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73章 林老師把持不住了

  八十年代的燕京大學校園里,詩人橫行,學校的布告欄里永遠有詩社活動的海報,校園大喇叭里,午晚飯時間都是詩朗誦……

  任何作家到校園里來,所能引發的熱潮都無法與詩人的到來相提并論。

  但林為民的到來所引發的轟動卻是格外不一樣的,當天師大學生來的很多,外校學生同樣來了不少。

  林為民的演講內容很干澀,甚至是枯燥,不少人甚至沒聽明白,但是不妨礙大家傳播有關于這場演講的內容。

  越是晦澀難明,越有助于聊天吹逼的自我烘托。

  尤其是在張建軍等學生將林為民當天的演講內容發表在了燕京師大中文系學生會所創辦的《初航》上之后,更引發了燕大《未名湖》、水木《清華園》等多家學生會刊物、T委刊物的轉載,逐漸在燕京各大院校中造成一股深遠的影響。

  先鋒文學的概念,正一點一點的深入燕京各大校園。

  在這個大學生還是天之驕子的年代,大學生們追逐的新鮮事物很容易成為社會上的潮流,先鋒文學乘著這股東風,也在慢慢的滲入越來越多的文學愛好者當中。

  “為民可以啊,這演講真是沒白去。”辦公室里,姚淑芝一臉調侃。

  林為民不解,“咋了?”

  “給你看看這個!”

  姚淑芝掏出來一本鉛印的小冊子,紙質粗糙,鉛字模糊。

  《新葉》,是由遼東師范學院文學社主辦的學生刊物,創辦于1979年。

  初時在全國各大專院校當中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和關注,其后又由《當代文藝思潮》刊發了修改稿,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影響。

  《新葉》和主辦《新葉》的遼東師范學院因此在全國的大學生當中名聲大噪。

  《新葉》的名聲之大,林為民自然聽過,見姚淑芝拿出這本小冊子,林為民不禁好奇道:“你從哪弄來的這東西?”

  “我妹妹弄來的唄,她們這幫大學生的消息靈通著呢。”

  姚淑芝說著翻開了《新葉》,指著上面的文章說道:“瞧瞧,這是什么?”

  林為民定睛一看,《如何理解‘先鋒文學’——記林為民老師燕師大演講》”。

  “這是燕京師大《初航》上的那篇文章吧?”

  演講結束當天請幾個學生吃飯的時候,張建軍等人提出想把林為民演講的內容刊發到他們中文系學生會主辦的刊物上,林為民欣然同意。

  只是他沒想到居然會在遠在遼東的大學刊物上看到這篇文章。

  “所以我說你這演講沒白去,連遼東那邊的學校都發了伱這篇演講稿。”

  姚淑芝看向林為民的眼神滿是敬佩,這小子真是太能折騰了。

  先是今年第一期推新人新作新風格,再是《文藝報》大發評論,最后還跑到大學校園里鼓弄風潮。

  這一番操作下來,全國的文學愛好者們盡知“先鋒文學”的大名,連著《當代》第一期和上面的多位作者都跟著名聲大噪。

  幾項操作相輔相成,所收獲的影響力極其巨大。

  這段時間,《當代》儼然成了大學生心目當中的“文學圣地”。

  林為民看著《新葉》上的文章,嘴角也露出輕快的笑容,折騰了這么長時間,心思總算是沒有白費。

  欣賞了幾眼《新葉》上面的內容,林為民便將刊物還給姚淑芝,繼續給謨言寫信。

  《當代》83年第一期所引發的反響是無比巨大的,謨言在其上發表了兩篇作品,與馬原、于華這兩位先鋒文學大將受到的待遇一致,但收到的讀者反饋和評價卻差了很多。

  有尖酸刻薄的讀者來信把他的比喻作“帶有一種連隊小報油墨的芳香”,這個評價讓謨言極度受傷,以至于都開始寫信給林為民傾吐心聲。

  年輕人就是擔不起事。

  罵兩句就受不了了,林老師這兩年挨的罵還少嗎?

  光是前段時間《文藝報》上那篇評論文章就引起了全國至少幾十家報紙、雜志等媒體的批評,有不少評論家和讀者甚至專門打電話、寫信罵他。

  林老師照樣該吃吃該喝喝,經歷過后世互聯網噴子的洗禮,這點口水叫事?

  “與其現在這樣自怨自艾,還不如把精力都放在創作上。新作品有構思了嗎?如果沒有想法,可來信與我探討,切不可將心思都放到外界的評價和議論上……”

  林為民還是老一套,先鼓勵后批評,再問新作給壓力,一套操作行云流水。

  回完了謨言的信,他又抽空給陸遙回了封信,之前陸遙來信告訴他《人生》電影已經開機,林為民在信里自然少不了催促陸遙新作品的事。

  忙了一上午,林為民站在窗前活動活動身體,柳蔭問道:“為民,社里那批大學生志愿者應該快到了吧?這都快一個月了。”

  “明天就能到了。”林為民答。

  柳蔭慶幸道:“總算是可以輕松一點了。”

  辦公室里的同事們心有余悸的點點頭,有了新生力量的加入,哪怕是就幫著拆拆信,登記登記來稿,對他們來說也是減輕負擔啊!

  “照這個樣子下去,我們編輯部下半年還得添丁進口吧?”姚淑芝感嘆道。

  “不進人我們就找老蒙反應。為民,你可得替我們出頭說話。”

  “沒問題!”

  林為民也不是鐵人,這幾個月編輯部因為他的騷操作,工作量與日俱增,再不加人,他也扛不住。

  下半年他還打算再籌劃一批叢書呢,現在編輯部忙成這個樣子,要是沒有生力軍加入,恐怕忙不過來。

  傍晚下班,手頭的工作總算是忙完了,林為民騎著摩托車來到曲小偉家,上個月劉海燕生了個七斤六兩的大胖小子。

  前兩天辦滿月酒,林為民當時有點忙,就沒過來,今天特意過來看看。

  此時劉海燕已經出了月子,身材有些發福,正在給曲小偉做飯。

  “我說你小子,海燕才剛出月子,你就不知道給她幫幫忙。”林為民道。

  曲小偉沒好氣道:“我剛給孩子換完尿布好不好?”

  “你這個當干爹的,孩子滿月都不來,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啊?”

  “干爹忙啊!”

  曲小偉聽著覺得有點不舒服,“他娘的,怎么感覺被你小子占便宜了?算了,這個干爹你還是別當了。”

  “你當我稀罕?”

  逗了兩句嘴,林為民從兜里掏出五十塊錢外匯券。

  “滿月酒我沒喝,東西也不給買了,還是給錢實在點,你們倆想給孩子買點啥就買點啥吧。”

  曲小偉笑道:“還是孩兒他干爹大方!”

  林為民罵道:“有奶便是娘!”

  曲小偉夫婦倆留林為民在家里吃飯,他也沒有客氣,坐在沙發上,趁曲小偉看孩子、劉海燕做飯的時候,拿起了桌上沙發上的一本雜志看起來。

  曲小偉道:“為民,你看那期《燕京文學》。”

  “咋了?”林為民翻閱著手中的雜志,《燕京文學》1983年第三期,沒發覺什么異常,也沒看到熟人的名字。

  “賈平娃在上面發了一篇,叫《劉官人》。”

  林為民看著目錄,“看到了。”

  曲小偉的語氣里帶著幾分感慨,“想當年在文研所的時候你還記得嗎?”

  林為民順著曲小偉的話,腦海中回想著文研所的生活。

  “有一次大家聊天的時候不是還說嗎?當時我們去文研所都是各個刊物推薦的,大家恨不得擠破腦袋進去,可就有人不屑一顧。

  當時賈平娃不是沒來嗎?他當時都出書了,大家說起來那叫一個羨慕啊!”

  林為民的腦海中想起了那次在食堂的聊天,確實有這么回事。

  “那時候你還連一部中篇都沒有呢,人家年紀輕輕就已經出書了。這才幾年功夫啊,你小子一部接一部的發表、出版、改編。再看他呀,也就那么回事!”

  劉海燕這時端著菜走過來,挖苦道:“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你一部接一部的發表呢!你現在一個文學愛好者,有資格瞧不起人家?”

  曲小偉被她奚落,也不生氣。

  “這談論的不是當時和現在的對比嗎?為民的變化是真大啊!”

  說著話,飯菜都端上了桌。

  今天林為民和曲小偉沒有喝酒,曲小偉晚上還得照顧孩子,喝了酒怕睡得太死。

  吃飯的時候劉海燕問林為民,“你那女朋友現在在哪呢?”

  “滬上演出呢。”

  劉海燕感嘆道:“難怪你們倆能成好朋友,找女朋友都得找個那么遠的。”

  她說這話自然指的是丈夫曲小偉和林為民,曲小偉和她是由筆友發展成戀人的,異地一年多才修成正果。

  林為民這個就更狠了,出差認識的,還經常跑到外地去演出,寫信都不方便。

  曲小偉一臉賤笑,“你小子可有得等了。”

  他笑的不是異地,而是年齡。

  劉海燕也笑著說道:“我聽淑芝說起來的都意外,你們得什么時候結婚啊?”

  林為民一臉無所謂,“這有什么著急的,我們倆都那么年輕,不像小偉。”

  林為民的反擊很犀利,曲小偉一臉便秘的表情。

  他去文研所那年都二十七了,今年整三十,林為民今年才二十三,就是再等三年也不過二十六而已,比當年的曲小偉還小一歲呢。

  吃完飯又逗了會孩子,林為民離開了曲小偉家。

  又過了兩天,林為民接到了央視臺長王風的電話,說《潛伏》的劇本初稿出爐了,想請他過去看看。

  約好了在廣播大院見面,隔天林為民抽空去了一趟。

  見面是在王風的辦公室里,除了有被王風從琴島電視臺挖到央視的任豪,還有王風從貴州請來的編劇唐佩琳。

  說起唐佩琳,很多人都不熟悉。但要是說起他的代表作,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敵營十八年》,國內首部長篇電視劇,也是諜戰題材。

  王風把他請來,可謂相得益彰。

  因為林為民對劇本的苛刻要求,之前已經開過了好幾次會,這次幾人再次會面,唐佩琳掏出的初稿劇本讓林為民看得頻頻點頭,他又提出了一些更細致的處理意見,唐佩琳悉數采納。

  簡單的碰頭會開完之后,任豪和唐佩琳離開,王風卻把林為民留了下來。

  “林老師,其實今天找您過來,還有一件事想和您說。”

  “什么事?”

  “我們央視準備把《紅樓夢》拍成電視劇,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

  林為民聽到這話表情意外,央視要將《紅樓夢》搬上電視熒幕的消息已經傳了好幾年了,林為民也知道后世這部電視劇就是在這幾年籌拍的,只是他沒想到王風居然會邀請自己參與《紅樓夢》。

  “王臺說笑了,我對《紅樓夢》的了解屬于小學生水平,哪里參與得了這樣的鴻篇巨制啊!”

  王風道:“知道您工作繁忙,還得寫作。給我們《紅樓夢》劇組當個顧問怎么樣?”

  “這……”林為民猶豫了。

  他確實很忙,又要忙著《當代》的工作,又要寫作,偶爾還要抽出時間參加點社會活動。

  可這可是給《紅樓夢》劇組當顧問啊!

  真不是林為民虛榮,實在是央視這一版《紅樓夢》的幕后顧問團陣容太過豪華了一點,隨便點幾個名字,沈從文、啟功、周揚,都是這個級別的名字,包括林為民現在的老師萬先生也在顧問團名單當中。

  王風邀請自己當《紅樓夢》的顧問,怎么聽都感覺有點夢幻啊!

  “王臺,我還是那句話,我個人對于《紅樓夢》的理解很粗淺,恐怕幫不上什么忙。”林為民忍著巨大的誘惑拒絕道。

  “我們的顧問又不是一定非得是紅學大家,您在戲劇創作上的功底深厚,在劇情的處理上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好的意見嘛。忘了告訴您,萬先生也在我們邀請的范疇內,您二位師生共同作為我們《紅樓夢》劇組的顧問,傳出去也是一段佳話啊!”

  林為民順著王風的話展開思路暢想了一下。

  他娘的,誘惑力太大,林老師把持不住了。

  第三更中午到。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