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零七章【富貴象拔】

  袁永儀跑回去后,趙炆卓幾人也都回到了后廚。

  戴隴回到李逸身旁,眼神復雜的贊嘆:“這道菜,你做得比我好。”

  “客氣了。”

  李逸笑道:“你是按照導演要求做的,不算數。”

  戴隴沒說話,但心里清楚,李逸只是在給他留面子。

  即便是按照他自己的做法,他做出的灌湯黃魚,也不及李逸的這一版。

  色香味三大要素中,之所以把色排在最前,是有道理的。

  人們在面對食物的時候,大部分都是通過視覺判斷能吃與否的,其次才是香氣和吃進口中的味道,這是人體的本能。

  而對于廚藝而言,一道菜的外觀顏值高低,對味道的影響,要比人們以為的重要得多。

  很多家里做的菜,不及外面餐廳里的菜,除了油大火猛之外,餐廳里會考慮到擺盤,配菜顏色,也是一大因素。

  越是高端餐飲,就越是如此。

  戴隴就是做高端餐飲的,這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同樣兩道灌湯黃魚,他做的那道能賣一萬,李逸的就能賣兩萬。

  那一萬貴就貴在菜品的設計上。

  李逸做的這一版,菜品構圖是有藝術感的。

  且不論藝術美感的高低,單說把菜做出藝術品的質感,這一點戴隴就自愧不如。

  作為同行,他深知菜品設計創意的威力有多強。

  同樣是芋頭,有的廚師就只知道蒸熟來吃,但有的廚師卻能想到把芋頭塞進筆桿里,做成毛筆的形狀。

  普通的芋頭賣幾十塊,但把芋頭塞進筆桿里,就能賣幾百塊。

  這兩種芋頭的味道都是一樣的,但一個精妙的創意,卻可以讓它的附加值翻幾十倍。

  這種創意,正是高端餐飲最需要的。

  咯吱吱!

  后廚小票機在打印著小票,劉藝菲上前,又報出了一串菜品,其中灌湯黃魚就有七份。

  李逸見狀,就沖戴隴笑問:“戴師傅,幫把手吧?”

  戴隴略一思索,就點了點頭,挽起了袖子:“好。”

  作為馳騁廚界幾十年的香江廚神,他也有著自己的傲氣。

  無非是改了下擺盤的灌湯黃魚,他又不是不會做。

  于是,將手清洗干凈后,他就上前來,處理起了黃魚。

  李逸沒有忙著處理黃魚,而是來到灶臺旁,將一個湯桶端了出來,拿著漏勺,往桶中一撈。

  跟著,一個個圓柱狀,中央有兩個孔洞的肉墩子就被他撈了出來,顫顫巍巍的堆在漏勺中,很是Q彈的樣子。

  “卓哥,鑫哥,羅老師,你們來做富貴象拔吧!”

  李逸將肉墩子倒在了大號托盤里,示意:“這些都是脫過骨的,你們也知道,直接切片就好,能切多薄就切多薄。”

  聽到李逸的話,戴隴好奇的掃了一眼。

  看到托盤里的肉墩子,戴隴不由愣了下,繼而才啞然失笑:“原來你是用豬鼻子來當象拔的啊?”

  “對啊!”

  李逸笑道:“豬鼻子插大蔥,裝象,都是同樣的部位,口感也比較像,吃起來感覺還是很接近的。”

  這些肉墩子都是他用煮好的豬拱嘴拆骨剔出來的,都是凈肉和筋,膠原蛋白。

  雖然缺少象拔本身特殊的香氣,但能模擬個七八成像,已經不錯了。

  畢竟國內吃象拔是犯法的,只要能把外形做得大差不差,一般的客人也吃不出來區別。

  這道富貴象拔的做法是白灼,也就是清水煮。

  不過李逸用的是白鹵的方式,味道已經鹵進豬拔里了,只需要切片,再蘸他調配好的料汁吃就可以了。

  快速調好了一大盆蘸水后,李逸就回身處理起了黃魚,快速的將七份灌湯黃魚做好送了出去。

  看著七份灌湯黃魚一起端出去,戴隴微微笑著,心情不錯。

  他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酣暢淋漓的做過菜了。

  自從當了老板以后,他就很少進廚房了。

  從22歲頂替師傅,前往印尼萬隆五星酒店擔任總廚以來,他即便薪水不低,但卻一直被人蔑稱為廚房佬,叫了幾十年。

  因此在擔任老板之后,除非是李家成,何洪生這種級別的客人登門,否則他是不會進后廚做菜的。

  有媒體采訪的時候,他也是表演性質的做點菜,聽幾聲喝彩。

  像今天這樣在后廚打仗似的做菜的純粹感覺,他已經有好幾年沒有體會過了。

  突然來這么一場,他居然有點興奮起來了。

  “小壘,準備熊掌。”

  李逸沒有歇息,馬不停蹄的準備起了后續的菜。

  聽到他的聲音,戴隴看了他一眼,眼神有些復雜。

  這個逸仔,真的好年輕啊!

  不得了。

  在李逸面前,他突然有種自己老了的感覺。

  他的這種感覺,來自于剛剛做灌湯黃魚的時候,怎么放菜心和蓮葉,都放不出李逸擺盤時的無力。

  拿著那些菜心和蓮葉,他試了好幾次,但擺出來的位置,都很難看,怎么看怎么別扭。

  李逸見他遲遲擺不好,就上前隨手將菜心和蓮葉擺在了盤底。

  但奇妙的是,李逸隨手放的位置,卻比他挪來挪去,放了半天的位置順眼得多。

  這種感覺就像是畫龍點睛,只是隨手一揮,美感自然而然的就出現了。

  這讓戴隴感受到了一種近乎被降維打擊的無力感,他忽然發現自己做了一輩子的廚師,居然不會擺盤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那些菜心和蓮葉,李逸并不是隨手擺放的,而是遵循著古代水墨畫、國畫的布局理論,所營造出的藝術感。

  而這也是張東官給乾隆做了將近二十年菜后,學到的一些粗淺的畫技理論罷了。

  張東官作為乾隆最喜歡的御廚,受到的要求也是要比其他御廚更加嚴格的。

  除了味道之外,乾隆還要求他做菜時要賞心悅目才行。

  而這個賞心悅目,就比較唯心了。

  乾隆對美學的追求,雖然被后人詬病,說他是土味審美,就喜歡花團錦簇,華麗繁復的花紋,金碧輝煌的裝飾,各種寶石鑲嵌、金銀鏨刻,活像個暴發戶。

  但作為以簡約大氣,追求意蘊留白的雍正帝的兒子,乾隆對于這種意境之美,也是了解很深的。

  所以,張東官在做菜之余,也在研習書法繪畫。

  雖然筆下功夫差了點,但在做菜的時候,他卻能夠根據不同的審美,做出或是花團錦簇,或是清爽留白的菜肴來。

  而這種擺盤,只是其中最粗淺的應用罷了。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