如果有一天,華夏掌握了對美方的“信息壓制”呢?

戰爭,也許將不復存在  想到這里,陳念立刻拿起電話打給了陳果。

  電話接通之后,他開口說道:

  “陳教授,我有一個想法,你聽一聽。”

  “沒錯,我是按你說的做了——用技術去解決問題。”

  “對,我這有個好東西,你看看能不能用上.”

  幾天之后,一條平平無奇的消息出現在了華夏某大型媒體的頭條上。

  這條消息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因為與以往出現的任何一條頭條消息相比,它都顯得那么不起眼。

  然而,海的另一邊,在看到這條消息的第一時間,休斯頓的心臟幾乎因為劇烈的沖擊而停止了跳動。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對手居然會拿出這樣的應對策略。

  不要臉!

  實在是太不要臉了!

  他雙手顫抖的端起水杯,還沒喝進嘴里,就撒掉了一大半。

  而被水浸濕的文件上,寫著一行大字:

  “我國企業擬向蘇丹出口一批氣象氣球,埃及、埃塞等國同樣表達了采購意愿。”

  而在標題的下方,赫然印著所謂“氣象氣球”的圖片。

  除了還勉強具有氣球的外形外,那簡直就是一架小型飛艇。

  你他么就管這玩意兒叫氣象氣球??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