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章脆和酥

  當李逸在市場里逛完一圈以后,他買的東西,已經快要裝滿一輛6米8的貨車了。

  除了米面糧油,他又買了二百多公斤的各式干果,以及糖,鹽,各種調味料。

  在看到裝了滿滿一車廂的米面糧油,吳壘的腿都軟了。

  他有些不敢確定的向李逸求證:“逸哥,這些都得磨成粉么?”

  李逸故意做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坦然反問:“不然呢?不磨成粉,怎么做點心?”

  吳壘的臉都白了,看著滿滿一車各式稻米和雜糧,他咽了口口水。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畫面,穿著布褂的他,眼睛上被蒙上了一層黑布,然后推著磨盤,一圈一圈的轉著,仿佛永無止境。

  見他一臉驚恐,李逸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我已經讓節目組跟廠家聯系了,會贊助幾臺電動五谷磨粉機的。”

  吳壘聞言,頓時松了口氣。

  但他還想嘴硬一下,于是故意說道:“其實也沒什么,無非是多費點力氣,手工磨的比機器磨得有靈魂。”

  聽他這么說,李逸馬上拿出手機,裝作發語音的樣子:“小呂,你跟廠家說一下,那幾臺電動五谷磨粉機先不用發貨了,我們決定還是用手工磨,更有靈魂…”

  “別!逸哥!我錯了!”

  吳壘趕忙上前來搶李逸的手機,但拿過來后卻發現連屏幕都沒解鎖。

  李逸笑著瞅他:“還裝嗎?”

  “不裝了,電動磨粉機太有靈魂了!”

  吳壘笑著服軟,舉手投降。

  他們只是在玩鬧,吳壘知道李逸肯定不會真的退磨粉機,他只是在和李逸一起做個節目效果。

  不過在說笑過后,他還是有些好奇:“逸哥,既然回去還是用電動機器磨粉,那干嘛不直接買人家磨好的呢?”

  “磨好的味道會跑的。”

  李逸解釋:“五谷雜糧都有自己各自的味道和香氣,就像調味料一樣。

  就比如花椒,八角,孜然這些香氣濃郁的調味料,新磨出來的就是要比成品料更香。

  磨出來之后放在那里,味道肯定會跑一部分。

  所以,新鮮新鮮,買食材就是得買新貨和鮮貨。

  普通人家里可能沒條件,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買點二次加工好的,也無可厚非。

  咱們既然是開餐廳,要開門迎客,賣貨賺錢,那肯定要做最好的才行。”

  說著,他拍了拍貨車的車廂:“最新最鮮的料,才是做出頂級美味的關鍵。”

  “那可謂未必。”

  吳壘笑道:“給我最新最鮮的料,我也做不出好吃的來。”

  說笑間,劇組工作人員已經把李逸留出來的貨裝上車了。

  貨車白天沒法進市區,只能晚上再卸貨了。

  所以,李逸把要用的食材各自取了一部分,放在了節目組的車上,準備先行帶回餐廳制作。

  留下了節目組的財務算賬,李逸一行人就在老板們的熱情歡送下,上車離開了。

  等到李逸一行人帶著食材回到餐廳的時候,已經中午十二點了。

  早上吃的那點東西早已經消化完了,眾人無不饑腸轆轆。

  “逸哥,先弄點東西吃吧!”

  吳壘癱坐在椅子上:“干活兒前也得讓人先吃飽飯啊!”

  “還能餓著你?”

  李逸挽起了袖子:“想吃什么?”

  “吃什么都行,最重要是要快。”

  吳壘說著,肚子里忽然咕嚕響了聲,他趕忙用手一指:“你聽,饑腸轆轆啊!”

  “那就一起幫忙。”

  李逸示意:“去把冷柜里的鹵湯拿出來,上鍋燒熱,那些沒吃完的鹵肉也放進去,燒開就行。”

  說著,他就把帶回來的一袋高筋面粉放在了桌上,盛了兩盆出來。

  “好嘞!”

  吳壘也不問李逸做什么飯,起身就向冷柜走去。

  昨天的鹵湯就放在冷柜里,已經凝結了起來,上方飄著一層厚厚的淡黃色豬油。

  豬油封存了鹵湯的香氣,但依舊能聞到一股微弱的鹵香和油香。

  聞到這股香氣,吳壘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肚子忽然又咕嚕了聲。

  “叫什么叫?”

  吳壘拍了下肚皮:“你這個饑渴的小肚皮,待會兒我就狠狠的把你填滿!”

  他端出鹵湯,回過身來,就看到了身后端著一盆水路過的黃小明,正一臉驚愕的看著他。

  “呃……”

  吳壘尷尬解釋:“是用飯填滿。”

  黃小明沒說什么,只是搖了搖頭,把水送到了李逸跟前。

  “現在的年輕人,是什么話都敢說啊!”

  他放下水盆,忍不住感嘆。

  “說什么了?”

  李逸不解。

  “沒什么。”

  黃小明沒解釋,而是轉移話題問:“你打算做什么?”

  “肉夾饃。”

  李逸往面盆里放了些酵母粉,一邊笑道:“剛好把那些鹵肉都吃個干凈,免得浪費。”

  “你要做哪種?白吉饃還是老潼關?”

  黃小明說著,卻發現口水已經分泌出來了。

  陜省的肉夾饃全國聞名,但肉夾饃也分不同的流派。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用白吉饃做的臘汁肉夾饃,和用千層燒餅做的老潼關肉夾饃了。

  “白吉饃吧!老潼關那種比較費時間。”

  李逸說著,又挖了一勺豬油,放進了面里。

  看到李逸的做法,黃小明有些驚訝:“白吉饃里要放豬油嗎?”

  “當然,凡是餅類的面食,大部分都是要放豬油的。”

  李逸一邊和面,一邊解釋:“在和面的時候放一些豬油,可以讓面團更蓬松,口感更酥脆。

  老潼關的千層燒餅放得更多,那種餅的酥脆口感,就是靠豬油做出來的。”

  黃小明聽得好奇:“面餅烤熟不都是脆的么?”

  “脆和酥不同的。”

  李逸解釋:“面餅的外皮經過高溫烤制,水分流失,的確會變得發硬,形成脆的口感。

  但酥是靠內部的多空結構形成的口感,就像是硬化的泡沫。

  中式面點里,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就是做油酥。

  油酥就是利用油脂中大量的疏水基,和面粉結合形成的酥性結構,來做出酥脆口感的。

  油酥遇熱,油脂流散,面團里的水蒸氣膨脹,就會形成蜂窩狀的多空結構。

  等到蜂窩狀的面團被烤干,就會形成酥脆的口感了。”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