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六章馬壩油粘米和花都絲苗米

  “好啊!那就讓鑫哥露一手吧?”

  李逸沖熊鑫鑫打趣:“這可是黃師傅的拿手菜。”

  脆皮干炒牛河正是熊鑫鑫在電影里扮演的反派黃榮,在去滿漢樓挑釁歐兆豐時做的菜。

  “哈哈!你就別笑話我了。”

  熊鑫鑫哈哈笑道:“我那是擺拍,真正炒是請了專業酒樓大廚炒的,我可沒那個手藝。”

  “脆皮干炒牛河…”

  黃小明咽了口口水,才笑道:“當年看電影的時候,這道干炒牛河真饞死我了,后來我去香江拍戲,還專門去找脆皮干炒牛河,但都沒找到,只有普通的干炒牛河。”

  “好吃嗎?”

  熊鑫鑫沖他抬了抬下巴,笑著問他。

  黃小明有些遲疑:“好吃是好吃,但沒有我想象中那么好吃,而且好像也沒有那么脆皮。”

  聽到他的話,直播間里有粵省的觀眾紛紛現身,給他解釋了起來。

  “脆皮干炒牛河指的是干炒牛河的河粉上被炒出的焦脆的部分,就是逸哥之前說的那種焦化反應。”

  “脆皮不是關鍵,干炒才是關鍵,這道菜很考驗廚師手藝的。”

  “粵省人表示,能做好干炒牛河,隨便去哪個飯店,都能開八千塊以上的工資了。”

  “會炒干炒牛河的,都出來開粉店啦!一個月幾萬加,看得上八千蚊的工資乜?”

  “弱弱的說一句,其實我們粵省本地人也沒吃過脆皮的干炒牛河,小時候看電影,我也被饞得流口水來的。”

  “確實,我也挺想嘗嘗電影里那種脆皮干炒牛河的。”

  看到直播間里觀眾的好奇,李逸笑了笑,說道:“那我今天就做一版脆皮干炒牛河吧!放心,絕對讓你們吃到脆口的感覺。”

  說著,李逸就從儲藏室里取出了兩袋米來,打開了其中一袋。

  隨后,他拿來了兩個不銹鋼的大盆,拎著兩袋米,往盆中各倒了半盆。

  看到這一幕,熊鑫鑫有些驚訝:“你是打算自己做河粉嗎?”

  “對。”

  李逸笑道:“京城可不像南方,買新鮮河粉可沒那么容易,想吃新鮮河粉,就只能自己做了。”

  “厲害了。”

  熊鑫鑫驚嘆:“你會炒河粉我不奇怪,你居然會自己做,那就厲害了。

  以前只有像我們這個歲數的人,才會家家戶戶做米粉、河粉的。

  等我長大以后,我家那邊就不自己做河粉了,都是去市場買新鮮的,我都好多年都沒自己做過河粉了。”

  “那是因為生活好了,沒必要省那點錢了,做河粉又不難,就是費點力氣而已。”

  李逸說著,就往盆中加了幾勺清水,淘洗了起來。

  “那也的確。”

  熊鑫鑫視線落在了他拿來的兩個米袋上。

  其中一個米袋通體通紅,包裝精致,頗有檔次感,上方標注著名字:馬壩五星油粘米。

  而另外一個米袋上則是一個布袋,上面什么都沒有。

  李逸正在清洗的,就是這個布袋里倒出的米。

  熊鑫鑫見狀,有些好奇,拿起布袋看了眼,疑惑問:“現在的米有用布袋包裝的嗎?”

  李逸回頭看了眼,隨即解釋:“這不是商品包裝米,是我讓人去花都收的絲苗米,這種米是做河粉最頂級的米。”

  “花都?”

  兩廣是一家,熊鑫鑫對粵省也是很熟悉的,聞言忍不住問:“花都那邊還有人種大米的嗎?”

  花都是粵省羊城的一個區,雖然偏僻,但也規劃了不少工業產業園。

  在熊鑫鑫的印象里,那邊貌似已經沒多少人還在種田了吧?

  “有的。”

  李逸隨口解釋:“花都以北的村里,還是有些老人種的,不過都是種來自己吃的,我收的這些就是那些老人種的口糧米。”

  聽李逸這么說,熊鑫鑫才恍然大悟。

  從袋子里抓起了一把米,他打量著,一邊問:“你說這叫什么米?”

  “絲苗米,也叫貓牙米。”

  李逸淘洗好了盆中的米,將盆端到了洗菜池旁,把淘米水倒了出來。

  “是有點像貓牙。”

  熊鑫鑫觀察著手中的米,一根根細長的米粒宛如一顆顆貓的長牙一般,潔白晶瑩,看著和普通米完全不一樣。

  “這種米是做河粉最好的米?”

  熊鑫鑫有些疑惑:“我怎么沒聽說過?好像做河粉都是用陳米吧?”

  “對,普通河粉是用陳米的。”

  李逸又接了些清水,繼續淘洗了起來,一邊解釋:“咱們在市場上能買到的河粉,都是用專用米做的,就是陳年的珍桂矮做的。

  這種米用來蒸飯已經不好吃了,但加工成河粉,味道還是可以入口的。

  但要說追求味道極致,還是得用好米來做。”

  說著,李逸就撈起了一把米來,示意攝像師靠近,沖著鏡頭展示了下,解釋:“這種絲苗米,還有那種馬壩油粘米,以前都是貢米,都是粵省出產的最好的米。

  那種油粘米是適合蒸飯的,它的米香味比較濃。

  光緒二十八年編纂的《曲江鄉土志》里就講過,稻有芒谷,不粘者有二:一曰稴,俗作粘,種類甚繁,以馬壩黃粘為最。

  我用的這種米,就是馬壩黃粘。

  這種絲苗米在古代被稱為宮眷米,清朝的時候是專門進貢給宮里的嬪妃吃的。

  這種米的蛋白質含量高,筋度強,所以用它磨成的米漿做出來的河粉,彈性和韌性都是最好的,不用添生粉都很Q彈。

  但它的米香味稍微有點不夠,所以在做米漿的時候,可以加一些蒸熟曬干的米飯磨成的曬飯粉,增加米香和口感,這樣做出來的河粉,無論是味道還是口感上,都是最頂級的。”

  “有這種說法?”

  熊鑫鑫聽得一臉懵,不明覺厲。

  直播間里,粵省的觀眾也紛紛發著彈幕,驚嘆連連。

  “我也是第一次聽說,話說河粉不就是平民食物嗎?難道也有宮廷版?”

  “我就是羊城花都區的人,為什么我沒聽說過花都有這么牛的絲苗米?”

  “馬壩油粘米我是知道的,以前好像的確是貢米,但花都有貢米?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怎么感覺逸哥每次做飯都會扯到皇家特貢上?”

  “不是吧?我是土生土長的花都人,我怎么沒聽說過花都產過貢米?”

  “哈哈!逸哥老實交代,是不是被花都的企業充值了?在帶貨啊?這個廣告打得牛啊!”

  看著直播間調侃的彈幕,李逸笑了笑,才解釋:“這還真不是廣告。”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