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何為徭役

  揍過朱樉的老朱回到奉先殿內,繼續處理公務。

  要說皇帝做到朱元璋這份上,真是獨一家。

  用不完的精力不說,還一直都無比的熱衷處理政務。

  正埋頭看著奏章的朱元璋,因為拱衛郎的出現了不得不中斷。

  “陛下,太子殿下的回信。”

  拱衛郎將信件交給太監,再由太監遞給了朱元璋。

  “好了,你下去吧。”

  朱元璋擺擺手,將拱衛郎遣走。

  他拿起信件,也有些好奇,這不是不久前才將回了一封信么,怎么現在又來了。

  難道是發生什么事了?

  帶著疑惑,朱元璋閱讀完了這封書信。

  看完之后,他的臉色稍稍有些不那么好看:

  “真是廢物,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老朱是真沒想到,只是讓拱衛郎去查探一下那造紙工坊的內部情況,怎么就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竟然還能被蘇璟當場抓包,簡直丟人!

  還好沒暴露身份,不然就算是有朱標的求情,老朱也饒不了他們。

  罵過之后,朱元璋也冷靜了下來。

  以蘇璟的才智,這些拱衛郎被發現,也算正常。

  只是,這樣的話,和馬皇后的賭約,又該如何完成呢?

  不找人進去看一眼,老朱這心里就是不愿意承認蘇璟的厲害。

  終究還是對蘇璟有著偏見。

  這事老朱還不好和馬皇后提,不然指定要被笑話。

  怎么辦?

  老朱一時間有些愁。

  而坤寧宮內,馬皇后則是相當的開心,在她的面前,一一幅幅用玻璃鏡框裝裱起來的刺繡。

  這是朱標在信中所寫的玻璃用途,裝裱各類用來看的東西。

  馬皇后了解之后,便讓人打了幾個框子,然后試了試。

  沒想到這效果,那是相當的不錯。

  看著被裝裱起來的刺繡,馬皇后十分的舒心。

  但想想這些玻璃是制作望遠鏡的原料,又覺得自己這么做有些浪費。

  只可惜朱標不在馬皇后身邊,不然他馬上就會告訴馬皇后,想用隨便用。

  蘇璟的玻璃廠,隨時都可以再度開工。

  溧水縣。

  生活平靜了下來,轉眼便是一個月過去了。

  秋意更加的濃厚,溫度也是持續的降低。

  百姓們都換上了秋衣,而蘇氏布行的貨架上,也多了棉衣。

  蘇璟的別院內,每天早上都需要清掃一下落葉。

  這事蘇璟自然是不可能干的,朱標和朱橚在,怎么也輪不到他這個老師。

  又是一有個清晨,朱標和朱橚兩人將院子的落葉掃干凈,坐在了院中的石桌上開始讀書。

  雖然蘇璟教的東西都是現代知識,但他并不排斥古代經典。

  蘇璟也沒什么著書,所以平常的時候,他們讀的也是經典古書。

  朱標多是史書,而朱橚則是《九章算術》。

  蘇璟一開始也不知道,原來古人對于數學的研究,早就非常的深刻了。

  教導朱橚的時候,他特意托人找了一些古代數學方面的典籍。

  這《九章算術》便是非常好的一本書,其中不僅有分數問題,還涉及到了負數的概念,以及負數的加減運算法則。

  甚至連“方程”都有,簡直超乎了蘇璟的想象。

  當時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蘇璟是無比震撼的。

  上輩子上學的時候,他倒是學到過《九章算術》相關的歷史知識,但僅僅只是作為一個考點,記一下就過去了。

  現在,他身處明初,找到《九章算術》的書籍原文,一個個對照看完。

  這樣的感受,是前世無法體會到的。

  更重要的是,《九章算術》成書的時間是公元一世紀左右,也就是漢朝的時候。

  只能說,自己國家的古人,不知道西方那些國家領先了不知道多少年。

  蘇璟的內心,突然有股責任感。

  他隨即就將《九章算術》作為了朱橚的必讀課外書。

  教好朱橚,讓他盡快的踏上科研之路。

  大明孟德爾?

  不,以后孟德爾才是奧地利牛肅!

  不過,飯得一口一口吃,事情也得一步一步的完成。

  蘇璟從臥室內出來,伸了個懶腰。

  “蘇師,早飯已經備好了。”

  朱標立刻起身朝著蘇璟道。

  蘇璟點點頭道:“好,我知道了。”

  接著他抬頭看了一眼天,太陽罕見的出來了。

  “挺好,終于不下雨了,這些天下的人都煩了。”

  蘇璟微微感嘆了一句。

  這秋雨真是說來就來,雖然沒有夏天那么的狂暴,但持續時間是真長。

  蘇璟已經快半個月沒見過太陽,雨也是斷斷續續的下了半個月了。

  這對于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的蘇璟來說,強制在家呆著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是啊,終于不下雨了。”

  朱標也是感慨道:“這要是繼續下,恐怕秋汛就變成洪災了,到時候苦的就是百姓。”

  古代的水利措施并沒有現代這么的發達,旱災和洪災,那是常有之事。

  春汛秋汛,那更是稀松平常。

  連續降水導致河水水位上漲,堤壩擋不住就會形成洪災。

  蘇璟聽到這話,卻是微微搖頭道:“就算沒洪水,苦的還是百姓。”

  朱標一愣,看向蘇璟道:“蘇師,您此話何意?沒有洪水,百姓農田便能產糧,這又怎么會苦呢?”

  明明秋汛沒漲成洪水,應該是大好事,但在蘇璟的口中,卻似乎并沒有什么變化。

  朱標不理解,相當的不理解。

  蘇璟也沒著急回答,先是快速的將早飯消滅,這才說道:“牛懿,你認為百姓最痛恨的事情是什么?”

  百姓最痛恨的事情?

  朱標愣了一下,回答道:“戰亂和天災?”

  蘇璟臉皮微跳,朱標的回答不能說錯,但并不是他想要的。

  引導失敗!

  蘇璟只能補充道:“那若是沒有戰亂也沒有天災的時候呢?”

  問的不準確,只能自己打補丁了。

  沒有戰亂和天災?

  朱標一時間有些想不到了,但蘇璟沒著急催他,他也就慢慢的想了一會。

  “貪官污吏。”

  憋了半天,朱標又給了一個答案。

  蘇璟深吸了一口氣,說道:“貪官污吏固然可恨,但終究是違背律法之事,報應不爽,只要抓了,百姓還是會拍手叫好的。”

  “但有一件事,它一直存在,從未消失,歷朝歷代都在法條內,卻依舊讓百姓無比的痛恨。”

  聽著蘇璟的話,朱標這些真有些宕機了。

  這是什么事?

  百姓痛恨不已,但從來都在法條之內。

  朱標想半天,愣是沒想到,只能朝著蘇璟問道:“還請蘇師點明。”

  蘇璟微微點頭,只說了兩個字:“徭役。”

  徭役!

  聽到這個,朱標立刻怔住。

  但片刻之后,他就朝著蘇璟說道:“蘇師,徭役自古以來便有,無論是軍役還是雜役。若無徭役,國家都無法存在啊!”

  一個國家,總有人要去當兵,不然如何抵御外敵?

  一些公共工程,沒有徭役也無法完成的。

  在朱標看來,徭役便是理所當然之事,苦肯定苦,但這也是為了百姓能生活的更好。

  蘇璟看著朱標,也沒有太意外朱標的回答。

  畢竟徭役這東西,周代便已經有記錄了,之后封建王朝出現,一直到現在的秦朝,那就沒斷絕過。

  一樣制度能從古至今延續到現在,必然有其不可替代性。

  朱標作為一個明代人,有這樣的認知,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蘇璟淡淡道:“你說的都沒錯,但這和我說的又有什么關系呢?難道因為它重要,百姓就不能痛恨了嗎?”

  蘇璟的反問簡單而直接,直接把朱標干懵了。

  沒錯,徭役對于封建王朝統治者而言很重要,所以一直存在,即便王朝更迭,這一條也也一直延續。

  但這和徭役被百姓痛恨,并沒有任何的因果關系。

  朱標開口想要繼續反駁,想要從百姓不那么痛恨的角度回答。

  但他的手邊剛好是秦漢的史書,漢高祖劉邦便是因為帶人服徭役延誤了工期,為了求生直接起義。

  都能直接逼的百姓起義造反了,又怎么能說百姓不痛恨呢?

  “蘇師說的沒錯,百姓的確痛恨徭役。”

  朱標回答道,但明顯有些萎靡的狀態。

  徭役不好,但又不能沒有。

  這事,朱標只覺得自己根本無法處理。

  蘇璟看著朱標,也大概能猜到自己這個學生的想法。

  整日憂民,但真遇到了問題卻解決不了,自然是無比難受的。

  “牛懿,走,跟我出去一趟。”

  蘇璟朝著朱標說道,又不忘對朱橚道:“牛肅,你先在家好好看書。”

  “是,蘇師。”X2

  朱標和朱橚兩人點頭,各自按照蘇璟的吩咐做事。

  出了家門,蘇璟便帶著朱標往河邊直奔而去。

  也沒有太遠,大概一炷香多點的時間,兩人便到了河堤旁。

  此時雖然是早上,但人已經有不少了。

  都是附近的農民,被征調過來加固河堤的。

  他們用自帶的扁擔和挑簍,將一塊塊的泥土砂石運過來,不斷的往復。

  而在一旁,則是監督他們的官兵。

  “你看到了什么。”

  蘇璟和朱標兩人站在河堤不遠處,蘇璟問道。

  朱標如實回答道:“百姓在服役,加固河堤。”

  蘇璟又問:“那你看他們手里的工具,是哪來的?”

  “自然是自帶的。”

  朱標立刻回答道,這都不用想,因為這些百姓的工具,各色各樣,沒有統一的標準。

  “好!”

  蘇璟點頭道:“那就繼續在這看著。”

  蘇璟沒解說什么,只是讓朱標在這看著。

  朱標點點頭,蘇璟讓他看,那他就繼續看。

  服役的百姓沒有任何的停歇,一趟接著一趟的運送的泥土砂石。

  因為一旦停下,便會招來打罵。

  哪怕是慢點,也一樣難逃監工的法眼。

  朱標看著有些難受,他從未見過這般的服役景象。

  時間緩緩的過去,日頭慢慢升起。

  轉眼便到了晌午。

  “好了,現在可以停了,半個時辰后繼續。”

  監工朝著一眾服役的百姓喊了句,便自顧自的離開了。

  這是吃午飯的時間了。

  遠處的蘇璟和朱標依舊看著,看著那些服役的百姓從懷中掏出干糧,就地吃了起來。

  渴了的,就去河邊撈點對付下。

  “牛懿,你覺得他們的干糧是哪來的?”

  蘇璟此時又朝著朱標問道。

  朱標沉著臉回答道:“自帶的。”

  “那么,他們有報酬嗎?”

  蘇璟平淡的說道。

  “沒有。”

  朱標搖頭。

  “所以,你現在明白了嗎,為什么百姓痛恨徭役?”

  蘇璟淡淡道。

  事實勝于雄辯,這大明朝初期的徭役,相對而言已經屬于比較輕松的了。

  官兵監工雖然嚴苛,但也沒有到直接下狠手的地步。

  中午吃飯也給了半個時辰休息的時間。

  但讓朱標這么看來,內心覺得徭役真不是東西!

  這些百姓大多都是農民,之前一直下雨,不好干農活。

  現在好不容易天好點了,卻因為徭役兒過來加固河堤。

  不僅如此,還要自帶工具和干糧。

  免費的勞動,擠占自己干農活的時間,還要遭到打罵監督。

  這就是徭役!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