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朱棣都是本王的安排

  “見過岳父、岳母大人。”

  見燕王親臨,李逍急忙抱拳作揖。

  看來岳父岳母對自己很是關心啊,走馬上任的第一天,就特意來看自己。

  估計是想看看自己如何做官。

  李逍眼睛微瞟,發現岳父岳母大人的表情帶著微笑,應該對自己是頗為滿意。

  “參見燕王殿下。”

  李逍帶來的衛兵們一見到人群之中還有燕王,急忙跪拜道。

  聞言,百姓們都驚訝的轉過頭,看向了朱棣。

  燕王?

  北平的燕王??

  場上,有幸見過燕王的百姓,仔細一看,還真是燕王!

  “草民,見過燕王。”

  隨著一聲呼喊,原本還跪拜在李逍面前的百姓們,紛紛轉過頭,朝著燕王跪拜。

朱棣旁邊的幾個百姓現在有些慌,他們剛才還讓燕王跪下呢  “燕王大人,草民有眼無珠,方才多有得罪.”

  那老頭面帶苦澀,急忙想要澄清。

  “罷了罷了,不知者不怪。”

  朱棣笑著擺擺手,不以為然。

  他原本是打算偷偷看一眼就走,沒想到現場被識破了。

  既然如此,索性就攤牌了。

  順便再撈一波好名聲。

  在明朝當藩王,什么最重要?

  可能各地的藩王想法都不一樣。

  但朱棣在徐妙云的感染下,明白了一個至純質樸的道理:名聲最重要!

  念及至此,朱棣揮手,大聲道:

  “東安縣的老百姓們,本王給你們安排的父母官,可還滿意?”

  聞言,在場的老百姓們先是一愣,隨后紛紛瞪大了雙眼。

  原來,原來這又霸道又好的知縣大人,父母官,是燕王大人給安排的啊!

  早就傳聞燕王愛民如子,嫉惡如仇,果真不假!!

  他是知道東安縣的百姓過得不好,特意給安排的。

  “滿意,可太滿意了!我們東安縣終于迎來了一位好青天。”

  “幾十年了,總算來了個好官,原來都是拜燕王殿下所賜!”

  “感謝燕王大人!燕王真是愛民如子啊!”

  “謝燕王殿下啊,原來這一切都是燕王殿下的恩賜!”

  “老朽對這個知縣太滿意了,感謝燕王,我給燕王殿下給磕頭了!”

  百姓們紛紛叫好,隨著一個百姓磕頭,其他百姓也紛紛磕起頭來。

  今天的知縣大人,他們可太滿意了。

  以往的知縣,都是一個鳥樣,在其位不謀其政。

  袒護各鄉紳,遇事糊弄,但也不犯什么大錯,什么事情都是和稀泥,百姓們是十分憋屈啊。

  如今,這個知縣似乎是來辦事的。

  雖然新官上任三把火。

  可從辦事作風來看,這個知縣是有些東西的。

  審案子奇快無比,一炷香的功夫就能審完一個案件,還能讓人沒話說,比如之前三人欠債的案子。

之前遇到這種情況,上一任知縣就直接推延,推延,推延  再然后就是審劉老大的案子,不講道理直接將黃花村的村霸給痛打一段,最終還是賠了錢。

  雖說有種屈打成招的感覺。

  但這種“屈打成招”,百姓們喜歡啊,太痛快了,大快人心!!

  以往這種屈打成招,對付的都是百姓。

  可現在,知縣大人直接對準了鄉霸。

  要知道,以往不管是哪一任的知縣都不會對鄉霸,鄉紳做什么。

  這些鄉紳,鄉霸聽話,明是非,會幫知縣大人收稅,辦事。

  因此遇到好處都是這些人的,遇到事情也是偏袒這些人,更別提拿他們開刀了。

  但這個知縣大人不一樣。

難怪敢開刀,原來有燕王的背景說到燕王有不少百姓已經反應過來  剛才那個知縣大人似乎叫燕王殿下叫岳父、岳母???

  “哈哈哈哈哈!!!”

  朱棣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大家滿意就好,滿意就好!”

  一旁的徐妙云微微一笑道:

  “實不相瞞,你們眼前的這位知縣大人便是燕王的女婿,東安縣的鄉親們,東安縣是北平縣中最貧窮,最破落的縣,燕王心中一直惦記著你們,深思熟慮,特意將女婿,安排到你們東安縣!就是為了改變你們的生活!”

  徐妙云心道,這李逍那么多鬼點子,絕對能改變東安縣。

  讓東安縣不說變成最富有的縣城,但也比以前要好一些。

  女婿幫老丈人撈點名聲,不過分吧?

  隨著話音落下。

  百姓們心中那個激動啊。

  瞧瞧,瞧瞧!

  這就是燕王殿下,心中還惦記著我們這些老百姓們。

  百姓們動作整齊劃一。

  叩首,叩首,再叩首!

  “謝燕王殿下、燕王妃恩賜!”

  “北平有了燕王,就是有了天啊!”

  “我等能生活在燕王的封地中,三生有幸!”

  就如此。

  燕王在老百姓的心中,瞬間變得和藹可親起來。

  倒是李逍有點郁悶了。

  什么鬼?

剛才這些百姓可是對我感恩戴德,我正享受著呢  怎么轉眼就調轉槍口了?

  燕王朱棣。

你可真是我的好岳父啊  待百姓們親切的目送燕王離開。

  這才轉頭看向李逍。

  好家伙。

  看李逍的眼神,簡直是像在看香餑餑。

  因為剛才燕王說過。

這個知縣大人,能帶大家過上好日子李逍心道:雖然我早就打算這么做,但總感覺感覺被燕王算計了  吐槽歸吐槽。

  但案子還是要辦的。

  接下來,李逍又繼續開始辦案。

  幾年累積下來的案件,其實處理起來也挺快的。

  因為大部分都是雞毛蒜皮的事情,因為拖得太久了,等將告狀人和被告人喊來,人家早就私下里調解好了。

  至于命案之類的大案,則是沒有。

  因為出現這樣的案子,知縣是必須要快速辦理的,至于怎么辦理,公不公平,有沒有找替罪羊,李逍一概不知。

  畢竟那些案子早就結了,留給李逍的案子,主要都是一些因為經濟糾紛產生的矛盾。

  老百姓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會來縣衙告狀。

  很多老百姓這輩子都沒告過狀,甚至連縣衙長什么樣子都不知道。

  大部分的事情,鄉里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就解決了。

  實在解決不了的,才會來縣衙告狀。

  大部分是經濟糾紛,因為錢財才會來告狀。

  總之,為了徹底將這些案子解決掉,李逍花了三天的時間。

  三天的時間,吃住都在縣衙。

  將積累三年的案子都給解決了。

  這期間,也有朱凝云的幫助才能這么快。

  李逍辦案的時候,朱凝云就在一旁學習。

  不得不說,她十分聰慧,很快將李逍的一些小技巧都給學去了,漸漸地,她也就能幫幫自己。

  辦了三天的案子,朱凝云也變得心事重重起來。

  縣衙府邸中,朱凝云看向李逍,皺眉道:“逍郎,經過這三天,我算知道民間疾苦了,百姓們往往因為幾個雞蛋,或者幾分田地,大打出手,或者想計陷害他人.”

  說完她嘆息一聲:“這些人說可憐,也可憐,可又讓人可恨”

  也難難怪朱凝有有如此感悟,因為大部分都是百姓之間的矛盾,而且往往因為一些小事情而鬧大。

  李逍笑道:“這有什么,窮長奸計,富生良心,當一個人吃飽穿暖都做不到,能做的,就是拼命維護自己眼前的這點東西了。”

  說著,李逍便將自己的真實經歷,說給朱凝云聽。

  朱凝云聽后,感悟良多,用纖纖玉手拖著下巴,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古時候鄉里面斗來斗去,動輒就械斗,不都是為了嘴里的那點口糧么,什么仁義道德,都不如吃飽活下去來的真實。

  可到了未來,大部分人都能吃上飯,不存在餓死人的情況,于是械斗少了。

  但是斗爭是人骨子里的東西。

  于是乎變成了在網上互噴,其實沒什么兩樣。

但至少網上噴人,他噴不死人啊  朱凝云聽著,覺得很有道理,但又問道:“可那些富人,也沒什么良心啊,不少都壓榨百姓呢。”

  李逍解釋道:“這就是為富不仁,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心思壞不論窮富,有些窮人有錢了一樣會有壞心思,這就是概率問題了。好人不分窮富,主要靠素養,這個需要學習、引導。至少如果讓大部分人吃飽飯,日子過好,他們就會安分守己。也不會平日里徒增這么多矛盾。”

  朱凝云覺得很有道理,道:“逍郎,你怎么懂得這么多,這些都是跟誰學的?”

  “自學成才吧”李逍撓了撓腦袋。

  朱凝云問道:“有讓百姓們富起來的辦法嗎?”

  李逍道:“當然有。”

  朱凝云一喜,又道:“有讓北平都富裕起來的辦法嗎?”

  李逍想了想,道:“先富帶后富,從東安縣開始,應該可以做到。”

  朱凝云挽著李逍的胳膊,撒嬌道:“逍郎,父王說過,讓東安縣百姓日子過得好,我幫你一起努力,可好?”

  這不就是你想么.李逍點點頭:

  “好,好,好,都聽我的好夫人”

  想要管理好這東安縣一縣之地。

  那就先要了解這地方。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于是乎,李逍便喊來縣丞梅佳樂。

  當他帶路,去管轄之地到處看看,體察民情。

  “大人,您厲害啊,才三天的功夫,就將沉積幾年的案子處理了個干干凈凈,下官佩服。”

  梅縣丞剛一來,就對著李逍拍馬屁,隨后說道:“大人,您要了解本縣的情況,何須下鄉啊,那鄉下路不好走,臟了您的鞋子,我給大人將本縣案牘庫、魚鱗冊等案卷端來,一看便知。”

  以往哪有知縣大人下鄉的啊,不都是在縣衙就把事情給辦了。

  這些日子,忙上忙下,可把縣衙的人給累壞了,還上上下下得罪不少人。

  好不容易見三天將案子處理干凈,梅縣丞以為能清凈一陣子。

  這要是下去查探民情,不又弄出了什么幺蛾子么?

  李逍眉頭一皺:“少廢話。皇帝還微服私訪,體察明情。我作為一縣之父母官,不能下去看看嘛?”

  “不敢,不敢,下官這就帶您去。”

  梅縣丞立馬應下來。

  就這樣,李逍又帶著朱凝云坐著馬車,出了去縣衙。

  先是在這縣城溜達。

  所謂縣城,就是古代的稱呼。

  整個縣中心,就是一個小城。

  外面有城墻圍起來,里面有市場,官府,街道,居民區。

街道兩旁,就是各種商鋪,客棧、酒樓、茶樓、書鋪、包子鋪、肉鋪、布行另外,東安縣城,城南、城北還有兩個大一點的市集,就是農貿市場,里面有賣菜、賣牲口的  “青天大老爺!”

  “青天大老爺!”

  “大家快看,是知縣大人。”

  知縣的馬車在縣城里面一溜達。

  百姓們紛紛就認了出來,熱情的打著招呼。

  李逍將投探出馬車,面帶微笑,微微揮手。

  一幅和藹和親的樣子。

但百姓們知道,別看知縣大人這么和氣,對待那鄉霸可厲害著呢  “果然,恭維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啊.”

  體味到這種受百姓愛戴的感覺,李逍心中有種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是金錢無法替代的。

  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畢竟在明朝金錢已經無法給李逍帶來什么滿足感啊,自己該有的都有了。

  美人?

  還是郡主,未來還是公主。

  金錢?

  李逍現在擁有的錢財,這輩子都花不完。

  當然了,錢還是多多益善為好,也要為靖難做準備。

  也有。

  自己現在是子爵,雖然說是最拉胯的爵位,但好歹也是皇帝朱元璋給頒發的。

  “逍郎,被百姓愛戴的感覺,是不是很妙?”

  朱凝云拖著腮幫子,用一雙桃花眸子,看著李逍那幅春風得意的樣子,心中也很開心。

  她喜歡李逍能享受這種感覺。

  這樣也就能更好的治理這一方百姓了。

  “你還別說,真的很妙。”

  李逍點了點頭,如實道來。

  “其實,逍郎剛才說的我想了很久。”

  朱凝云沉吟道:“我覺得,百姓們還是可愛的,淳樸的,更是容易滿足,只要他們能吃飽穿暖,就會無比感激。逍郎你看,你只不過辦了三天的案子,整個縣城的老百姓都對你愛戴有佳,這就是百姓。”

  李逍微微點頭。

  還真是如此!

  逛完縣城后,隨后又去縣城里的鄉下巡視。

  一天是逛不完的,這一逛,又是三天。

  東安縣下面有十三鄉,在明朝不算多,當然也不算少,中等。

  每個鄉,李逍都親自去進入其中,到百姓家中去看看。

巡視一周后,發現自己轄下的鄉村民是真的不富裕,很多人家里都是土巴房屋,屋頂是稻草,一天只能吃早晚兩頓飯,還是稀的  這可比自己的宛平縣還要窮啊。

  看得李逍差點都落淚了,百姓們的日子,過得可真苦。

  李逍查探了一下,出了土地兼并問題。

  還有就是土地土壤貧瘠的緣故。

  李逍微微蹙眉,心中想著如何解決。

  “咦?”

  這時候,梅縣丞輕輕咦了一聲,疑惑道:“大人您都親自來了,這些地方當地的鄉紳們,竟然沒有一個迎接的?”

  “好像的確如此啊。”

  李逍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朱凝云作為“私人幕僚”,琢磨道:“不單單是這一個村子,十三個村子都是如此,想必他們已經聯合起來了吧?”

  聞言,梅縣丞一想,還真是如此,暗道不妙,道:“不好了!大人,這幫人怕是私下里聯絡,抵制大人您了。”

  “別一驚一乍的。”

  李逍呵呵笑道:“他們能抵制我什么?”

  梅縣丞道:“當然是收稅了,大人啊,想從老百姓手中收稅,那可不是我們這些人能辦到的,多半還要靠各鄉的鄉紳們幫忙,縣衙最重要的就是稅收,每年必須按實給北平府上稅,這關乎到大人的政績。”

  “政績?”

  李逍笑道:“政績是本官該考慮的問題嗎?”

  梅縣丞愣住了,好像真的不是李逍該考慮的問題。

  畢竟他的后臺可太大了,那是燕王的女婿。

  政績如何,還不就全憑燕王的一句話嗎?

  “可是大人。”

  梅縣丞皺眉道:“咱們縣衙收不上稅,我們這些官員倒是好說,但那些胥吏的支出,是由各縣衙承擔的。”

  “誰說不收稅了?”

  李逍笑道:“稅是要收的,這是國家之本,即便是本官,也不能動搖國本。不過這個稅,本官可不需要這些鄉紳來幫忙,我們縣衙自己收。”

  一聽這話,梅縣丞臉色都變了。

  自己收,那不是天方夜譚嗎?

  看來燕王的女婿雖然辦事情秉持公正,雷厲風行。

  可畢竟沒當過官,也沒當過知縣這樣的小官,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跟官員打交道,可不比跟百姓們打交道。

  跟百姓們打交道是非常難的,更何況還是成千上萬的百姓。

  縣衙才幾個蝦兵蟹將,光是收稅就要累死人。

  “大人,我來給您解釋一下。”

  梅縣丞急忙講解道:

  “咱們縣有十三鄉,每鄉又平均下來五個村莊,算下來就是六十五個村,每村又有百來戶!”

  “合計起來七百多戶,加上縣城中,估計有一千三百多戶人,接近一萬八千人。”

  “咱們要收的稅有田賦、丁稅、鹽稅、水利稅、人丁絲絹稅”

  “這稅收又要收麥子、又要收絲綢、又要收銀錢”

  “收錢的還好,收實物的就麻煩了,您說我們來收稅,我們衙門總共才二十來人,這就算一年忙到頭,也收不上來啊。”

  “以往有鄉紳幫忙,鄉紳幫忙組織人員,比如麥子,統一將稅收收繳,帶著鄉民有秩序的來上稅,這樣才能按時收稅”

  梅縣丞一口氣,說了一大通。

  目的就是讓李逍明白,現在的事態很嚴重了。

  估計是上次他打了那個村霸王,讓其他鄉紳們感到了危機。

  而這段時間,不少鄉紳前來給李逍送禮,李逍閉門不見。

這讓他們更是感覺到危機感來了  而這個人還是燕王的女婿,動不得的。

  于是聯合起來,想要讓李逍知道,他們的作用。

  當然,也不是威脅李逍。

  只需要李逍到時候擺一桌酒席,這些人立馬服軟。

  要的就是一個態度。

  聽到這些話。

  朱凝云也有些犯愁了,看向李逍道:“梅縣丞說的沒錯,這些鄉紳固然可惡,可收稅的事情還是要靠他們”

  李逍想了一想,搖了搖頭,小聲道:“我有辦法解決。”

  “他們想讓本官服軟?”

  李逍看向梅縣丞,呵呵一笑:“本官偏不服軟,我就不信了,還治不了他們?”

  聽到這話,梅縣丞感覺頭皮發麻,嘴角扯動。

  他知道李逍的本事,很是聰明。

可即便再聰明,真有計謀  到時候還不是輪到他們辦事?

累啊他還想過過清閑日子呢比如之前的知縣.嗯,就挺好  李逍笑著看向梅縣丞,看出了他的心思,道:“你說這么多,不就是怕苦怕累嗎?”

  “下官哪敢,下官是為了大人考慮。”梅縣丞連忙解釋道。

  李逍呵呵:“別解釋了,我看你,還有縣衙的哪些人,以前日子過得太舒服了,養懶了,本官決定,過段時間,就在衙門中執行新的制度。”

  梅縣丞疑惑道:“什么新制度?”

  李逍算是明白了這群人的尿性,陪著自己搞了三天案子,已經是極限了。

  一個個是叫苦連天,當然這些人不敢在自己面前訴苦,私底下不知道罵了李逍多少遍了。

  畢竟拿著固定的薪水,能少干事,就少干事。

  靠這些人,是成不了事情的,要慢慢的將這群廢物給剔除出去。

  李逍眸光一凜,緩緩道:“末位淘汰制!”

  梅縣丞:“??????!!”

  某酒樓包房。

  一群衣容華貴的富態之人聚坐在一起。

  這些人,就是東安縣十三鄉的鄉紳們。推杯換盞,滿面紅光。

  能在大明朝活得這般瀟灑,可不簡單。

  “哈哈哈,看來那位嫉惡如仇的知縣李大人,也該明白我們的用處了吧?”

  其中一名腆著肚子的中年人大笑道。

  他在本鄉有良田三千多畝,在縣城還有店鋪做生意。

  因為家中兒子中了舉人,許多田地是掛在兒子名下,免稅的,這些年家境是越來越好。

  “你們說,這樣會不會惹怒了李大人?畢竟是燕王的女婿,惹不起啊。”

  另外一名商人小聲道。

  “沒事,我們什么都沒做啊。”

  中年人大笑道:“這收稅的事情,本該就不是我們的事情,我們毫無過錯!大家莫慌,等我們的李大人發現憑借他,無法跟刁民們收稅,就知道我們的用處了。我們也不是真的去得罪他,只需要他稍微松一松口,大家就給他臺階下,賣他面子,好禮相送,供著他,抬他就好。以后我們的日子才會好過,不然跟那劉家人一樣,小小事情就落得個蹲大獄的下場,那才是真麻煩,這叫未雨綢繆!”

  一番話下來,在座的各位鄉紳都非常認可。

  “張公真是好計謀啊!未雨綢繆,料敵先機,為大家著想!聰明,難怪家里的兒子中了舉人,家里有聰明種子。”

  一名鄉紳端起酒杯:“來,大家敬張公一杯,我們定要同心協力,大家未來的日子才會更好。”

  “干杯,干杯!”

  眾人紛紛端起酒杯。

  與此同時。

  李逍逞兇除惡,為百姓做主的事情,也通過錦衣衛傳到了皇宮。

  皇帝朱元璋的耳朵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