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五百三十四 他的聲音非常響亮

  袁紹領兵回到魏郡之后,非常生氣,意識到自己實力上的不足,于是給各郡國下達更加嚴苛的命令。

  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募集十萬大軍,作為他問鼎天下的資本。

  他認為以冀州的富庶,讓他募集十萬軍隊是很輕松的事情。

  事實上,以冀州的人口基數和生產水平,也不是不能募集十萬軍隊,但是那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上,需要相當優秀的政權水平。

  而袁紹剛剛搭建起來的這個草臺班子政權沒有這個水平。

  但是袁紹不管這些,可能也意識不到這些,強行下令,親自派人去各郡國監督募兵,折騰的冀州十郡國苦不堪言,也讓一些有識之士感到為難,紛紛建議袁紹不要那么急躁的擴軍,否則一旦引起地方混亂,就麻煩了。

  募兵不成,還要圍剿,這算什么事兒?

  袁紹本來有些意動,想著稍微放松一些,但是當八月上旬公孫瓚出任幽州刺史、奮武將軍并且在涿郡屯兵的消息傳來之后,袁紹徹底繃不住了。

  他對公孫瓚沒什么了解,于是派人了解了一下公孫瓚的政治底色,一了解,他抑郁了。

  盧植的門生,劉備的同門師兄弟,好友,曾經還擔任過涿縣縣令,與劉備關系匪淺。

  好家伙,劉備安排這樣一個親信出任幽州刺史,擺明了是要從北往南威脅袁紹,袁紹這下不是腹背受敵了,而是三面受敵了。

  面對這樣的局面,袁紹居然不是惶恐不安,而是……詫異。

  在他看來,反對雒陽朝廷這種劣質的無能的卑微的朝廷根本不需要很大的力氣,他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振臂一呼,天下人云集響應,想要辦成什么事情應該很簡單啊!

  為什么他振臂一呼,人家響應的卻是雒陽朝廷呢?

  照理來說,經過劉宏那么多年的禍禍,雒陽朝廷的信譽在地方上不算一呼百應,也能算是人憎狗嫌,地方上對雒陽朝廷的召令往往都會自動加一層宦官濾鏡加以考慮。

  雒陽朝廷的命令傳到地方,大家首先會想——這群閹豎到底要干什么?

  所以袁紹才會努力散播謠言,以此為自己爭取優勢,甚至不惜打開魔盒,放出人心中的惡,以此獲得自己在冀州的局對擁躉,把這些貪婪的人綁上自己的戰車。

  冀州人的確有很多被釋放出了心中的貪念和惡念,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被迫與他綁定在了一起,別無退路。

  于是在冀州,他獲得了統治權。

  可現在看起來,自己散播的謠言好像效果并不算太好,除了在冀州,在整個天下似乎都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反而是雒陽朝廷那邊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得到了更多的看好。

  袁氏四世三公所積攢的號召力,怎么如此不堪?

  眼下冀州三面受敵,他的宏圖偉業還沒開始就面臨圍剿的危險,這讓他非常憂慮,只能進一步招募軍隊,到處抓壯丁,以此增加安全感。

  地方官員的勸說,還有身邊謀士們的勸說都被他拒絕了。

  他只知道一件事情。

  活著,才有未來,他需要足夠多的兵力,才能活著。

  但是田豐等人的建議也不是沒有意義的,如果繼續對冀州窮兵黷武,一定會出問題的,他必須要做點什么打開局面。

  主動出擊就是最好的辦法。

  董卓兇悍,兵力強大,態度堅決,不能硬碰硬,需要防守。

  劉虞態度也很堅決,麾下青州兵頗有戰斗力,在青州也很有人望,不能硬碰硬。

  那么,還剩下誰?

  還是公孫瓚。

  他是冀州包圍圈中最薄弱的一環。

  于是,在田豐、審配等人的建議下,袁紹決定一邊征兵,一邊防御,一邊籌備突然襲擊。

  坐以待斃不是他袁本初的性格,越是危局,他越是有戰斗下去的欲望。

  公孫瓚,擔任州刺史之前不過是一個屬國都尉,根基淺薄,沒有廣泛的威望,幽州人尚未完全承認他,所以,打得就是他!

  把公孫瓚打廢掉,幽州就暴露在袁紹的兵鋒之下了,而且,幽州還是劉備的老家,要是能禍禍了劉備的老家,不也算是給自己袁氏家族報仇了嗎?

  這倒是不錯。

  這件事情目前只有幾個人知道,而袁紹的身邊還沒有被滲透,所以劉備也無法得知袁紹有什么打算。

  但是劉備現在很高興。

  他現在無比確信他堅持不把雒陽朝廷打爛掉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一個尚且有著一定統治力和號召力的朝廷對天下人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

  四百年漢室統治給天下人帶來的巨大的政治慣性使得這個朝廷只要自己不作死,天下掌握權勢的人就基本上不會拋棄這個朝廷,這個朝廷哪怕一息尚存,對天下都仍然有統治力和號召力。

  更何況劉備擔任大將軍之后,給這個朝廷注入了遠超劉宏統治時期的強力因子,天下人若要和雒陽朝廷唱反調,總要掂量一下他們是不是劉備所擁有的軍隊的對手。

  而在最初的一批敵人浮出水面之后,劉備也非常驚喜的發現自己操控這個朝廷對外發布指令,是意外的有用,過去無法辦到的事情,通過這個朝廷,都能辦到。

  他能很輕松的通過這個朝廷的渠道把他的聲音傳到整個漢帝國的國土上,他能很輕松的把自己的意志傳遞出去——盡管他無法確定對方是否會遵從他的意志辦事。

  但是他的聲音非常響亮,足以讓人們都聽到,然后根據利益判斷自己是否需要遵守。

  一段時間的體驗之后,劉備意識到這個朝廷所構建的為了統治天下而存在的一些途徑、機構,并沒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雞肋,讓這個朝廷在他的手中以某種方式存續并且保有一定的號召力,是對的。

  所以,在袁紹袁術相繼亂搞、作死之后,原本因為流傳的謠言而對雒陽朝廷懷有疑慮的家伙們終于看清楚了還是雒陽朝廷比較靠譜。

  他們面對著袁紹、袁術帶來的真切的威脅,還是選擇了雒陽朝廷,他們不想兩不相幫了,而是選擇了站隊。

  于是劉備輕松利用朝廷的命令構建起來了對袁紹和袁術的包圍圈。

  在他直接控制的軍事力量尚且需要時間形成戰斗力的時候,他通過朝廷的途徑,直接鎖住了袁紹和袁術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這種封鎖雖然沒有三體人的封鎖那么牛逼,但是也是一種物理上的封鎖。

  袁紹想要突圍,直接面對著公孫瓚、董卓和劉虞。

  袁術想要突圍,直接面臨著周邊的四郡國,他們都對袁紹、袁術懷著滿滿的敵意,且對雒陽朝廷的指令愿意服從。

  而袁紹和袁術就需要通過愿意跟隨他們的人所構建起來的力量與包圍圈展開博弈,這必然是一個互相消耗的過程,而直屬于雒陽朝廷的力量在這一階段是可以茍著發育的。

  不過說到底,敵人沒有那么可怕,劉備才能放心的茍著發育,要是敵人比較可怕的話,他就要自己親自下場了。

  董卓、公孫瓚和劉虞那邊他比較放心,這三個人的資源都比較多,絕對能讓袁紹爽到。

  四郡國那邊的戰斗力不好說,中原地區承平日久,郡國武備廢弛,打起來估計是個菜雞互啄的局面,但是更加沒有底線的人會更有優勢。

  袁術就是那個沒有底線的人。

  所以劉備也打算趁這個機會觀察一下那四郡國首腦們的戰斗力如何。

  很快,這個機會就來了。

  中平六年的八月中旬,劉備在雒陽城旁邊的首陽山指揮新兵們展開了一次大規模演武行動以觀察新兵們的訓練成果的時候,袁術忍不住出手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