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驅開路,航母沖刺

  過完年之后,陳念的生活也回歸了正軌。

  這一年,他仍舊沒有回家。

  從離家到西工大上學開始,他已經接近四年沒回家了。

  實際上,組織上也曾經勸過他可以回家看看,畢竟在這四年的時間里,家鄉的變化還是很大的。

  并且,這些變化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陳念的功勞。

  但他考慮之后,還是選擇了拒絕。

  原因很簡單,以他現在的身份和安保級別,要回家一次,屬實是麻煩的很。

  還不如等學業完成之后,將要最終確定未來的去向、確定常駐城市之后,再回家跟父母說清楚。

  到那個時候,基本也是要跟父母攤牌的時候了。

  畢竟,自己的身份不可能瞞一輩子,總要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陳念坐在自己的書桌前,紙上列舉了他未來的一系列計劃和任務。

  對于他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有三個。

  第一個,是要繼續完成金屬氫技術的解析。

  這項技術一旦誕生,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將對整個華夏、乃至整個世界的能源格局造成巨大沖擊,舊有的能源霸權將會被打破,而在新秩序建立的過程中,華夏將會成為唯一的領跑者。

  借助這樣的領跑地位,華夏也能獲取更多的利益,為整個國家,打好邁向未來的基礎。

  這將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人類在追求“動力”這一個遠大而艱難的目標上從未懈怠過。

  從最開始的人力,到后來的畜力、水力、火力,這個過程實際上是由單純地利用“自然力”,轉變為利用“化學力”、“物理力”的過程。

  對規律的認識一步步加深,所產生的效用也一步步增強。

  說不定有一天,人類會越過“規則”,開始“改造”規則呢?

真不知道到了那個時候,人類社會將是什么樣的面貌  陳念不由得有些神往,哪怕在系統的加持下,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陳念嘆了口氣,繼續看向下一個重點任務。

  他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要推動深藍16項目快速發展。

  此時H20已經起飛,并且新一代的預警機也已經在603所的牽頭下開始,這個項目由于有了前期厚重的技術積累,并不需要自己參與過多。

  所以綜合來看,空軍的三巨頭,戰斗機、轟炸機、預警機都已經齊備,而運輸機這玩意兒對現在的華夏已經沒有了技術難度。

  整套空軍的現代化作戰體系已經補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開始發展近未來武器。

  不過,這件事情并不急于一時。

畢竟,相對于高速發展的空軍,現在的海軍幾乎可以說還是泥腿子  所以,陳念打算在海軍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先把下餃子的目標搞定。

  而要完成這個目標,就要以深藍16項目為跳板。

  航母是一定要搞出來的,在搞航母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項目的輻射作用,把大型艦艇給搞一搞。

  055大驅,該要下水了。

  不,既然是自己出手,那就不能只是055。

  真正需要建成的,是屬于華夏的超級戰艦。

當然,除了水面艦艇之外,水下的那些大黑魚,也可以升級一下了  這項任務的目標很清楚,但路徑不算明確。

  陳念打算趁著學校放假的時間去一趟達利安造船廠,跟那里的工程師們好好聊一聊,正視一下差距。

  記下了日程安排之后,陳念繼續看向第三個任務。

  這一條任務是最重要的,但成功率卻很難說有多少。

因為,這項任務所牽涉的問題太復雜,也太廣泛了  他為即將到來的2008年的那場災難做好準備。

  其實在此之前,大張旗鼓地搞移山項目,他就是存了要給08年打好技術基礎的心思。

  但問題是,在這樣的重大災難面前,絕對不是光靠事后的搶險、重建就能解決問題的。

  “預言”是絕對不需要猶豫的選擇,官方也不可能對自己的預言置之不理。

  但即便提前知道了災難,要如何去避免呢?

  要知道,那場災難的受災范圍達到50萬平方公里,哪怕只談論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的重災區,面積也達到13萬平方公里。

  這是什么概念?

  半個省都是災區,失去住所的人數達到2000萬人。

  縱觀歷史,這個級別的災情也極少發生,哪怕是官方,對其也沒有太多的應對經驗。

  到底是拋家舍業地撤離,還是嘗試用工程手段削弱地震的損失?

  不好抉擇,就算抉擇了,也不一定能夠執行到位。

  該找上級好好聊聊這件事情了。

一年的時間,只要集中力量,能做的事情,還是很多的  梳理完自己的所有重點任務之后,陳念的心里也終于有了底。

  雖然看上去每一項任務都是時間緊迫,但拆分下來,難度總體來說不算太高。

  還在目前國家實力能覆蓋的范圍之內。

  那關隘就在自己這邊了。

  源點的積累,能不能趕上事情發展的速度?

  想到這里,陳念打開了系統界面。

  這時候,他手里的源點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82點,相比起四年之前為了1個源點苦苦掙扎的日子,已經算是脫貧致富奔小康了。

  但尷尬的是,新技術所需要的源點消耗也增加了。

  且不說金屬氫這個吞金獸,他看上的四代艦技術也不便宜。

  完整解析055D的全部技術,可是要花費他二十多點源點呢。

  至于新的大黑魚,如果要對標俄亥俄級,那也要三十多點。

  并且,陳念還并不滿足于已有的技術。

  他是打算要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再做一些更先進的升級的。

  林林總總算下來,估計也得小80點采購。

  陳念忍不住有些心疼。

  可那又怎么樣呢?

  花唄。

  這世界上,總沒有花錢的不是。

  只要把大驅和潛艇搞定了,疊加上早就準備就緒的艦載機,再來點新的海基導彈,我們自己的航母戰斗群就基本上成形了。

到那個時候,縱橫天下的偉業,也可以說是正式拉開了序幕  不過,相比于不管不顧地直接解析,陳念還是更傾向于盡可能薅薅系統羊毛。

  不管怎么樣,先去大連吧。

能省一點是一點,勤儉節約鬧革命嘛  兩天之后,陳念坐專機到達了傳說中大連造船廠。

  他本以為這次的“出差”會跟往常一樣普通,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前來接機的人,居然是劉老。

  相比上一次見面,這個老人的身體已經更加虛弱,甚至鼻子上都還插著氧氣管,只是一個簡單的起身動作,就幾乎抽干了他全身的力氣。

  但他卻仍舊緊緊握住了陳念的手,聲音顫抖著說道:

  “小念,等你很久了!”

  陳念連忙招呼他坐里,隨后自己又趕緊上車坐下,關好了車門。

  二月的大連氣溫很低,他不知道這個老人,還能不能經受得起這樣的溫度。

  “劉老,您真不用親自過來的。”

  “本來我來這里,第一件事也是去找您報告來著”

  “來,一定得來。”

  劉老堅定地說道。

  “小念,你做的好啊。”

  “H20的新聞,我看了。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我也看了。”

  “我也沒有別的可說的,就是一句話,爭氣啊!”

  “咱們老一輩總是講韜光養晦,總是講穩中求進,其實我們也明白,那都是無可奈何罷了。”

  “現在好了,戰略轟炸機有了,咱們也終于不用藏著掖著了.”

  “這都是你的功勞,別說來接伱了,就算你要我這老頭子給你鞠個躬,我也沒有二話!”

  聽到這話,陳念簡直是大驚失色,他握著劉老的手,苦笑著開口道:

  “劉老,您要是這么說我就真的受不起了。”

  “我只是做了一點小小的貢獻,真正處理的,還是咱們的一線工程師”

  “不要說套話,該怎么樣,就是怎么樣!”

  劉老嚴肅地說道。

  隨后,他似乎是被之前的冷風影響,受不住地咳嗽起來。

  一旁的醫護人員連忙給他拍背,好不容易緩過來,劉老又迫不及待地對陳念說道:

  “小念,你這次過來,后面的重心是要轉移了吧?”

  “空軍的作戰體系基本已經完備,接下來,要補一補海軍的差距了?”

  陳念微微點頭。

  對這樣的老一輩的戰略級科學家來說,自己的計劃其實并不是什么難以理解的事情。

  不過,他并沒有直接確認,而是謹慎地補充道:

  “大方向是要補齊海軍差距,航母、四代艦、新潛艇、新導彈,這些都是目標。”

  “但是,我不打算就直接把空軍撂下了。”

  “長板不能被放棄,后續我們會啟動近未來裝備計劃,進一步拉大差距。”

  “但具體怎么做,還需要好好考慮。”

  劉老贊同地點了點頭,開口道:

  “這個思路是對的,現在空軍的基礎比較強,不能就這么放下了。”

  “百尺竿頭,還需更進一步。”

  “你打算做些什么?雖然我是海軍出身,但是對空軍,也有一些我自己的見解,說不定能幫上忙。”

  “堡壘式空中平臺、大航程高自持力轟炸機、空天一體化戰斗機、無人化戰機,目前基本就這幾個思路。”

  “都不好實現啊.”

  劉老感慨地說道,隨后,他沉思片刻,又繼續開口:

  “你的思路是正確的,從本質上,這幾個方向都是在從‘戰斗力提升’上發展。”

  “但是我也有一個思路,你姑且可以一聽。”

  “那就是,威懾力提升。”

  “威懾力提升?”

  陳念下意識地重復了一遍,短短一瞬間,他便想明白了劉老的意思。

  沒錯,堡壘式空中平臺增強的是火力投送能力,大航程轟炸機增強的是反擊能力,空天一體化戰機增強的是突防能力,而無人化,則是降低成本,變相增加打擊密度。

  從根本上來說,這幾個方向雖然都能間接提升軍事威懾力,但沒有一個是直接在威懾力本身做文章的。

  這并不算太符合華夏當前的戰略要求,費效比沒有想象的那么高。

  可要提高威懾力的話.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他看向劉老,后者笑了笑,開口道:

  “你不用看我,先自己想一想。”

  “我這里確實有一些想法,不過都不算太成熟。”

  “等過兩天,如果你有初步的方向了,再來找我聊。”

  “要不然,我現在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你,我擔心你會受我影響,先入為主”

  “明白了。”

  陳念鄭重點頭。

劉老所提出的“威懾力提升”的策略已經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種子,也許要不了多久,就能結出果實了  跳過了這個話題,兩人也沒有立刻聊到正在進行的深藍16項目,而是隨意地聊了些生活、學習上的事情。

  一直到專車停在了造船廠的辦公室前、兩人走進了辦公室坐下,劉老才開口說道:

  “小念,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你也知道,我時間不多了。”

  “咱們聊一聊你這次來的計劃吧。”

  “怎么樣,是沖著航母來的,還是有別的想法?”

  “只是順帶看一眼航母,主要目的是別的東西。”

  “護衛艦?”

  劉老簡短地問道。

  “驅逐艦,就是我跟您說的,四代艦。”

  “我打算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輸出四代艦艇的相關技術,并且在兩年之內,建成我們的第一艘四代艦艇。”

  如果是其他人在劉老面前大言不慚地說出這樣的話,劉老恐怕會直接把他趕出去。

  要知道,這是2007年。

  052C首艦在05年9月才正式服役,而它已經是華夏最先進的驅逐艦了。

  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之下,居然有人說要在兩年之內造出四代艦?

  這不是癡心妄想是什么?

  可劉老知道,在陳念面前,就沒有癡心妄想這種說法。

  對這個年輕人的實力,他早就已經心知肚明了。

  于是,他只是淡然地點點頭,開口問道:

  “那么著急,是為航母編隊做準備?”

  “你是打算,在航母下水的同時,就完成戰斗群的準備?”

  “沒錯!”

  陳念果斷回答。

  聽到他的回答,劉老的臉上露出贊許的神色。

  他猛地擊掌,開口說道:

  “好!”

  “我們全力支持。”

  “既然你有這個打算,那我們就跟著你動起來!”

  “從現在開始,我們把四代大驅項目提上日程!”

  “以后,我們深藍16項目,就由大驅開道,全速沖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