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一章八寶餡料五式

  “這個可以!”

  聽到李逸的話,孫麗趕忙點頭。

  腹開刀的鴨子,起碼不用擔心把內臟劃破了。

  開膛取內臟的過程沒什么難度,李逸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隨后,他就將開好膛的白條鴨拿回了鏡頭前。

  “頸開刀的去骨是從頭往尾去,腹開刀的去骨,就是從尾往頭去了。”

  李逸把鴨子放在案板上,一邊去骨,一邊給觀眾解釋著方法。

  在看過了高難度的頸開刀去骨法之后,觀眾們再看腹開刀去骨法,頓時就感覺簡單了很多。

  兩刀砍去了鴨翅尖和鴨掌,李逸一邊剔骨一邊解釋:“這種鴨子的膛已經開了,也就不用考慮吹氣不破,灌水不漏的標準了。

  像鴨翅,鴨腿,咱們可以直接把翅尖和鴨掌去掉,這樣骨頭會好取很多。

  不過也不用擔心露餡兒,去完骨頭以后,咱們就可以把鴨翅和鴨腿肉塞進腹腔里。

  塞進去以后,待會兒下鍋燉燒的時候,鴨皮會自然縮緊,形成一種類似自行車氣門芯的效果。

  外面的湯可以被煮進鴨子里,但鴨子里的餡卻不會漏出來。

  所以,用這種方法做的鴨子,雖然不能保證完整不漏,但味道方面是要比完整的鴨子更入味的,需要燉燒的時間也更短,成本更低。”

  聽著李逸詳細無比的解釋,直播間里也是彈幕如云。

  “這是純粹的干貨啊!”

  “逸哥他真的,我哭死!”

  “他是真的想教會我們!”

  “我的信心又回來了!八寶葫蘆鴨專賣攤!我來了!”

  很快,李逸就把鴨子剃好了。

  把剛剛剃好的全鴨拿了過來,李逸把兩只鴨子放在了一起,讓鏡頭拍了個特寫:“這就是兩種不同開刀方式剃出來的鴨肉了。”

  孫麗在一旁打量著,嘖嘖笑道:“這差別也太明顯了,一個有胳膊有腿,一個都給人家塞肚子里去了。”

  “這個也得塞,不然怎么叫葫蘆鴨呢?”

  李逸說著,就把兩只鴨子都翻了過來,讓內部的肉朝外,放在了盆里。

  往盆中加入蔥姜大片,胡椒粉,花椒粒,又加了些花椒,李逸就將盆子放在一旁,腌制了起來。

  “接下來咱們開始炒餡兒。”

  李逸將一盤準備好的食材拿到了案臺邊:“滿漢全席版的八寶葫蘆鴨,肚子里釀的是水八珍,也就是這些。

  魚翅、鮑魚、魚唇、海參、裙邊、干貝、魚脆、蛤士蟆,一共八種。

  這些食材一大半都要泡發,而且成本太高,你們如果真打算做這門生意,那就別用這個版本了,不然根本收不回成本來。”

  直播間里,彈幕紛飛。

  “我的天!嚇死我了!這里面哪種料我都買不起啊!”

  “哈哈!到底是敢當街賣一萬塊炒飯的逸哥,這宮廷版的八寶鴨推大街上賣,不得賣兩三萬一份?”

  “我要是能買得起這些食材,也不至于出門擺攤了。”

  “這個真做不了,實力不允許啊!”

  李逸看著彈幕,伸手換了一盤食材,笑著介紹:“除了宮廷版之外,民間還有四個版本的八寶葫蘆鴨,分別是蘇式,魯式,川式,粵式。

  這四種八寶鴨的餡料都各有不同,炒法也都不一樣。

  蘇式的特色是把鴨胗也炒進餡料里,用鴨胗、火腿、筍、精肉、香菇切成五丁,再加干貝、薏仁和芡實一起炒香,做成八寶餡料。

  魯式比較正統,用的海鮮和珍貴食材比較多,有海參、蝦仁這樣的海鮮,有干貝、蹄筋這樣需要泡發的干貨,還有火腿這樣的腌制食材,以及香菇、荸薺這樣的鮮貨。

  另外,還要有一味炒制過的糯米,這八種食材搭配起來,味道還是很好的。

  我推薦你們還是做魯式的比較好,它的食材比較上檔次,價格可以賣高一點,而且可以形成反差,吸引顧客。

  聽到李逸的解釋,直播間觀眾恍然大悟。

  “怪不得逸哥之前擺攤賣一萬塊炒飯呢!果然有商業頭腦!拿捏了!”

  “懂了!明天我就去賣宮廷版八寶葫蘆鴨,我就是下一個逸哥!”

  看著觀眾的調侃,李逸笑了笑,卻發現蔣馨已經湊到宮廷版八寶餡料跟前去了。

  “這就是八珍嗎?”

  她下意識的咽了下口水。

  黃小明見狀,笑著打趣:“這些菜,華妃娘娘在宮里應該經常吃吧?”

  蔣馨頭也不回的吐槽:“盒飯倒是經常吃,八珍就一次都沒見過了。”

  “那你這次有口福了。”

  黃小明笑著說了句。

  “嗯?”

  蔣馨驚訝回頭問:“你是說,我們也有機會吃這個八珍嗎?”

  “當然了。”

  黃小明笑道:“逸哥的這些宮廷版食材,就是給你們準備的啊!”

  “啊?真的啊?”

  蔣馨開心得跳起了身來,轉身就向李逸跑來,舉起雙手笑著大喊:“謝謝我逸哥!逸哥你太夠意思了!我還以為這些都是道具,只能看不能吃呢!”

  孫麗聞言笑道:“你多看兩期節目就知道了,這節目嘉賓的待遇是最好的,不然為什么那么多藝人都想搶著來呢?”

  “我以為都是演的。”

  蔣馨驚嘆:“這么珍貴的食材也能吃?你們節目真是太有錢了!”

  “能吃是能吃,就這一份,多了就沒了。”

  李逸笑著把魯式的食材拿到了案臺前,處理了起來。

  見他開始將食材逐一切丁,孫麗好奇問:“誒?那川式和粵式的餡料,也和這兩種一樣嗎?”

  “大差不差,反正都是八種食材,但種類不一樣而已。”

  李逸一邊切丁一邊解釋:“川式的特色就是放了當地產的香菌。

  粵式就是加了咸蛋黃,其他的食材都大差不差,糯米、薏仁、芡實、火腿這些是不變的,其他食材會根據當地情況略有調整。”

  說話間,李逸已經將所有食材都處理好了,全部切成了小丁。

  隨后,他就起鍋燒水,準備給各個食材焯水了。

  “咱們這里的餡料,有一部分是要先焯水的。”

  李逸將處理好的食材按照種類放在一起,沖著鏡頭示意:“注意,這些食材下鍋的先后順序也很重要,誰和誰一起下鍋也有講究。

  咱們第一批下鍋的是香菇和馬蹄,這兩種食材都比較容易熟,水開燙一分鐘就可以了。

  第二批是海參、蹄筋、蝦仁,它們也要一起下鍋。

  干貝和火腿是不能焯水的,待會兒直接炒就可以了,不然它們的香味就沒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焯水,很快就將食材焯好了。

  “接下來咱們開始炒。”

  李逸說著,就拿過了幾塊金黃色的脂肪塊。

  沖鏡頭展示了下,李逸笑道:“注意,這里也是關鍵,這些餡料,必須要用鴨油炒,用別的油,味道就不夠香了。”

  “天下至味為本味。”

  吳壘在一旁插了句嘴。

  他跟著李逸打了不少下手,對李逸的廚藝理論也已經耳熟能詳了。

  “沒錯。”

  李逸一邊將鴨油切塊,一邊解釋:“粵菜里,最高的境界就是還原食材本身的本味。

  正所謂雞有雞味,肉有肉味,哪怕是飯也要有飯味。

  要想讓食材突出本身的味道,就一定要純。

  雞肉類的菜肴,就要用雞油來烹飪,鴨肉類的菜肴,也要用鴨油制作。”

  說著,他已經將鴨油切完了。

  擦了擦刀刃,他看向鏡頭:“不過,食材突出本味之后,三蟲之臭也會更加突出。

  所以在制作相關菜肴的時候,一定要做好滅腥去臊除膻。

  鴨子屬于水居之蟲,水居者腥,去腥者蔥姜為上。

  所以咱們在炒餡之前,要先炸蔥油。”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