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76章 名導的誕生

  《草根崛起,導演馮曉剛帶給中國影壇的啟示》不是什么雄文,但它提出了一個非常新穎的概念——草根。

  它將馮曉剛這一類非學院派出身,也沒得過什么獎項,但是又通過作品獲得了觀眾的喜愛和歡迎的導演稱之為草根導演,有了草根導演,自然就有沒那么草根的導演,文章的矛頭直指向那些學院派出身、靠著獎項起家的導演們。

  如果是看過后世營銷號小作文的讀者應該很熟悉這種風格,拉一踩一,制造矛盾對立,都是他們慣用的手段。

  可這個年代的讀者們哪見過這個啊,比現在八卦媒體的文章直接高出了幾個層次。

  這篇文章一出,立刻讓馮曉剛這個剛冒頭不長時間的新導演獲得了無數讀者和觀眾的關注和欣賞。

  有人受捧,就有人挨罵。

  這個年代,國內的電影圈學院派才是主流,《草根崛起》這篇文章把馮曉剛捧的高高的,卻把眾多學院派出身的導演踩在了腳下,這頓時引發了圈內眾多導演的不滿。

  《草根崛起,導演馮曉剛帶給中國影壇的啟示》的作者用的是筆名,以前從來沒在上面發表過文章,有人偷偷的跟《大眾電影》編輯部打聽作者的信息,卻一無所獲。

  找不到文章作者,這群人理所當然的把矛頭指向了馮曉剛。

  整個事件里,大家都挨罵,就他收益最大。

  就算不是他馮曉剛弄的這篇文章,大家也默認是他弄的了。

  一時之間,馮曉剛成了國內眾多導演的眼中釘、肉中刺。

  很多導演借著各種渠道發聲,明里暗里的批評、攻擊馮曉剛和他的電影。

  面對著媒體上眾多對于他的討伐之聲,在導演這個行當初出茅廬的馮曉剛心中惶恐,跑到文華影視堵住了于東。

  “于總,咱們這么搞,真沒問題嗎?”馮曉剛滿臉擔憂的問道。

  于東一臉勝券在握的表情,“怕什么?能有什么問題?他們就算知道了是咱們干的又能怎么樣?別擔心想出名哪有不挨罵的?你瞅瞅劉曉慶,越罵才越火。”

  于東這套歪理邪說有一半是從林為民那聽來的,一半是靠自己悟的。

  要捧紅一個演員并不難,挑幾個好劇本,多讓他演幾部作品,只要不是“螞蟻競走十年”這種水平的,大概率都是能火起來的。

  但要捧紅一個導演卻沒那么簡單,導演要出好作品比當演員可難多了,馮曉剛又沒有獎項加成,全靠觀眾追捧要成就“名導”之位,是不現實的。

  七八十年代,國內誕生了一批故事性非常強的電影,這其中導演的貢獻居功至偉。

  可到現在,有幾個人還記得《少林寺》的導演是誰?有幾個人記得《廬山戀》的導演是誰?

  如果從業內人的角度來說,這些導演當然是很有名氣的,但在普通觀眾那里,這些人早已是過去式了。

  章藝謀和程凱歌為什么能在剛出電影學院幾年之后就成為名導?

  作品獲獎只是基礎,最關鍵的是要有官方的認可和媒體的大量報道才行。

  名字不讓大眾耳熟能詳,你怎么能叫大導演呢?

  《草根崛起,導演馮曉剛帶給中國影壇的啟示》這篇文章就是于東為了給馮曉剛打造“名導”人設走的一步棋,他沒得過什么獎,也就談不上什么官方認可,那就干脆走群眾路線。

  于東為此特地去找林為民取經,得來了“草根崛起”這四個字,然后他才找人捉刀以這四個字為中心思想寫了這么一篇文章,果然引發了大量的關注和討論。

  有了媒體的報道、業內的關注和群眾的討論,馮曉剛的名導之路算是開了一個好頭。

  聽著于東的話,馮曉剛心中稍微安定了一點。

  于東這時又問他:“曉剛,那件事考慮的怎么樣了?”

  聞言,馮曉剛臉上頓時浮現出幾分為難之色,“于總,我還沒考慮好。”

  “還有什么可考慮的?你們那小公司干了也有三年了吧?到現在也半死不活的,最關鍵的是,伱們幾個人都沒什么生意頭腦,錢是賺了一些,可公司有什么發展嗎?

  到了我們這,就不一樣了。

  你想想看,我們文華簽約的第一位導演可是章藝謀。你要是跟我們簽約,媒體報道的時候,你的名字可就是跟章藝謀掛在一起的了。

  還有電影投資,你到我們這來,任何事務不用你操心,什么投資、發行、宣傳,我們一手包圓兒,你就研究好怎么拍好電影,內容上的事,我們絕不插手。

  電影分紅一分不少,比你以前還能多一分獎金和工資,這都是白拿的……”

  于東此刻像拖潘金蓮下水道王婆,語氣極盡蠱惑之能事。

  “于總,您說的這些我都明白,可我跟碩爺……我們倆……”

  馮曉剛的表情猶猶豫豫,羞羞答答,如同快被王婆拖下水的潘金蓮。

  “我明白,我明白,你們是過命的交情。但我還是那句話,曉剛啊,人往高處走。

  碩爺人家早十年就名滿全國了,可你呢?要是沒有我們國文社投資的這兩部電影,你現在干嘛呢?還拍你的廣告片?費勁巴力的拉投資,為了拍一部電影苦膽都累出來?”

  于東說到這里,語重心長的拍拍馮曉剛的胳膊,“曉剛啊,交情再深,也不是父母兄弟。人,有時候還是得考慮考慮自己。”

  馮曉剛的臉上浮現出掙扎之色,顯然內心正在經歷激烈的對抗。

  觀察著馮曉剛的神色于東緩聲道:“算了。我也看出來了,你是個重情義的人,回去你自己想吧,想明白了就來找我。”

  馮曉剛出了文華影視,渾渾噩噩的回到了好夢公司。

  這會兒公司里只有一個文員兼保潔,他問道:“汪董呢?”

  “不知道,今天還沒看著。”

  “彭總呢?”

  “跟朋友出去吃飯了,說是有個廣告要交給我們來拍。”

  馮曉剛無奈的嘆了口氣,說起來文華影視成立的比好夢公司還晚呢,現在人家那里兵強馬壯,人丁興旺,辦公室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再看看好夢這邊,三年了,錢是賺了一些,可整個公司仍跟三年前的草臺班子一個德性。

  馮曉剛看著三年如一日的公司,心中不免一陣心灰意冷這跟他當初創業時想象的未來不一樣啊!

  他坐到沙發上,沙發是三年前開業時買的,彭小林還專門托了朋友,說是進口牛皮的。現在,皮都快掉沒了。

  馮曉剛摩挲著沙發,腦海中不時閃過這三年一路走來的經歷。

  慢慢的,一個念頭逐漸清晰了起來。

  他站起身來,說道:“汪董、彭總要是回來了,你就告訴他們我有事找他們,然后給我打個電話。”

  “好的。”

  說完,馮曉剛正準備離開好夢。

  剛走出公司大門,就看見彭小林與人勾肩搭背,醉醺醺的朝公司走來。

  這會兒才下午兩點多,馮曉剛也不知道彭小林吃的這是哪門子飯。

  看到了站在門口的馮曉剛,彭小林揮手叫道:“曉剛!”

  走到近前,彭小林噴著酒氣道:“來來來,曉剛,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華藝兄弟廣告公司的王忠軍王總,去年他們公司接下了中國銀行全國15000多家網點的標準化規范工程,現在可是國內企業形象識別系統領域的龍頭老大。”

  “彭總,可別這么說。我們華藝兄弟是后進晚輩。你們好夢公司,廣告、影視兩開花,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啊!”王忠軍恭維著說道。

  看著兩人的互相吹捧,馮曉剛強忍著心中的膩歪,跟王忠軍打了個招呼,“王總!”

  “馮導您好前兩天還看了您的《不見不散》,拍的真好。”

  馮曉剛笑了笑,說道:“來,先進屋吧。”

  他和王忠軍扶著彭小林進了公司,問道:“你這是喝了多少酒?”

  彭小剛臉上的笑容有些呆滯,“也沒喝多少,一瓶XO,王總辦事大氣。”

  好夢公司拍廣告片,不管是跟電視臺合作還是跟廣告代理公司合作,都是妥妥的乙方,平時都是他們請客,王忠軍請彭小林吃飯點XO?

  馮曉剛心中飄過一句話: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果然,聊了一會兒,王忠軍便將話題引到了正在上映的《不見不散》上。

  “馮導,您這部電影拍的真是好,風格自成一派。前兩天我還看了《大眾電影》上的那篇文章,‘草根崛起’,這形容真是太準確了,您就是從草根崛起的大導演。”

  “您抬舉。我就一野路子出身的,可不是什么大導演。”馮曉剛客氣道。

  這時彭小林說道:“曉剛,王總他們公司也有意進軍影視領域,想找兩個好項目投投。你那新電影如果……”

  馮曉剛心中嘆了一口氣,其實不用彭小林開口,他大致也猜到了。

  “王總,真是不好意思了。我前兩部電影都是文華影視投的,跟人家有約定,下一部電影的投資也是由他們來負責。”

  馮曉剛直截了當的拒絕了王忠軍,對方并未表現出不愉快,反而笑道:“理解理解,希望以后有機會可以和馮導合作。”

  “以后有機會一定。”馮曉剛客套了一句。

  幾人又說了幾句話,王忠軍識趣的告辭離開。

  彭小林說道:“曉剛,其實拿王忠軍的錢也挺好,他們在影視行業是生瓜蛋子,好拿捏。”

  “文華影視待咱們不差,突然拿別人的錢,那算怎么回事?”

  彭小林碰了個釘子,心中不快,但并未表露,畢竟現在的馮曉剛已今時不同往日。

  “碩爺今天不來了?”馮曉剛問。

  “你給他打個電話唄,他昨晚兒跟小蜜去看搖滾了,估計今兒起的晚。”

  兩人正說著話,就見汪碩摟著徐才人走進了公司。

  “呦,今天人齊啊。”汪碩說了一句。

  他身邊的徐才人見到馮曉剛,露出幾分燦爛的笑容,“馮導!”

  然后又跟彭小林打了個招呼,“彭哥!”

  見汪碩和彭小林都來了,馮曉剛心中掙扎片刻,最后咬咬牙,下定了決心。

  “碩爺、小林,我有件事想跟你們說一下。”

  彭小林在溜著茶水消化酒勁,汪碩正跟徐才人說悄悄話,聽見他的話,兩人抬起了頭。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