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上架感言

  馬上要上架了。

  其實等上架的過程并不是很煎熬,畢竟我一開始就已經做好了晚上架的準備。

  傳統寫法,涼;西方史,涼;無穿越,沒系統,涼。湊一起就是涼透了。不過我不太在意,也不覺得很痛苦,反而是越寫越開心,越輕松。

  在起點的這段時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煩躁焦慮,然后保持謙卑。

  其實我看的網文并不多,大多看的都是西方的傳統文學,然后就是各種劇和電影了,所以我也寫不出別的風格。我只想盡我所能,寫出一段不讓自己失望,也不讓大伙失望的故事。

  有的朋友可能知道,在圣殿之劍前我還在寫諸神的輕語,不得不承認,在那段時間里,我的心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開始在意每天的追讀,這周有沒有推薦,推薦有沒有晉級。漸漸的,我的關注點從書的內容變成了書的成績,隨著成績變差,每天也寫得越來越不高興。

  我后面發現我在劇情設計和整體結構上變得有些焦躁,加上同時的劇情線開得太多,角色也太多,到后面就很難以我滿意的方式繼續寫下去了,當我覺得有很多能改進的地方時,我暫停了諸神的更新,開始了圣殿的創作。

  我對圣殿的完結很有信心,這也是為什么我在同賬號上開的這本書,而不是另創馬甲。這本書稍微減少了群像的視角,從第三人稱內視變成第三人稱半全知,劇情上我也更加滿意。

  寫匈牙利歷史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我是歷史專業,專攻歐洲史,也是歷史類游戲的忠實玩家,當時我在EU4里發現普羅旺斯的任務有聯統匈牙利,也是通過這個才知道安茹家曾經也是匈牙利的國王,于是我看了些書,寫了些論文,對這段歷史有了一些了解。加上我當時想寫一個沒人寫過的地區和時代,反正西方史這么涼,熱門也不會熱門到哪里去。

  匈牙利是一個有著和其他歐洲國家不同色彩的地方,13世紀末14世紀初,甚至現在的匈牙利仍然有著不少原始宗教的痕跡,他們的民族和語言也很有特色,我也很高興有機會可以在書里展示這些東西。

  寫這本書的一大困難便是查資料,雖然我有一定的基礎,但是每天仍然需要重溫或者看新書,不過我可以很自信地說書里的歷史事件基本屬實,除了編的部分。

  然后是翻譯一些專屬名詞,很多詞匯沒有專門的中文或是英文的相對應詞,比如Lándzsásnemesek槍騎貴族,ispán伯爵/領主,ban總督等等。因為匈牙利有太多叫Istvan和Yanos的人,我只好把他們翻譯成伊什特萬、伊斯特萬、斯蒂芬和亞諾什、約翰……

  有些時候,為了增加劇情的觀賞性,我不會把所有東西都寫得都100%真實,而在有些真相無處可尋的事件上也會稍做加工。

  比如大家經常能在影視作品里面看到的一齊下令射箭,其實沒有證據可以表明以前的戰爭里會有人專門讓弓箭手們一起拉滿弓,然后等著命令再射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射箭頻率,火槍和弩會有齊射命令,但頻率更快、十把滿弓九把斷的弓箭真的需要這么做嗎?

  然后是圣伊什特萬王冠上面歪掉的十字架,其實它到底怎么被弄歪的,以及什么時候歪的誰也不知道,各種說法都有,我采用了其中一種,即它是被奧托搞歪的。

  安塔爾入騎士團會儀式中向十字架吐口水是歷史中圣殿騎士團收到的異端指控之一,很多人說這是法王為了迫害騎士團捏造出來的罪名,但事實上這些儀式到底發生過沒有誰也不能肯定,不過明面上是肯定沒有的。

  耶穌裹尸布的歷史一直是很有爭議的話題,有些人認為它在1204的第四次十字軍之前位于君士坦丁堡,然后就被搶走了。1979年圣殿騎士們偷偷保存著裹尸布的說法也被提出,14世紀圣殿騎士審判期間有供詞描述了入會儀式,其中就包括展示一塊長長的亞麻布,并跪下親吻三下。當然,這些都不是絕對的證據。

  隨便提一下,雖然匈牙利的人名是姓在前,名在后,但本書都是用拉丁化的先名再姓。

  現在前面兩卷也已經寫完了,希望這些故事沒有太虐<3,接下來故事會從圣殿騎士們和威廉·巴托的身上移開,給安茹王室以及其他角色更多的戲份。我的打算大概是在一百五十萬字左右完結,不會拖泥帶水。

  在這個有些浮躁的時代,我其實不太相信文好可破,但我相信一個好的故事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在每個人的靈魂里留下些什么。

  在這里也非常感謝愿意撈我的編輯大大,和一直支持著本書的讀者老爺們!(覺得好看的話還請多多推薦!)

  希望大只佬能在不讓你們失望的情況下,寫一本很Wagh的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