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改寫歷史?

  溧水縣。

  一開始,蘇璟的日子又恢復了以往的樣子。

  吃喝玩樂,經商勞作,歡樂無邊。

  生活似乎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

  不過蘇璟卻發現,最近溧水縣的生面孔,好像多了一些。

  這可不是現代,交通便利。

  大部分的農民,可能終其一生都在那個小小的村子里度過。

  當然,戰爭期間還有逃荒另說。

  但這些,都和蘇璟沒太大關系,他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造玻璃!

  然后用玻璃去制作放大鏡和望遠鏡。

  一開始蘇璟還以為玻璃就是古代的琉璃,花費重金從蘇州買了些回來。

  但當看見實物的時候,他才明白,古代琉璃和現代玻璃是兩碼事。

  宋朝的時候,琉璃的制作工藝已經相當的成熟了,蘇州不少店鋪都會售賣一些玻璃裝飾品,深受人們尤其是女子的喜愛。

  而在元朝時,山東顏神鎮就已經是全國聞名的琉璃制造地了。

  只能說,蘇璟作為一個重生穿越而來的人,并不是啥都知道。

  好在系統給了現代玻璃的制造工藝,蘇璟也有錢。

  那就自己造唄。

  有錢有閑,造點玻璃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玻璃制造房內,爐火不斷的升溫,蘇璟指揮著手底下的不斷地進行著操作。

  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改進。

  從制造的容器到加工的工藝,都是在摸索中前進。

  因為系統給的工藝只是制作流程,但如何達到制作流程的標準,比如說如何達到需求的溫度之類的辦法,就只有靠蘇璟自己了。

  從石英砂、純堿、石灰石等原材料的采買或是自己提取。

  到按照配料混料。

  然后是用自己設計的高溫池爐加熱融化。

  再到導入模具冷卻。

  最后是熱處理和退火。

  每一步都是相當的艱難。

  終于,在耗費了一個多月的努力之后,蘇璟得到了一塊還不錯的玻璃。

  雖然依舊有著雜質在其中,但已經屬于是可以使用的標準了。

  接下來,就是打磨了。

  這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事情,好在蘇璟啥都不多,就時間多。

  沒事慢慢磨唄。

  終于,在半個多月后,蘇璟成功做出了放大鏡和望遠鏡。

  看著自己手里的兩件成品,蘇璟還是相當滿意的。

  因為做放大鏡和望遠鏡而建的玻璃作坊,并沒有就此關門。

  而是繼續做著玻璃制品。

  只不過,那成堆的玻璃,在市場上并沒有什么反響。

  因為無色的玻璃和五彩斑斕的琉璃相比,還是琉璃更加的吸引人。

  再加上玻璃材質上易碎,又是新出的東西,無人問津便是正常的事情了。

  不過蘇璟似乎并不在意,只是任由玻璃作坊不斷的生產制造著玻璃。

  有錢就是這么的任性。

  ........

  應天府。

  鄂國公常遇春和韓國公李善長大勝而歸。

  整個皇宮之中,都是一片喜慶之色。

  因為這次的戰果,實在是有些太豐碩了。

  不僅僅擊潰了元軍,解除了其對北平的威脅,還順勢取下了元上都開平,全殲留守元軍,繳獲車萬輛、馬三萬匹、牛五萬頭。

  大捷!

  事實上,在軍報傳回來的時候,朱元璋還是很擔心的。

  因為這一切,和蘇璟預言的都一模一樣。

  北伐的時間和結果。

  朱元璋十分擔憂常遇春撐不過去。

  但當常遇春和李善長平安歸來的時候,他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奉先殿內。

  “陛下,臣不負所托,得勝歸來!”

  常遇春一身戎甲未脫,直接面見了朱元璋。

  臉上的興奮和自傲沒有絲毫的掩飾,打了勝仗的將軍,就該如此!

  “快起來,伯仁。”

  朱元璋立刻說道:“聽聞你歸程途中身體欠佳,朕已備好御醫,快去看看吧。”

  “陛下,臣身體好的很,沒事的。”

  常遇春這等猛將自然是毫不在乎,但朱元璋只是瞪了他一眼,他還是乖乖的去了。

  當年身為吳王之時,朱元璋便威嚴無比,更不要說現在當了天子之后。

  常遇春很快去了太醫院,而朱元璋則是轉頭看向了一旁等待的李善長。

  “善長,此行如何?”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問道。

  之前傳遞軍報的時候,李善長的描述不多,因為要快。

  李善長回答道:“陛下洪福,竟然能有此等大才相助,若不是陛下提前安排,鄂國公此行歸途怕是九死一生。”

  朱元璋追問道:“快說說,到底的都是怎么回事?”

  李善長隨即將行軍途中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常遇春的戰斗風格,沖鋒在前受傷好幾次,當時天氣的變化等等。

  一切都和蘇璟當時告訴朱元璋的大差不差。

  而不同的是,這一次有李善長在一旁,算是拉住了常遇春。

  更是在遭遇天氣變化的時候,讓醫官隨侍常遇春的左右。

  即便是這樣,常遇春也病了一場,好在是挺過來了。

  聽的朱元璋那是相當憂心。

  “還好,還好!”

  朱元璋忍住不說道:“蘇璟,朕記住了!”

  一旁的李善長聞言說道:“那人原來是叫蘇璟么,陛下有此人相助,乃大明之幸啊!”

  “不知此人現在何處,老臣想見上一見。”

  無論是土豆,還是這次的北伐。

  在李善長的心中,蘇璟絕對是個人才,對大明很有用的人才。

  當然,如果他知道蘇璟曾經說過的那些理論,或許不一定會這么想。

  “他不是很方便,等有機會吧。”

  朱元璋擺擺手,拒絕了李善長。

  現在自己都還沒和蘇璟公開身份,其他人自然是不太適合與蘇璟接觸的。

  “老臣知道了。”

  李善長心有疑惑,但并未表現出來,而是問道:

  “那鄂國公那邊,需要提及蘇璟的事情嗎?”

  常遇春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從鬼門關走了一遭。

  “不用了,到時候朕自會親自告訴他。”

  朱元璋直接道。

  李善長聞言,也不再多說,轉身退下了。

  就在李善長剛離開不久,馬皇后便來到了朱元璋身邊。

  “妹子,你怎么來了?”

  朱元璋看向馬皇后說道。

  馬皇后回答道:“剛過去太醫院看了看鄂國公,太醫說他的身體不太好,需要調養。”

  “還是多虧了蘇先生啊!”

  朱元璋點點頭道:“此事我記下了,不會虧待他的,放心吧,妹子。”

  馬皇后說道:“那就好,只是蘇先生對鄂國公如此大恩,鄂國公這邊,也該有些表示才對。”

  朱元璋笑道:“那就讓他自己操心去吧。”

  馬皇后說道:“重八,還有一件事,兩個月了,標兒也該繼續回到蘇先生身邊學習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