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96章 這事,務必鬧大

  “怎么這個表情?有什么話就說,別藏著掖著。”林為民瞧見雷軍的表情說道。

  雷軍猶豫著說道:“林叔兒,您有沒有想到一個問題?”

  這會兒辦公室里就他們倆人,雷軍叫一聲“叔兒”絲毫不覺得羞恥這是多粗的大腿啊!

  “什么問題?”

  “我們設想的藍圖看似美好,但執行起來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林為民頷首道:“這是自然,自古知易行難。”

  “您沒明白我的意思……”雷軍遲疑著,他知道自己的話可能得罪人,但最后還是說道:“我也在研究所待過,實話實說,我不認為在國營機制下能夠誕生優秀的互聯網企業。未來的互聯網企業所面對的市場必然是高度市場化競爭的市場,國營單位的基因決定了他在面對市場時的行動必然是僵化、呆滯的。”

  說到這里,雷軍閉口不言了,看向林為民的眼神中藏著些忐忑。

  聽完雷軍的話,林為民表情嚴肅,他沉吟了一段時間,再回過神來,看向雷軍,見他面色緊張,笑著說道:“干嘛這么緊張?你這番話是出于好意,我就那么不識好歹?”

  “沒有。聽您剛才說的,我是覺得您對國文社特別的看重……”

  林為民擺了擺手,臉色淡然。

  “我懂。唉,確實啊,在你們這些年輕人看來,國營單位早已經是日暮西山了,死氣沉沉,毫無活力,早已經跟市場脫軌了。

  其實我也能夠感覺到,這些年雖說國文社的發展是蒸蒸日上,但對比外面那些充滿了活力,沖勁十足的民營書商來說,他的缺點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不瞞你說,早前我曾經和上面提過轉企改制的事,可惜到現在也沒什么動靜。”

  雷軍現在雖然在民營企業工作,但好歹也是上過大學,在研究所待過的人,對于國家政策和政府機關的事還是有所了解的,當他聽到“轉企改制”這四個字,心中一跳。

  這是我能聽的?

  林為民說轉企改制,自然是指國文社,國文社可是事業單位。

  國企改制實行了十多年了,早就是人心所向,但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國家可還沒放開呢。

  國文社真要是轉企改制,那可是關系到國家政策改革的重大事務。

  雷軍看著眼前的男人,心中的親近感悄然褪去一些,林叔兒的形象不覺威嚴了幾分。

  “不說這些了。”林為民也意識到自己不該說剛才的話,他打住了剛才的話題,繼續說道:“伱的想法是對的。之前我光顧著貪大求全,卻忽略了發展最根本的問題——人。身在國文社這個溫室里,我手下的這幫人啊,讓他們去對付外面那些豺狼虎豹,恐怕力有不逮啊!”

  林為民邊說邊搖了搖頭,他想到了后世的很多國內大企業的發展路線。

  當它們發展到一定規模時,主營業務走到了一個瓶頸階段,這些大公司的眼光自然而然的就會放在其他領域上。

  各種并購擴充多元化經營,買了一堆企業,外行指導內行,最后通常是以失敗告終。

  不僅沒有實現更好的發展,反而因為四面出擊將主業都給拖垮了。

  前車之鑒。

  國文社本身是出版社,他以前搞文化產業、內容產業好歹是跟主業沾邊,能夠產生聯動作用。

  但要跨足互聯網,國文社壓根沒有這個基因,也沒有相關的人才和技術積累,只憑著他在辦公室里拍拍腦袋就干,林為民是有先知能力不假,但事情可不是一個人就能做成的。

  他反省自身,看來是最近《英雄》的大獲成功讓他飄的太厲害了。

  可林為民卻很快從這股情緒當中走了出來,國文社自己不搞互聯網,不代表就不能參與到其中。

  未來互聯網對于實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只要切入角度找的好,吃上這一波紅利并不存在難度,他轉念便有了新的方向。

  自己搞不行,那拿錢砸不就完了嗎?

  在這一點上,林為民覺得后世的騰訊是個非常值得學習的榜樣。

  這玩意我可不搞,但你搞了賺錢,我必須得分點。

  心中有了主意,林為民的臉色又輕松了起來。

  雷軍臉色卻有些失落,興高采烈的說了半天,最后發現全都是浪費唾沫。而且林為民今天有幾分向他問計的意味,結果他好像什么忙都沒幫上。

  林為民瞥見他的臉色,說道:“今天跟你談了這么久,對我的啟發是巨大的。”

  他這么一說雷軍臉色更加羞愧了,“我哪里幫上什么忙了,您說笑了。”

  “不能這么看問題。我們討論的東西雖然并沒有落實,卻成功的排除了一條很大概率要犯錯誤的道路,這難道不是我們今天的重大成果嗎?”

  雷軍聽著這話,心中不知道為什么想起了年少時背過的那些語錄。

  他眼中的林為民不僅威嚴,而且高大了起來,讓他有一種高山仰止之感。

  雷軍心中生出幾分明悟,做人做事有時候方式方法固然很重要,但強大的精神與信念才是最重要的。

  有此感悟,他覺得,今日不虛此行。

  小暑過后,燕京的天氣熱的厲害。

  正所謂夏至三庚便數伏,從夏至日開始往后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是每年入伏的那一天,而三伏天恰好就在小暑與處暑之間。

  用公歷來計算,大概就是每年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之間。

  馬上就是七月中旬了這天氣熱的也理所應當。

  不過今天的夏天,比天氣更熱的是電影市場,準確的說是電影《英雄》。

  繼上映第一周豪取5960萬票房后,第二周《英雄》依舊高歌猛進,隨著眾多發出去的拷貝到位,這部電影對于國內電影院的排片幾乎達成了壟斷。

  雖然并沒有明確的統計數字,但根據文華聯合各出品、發行方派出的監察人員反映,各地電影院內幾乎看不到其他電影在上映。

  上周時《鴉片戰爭》還有些聲音,但到了這一周,這部耗資近一億元的大制作電影并沒有逃過與其他國產電影相似的命運,雖然沒下檔,但跟下檔也并沒有什么差別了。

  而將眾多同行吃干抹凈之后,《英雄》的成績也再度暴漲。

  上映第二周的票房數據出爐,票房達到了驚人的8630萬元,創下了中國影史的單周票房記錄。

  這年頭并沒有票房數據的發布渠道,但這個數字匯總出爐之后還是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中國電影界。

  恐怖如斯!

  一周8630萬,這是中國電影能夠創造的票房數字?

  別說是國產電影,哪怕就是進口的好萊塢大片,也不可能拿下如此恐怖的票房啊!

  這太不合理了,同樣的念頭盤旋在國內眾多電影人的心中。

  可當他們走到電影院,看著售票口那長長的買票隊伍,看著放映廳里的人滿為患,看著甚至有人高價從黃牛手中買電影票,這一切似乎好像又合理起來了。

  上映兩周累計票房1.459億元。

  《英雄》的誕生似乎就是為了打破一切記錄的,短短兩周時間便拿下了近1.5億票房,如今橫亙在《英雄》面前的,只有1993年上映的《霸王別姬》了。

  《霸王別姬》的票房未到2億,按照《英雄》的票房走勢,下一周票房超過它是板上釘釘的事,超過2億票房也不存在任何難度。

  現在唯一的懸念是,《英雄》的終點到底會在哪里!

  眼下能夠制衡《英雄》的因素只有兩個,一是強大的競爭對手,二是盜版肆虐。

  但距離《英雄》最近的一部大片是8月15日才上映的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現在距離8月中旬還有足足一個月的時間。

  這期間本來是有幾部國產影片要上映的,可如今看到《英雄》這狂暴的票房走勢,各個電影的出品方、發行方也嚇壞了,影片現在上映,那不是老壽星上吊——找死嗎?

  《英雄》所表現出的票房統治力是前所未有的,大家哪怕是在投資上億米刀的好萊塢身上也沒見到過。

  這些出品方、發行方寧愿去拿自己的影片去跟《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對打,也不愿面對《英雄》。

  跟《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好歹勝負還是未知的,說不定還有可能獲得一絲活下去的機會,可《英雄》如今的姿態卻是結結實實的要讓同行都死絕啊!

  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啊!

  《英雄》銳不可當,攻無不克,文華影視和幾家合作公司無比幸福,卻也讓眾多同行叫苦連天,哀鴻遍野。

  短短幾天之內,電影界的沖天怨氣便傳到了林為民的耳中。

  面對著這些傳言,林為民并未放在心上。

  古人有言: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自己賺了錢,被人罵幾句也算不得什么。

  可就在這時,遠在滬上的《文匯報》突然刊登了一份文章。

  《文匯報》是滬上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報紙,同時也是一份全國性、綜合性報紙。

  《大片壟斷影院排片對中國電影是巨大的傷害》。

  如此鮮明的標題,不用問也知道這文章所指向的對象是誰。

  內容更加簡潔明了,筆者先是闡明了如今電影市場上的“某部大片”壟斷了絕大多數影院排片的事實。

  然后又采訪了眾多電影從業者,發行公司經理、發行員、電影院經理、制片廠領導、電影導演等行業內各個行業的參與者。

  這些人的發言均是或明或暗的對大片壟斷排片的現象表現出了不滿,發行公司、制片廠對這一類現象不滿還算說的過去。

  但電影院經理的這種論調就很詭異了,影院為什么愿意給多某些影片多排片,難道是搞慈善嗎?還不是因為這樣的電影能夠給他們帶來更高的收入?

  結果現在吃著飯,還要砸著鍋,怎么看都不合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些內容是經過篩選和刻意引導的結果。

  在文章最后又總結了一番大片壟斷排片對于電影市場的危害。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最后一位受采者居然是導演謝晉。

  老頭兒這回估計也是被《英雄》給逼急了,他為了《鴉片戰爭》籌備好幾年了,耗盡了無數心血和精力,甚至抵押了自家三處房子。

  上映后票房不理想就算了,《英雄》上映兩周時間,《鴉片戰爭》直接從電影院銷聲匿跡,沒這么欺負人的!

  用后世的話來說,文章中刊登的謝晉的采訪內容,可以算作是“炮轟”了。

  林為民看著手上的報紙,心中不得不懷疑,這是不是老謝同志被《英雄》給逼急了而使出的手段。

  不過不管這背后到底藏著怎么樣的心思,他必須回應。

  這是多好的宣傳機會啊!

  林為民當即打電話指示于東:

  給我狠狠的炮轟回去,必須指名道姓。

  這事,務必鬧大!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