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

  金人離開之后,燕山以南的廣大區域,僅被設為一個燕山府,歸入河北省管轄范圍。

  河北的安肅軍、順安軍、保定軍、信安軍,由于今后不再位于前線全部取消軍級行政編制,降格為安肅縣、高陽縣、歸信縣和信安縣。

  保州和定州,正式合并為保定府。

  金國那邊的容城縣(大明這邊也有容城縣),降格為北容鎮,劃歸安肅縣管轄。安肅縣又整個并入保定府。

  類似的行政區劃更改有很多,基本都是根據地理情況,把以前的宋遼邊境給融合起來。

  易州降為易縣,涿州降為范陽縣,順州降為懷仁縣……全部歸為燕山府管轄。有的州甚至連縣級區劃都沒保住,直接就淪落為一個小鎮,因為人口實在是太他媽少了。

  南逃投奔大明的金國軍民,被遷回原有鄉村獲得土地。

  不少人胡亂指認耕地,說那是自己的。大明官府都予以承認,只要他們種得過來,免稅期過了老實交稅,官府其實是持鼓勵態度的。

  南方三省移民,也加快行進速度,沿途所過府縣必須全力配合。

  同時,李彥仙麾下騎兵全部撒出,前往太行山、燕山誘招百姓。

  誘招條件給得非常寬松,山中百姓只要愿意出來,附近土地隨便讓他們耕種。

  甚至五年之內賦稅全免,這是因為地廣人稀,連小鎮都無法形成,只能結成一個個自然村落。這種情況之下,收稅成本太高,干脆放任自流,等形成市鎮再去編戶齊民。

  同樣的情況,還在其他一些區域出現,荒野間零零散散存在村落。附近的州城、縣城皆為鬼蜮,金國都懶得去收稅,大明官府自然也不收,那些城池也是暫時任其荒置。

  這些山民和零散村民,總數有上百萬之眾。

  他們對一切朝廷都抱有戒心,只能用時間撫平心理創傷。

  誘招了好幾個月,愿意下山的百姓,攏共也就兩三千人。而且散居在七八百里長的山麓地帶,基本是五戶八戶抱團抵御野獸,連十戶以上的小聚落都不敢有,生怕人多了會引來官府征兵征糧。

  漸漸的,李彥仙發現一個情況。

  即便是在山區也有大量士紳存在,而且屬于山民領袖。

  當初逃難之時,普通百姓以村中士紳為首,以鄉村為單位躲進山里墾荒求生。

  只要說服一戶士紳,至少能誘招二三十戶百姓出山!

  等這些士紳下山耕種一年,官府確實不來收稅,他們估計就能信任大明朝廷了。明年再讓他們進山,說服更多士紳攜民歸來,三五年內誘招數十萬百姓應該沒問題。

  大明這邊,發展民生搞得如火如荼。

  金國那邊,同樣也沒閑著。

  金兵扼守燕山、太行山的雄關險寨,防止大明撕毀和約突然出兵。同時,又調集精銳兵馬,等著秋天收獲糧食。

  秋天還沒到,完顏宗翰就分遣游騎,前往草原勒令各部出兵出人。

  他們要去打耶律大石!

  西夏的背刺,金國竟然忍下了,不打算興兵報復。主要是西夏搶走的地盤,太窮太偏沒啥油水,而且大部分區域隔著沙漠戈壁。

  被遷徙到松嫩平原的烏古敵烈諸部,以及分布在遼河上游的唐古諸部,被完顏宗翰叫來開會商討出兵事宜。

  有兩個部落首領失期遲到,立即遭到金國騎兵征討。兩部貴族被全部處死,青壯和牲畜被金國擄走,草場則分配給其他部落。

  緊接著,又在臨潢府(巴林左旗)開會,方圓數百里的草原部落首領必須來。

  哪個不來就打哪個!

  在一系列暴力征討之下,草原各部風聲鶴唳,只能乖乖出兵出糧,跟著金兵一起去打耶律大石。

  金兵打不贏明軍,卻在草原找回自信。

  往往是幾十個女真騎兵,就直沖數千人的部落,一路砍瓜切菜所向披靡。

  金國在南邊搞出如此大的動靜,耶律大石在漠北怎么可能不收到風聲?

  他連忙召集漠北諸部會盟,結果尼倫蒙古諸部不至,韃靼諸部只來了兩個首領。

  這個情況,讓耶律大石心情沉重。

  半年前還效忠于他的部落,面對即將大舉入侵的金兵,竟然大部分選擇觀望。這些部落首領,生怕遭到金國血腥報復,已經展現出脫離耶律大石的態度。

  斡里刺從漠南蒙古回來,報告說:“大汗,從南邊傳來確切消息,明國已經跟金賊議和了。”

  “明金議和?”耶律大石不敢置信。

  斡里刺說道:“金賊接連戰敗,估計是不敢再跟明軍作戰。明軍去年已收復宋國疆土,金賊割讓我大遼故土南京道,在今年春天換取跟明國議和。”

  遼國的南京道,就是燕山以南、拒馬河以北的全部區域。

  耶律大石眉頭緊皺:“明國的兵馬何其兇悍,竟然打得金人割地求和。我若是朱太子,就一鼓作氣把金國滅掉!”

  斡里刺說:“南京道殘破疲敝,明國忙著接收地盤,估計今年是不會出兵的。金兵只要守住關隘,就能大軍盡出殺來漠北,這一仗恐怕不好對付啊。”

  耶律大石說:“再堅持兩三年,朱太子肯定北伐。到時候,金賊自顧不暇,我們就能趁機統一南北草原!”

  入秋,兵強馬壯。

  金國出動八千精銳騎兵,帶著一萬多草原騎兵,總計兩萬四千大軍征討漠北。

  尼倫蒙古諸部直接看戲,既不幫耶律大石打仗,也不接受金國的調遣。

  黑白韃靼諸部,倒是有幾個首領,愿意追隨耶律大石。

  乃蠻部由于距離很遠,他們承諾幫忙。但不愿出兵往東,而是讓耶律大石帶兵西逃,聲稱愿意在阿爾泰山那邊接應。

  耶律大石選擇避其鋒芒,帶著部眾和牲畜往西逃,同時沿途留下小股騎兵誘敵。

  完顏宗翰大軍,很快占領耶律大石丟棄的草場,遣騎四出搜尋追擊耶律大石。

  銀術可率領一千二百騎,在烏山(杭愛山)西南麓發現敵蹤。一人三馬,連續追擊兩日,突然遭到耶律大石一萬多騎兵包圍。

  這一千多女真驍騎,非但沒有逃跑,反而直沖耶律大石的帥旗。

  耶律大石親自率部迎擊,雙方還未接戰,銀術可突然率軍轉向,朝著達密里部騎兵殺去。

  達密里部是耶律大石的鐵桿追隨者之一,但他們的裝備不是很好。披甲率極低且不說,甚至無法保證鐵箭供給,許多騎兵還在使用骨制箭頭。

  他們本來在縮小包圍圈,沒想到女真驍騎突然沖來。

  僅僅一次沖擊,達密里部騎兵就爭相逃跑。

  在以少打多的情況下,銀術可竟然分兵。他在追擊達密里部潰兵之時,突然分出二百女真驍騎,殺往另一個方向的耶睹刮部,后者瞬間被殺得毫無招架之力。

  一千二百女真騎兵,就這樣橫沖直闖,攪得耶律大石上萬軍隊混亂不堪。

  最后甚至一分為三,從三個方向往耶律大石的本部沖鋒。

  雙方惡戰半個鐘頭,女真騎兵死傷二百余,卻變得更加瘋狂悍勇。在交替撤退之后,一輪又一輪持續沖擊,偶爾在撤退之時,還抓住機會突然反沖鋒。

  耶律大石氣瘋了,在麾下多支部隊潰逃的情況下,親率三百鐵騎跟金人頑強廝殺。

  銀術可發覺這是塊硬骨頭,終于扔下陣亡者尸體突圍出去。

  耶律大石率部追趕,許多將潰未潰的騎兵,也漸漸聚攏起來一起追擊。

  追逃過程當中,金國驍騎突然換馬殺回。

  又是一番惡戰之后突圍,打得耶律大石追都不敢再追。

  此戰,金兵陣亡四百余,逃走的幾乎人人帶傷。

  但耶律大石的一萬多兵,有五千多潰逃遠遁。他最核心的三百鐵騎,也損失了八十多個,這對耶律大石而言打擊巨大。

  數日之后,三千多金國驍騎殺來。

  耶律大石再次誘敵深入,試圖將金兵包圍殲滅,結果卻是被打得大敗而逃。

  追隨他的那些部落騎兵,戰斗力實在太弱了!

  耶律大石一路西撤,直至拖到下雪,金兵才陸續撤走。并且,還拿周圍部落泄憤,搶走大量牲畜和女人。

  經此一役,耶律大石在漠北威望驟降,尼倫蒙古諸部公然脫離其統治。

  韃靼諸部也怨聲載道,因為他們被金兵搶得最慘。

  漠北草原,非立業之基,耶律大石終于生出西遷念頭。

  他在這里底子太薄,連尼倫蒙古諸部都不如。

  那些蒙古部落已經發展了好幾代人,互相之間有血脈聯系,還有大量的聯姻部落。

  而耶律大石呢?

  他只是一個外來者,在漠北沒有姻親部族,純靠三百鐵騎懾服諸部。一旦遇到危險,有實力的部落根本就不聽話,只愿意跟著他一起搶地盤得好處。

  這年冬天,耶律大石窩在漠北舔傷口。

  遴選勇壯之士,把三百鐵騎給補足。人死了鐵甲還在,且從陣亡的女真驍騎身上,弄來了幾百幅鐵甲。

  大敗那一仗損失了些,他現在總計有五百多副鐵甲。

  夠可憐的,堂堂耶律大石,也就五百多副鐵甲而已,并且全是中型甲胄,連一副重型鎧甲都沒有。

  望著漫天風雪,耶律大石打算明年登基稱帝,封賞百官之后立即西遷。

  漠北這地方,誰愛待誰待,反正他是待不住了。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