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百九十五章 聯歡晚會

  7點55分,陸書記、王市長、王司令員等市領導陪同華副S長和專程從江城趕來的省軍區首長,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魚貫走進晚會現場,在預留給大領導們的那一排位置就坐。

  領導么,總是最后到場。

  韓渝早習以為常,站在臨時搭建的“后臺”探頭看了一眼,繼續跟老戰友們敘舊。

  參加演出的演員和今晚要上臺的嘉賓全部沒位置,只能在舞臺兩側觀看。但有一個臺下觀眾沒有的福利,離濱江艦近,可以零距離看到濱江艦,甚至可以登上戰艦在被大屏幕擋住的區域參觀。

  8點整,文藝晚會正式開始。

  首先是歡快的開場歌舞,濱江歌舞團的舞蹈演員們在歌聲中從兩側跑上舞臺,歌唱演員身著盛裝,一個接著一個上臺,唱的軍歌串燒。

  離音響太近,歌聲和音樂聲震耳欲聾,韓渝等人沒法兒敘舊了,干脆站在角落里看演出。

  開場歌舞結束,兩男、兩女,四位主持人登臺。

  看著很眼熟,想了半天才想起他們都是濱江電視臺的主持人。

  先是慷慨激昂的開場白,然后介紹出席晚會的領導和嘉賓,省領導、省軍區首長和陸書記等市領導在熱烈的掌聲中起身跟坐在前面、后面的觀眾揮手致意,沒安排上臺講話的環節。

  第二個節目是大型歌舞十送紅軍。

  濱江是當之無愧的革命老區,當年江南省境內唯一列入中央紅軍序列的正規部隊紅十四軍就是在皋如的西南鄉賁家巷成立的!

  不得不承認,舍不舍得花錢是完全不一樣的。

  兩塊大屏幕在歌舞聲中播放紅十四軍與全國其他紅軍武裝一樣,在敵人統治薄弱的農村,進行土地革命,開展游擊戰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老照片。

  韓渝正看得入神,畫面切換到晚會現場,兩位身穿老式軍裝、胸前佩戴軍功章,手捧鮮花的老人出現在大屏幕上。

  不用問都知道,這兩位很可能是濱江最后健在的老紅軍。

  陵海的錢書記、沈市長,長州的魏書記和濱江開發區主任羅紅新等區縣領導,看到第三個節目就相繼貓著腰開溜了。

  韓向檸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立馬擠過去把小表弟和小表弟的女友、老板、老板娘以及同事等人帶了過來。

  居然有位置坐,并且坐的是領導的位置!

  陳老板很激動也很緊張,緊盯著舞臺不敢東張西望,向愛東和剛招的幾個員工同樣如此。

  張紅梅膽大,坐在韓向檸身邊,忍不住湊到韓向檸耳邊問:“姐,我姐夫呢?”

  “不知道。”

  “不知道?”

  “他有他的工作,他在忙什么不可能跟我匯報。”

  舞臺真大,還有春晚那樣的大屏幕。

  張紅梅第一次觀看這樣的演出,也是第一次來這樣的場合,激動的無以復加,緊摟著大表姐的胳膊問:“姐,聯歡晚會的門票多少錢一張?”

  韓向檸回頭看看正偷看自己的年輕老板娘,輕輕拍拍弟妹的胳膊,笑道:“票是分發給各單位的,不用錢,但也不對外銷售。”

  “有錢都買不到?”

  “這是市里搞的文藝活動,又不是明星開演唱會。”

  正竊竊私語,第四個節目開始了,一個老太太上臺表演越劇。

  張紅梅聽不懂,韓向檸一樣聽不懂。

  時代變了,現在年輕人不喜歡看戲。

  就在眾人很奇怪為什么安排這個節目的時候,老太太唱完了,主持人上臺攙扶著老太太,介紹老太太是濱江的越劇藝術家,也是濱江越劇團的退休演員,曾多次赴東海艦隊慰問海軍官兵,多次給官兵們表演。

  聽著主持人的介紹,看著大屏幕上的一張張老照片,眾人這才反應過來,立馬送上雷鳴般的掌聲。

  濱江艦的兩個戰士代表,更是跑上臺送鮮花,立正敬禮,向老藝術家表示感謝,隨即攙扶著老人家走下舞臺。

  如果跟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相比,今晚的節目不是很精彩,但每個節目都非常有意義。

  張紅梅正看得入神,突然聽到主持人介紹什么“護航船長”,并且三位“護航船長”中竟有長航公安局濱江分局副局長韓渝同志。

  “姐夫!姐,主持人說的是姐夫嗎?”

  “好像是。”

  韓向檸話音剛落,坐在后排的陵海武裝部楊部長就俯身湊過來道:“韓市長,韓局上臺了!”

  “離太遠,看不清。”

  “看大屏幕。”

  大屏幕上沒有表姐夫在舞臺上的鏡頭,只有表姐夫穿海軍軍服,在一條更大更漂亮的軍艦前,跟一些華人華僑握手問好,以及跟華人華僑站在一起拍照合影的畫面。

  張紅梅激動的難以自抑,轉身拉著老板娘的胳膊,嘻嘻笑道:“王姐,你看,真是我姐夫,剛才穿白軍裝的就是我姐夫!”

  “看到了,你姐夫真帥。”

  老板娘很震撼,不敢相信身邊竟有這樣的人。

  向愛東一樣激動,充滿成就感,真想打電話告訴遠在老家的奶奶和爸爸媽媽。

  節目一個接著一個,激動的心情好不容易平復下來,姐夫居然換上迷彩服又走上了舞臺。

  這次上臺的人更多,整整排了四排。

  有陸軍,有海軍,也有空軍,他們是排著隊打著紅旗上臺的。

  他們走上舞臺,向右轉,面對觀眾們。

  向愛東這才注意到表姐夫那一排只姐夫一個人,轉過身之后站在隊伍最前面也是最中間!

  “1998年8月,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災難無情人有情,危難關頭,解放軍將士聞令而動,奔赴抗洪前線,用身體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線!”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由陵海預備役營、空軍某部2營和海軍工程學院潛水隊組成的機動搶險突擊隊,舍生忘死,一直轉戰在最危險的地方,用血肉之軀抵御暴雨洪峰……”

  “時隔兩年,突擊隊的抗洪英雄們再次相聚。各位來賓,朋友們,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向抗洪英雄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主持人的話音剛落,眾人立馬送上雷鳴般的掌聲。

  燈光太強了。

  站在臺上,根本看不清臺下。

  韓渝定定心神,命令道:“全體都有,敬禮!”

  三軍將士齊刷刷向觀眾們敬禮,觀眾們的掌聲更熱烈,華副S長、省軍區首長更是站起身鼓掌回應。

  這個頭一開,一發不可收。

  陸書記、王市長和王司令員等領導站起來了,老前輩、老革命們站起來了。應邀前來觀看晚會的姜副參謀長不但站起身,而且激動的熱淚盈眶。

  “禮畢!”韓渝剛按導演之前的要求下完命令,主持人便走到他身邊,開始進行小專訪。

  “韓副局長,請問您98年在荊江抗洪搶險時擔任什么職務?”

  “應急搶險突擊隊的隊長。”

  “能不能請您介紹下您的隊員?”

  “可以,”韓渝接過話筒,轉身看向曾并肩作戰的戰友:“這位是我們突擊隊潛水分隊的分隊長馮青山同志,馮隊負責執行我們突擊隊最危險的任務,率領海軍潛水官兵潛入水流水速很快、水情很復雜,甚至有漩渦的江底摸查封堵管涌漏點。”

  潛水分隊的搶險時的圖片一張接著一個張出現在大屏幕上,看著就讓人心有余悸。

  主持人舉著話筒問:“馮隊長,您當時怕不怕,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上不來!”

  “當時根本顧不上害怕,漏點在江里,身后就是大堤,大堤后面是一千多萬群眾,如果不及時找到漏點并堵上,大堤就會被管涌淘空,會坍塌,洪水會涌入江漢平原,成千上萬人會無家可歸。”

  馮青山深吸口氣,想想又看著大屏幕說:“當時不害怕,但后來后怕?”

  “為什么會后怕?”

  “我不是害怕自己會出事,而是害怕我們分隊的隊員出事。他們中有好幾個是學員,他們都很年輕,有的連女朋友都沒談,有的是家中獨子,他們如果有個三長兩短,我真不知道怎么跟他們的父母交代。”

  “謝謝馮隊長。”

  見主持人再次看向自己,韓渝連忙道:“這位是陵海預備役營三連長兼突擊隊黨員突擊分隊的副分隊長馬金濤同志,黨員突擊分隊執行的任務跟潛水分隊一樣危險,在搶護重大險情時,他們要跳進江里搶護大堤。”

  “各位嘉賓,朋友們,這是一張黨員突擊分隊在搶護險情時留下的珍貴照片。”

  主持人看著大屏,深情地說:“他們冒著狂風驟雨,在洪峰即將來臨時拖著土工布奮不顧身跳進滔滔長江,用血肉之軀搶護剛搶修的堤段……”

  介紹完陵海預備役營的黨員突擊隊,介紹132團2營。

  2營執行的都是突擊隊最苦最累的任務,背沙袋、壘沙袋,大屏幕上的一張張2營官兵傷痕累累的照片,讓許多觀眾看的淚流滿面。

  你是誰?

  為了誰?

  熟悉的歌聲響起,隨著歌唱家登臺,韓渝等突擊隊成員緩緩往身后退出五米,把前面讓給歌唱家和舞蹈演員表演,跟濱江艦一起當舞臺背景。

  兩側的大屏幕在歌聲中播放起98年抗洪搶險時的視頻,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出現在眼前。

  學弟一邊在大堤上飛奔,一邊舉著對講機扯著嗓子喊。

  李守松等132團官兵跟泥猴似的在渾濁的洪水里拼命壘沙袋,妹妹背著藥箱跟著兩個戰士抬著的擔架跑,大堤上坑坑洼洼,一不小心摔了個跟頭,額頭都摔破了,卻依然爬起來照顧傷員。

  作為陵海預備役營的前書記,韓向檸不止一次看過這段視頻,可再次看到依然心如刀絞,淚水滾滾而流。

  鮑總在大屏上看到了老葛,下意識緊攥著老葛的胳膊,激動地說:“葛生,葛生,有你,你在大屏上!”

  老葛習慣早睡早起,看到第四個節目時就扛不住開始打瞌睡。

  就算在白天,對他這個經歷過無數次“文山會海”考驗的老干部而言也是想睡就能睡著的。

  他猛然被驚醒,睜開惺忪的雙眼,呵欠連天地問:“晚會結束了,可以回家了?”

  “沒有,不過應該快了。”

  鮑總意識到擾了葛先生的清夢,但對葛先生更尊敬。

  濱江市政府正通過這種方式表彰葛先生,葛先生竟毫不在意,該閉目養神就閉目養神,這是什么,這就是傳說中的高風亮節!

  華副S長一邊鼓掌,一邊側身道:“這臺晚會搞的不錯,有水準,有意義!”

  能得到常務副S長的肯定非常不容易,陸書記連忙道:“歸根結底還是這些年的雙擁工作和民兵預備役工作干的好,如果工作沒干好,哪有這么多并且這么感人的素材?沒素材,宣傳部和文化局就算想盡辦法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有道理。”華副S長點點頭,想想又笑道:“由此可見,你們濱江這個全國雙擁文明城市實至名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