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五回 “禹山至寶”

  此時,只聽洞中深處腳步聲起,漸漸來到近前,有一男子聲音道:“你等是何人,庾義為何囚禁你等在此?”

  陸華亭于黑暗中見那人作文士打扮,長身頎健,似是禹山中人。既是庾義的敵人,被他囚禁在此,自然值得相交,便上前答道:“見過公子。我等是吳國密使,奉謝太傅命前來覲見塢主。不曾想伯潤公仙逝,庾義在位,竟勾連北漢國妖僧,將我等用藥迷翻。只因我等日前刺殺了北漢征南大將軍蒲戎,漢主蒲剛切齒痛恨。庾義為邀功暫將我等囚禁于此,以待將來獻于漢王。”

  來人聞言先喜后驚,又憤憤然道:“庾義賊子,將我父子幽囚于此,害我兄長,逆篡塢主之位,罪不容誅。如今又勾結北漢朝廷,將致禹山于何地啊!貴使來此,本當優禮,怎奈我父子如今自身難保,慚愧慚愧!”言罷竟涕泣不已。

  陸華亭見他真情流露,不似作偽,暗暗放松戒備,問道:“敢問公子何人?尊父是?”

  那人拭淚答道:“在下庾愿,塢主第三子,長兄庾正已不幸亡于賊手,家父如今亦在此間,并未如庾義所言仙逝……”

  陸華亭大喜,道:“煩請庾公子帶在下拜見令尊,共商對敵之策。”庾愿應允,就欲前往,此時周啟、宋演等人已然蘇醒,均不明所以,見到身處洞內不禁大呼小叫。

  華旬華百草一一將方才之事告知,宋演少不了痛罵庾義。他與周虎皆是武夫,直欲殺將出去,陸華亭勸阻一番才住。于是,庾愿、周啟、陸英、宋演四人遂同往洞內而去,只留周虎、孫安富、華百草、石亮在此望風。

  向內行約百十步,洞漸窄小,光亮更微。眾人趁微光可見靠石壁倚坐二人,一男子六十歲上下,須發花白,氣息微弱,顯是驚怒交加身染陳珂。但此時踞坐在地猶可見神形高大,所謂虎老余威在,當像此人。

  一女子二八年華,姿容曼妙,正偎在老人身旁,兩手緊握老人左臂,眼含戒懼望向三人。庾愿先開口道:“父親,來人是大吳謝太傅密使,被賊子庾義使計囚禁。密使稱已誅殺征南大將軍蒲戎于汝陰。可恨庾義勾結北漢國鷹犬,欲獻密使于漢主邀功。”

  稟完老父,又轉向陸華亭道:“家父日前染了風寒,又被賊子趁機殘害,目下身體極為虛弱,請恕不能全禮。這是舍妹方夏,同幽在此。”

  陸華亭施禮道:“塢主大安,在下陸英字華亭,三茅山修道之人。這位周孟光公子,乃義興周氏長房愛子,特受太傅之命來此拜會伯潤公,這位是宋昌明校尉,親手斬下蒲戎之首,英雄蓋世。”

  塢主庾澤庾伯潤強打精神,微笑道:“周公子恕罪,老朽殘年將盡,又遭門戶之變,連累眾位受難至此……萬分歉疚。我那侄兒庾義,貪利忘義,將致禍于家門……請周公子不棄小兒粗鄙,保全他二人性命……庾義所以留我父子三人于此,只為‘禹山至寶’尚未得手。我兒庾愿已盡得老夫所授,如今周公子既至……士謹,你全心倚靠,共脫險境,禹山之寶可……”

  話至此,力有不逮,劇咳喘息不能再言。庾方夏在旁替父撫胸推拿,半晌,才繼續說道:“各位貴使,老朽無能為矣。士謹我兒才雖駑鈍,勉強可以濟事,貴使自便吧。”

  周啟見庾老塢主不堪勞累,請庾愿庾士謹出外商議。眾人拜辭庾澤,不忍再損他心神。唯留庾方夏陪伴老父。

  眾人來到周虎等所在,庾愿道:“周公子,賊子幽囚我父子在此三日,實不知外間情形如何,可曾見過我二哥庾匡?各宗長鄉賢議論如何?”

  周啟方才昏迷,并不知外間詳情。陸華亭將庾匡領兵攻擊庾義,被妖僧所殺,各宗長迫于淫威屈從庾義等一一告知。庾愿難免又痛心疾首,流涕咒罵一回。

  周啟、庾愿等計議如何脫險,宋演提議趁其不備一鼓作氣沖出洞外,然后奪刀殺至忘歸廳,擒殺庾義,立庾愿為塢主。周啟以為,當用計先賺來庾義,在洞內擒拿。

  庾愿稱可用“禹山至寶”作餌,騙其進洞。陸華亭提醒眾人,庾義身旁有西域妖僧,頗精道術,當備不虞。但對那神樹法師知之甚少,無從對癥下藥。

  庾愿聽到神樹法師之名,似有耳聞,用力思索道:“這神樹法師在下略有耳聞,來自西域番國,五六年前入關中,以旁門左道得幸于蒲剛,成為元象宗大供奉。據說已有三百多歲,法術通神,能呼風喚雨……皆是道聽途說之言,難辨真偽。”

  陸華亭道:“雖不中亦不遠矣。我親身所見這和尚興風走石,天昏地暗,確實不可小覷。”

  周啟望向庾愿欲言又止者再三。庾愿見他情狀,坦然道:“這禹山至寶,本是我家世代不傳之秘,只由塢主傳諭繼位者。那庾義奸謀篡位,只知有寶,但不知寶為何物,藏于何方。這也是我父子尚存于世之由。既然如今我與諸位英雄患難與共,拘泥舊規也甚無謂。周公子、陸道長、宋校尉,那禹山至寶就藏在此洞中,只怕庾義知曉,要氣的吐血。

  “此洞名喚禹王洞,故老相傳,先王大禹受天書,繼父鯀治大水成功,劃定九州,撫有方夏。禹王曾定都陽翟,將一卷天書竹簡藏于洞中。此簡能知萬世興亡,人主得之可測福禍,士民得之可證天道。只是從古至今數千年,竹簡從未面世,自也無人得以參詳證道。”

  周啟聞言頗不以為然,心道:“這庾氏先祖當真無聊,將一個未知真假的傳言當作鎮族至寶,還世代只傳塢主,不過就是為塢主之位蒙上神秘巾紗,使俗人敬畏恭順而已。如果庾義知道禹山至寶就是這樣一個似有似無的傳說,不知老臉會精彩成什么顏色。”

  陸華亭雖寧可信其有,但既然連庾氏塢主都只知在此洞中,連天書面都沒見過,旁人更無從找尋,所謂證天道、測福禍之言,權當虛誕。轉而心生一計,于是說與眾人,如此如此,庾愿、周啟等皆以為可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