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三章 誰被拖入泥潭了

  “熟悉的劇情。”

  陳念看著陳果投在屏幕上的海圖,略有些感慨地說道。

  這次演習的區域與前世他記憶里的如出一轍,但由于艦艇數量的差異,排布還是相對稀疏了一些。

  不過,現代戰爭又不是中古時期的步兵對沖,作戰單元密度并不能代表任何東西,打擊覆蓋范圍才是王道。

  “熟悉?”

  陳果略微有些迷惑地問道。

  “嗯總感覺在什么論壇上見過類似的兵推。”

  陳念隨便找了個理由敷衍過去,反正陳果也不會追問。

  “那也不奇怪,這是很標準的戰術布局了。”

  陳果點頭回答,隨后又繼續說道:

  “不過,現在只是威懾而已——但部分航行改道也是必然的,屬于敲山震虎吧。”

  “影響大嗎?”

  “不大,你從各航司的反應就能看出來了,大部分聰明人還是能看出我們的意圖的。”

  “這一波上級考慮的比較周全,可以說是把進程往前推了一大步。”

  “再之后,我們就從容得多了。”

  聽到陳果的話,陳念贊同地點了點頭。

  事實上,在想清楚利害關系之后,他其實也不太贊成在這個時間點就完成大戰略。

  原因就只有一個,成本太高,影響己方資源的調度和未來發展的布局。

  一句話,當前能不能得到不重要,只要敵人得不到就行。

  不過,我們能算到這一點,對手不可能算不到。

  于是,陳念開口問道:

  “老美那邊怎么說?有反應嗎?”

  “沒有。”

  “沒有?!”

  陳念大驚。

  怎么可能沒有反應呢?

  雖然說在當前環境下,對方能做出的反制動作很少,可無論如何,他們手里的牌也還沒打完。

  就因為幾個成員國的威脅,他們就要一縮到底了?

  這也太不合理了吧。

  或者說,演習場中發生了一些自己還不知道的事情?

  還沒得陳念繼續追問,陳果便搶先說出了答案:

  “我們攔截了兩枚YJ21。”

  “.055D攔截的?”

  “是的,用的是海紅旗29。”

  “.合理。”

  這一下,陳念徹底放下心來。

  陳念不由得感嘆道:

  “現在玩的花活兒挺多的啊,看來也是慢慢肥起來了。”

  “可不是嗎?現在最有錢的就是海軍,星火每年三分之一的預算都被他們吃掉了。”

  陳果的語氣略有些嗔怪的意思,他畢竟是飛行器設計出身,感情上還是更偏向于空軍的。

  當然,這也只是個玩笑,作為星火的大總管,他比任何人都拎得清主次。

  “沒辦法啊,海軍就是最燒錢的兵種,沒有之一。”

  “不過,096項目也快完成了,后續可能會燒的慢一點。”

  這時已經是10年3月份,距離096項目啟動,已經過去了接近8個月。

  按照當時項目的規劃,大概在下個月底的時候,這艘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核潛艇,就要下水了。

  “慢不了的.096結束了,002項目又要正式啟動建造了。”

  “上面已經說了,技術問題雖然大部分已經解決,但我們還是要撥出一部分錢來,支持002項目建造。”

  “畢竟,這次的002是平甲板航母,有一些技術細節,跟001還是有所不同的。”

  對于這一點,陳念倒是沒有異議。

  星火從誕生以來,可以說截取了這個國家的絕大部分資源,最開始,小組下各個項目幾乎完全是依靠中央財政輸血,最困難的時候,連幾百萬的資金,都要想方設法地依靠對外軍售來補齊。

  當時為了支持星火的研究項目,中央甚至頂著壓力停掉了一大堆次級項目,依靠行政權力,來保障星火的運轉。

  現在條件好了,做一些回饋也是應該的。

  不過,支持歸支持,后續的核心項目,還是必須要保證足夠的資源投入的。

  “今年我們要啟動核聚變項目了,這塊我保守估計需要至少兩千億的預算,能保證嗎?”

  這個數字并不是陳念隨口說出來的,實際上,他參考的是上一世國內核聚變項目的總投入。

  幾個重點項目,包括神光系列,包括環流系列,加起來的資金消耗總量,大概就在這個水平。

  陳果在心里稍稍計算了一番,回答道:

  “基本夠了,占總包30,跟我們原本預設的水平差不多。”

  “那就沒問題了。”

  陳念滿意地點點頭。

  這就是一支成熟團隊的優勢。

自己只需要開口要錢就好,不需要去想錢從哪里來  而就在陳念與陳果怡然地交流著后續技術發展的細節時,另一邊,鮑勃卻已經氣的青筋都快爆出來了。

  全線撤退,明明敵人就在眼前,卻沒有底氣動手,這是他職業生涯以來,所遇到的最為憋屈的情況。

  怎么會這樣呢?

  如果退回幾年之前,他們確實也有可能選擇退讓、回避,但做出這樣選擇的理由,一定是為了保證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純粹因為“實力不濟”。

  這讓他無比痛苦,又無比憤怒。

  痛苦的是自己的無能為力,憤怒的是上面的優柔寡斷。

  本來己方還是有機會的。

  如果在對方組織起演習之前,一往無前地把局勢推到爆發,盟友們根本來不及反應,也只能選擇站在己方這一邊。

  但就是那么幾天的“商討”、“考慮”,讓己方錯失了最后的機會。

  現在,木已成舟,對方已經完成了戰略部署,再想實現突破,談何容易?

  想到這里,鮑勃捏緊了拳頭,咬牙切齒地開口問道:

  “所以他們的意思是,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了?”

  “我們不再做出任何反應,任由他們肆無忌憚?”

  一旁的助理有些無奈地點了點頭,回答道:

  “從最新的溝通來看,確實是這個意思。”

  “我們沒有必要.”

  “不是沒有必要!只是他們怕了!”

  鮑勃怒吼著打斷了助理的話,狠狠一拳砸在了辦公桌上。

  “我們不應該退縮,我們不應該示弱,軍事崩潰的后果是經濟和外交的全面崩潰,這本就是我們立足的根基,我們怎么能放棄?!”

  “但我們不得不放棄。”

  助理默默地遞給鮑勃一沓文件,隨后開口說道:

  “事實上,我們已經開始崩潰了。”

  “從經濟危機發生之后,直到現在已經過去四年的時間,但我們的經濟形勢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轉。”

  “我們已經連續四年沒能實現增長了,金融市場信心已經跌落到了谷底,而此前在軍事領域的豪賭,已經可以說宣告徹底失敗。”

  “實際上,國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我并不感到驚訝。”

  “他們只是想止損而已,跟我們不一樣,他們需要優先保證的事情,是讓人活著。”

  聽到這話,鮑勃原本還激憤無比的情緒突然就像被潑了一桶干冰一般,迅速地冷卻下來。

  “已經嚴重到這種程度了嗎?”

  他下意識地問道。

  事實上,作為一個軍事主官,他關心的唯一與經濟相關的事務,就只有軍費。

  而在過去幾年,哪怕經濟環境再怎么惡劣,軍費投入卻絲毫沒有縮減。

  所以,他一直以為,這個國家的潛力,還遠遠沒有被榨干。

  但現在,聽助理這么一說,似乎情況并非如此?

  “也許,比你想象的還要嚴重。”

  隨后,助理展開了文件,開始對鮑勃逐條解釋。

  內外部債務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甚至到了幾乎不可持續的地步,換一句話說,國家已經無法從任何一個公開市場上借到錢,想要維持經濟運轉,就只能不斷透支貨幣信譽,以遠期的通脹為代價,換取現期的穩定。

  這就是純粹的擊鼓傳花。

  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已經快要爆掉了,幾個大行都已經向美聯儲發出了明確警告,要求進一步的政策支持。

  可問題是,美聯儲能有什么辦法?

  進一步加息,維持全局的供氧,還是斷掉一部分,丟卒保車?

  在資本深度介入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政策,都沒那么容易實現。

  除此之外,制造業也不容樂觀。

  到今年2月,制造業PMI錄得45.3,預期47.5,前值47.7,這已經是PMI連續第14個月低于枯榮線,打破了美國在這方面的記錄。

  能堅持到現在,都已經算個奇跡了。

  因此影響,新訂單、出口訂單、進口降幅也全部超過3個百分點,同樣達到了單次統計的最大降幅。

  而最恐怖的事情在于,美海外企業不良貸款率也達到了新高,這意味著,不僅在國內賺不到錢,連海外的市場地位,也逐漸被某個國家取代了。

  所有數據中,唯一好看的,也許就是失業率。

  4.7,并且近幾個月來還在持續下降。

  鮑勃稍稍松了一口氣,開口說道:

  “失業率數據似乎還比較理想,這也許正是我們經濟韌性的表現。”

  “我們還有再搏一搏的機會”

  “這是假的。”

  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便被助理打斷,隨后,助理開口解釋道:

  “6個月內,失業率持續下降,就業人口增加,但工業用電量卻幾乎腰斬。”

  “鮑勃先生,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我們的工業部門,已經實現了靈能驅動。”

  在這種時刻,這實在算不上一個多么好笑的笑話。

  但看著助理臉上嘲諷的神情,鮑勃也算是真正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如果一組顯然不合理的數據仍然能獲準對外發布,那就意味著,除了發布虛假數據之外,已經沒有任何辦法可以維持住民眾對這個國家的信心了。

難怪國會表現得那么猶豫不決  等等。

  鮑勃突然醒悟過來。

  當初的戰略,目的就是將對手拖入泥潭。

  可事實上,真正被拖入泥潭的,好像是.

  我們??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