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章 制裁的試水

  另一邊。

  駱家輝剛剛坐上了商務部長的位置,這里的一切都讓他感到新奇。

  畢竟,這是他第一次擔任如此重要的崗位,也是第一次承擔“戰略性”的政策制定。

  是的,他的上位并不是偶然,事實上,上一任商務部長的任期其實還沒有結束,之所以要打破規則,提前讓他上位,目的也只有一個:

  不擇手段地遏制東方的發展。

  這聽上去似乎有些矛盾,因為在過去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時間里,他所樹立的人設都是“促進兩國友好交往”、“推動兩國經濟合作”,而他在一部分國人的眼中,也是華裔成功人士的典范。

  甚至有些人,還把它當做是海外華人的“救世主”,因為在他從政之后,確實在持續不斷地為亞裔發聲,也為推動改善華裔生存狀況的政策出臺做了不少努力。

  這給他帶來了極好的名聲。

  然而,這一切終究只是假象。

  所有的“友好表象”都只是他的偽裝,國會也正是看中了他的這些偽裝,才會將他視作最合適的政策執行人選。

  辦公室里,駱家輝手里拿著最新收集的報告,眉頭微微皺起,對著一旁的助理問道:

  “從數據上看,近五年對方的GDP增長速度每年都在20以上,這個數據真實嗎?或者直接一點,里面有多少水分?”

  聽到他的話,助理略微愣了一愣,隨后開口說道:

  “數據應該是沒問題的——如果說有水分的話”

  “根據我們的判斷,他們的經濟增速應該不止20。”

  “??什么意思?你是說20這個數據還保守了??”

  駱家輝大驚,他瞪著對面的助理,等待著他的解釋。

  這也由不得他不驚訝,要知道,一個大體量的國家,GDP增速能達到5以上就已經算是很快了,而能達到10以上的增速,那就必須有極強的特殊動力。

比如石油、比如劃時代的新技術、或者比如某些過熱的、泡沫化的行業經濟  但很顯然,對手并不具備以上任何一個條件。

  看著駱家輝的表情,助理點了點頭,隨后回答道:

  “是的,如果單從GDP上來看,20的數據是準確的。”

  “但如果,我們結合對方的海外投資、以及某些不納入統計范圍內的海外資源收益,恐怕這個數字至少要達到30。”

  “畢竟,他們這兩年最核心的戰略布局就是在海外,尤其是在非洲。”

  “他們已經投入了大量的前期成本,收獲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來了”

  駱家輝長長舒了一口氣,沉默片刻后,他開口說道:

  “明白了動力源呢?這樣高速發展的動力來自哪里?”

  “動力是多遠的,軍事力量的擴張是一個部分,更穩定的外部環境給他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其次就是技術發展了,這點不用我說你也應該清楚,他們的軍工技術帶動了民用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在他們所謂的‘民發辦’的統籌下,經濟效益快速兌現,甚至很多技術都開始搶占原本屬于我們的市場”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發展不快才是有問題的吧”

  “.明白了,那我們現階段的工作內容就很清晰了。”

  “我們必須采取行動——之前包括五月會、包括角樓,他們所做的一切,方向都是錯的!”

  “什么軍事,什么爭奪海外勢力范圍,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手段。”

  “想要真正奪回屬于我們的東西,想要真正把他們拉下馬來,只有一條路,摧毀他們的發動機!”

  “錢,資源,都是可行的手段。”

  “他們此前不也是通過經濟危機來對付我們嗎?我們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聽到他的話,助理鄭重地點了點頭。

  “這也是國會想要做的事情,對此,他們已經明確了策略.”

  “可他們反應太慢了。”

  駱家輝嘆了口氣。

  “如果時間能提前到三年之前,我想,我們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但現在,留給我們的,只有最極端的手段了”

  “你是說,貿易上的限制?”

  “貿易,金融。”

  說到這里,駱家輝停頓了片刻,隨后繼續說道:

  “我們需要聯合OFAC,首先對他們執行相對嚴格的金融限制。”

  “在一階段結束,拿到對方的經濟反饋數據之后,再進一步展開新的行動。”

  “同樣,由我們商務部牽頭,對幾家旗艦公司和科研機構的清單也必須盡快展開。”

  “明白,從哪里開始?”

  “半導體,材料,新能源。”

  駱家輝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在半導體領域,他們已經在嘗試向我們的地位發起進攻了,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種勢頭掐滅。”

  “尤其是上海微電子牽頭在做的光刻機項目,我不允許它誕生在這個世界上。”

  “另外,對幾家材料科研機構,我們也必須重視。”

  “最近在討論的金屬氫項目就是其中的典型.讓我們的智囊去分析吧,我不相信這么復雜的一個項目中沒有任何薄弱點,只要打碎那個薄弱點,就一定能讓他們的整個項目陷入停滯。”

  “至于新能源——我的建議是重點關注風電、鋰電池和光伏。”

  “我們在化石能源領域的壟斷必須要繼續延續,至少也要延續到我們進入下一個能源時代為止.”

  助理逐一記下了他所說的內容,全部確認無誤之后,他才笑著說道:

  “這些策略,跟國會幕僚提出過的策略幾乎一致。”

  “我現在明白為什么他們會讓伱提前上任了,你的眼光確實配得上這個位置。”

  駱家輝笑了一笑,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他很清楚,自己的這個助理不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助理——事實上,他還承擔著一部分“監督”的責任。

  如果自己制定的策略有任何偏向于華夏的趨勢,恐怕自己的位置,就不可能再維持得住了。

  “不過我很好奇,你在心里真的不會跟他們有任何血緣上的認同嗎?”

  “畢竟,你的父母都不是出生在美國,應該說,你還算不上是一個100的美國人。”

  “這跟血緣沒有關系,我會證明我對這個國家的忠誠的。”

  駱家輝放下了手里的材料,身體稍稍向后靠倒。

  “人類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華夏有一句諺語也說過,人往高處走。”

  “既然選擇了高處,那我就必須堅決地放棄那個低處”

  幾天之后,第一輪打壓悄無聲息地展開。

  與此前經濟危機時發起的打壓不同,這一次并不是利用典型的經濟手段如加稅、反壟斷調查,而是基于長臂管轄原則和“美國人”要素所做出的最直接的貿易限制。

  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明,方案就是:

  只要某種商品內所含有的美國元素達到20以上,就不允許將其出口給特定公司。

  而這些特定公司名單,就是所謂的實體清單。

  被納入實體清單的公司,將無法正常獲取到所需的技術設備,任何嘗試繞過管制的行為也將被認定為欺詐,進而引發事件升級,直接加入拒絕清單,從而喪失最后的“申請許可證”的機會。

  消息一出,整個國際輿論一片嘩然。

  沒有任何人能夠預料到美國走出的這一步棋,畢竟,哪怕是此前局勢最緊張的時刻,他們也沒有表現出要啟動貿易手段的趨向。

  而在08年這個時間點,世界經濟一體化才是主流,在各國都在忙著降低貿易壁壘,拯救國內日益衰落的經濟的時候,你居然要搞貿易保護?

  每一個活躍在這個市場上的經濟體都懵了。

  商務部不知收到了多少封問詢郵件,但他們給出的答復卻都是既官方又敷衍:

  這次的清單僅針對幾家對國家安全具有潛在威脅的公司,不會擴大化,也不會影響其他經濟體的經濟合作。

  不過,哪怕僅僅是這樣的回復,也足以讓其他經濟體放下心來了。

  因為至少,態度是很明確的:

  此事與其他任何人無關。

  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了去爭取和斡旋的必要。

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這一批實體清單當做一個危機開始的信號,在其他領域提前做好準備  成都,辦公室里。

  陳念一邊看著眼前的報告,一邊對陳果說道:

  “你看這幾家公司選的,打擊范圍還真是挺精準的半導體領域,微電子,中芯,中興,華為,直接把一條產業鏈給打死了。”

  “材料領域,之前參與過大絲束碳纖維的公司全部中招,一次就上了17家。”

  “除此之外,幾家鈦合金廠家也中招了,這明顯就是沖著航空工業去的。”

  “光伏、鋰電池也有幾家,不過似乎力度不大?”

  “倒是這個太重榆液我沒看懂,沖著金屬氫去的?但問題是液壓廠商又不止這一家.”

  聽到陳念的話,陳果神情凝重地點了點頭,隨后回答道:

  “是的,這次的行動跟之前我們遇到過的不太一樣。”

  “如果說以前是面打擊,那這次就是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了。”

  “尤其是半導體領域,如果不是我們提前做好了布局,這一上實體清單,整條產業鏈是真的會被打死的。”

  “到時候,我們就只能出讓利益,來交換生存權了。”

  陳念輕輕嘆了口氣,“交換生存權”這個詞對他來說并不陌生。

  在他的前一世,哪怕是在10年之后,哪怕華夏的發展已經遠遠不是現在這個2008年所能比的了,但一些公司想要活下來,卻還是只能卑躬屈膝地獻上本該屬于自己的利益。

  這就是技術霸權的威力。

  在現代社會里,它不會帶來一絲一毫的硝煙,卻比任何一種戰爭的傷害都要大。

  我們總是說,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大不了就把桌子掀了。

  但什么叫萬不得已呢?

  什么情況下,我們才是別無選擇了呢?

  這一點,任何人都沒法精確地做出判斷。

所以通常,過程會變得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慢的,就習慣了,也就失去反抗的能力了  想到這里,陳念開口說道:

  “我們絕對不能做任何形式的交換。”

  “就好像老美經常說的一樣,他們不會跟恐怖分子談判。”

  “我們也一樣,我們也不會跟他們這個經濟恐怖分子談判。”

  “既然他們要搞貿易保護主義,既然他們要發動貿易戰,那就打到底好了。”

  “我就不信了,我們那么多的新技術,那么多的科研人員,還撐不過他們幾輪的打壓嗎?”

  陳果的臉上浮現出一個笑容,隨后,他開口說道:

  “確實要有這樣的志氣。”

  “本來我今天找你,就是想要告訴你,這次事件的嚴重性,其實沒有大部分人想象的那么高。”

  “確實,我們可能會在未來遇到一些困難,但這種困難,也只會停留在‘不順暢’的程度上,動搖不了我們技術的根基。”

  “所以,慢慢來就好了,我們不能自己亂了陣腳。”

  陳念嗯了一聲,沉默片刻之后,突然說道:

  “但是想起來還是很氣。”

  “他么的,駱家輝是剛上去的吧?他就那么迫不及待嗎?”

  “你怎么知道是他?”

  陳果好奇地問道。

  事實上,這次的行動中駱家輝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傳說中的“紅臉”,他甚至在多個場合公開發表演講,說會在“查明真相之后推動解除打壓”,這也給他贏得了不少華夏人的支持。

  當然,華夏官方是不會采信他這種鬼話的,陳果奇怪的是,陳念明明沒有跟他接觸過,卻為什么會對他有那么露骨的鄙夷?

  面對陳果的問題,陳念翻了個白眼說道:

  “虛偽的朋友永遠比真誠的敵人更了解你,能干出這種事情的,也只有他這樣的二鬼子了。”

  “等著吧,總有一天我要給他逮過來,讓他好好認認祖宗”

  陳果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對陳念這種時不時冒出來的“孩子氣”,他也早就習慣了。

  生氣是正常的,要是他真的任何時候都沒有情緒,那才是麻煩大了。

  停頓了片刻,他開口安慰道:

  “不用因為這種小人打亂我們的布置。”

  “經濟口那邊已經開始出臺應對策略了,我們現在要做的,還是盡快把金屬氫項目落地。”

  “對方這次的意圖還是很明顯的——別看對新能源這一塊的打壓最輕,但根據上級的判斷,這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所在。”

  “能源格局馬上就要迎來新的更替了,我們必須要做好準備.”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