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一章借糧

  以往,饑荒只會發生在天災之間,所以楚人向來認為,饑荒是上天對人間的懲罰。

  但這次,卻是楚國人第一次發現,饑荒居然還可以由于認為引發。

  于是乎,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楚王。

  不過朝中令尹幫楚康王說話,將矛盾轉移到了李逸這個始作俑者的頭上。

  令尹表示昌萍是魯國派來的間諜,目的就是蠱惑楚王,制作出織布機來,引發糧荒。

  他的理由是昌萍是織紝之人,沒理由會懂得木工之藝。

  木匠一行里,技藝向來都是傳男不傳女的,昌萍一個織紝之女,怎么可能會木藝?

  所以她必定是魯國派過來的間諜,目的就是為了誘發這次糧荒。

  這個理由有理有據,頓時說服了所有人,就連李逸自己都是有口難辯。

  這個時代的技藝都是由世家傳承下來的,他無師自通,本身就是最大的疑點。

  楚康王也認同了這個理由,打算誅殺昌萍,以平民憤。

  李逸本有逃走的機會,但他卻并沒有逃離,而是任由楚王衛兵把自己帶到了楚康王面前。

  面對康王以及滿朝文武,他為自己申辯了一番。

  他承認了自己的過失,他的確沒想到,區區幾十臺織布機,就能引發一場席卷整個國家的糧荒。

  但他不承認自己是魯國派來的間諜,因為魯國最頂尖的木匠,也造不出他設計的織布機來。

  對于他的解釋,令尹和康王也都沒有反駁。

  然而當下已經不是爭論對錯的時候了,現在的問題是缺糧,一旦糧荒出現,楚人餓殍遍地,肯定會引起動蕩,敵國很可能也會趁機進攻,楚國也有傾覆的風險。

  所以,即便昌萍真的不是間諜,為了平息民怨,她也得殺。

  李逸也知道這個道理,不過他提出,當下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平息民怨,而是想辦法解決糧食危機。

  但康王和滿朝文武也都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糧食問題,可一季糧食從種下到成熟少說也得半年。

  而楚國和幾個附庸國都因為轉種桑麻導致糧食短缺,即便是開倉放糧,也沒辦法解決缺糧的問題。

  李逸隨即提出,愿意以帶罪之身出使晉國及其他侯國,前去借糧。

  這個提議很荒謬,因為楚國正在和晉國打仗,為什么要給楚國借糧呢?

  但楚康王還是同意了這個提議。

  他很清楚,殺了昌萍只是治標不治本的無奈之舉,如果昌萍真的可以借來糧食,解決糧荒的問題,那他還是愿意賭一賭的。

  隨后,楚康王就派了自己的親衛護送令尹以及李逸去了晉國出使。

  李逸也借機見到了晉王,向晉王提出了借糧的請求。

  對于楚國發生的事,晉王也是有所耳聞的,但親自確認了這個消息后,他也是驚訝不已。

  聽到李逸說起那種可以自行織布的機器,他很是心動,當即提出要用那種機器來換糧。

  楚國令尹一口拒絕,但李逸卻答應了下來。

  人命關天,只要能避免糧荒,區區織布機,換也就換了。

  這件事本身就是因為織布機而起,用織布機解決也是應該的。

  楚國令尹不忍心看到這種利器落入敵國之手,但也無可奈何。

  最終,經過協商,楚國愿意用五臺織布機換取五萬石糧食。

  隨后,楚康王派人送來了織布機,但晉王卻出爾反爾,不肯借糧食了,還提出要讓昌萍這個據說是楚國織藝最好的織紝之女為他織一匹前所未見的錦,來制作王服。

  李逸知道他是在故意拖延時間,就是想盡可能多的消耗楚國的糧食。

  但眼看饑荒四起,他也只能應了下來。

  但就在他準備開始動手的時候,卻突然回到了八面碑空間之中。

  看著面前的八面碑,李逸心情有些復雜。

  他沒想到,這次進入八面碑空間里會待這么久,也沒想到在空間里會引起這么多的波瀾。

  根據昌萍的記憶顯示,她編織出了一匹前所未有的五色參花錦帛,上有周天星宿,精美無比,卻又輕薄如云。

  可不出意料的是,晉王還是不肯借糧,而那時的楚國已經饑荒四起了。

  悲憤之下,昌萍點燃了自己,隨后抱著錦帛,沖入了織房,連同楚國送來的織布機一起化為了灰燼。

  回顧著昌萍的記憶,李逸一時間有些恍惚。

  他不知道這些記憶是來自于他,還是來自于昌萍。

  按照上一次的經驗,他在夢境空間里的行動,有可能會對現實造成影響,那么那些因為水力織布機的出現而受到影響,繼而忍饑挨餓,甚至成為餓殍的人,在歷史上又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思緒紛飛,他抬頭看著面前中央略有殘損的碑面,神色有些掙扎。

  忽然,他像是下定了決心。

  抬手刺破手指,他直接將手指按向了碑面。

  下一刻,他的身影就出現在了一片荒郊之上。

  腳下是荒草蔓延,間有枯葉,身遭是一片密林。

  有抽鞭的聲響依稀傳來。

  聽到聲音,李逸迅速向著聲響來源處趕去,片刻后,就來到了一條小道旁。

  一個隊伍從小道盡頭走來,當先的是一個騎馬的將士,后方有一輛雙駕馬車,馬車后跟著幾輛牛車。

  牛車后方,有一百多號面有菜色的女人走著。

  看到這熟悉的一幕,李逸心中一動。

  這不是他剛附身昌萍的場景么?

  他所在的位置在一片灌木的后方,剛好藏著身形。

  向著牛車后方搜尋了一番,他果然在最后一輛牛車上看到了昌萍母親的身影。

  她正跪坐在牛車旁,抬手用袖子擦著眼淚,昌萍正躺在她的膝前。

  忽然,像是發現了什么,昌萍母親俯身下身去,隨后就哭了起來。

  哭了一陣,前方的馬車里探出了一個男子的腦袋,回頭看了眼。

  隨后,他開口吩咐了聲,馬車隨之停了下來。

  李逸看得清楚,這男子就是成公子公衡,這批人質里地位最高的一個。

  公衡下車后,來到后方牛車上,看了眼哭泣的昌萍母親,隨后讓身后一個老者上前去看了下。

  老者上前檢查了一番,搖了搖頭,昌萍母親的哭聲頓時大了起來。

  公衡沖押送的楚國將領說了些什么,楚國將領就安排了兩個兵丁,把車上的昌萍抬了下來,放到了路旁。

  隨后,車隊繼續前行,那兩個兵丁則在路邊挖起了坑來。

  昌萍母親哭聲凄慘,卻也只能隨著車隊繼續向前,一步三回頭。

  看到這一幕,李逸卻懵了。

  昌萍死了嗎?

  那他之前附身的又是誰?

  看著地上的昌萍,李逸疑惑觀察著。

  忽然,他看到躺在地上的昌萍好像動了下。

  見狀,李逸趕忙從灌木后走了出來,向著昌萍走去。

  待他走進,正在挖坑的兵丁察覺到了動靜,抬頭看到他,頓時警惕的端起了兵器,呵斥詢問:“你是何人?”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