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蒙毅對趙泗的小好奇

  “嗯……”始皇帝允許了蒙毅的請求。

  鹽,從來都是國之重器,曬鹽法將制鹽成本進一步壓縮,制鹽效率進一步提高,但是缺點也變得顯而易見。

  在曬鹽的過程中,只要天氣不好,前面的所有工作都會變成無用功。

  古代沒有衛星,也沒有天氣預報,但基本上諸子百家皆對天氣有一定的研究,而陰陽家則是其中造詣最為深厚者。

  蒙毅點了點頭繼續匯報。

  “制一犁,轅曲,耕種之時,事半功倍!”

  “制一尺,使之精效準確!”

  蒙毅念著念著自己反而有些好奇起來了。

  蒙毅的好奇并非毫無根源,而因為蒙毅治墨。

  他本就是一位墨者。

  一個合格的墨者必定是知道一定的工具制作的相關道理的。

  因為這玩意在墨家經典上是繞不過去的,只不過有的擅長有的不擅長罷了。

  當然,墨子千古以后,墨家迄今為止已經一分為三,匠巧制作完全不學,只鉆研經義理論的墨者也不是沒有。

  蒙毅算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墨者。

  他的匠巧技術屬于這個時代墨者的平均水準,對大部分技巧以及原理都有所學習。

  故而在看到趙泗弄出來的一些頗為實用的小發明之后,蒙毅倒是來了一些興趣。

  曲轅犁放在歷史長河之中是農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但是放在當前這個時代只能算是一個不錯的小發明。

  實在是這個時代較為原始,百姓普遍沒什么積蓄,天下普遍還在使用較為原始的耕種方式,除了關中之地耕種模式受大秦國制影響普遍比較成熟普遍開始使用耕牛套犁以外,其余地區一言難盡。

  總之意義在這個時代確實沒那么大,想要曲轅犁普及天下,前提是大多數個體農耕戶能配置的起耕牛曲轅犁。

  不過短曲轅犁人力也能拉動,制作成本也就沒那么高,比起來耒耜這種較為原始的耕種方式,人力拉動短曲轅犁耕種,也并非不能推廣普及,耕種效率肯定會有所提升。

  趙泗壓根沒考慮過以人為畜這件事,一方面是因為現代人的思想有所影響,另一方面也源于他對這個時代缺乏認知。

  難道使用耒耜就不算以人為畜了?

  蒙毅不同,他看到王賁匯總的具體經過,以及大小曲轅犁的表現,第一時間就敏銳的捕捉到,小曲轅犁雖然效率低相對來說,但是有可能人力代替畜力。

  牛這玩意忒貴,不是以人為畜不為畜的事,是實在用不起耕牛時的一種補充。

  不過因為王賁并非專業人士的原因,記載數據也以詢問軍匠為主,故而其中一些關鍵地方還需要蒙毅去親自考證才能確定自己想法是否正確。

  因為王賁只記載了先弄出來了小曲轅犁,后弄出來了大曲轅犁。

  而趙泗也壓根沒提小曲轅犁是否具備可以以人力代替畜力屬性。

  至于其余的游標卡尺銼子刨子等小工具,卻先被蒙毅放在了一旁。

  “怎么?”始皇帝見蒙毅話語之間有所思考,開口問道。

  “這曲轅犁臣倒是有些想法。”蒙毅皺眉開口。

  “如何?”始皇帝示意蒙毅發炎。

  “此曲轅犁先制出的是小犁,爾后和直犁對比以后,效率不及大犁,又制出曲轅大犁。”

  “只是大犁沉重,不以畜力難以耕種,小犁輕巧,卻不知人力能否拉動。”蒙毅開口道。

  始皇帝拿過竹簡看了一遍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若這小曲轅犁能夠以人力使用那就真的可以推廣開來了,小犁造價成本雖然也不會低,但是不會高到像大犁一般令人難以接受,可以用人力,也可以用畜力,還能提高耕種效率,百姓沒有道理不使用。

  “若此犁能用,需得計算出來,各地核考也要重改。”始皇帝開口道。

  眼下的大秦各地官員都是有考察制度的,作為耕戰體系的國家,地方產糧的多少對官員的業績考核影響很大。

  基本上上到官員,下到黎民,大秦都有一個成體系的獎懲系統。

  作為一個自耕農,假如你耕種得力,繳納的賦稅比旁人多,種地產量比別人高,是可以獲得實打實的爵位獎勵的。

  是真金白銀直接落實到個人的。

  作為一個官員,假如當地的糧食過低,而說不出什么所以然的情況下,是會直接判罰判責的。

  秦國的稅收很重,處罰很嚴,但是同樣獎勵也很到位,哪怕是飼養的耕牛每年都有耕牛選美大賽,照顧的最好,最健壯的耕牛,都能夠獲得一定的賞賜。

  如果你的耕牛消瘦,還會有當地里長專門譴責問詢。

  當然,這些描述的是一統天下以前的大秦。

  完善的獎懲制度的維護需要足夠的有素質有素養有能力的龐大的吏員規模來支持,而目前一統天下的大秦,攤子一下子鋪開數十倍之大,吏治相對來說有些敗壞。

  這個敗壞程度是以咸陽關中為放射圈,咸陽,關中地區,吏治依舊清明,獎懲制度依舊完善,越遠,吏治情況越差。

  這么說吧,張良要是個關中人士,想刺殺秦始皇,可能沒行動人就被扭送官府了。

  而在博浪沙刺殺的張良,卻能夠逃之夭夭。

  總的來說,大秦吏治因為攤子鋪的太大很多東西放眼天下只能停留在書面上,是落實不到關中之外的地方實際的。

  但是糧食產量,作為考核的核心標準之一,肯定是全國通用的,如果曲轅犁能夠人力使用,普及到千家萬戶,具體的考核業績標準肯定還要重新調整。

  這樣一來,想不推廣的也要推廣,不推廣考核壓根不可能達標,因為新的考核標準就是按照曲轅犁推廣以后的產量直接制定的。

  不過落在實處,始皇帝更在意的還是畜力耕種,耕牛普及。

  一項小工具只能略微提升一定的糧食產量,六國地區的糧食產量和關中地區的差別太大了。

  跟地理因素反而沒太大關系,秦地苦寒那是春秋以及戰國初期公認的事實,現在關中作為天下糧倉,也是秦人幾百年修建渠道,刺激生產,改革吏治法制做到的。

  六國很多地區氣候比關中更加宜人,自然條件更好,但是糧食產量反而被關中甩開一大截。

  很顯然,剛剛被征服的六國之地,要走的路還有很多,也還有很長。

  人力肯定不如畜力!

  哪怕有了可以人力耕種得曲轅犁,大秦依舊要走耕牛普及的路線。不能因為一個可以人力使用的曲轅犁而本末倒置。

  耕牛犁種不能普及,天下就不能如關中一般。

  (短曲轅犁可以人力耕種,有文獻支持,不貼了。水田不太能行,有點夠嗆,

  人力耕種曲轅犁在本書不會大書特書,主角,蒙毅,始皇帝,是三個層次的思考。

  主角的認知固有停留在短曲轅犁現在不如長曲轅犁,曲轅犁也沒有普遍推廣的基礎,因為除了關中地區,其余地區耕牛耕種做不到普及百姓。

  蒙毅認為短曲轅犁具備人力代替畜力的可能。

  始皇帝認為這只是一個小插曲,不會因為曲轅犁的出現而改變大秦目前推廣農耕的戰略步驟和路線。

  事實上,封建時代,如果人力廣泛代替畜力并且成為長期的主流現象,一定是朝廷出了問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