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0696章 唐突之戰(四十五)

  蘇尼失在突利一窩蜂的撤退,導致全部的撤退路線混亂以后,果斷放棄了原有的撤退計劃,帶著麾下的從眾從北方撤出了延州。

  蘇定方得到消息以后,除了長嘆還是長嘆。

  如果李神符和李道宗肯聽他的的話,蘇尼失根本逃不出延州,只會被他堵在延州,全部殲滅了。

  可惜,李神符和李道宗不肯聽他的,甚至對他所說的一切都置若罔聞。

  這才給了蘇尼失逃脫的機會。

  正月初四,琉璃山大捷。

  羅士信一馬當先,率先咬住了突利所率的兵馬的腹部,將突利麾下的兩個大部族逼進了琉璃山,以敢打敢拼的驍勇,在琉璃山殺了個三進三出,陣斬了一萬三千余人,俘虜了近兩萬人,解救了五萬多延州的百姓。

  正月初六,金明大捷。

  蘇定方和殷開山兩面夾擊,在去斤水畔徹底將突利麾下的兵馬攔腰斬斷,一口吞下了突利一半的兵馬,并且解救了近十萬多被突利劫掠的延州和慶州的百姓。

  正月初八,十二衛兵馬兵敗洛水。

  突利沖破了十二衛兵馬的封鎖,撤到了慶州內。

  蘇定方等人追到洛水的時候,突利已經趕到了懷安。

  “廢物!全部都是廢物!”

  李世民被右翊衛的人氣的吐血,從接到洛水戰報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罵右翊衛的人是廢物,在得知突利已經返回了懷安以后,又開始罵了。

  左右翊衛,按理來說應該是強軍,在十二衛中也是排得上號的存在,被稱之為驍騎軍。

  其中有一半的就是騎兵。

  按理來說對上的同樣是騎兵的突厥人,應該比步兵占便宜才對。

  可右翊衛的兵馬在固守洛水的時候,不僅被突利一沖而潰,連將軍都被捉了。

  簡直是奇恥大辱。

  大唐才立國多久,十二衛中就出現了廢物,李世民焉能不怒。

  不只是李世民,李元吉也很憤怒。

  在接到洛水戰報的第一刻,就將右翊衛大將軍從大將軍的位置降到了騎曹參軍,可以說連降了數級。

  一眾戰敗的將軍、校尉、錄事、兵曹也沒有放過,全部連將數級,兵曹甚至被貶為了庶民。

  其懲罰力度,不可謂不重。

  不過,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天了,該放下的也得放下了,眼下要顧及的還是眼前的戰事。

  所以面對李世民的憤怒,李元吉勸解道:“二哥,突利已經退回了懷安,蘇尼失夏州繞道,很快也要到懷安了,頡利麾下的兵力很快要突破十萬了。

  我們該想想怎么應對他們,而不是在這里揪住已經過去的事不放。”

  李世民又罵了兩句,這才壓下心頭的火氣,沒好氣的道:“還能怎么應對,自然是等他們來戰了。反正將作監監制的元衣已經送來了,我們的將士已經不懼寒冷了,跟他們耗下去,我們占優勢。”

  李元吉沉吟道:“就怕頡利等不及。畢竟,頡利在延州損失的兵馬已經超過四萬了,再加上之前損失的兵馬,已經超過六萬了。

  蘇尼失部雖然損失不大,可突利部幾乎已經被打殘了。

  頡利要是等蘇尼失到了再跟我們一戰,到時候占上風的就是我們,而不是他了。”

  蘇定方、殷開山、羅士信率領的兵馬正在往慶州趕,劉弘基也分出了一部分兵馬正在往慶州趕。

  最重要的是,隱居了大半年的李淵重新上朝了,李秀寧身上的束縛被解開了,不用再守著長安城苦等,所以她征調了一批青壯,正在往慶州趕。

  等蘇尼失帶著人繞過了夏州,回到懷安的時候,蘇定方、殷開山、羅士信、李秀寧也就帶著兵馬到了。

  到時候頡利即便是多了蘇尼失這么個助力,在兵力上也不占優勢。

  在梁師都已經退回了朔方,沒人給他提供優良的軍械的情況下,僅憑他麾下兵馬手里的那些簡陋的兵甲,即便是跟大唐展開君子之戰,也只有挨打的份。

  所謂的君子之戰,就是春秋戰國,及以前時期的戰爭。

  雙方在大戰前,互相商量好作戰的地方,作戰的兵馬數量,當面鑼對面鼓的公平一戰。

  “等不及了就讓他來,我等他多日了。”

  李世民冷哼一聲,自信的說。

  李元吉見此,點了點頭,也就沒有再多言。

  在領兵打仗這種事情上,李世民可是權威,并且他在接到李靖突襲突厥王庭成功的消息之前,就已經開始做起了諸多布置。

  如今布置已經全部妥當了,并且還新添了許多布置,只等頡利來了。

  正月十三,黃昏的時候。

  頡利果然帶著兵馬來了,近六萬的兵馬,鋪天蓋地的填滿了懷安城到白馬川的所有地方。

  李元吉第一時間跟著李世民出現在了戰場上,碩大的齊字旗被挑的老高老高了,似乎害怕突厥人看不見似的。

  頡利在最冷的時候,率軍發起了沖鋒。

  近六萬騎兵山呼海嘯的撲向了白馬川。

  這一次,李元吉沒有親自下場,也沒讓李世民和李建成上場,只是在后方看著。

  在頡利率軍沖到第一道矮墻的時候,麾下的兵馬瞬間分成了兩股,從矮墻左右兩側散開了,然后又沖了一會兒后,左右兩側又有矮墻。

  頡利不得不讓分成了兩股的兵馬重新匯成一股。

  如此往復,等頡利的兵馬沖到第八道矮墻的時候,沖勢已經被制約到了一個很慢的地步,并且陣型也扭成了一個麻花狀。

  “火候差不多了……”

  李世民在頡利的兵馬沖過第九道矮墻的時候,緩緩開口。

  李元吉幾乎沒有任何猶豫,下令早已嚴陣以待的大唐將士們全部壓上。

  在第十道矮墻處,大唐將士們跟頡利的兵馬狠狠的碰撞在了一起,然后就是慘烈而悲壯的短兵相接。

  喊殺聲、哀嚎聲、戰馬嘶鳴聲,在一瞬間填滿了整個天地。

  “弩!”

  “投石車!”

  各種各樣的大型軍械開始發揮起了他們的作用,巨大的石彈,嬰兒手臂粗細的弩槍,在戰車上飛舞。

  渾身長滿了尖刺的戰車,可以推動的樓車,在戰車上快速的推進。

  長刀軍的將士們揮動著手里一丈長的刀,砍下了一排又一排的馬蹄,拍刀將們將手里的拍刀掄的跟風火輪似的收割著性命。

  長槍兵、刀盾兵、弩兵、甲士、鐵騎,都在用他們各自獨有的方式在戰場上廝殺。

  戰場的最前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壘起了一座肉墻。

  頡利在進兵守阻了以后,再一次開始分兵。

  麾下的兵馬繞過了肉墻,開始從兩翼沖鋒。

  刀盾兵們在第一時間在兩翼筑出了盾墻。

  “轟隆轟隆!”

  有別于戰馬轟鳴聲的踏地聲在這個時候出現在了戰場上。

  數千頭尾巴上冒著火的大角牛突然沖破了肉墻,沖進了大唐的軍陣。

  李世民微微皺了皺眉頭道:“我還以為頡利沒讀過兵書呢,原來讀過啊。”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李世民不再發表感慨。

  看得出來,火牛的出現讓他有些意外。

  “殺!”

  在火牛陣后面,跟著一隊身著鐵甲的突厥鐵騎。

  人數不多,但非常兇悍。

  在火牛沖開了大唐的軍陣以后,他們就跟著勇勐的殺了出來。

  所過之處,勢如破竹。

  并且,他們的目標很明確,直奔著齊字大旗而來。

  他們是想擒王!

  這是一個好想法,準備的也很充分。

  僅用了一刻鐘,就殺到了齊字大旗三百丈外。

  李世民直接接替了旗官的位置,面若冰霜的開始揮舞起了小旗。

  隨即,擋在一眾突厥鐵騎面前的大唐軍陣快速的一變。

  兩側的兵馬開始對這一支突厥鐵騎展開了絞殺,床弩等重型弩也開始重點針對起了這一支突厥鐵騎。

  數千頭的火牛在沖到兩百丈的位置的時候終于消耗殆盡了。

  剩下的兩百丈就只能憑借著突厥鐵騎自己沖了。

  一百九十丈,一百八十丈……

  李世民停下了揮旗,冷冷的看著這一支突厥鐵騎。

  李元吉看出了李世民的意圖,有些哭笑不得的道:“二哥,你這樣很危險啊。”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不讓他們看到希望,他們又怎么會絕望。”

  李元吉搖搖頭,不再說話了。

  對于這一支即將沖到他面前的突厥鐵騎,他沒有一點兒懼怕之意,甚至還覺得頡利有些小遜他了。

  也就是蔡允恭在戰前抱著他的大腿死活不讓他上戰場了,他也答應了蔡允恭,不然這一支突厥鐵騎,還不夠他殺的呢。

  這不是他自大,而是他有這個實力。

  在此前的百家堡一戰中,他已經證明過他的實力了。

  不過,這一支突厥鐵騎要是沖到他面前的話,他有了危險的話,他再出手,也不算是違背對蔡允恭的承諾。

  只可惜,李世民根本沒有給他出手的機會。

  在突厥鐵騎沖進了百丈,一個個都興奮的面目都扭曲了,都覺得擒王之功已經手到擒來的時候,李世民再次無情的揮起了手里的小旗。

  上千宛若鐵塔一般,身著重甲的壯漢結成了一個圓弧擋在了突厥鐵騎身前。

  在他們手里握著的是重盾和破甲錘。

  “不許他們越過三丈以內!”

  李世民冷冷的下令,并且果斷的放下了面甲。

  李元吉也放下了面甲,宇文寶還十分狗腿的在前面撐起了一塊大盾牌。

  之所以要這么做,是因為突厥鐵騎也是有箭失的。

  三十丈以內,突厥的神射手百發百中,并且有射拂柳之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