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章 區區民報?羨慕的宋濂

  有了胡惟庸的加入,這民報推行的速度明顯加快。

  民報更成了讀書人幾乎人手一份的讀物。

  百姓之間的普及,卻沒有那么的容易。

  說到底,還是得出錢。

  這民報寫的又都是國家大事,尋常老百姓誰管這些,自己吃飽穿暖才是最重要的。

  這樣的情況,讓胡惟墉很是著急。

  他可是在李善長面前親自討要了這個差事,這才開始,就遇到阻力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與此同時,奉先殿內。

  朱元璋的案前,擺放著的正是最新一期的民報。

  這東西,既然要寫國家大事,肯定都是要讓朱元璋過目的。

  “真是不錯,蘇璟的這想法,的確很妙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

  了解國家大事只需要買上一份民報足以,還是朱元璋想讓天下人了解的國家大事。

  話語權完全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實在是太妙了!

  朱元璋對于權力的欲望很強,這民報簡直完美契合了他的需求。

  “什么事啊,這么高興?”

  馬皇后手里拿著一件大衣緩緩走來,朝著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笑著說道:“妹子,快來看看,這民報如何?”

  分享喜悅,馬皇后永遠是最佳的選擇。

  “你先把大衣披上,馬上就要入冬了,真是一點也不知道添衣服。”

  馬皇后絮絮叨叨,先把手里的大衣給朱元璋披在了身上。

  朱元璋也十分的配合起身,嘴里笑呵呵道:“那不是有妹子你么,這些事全靠你操持。”

  朱元璋的馬屁,那是只有馬皇后才能享受到的。

  “重八,伱就直接嘴貧,最大年紀的人了。”

  馬皇后一邊數落,一邊笑著說道。

  這兩夫妻,即便拋去皇帝皇后的身份,那也是絕對的模范恩愛夫妻。

  “嘿嘿。”

  朱元璋聽著馬皇后的數落,臉上十分的高興,興奮的將民報遞給了馬皇后:“妹子,快看看吧。”

  “好,我看看。”

  馬歡后接過民報,掃了一眼。

  “重八,這是?”

  馬皇后有些詫異的問道,她看著這個民報,十分的好奇。

  朱元璋笑著解釋道:“這叫民報,是蘇璟的想法,標兒大力的支持,我呢也就是現在應天試了試,現在也算是小有成果了。”

  民報?

  馬皇后還是有些疑惑,朱元璋也沒多廢話,當即就把朱標的回信拿了出來。

  馬皇后仔細的看完,面色驚嘆道:“蘇先生當真是奇思妙想,這民報著實有趣。”

  “若是能推行下去,大明百姓都能聽到朝廷的聲音,實在是大大的好事啊!”

  只是看了一遍,馬皇后便明白了這民報的作用。

  若不是身為女子,在這大明朝堂之上,必有馬皇后的一席之地。

  “是啊,我有時候也是真納悶了,蘇璟腦袋里裝的都是什么,怎么凈是這些奇思妙想。”

  朱元璋拿著民報,是怎么都想不通。

  馬皇后笑道:“重八,蘇先生那是天上仙人,你想不通那不正常么,只要他能一直為大明謀福,那就是好事!”

  “還仙人?仙人就不會煉的假金丹了。”

  朱元璋有些憤憤道。

  別看他在其他人面前沒有表現過,但心里對于蘇璟煉金丹這件事,還是很介意的。

  畢竟,別人煉的金丹朱元璋不在意,但蘇璟煉的,他還是很在意的。

  要是吃了真的能長生,那該多好!

  沒想到,只是一個“騙局”而已。

  世家寶之所以挨上一頓批,和蘇璟不無關系。

  “重八,這就是你的不對了,蘇先生可是明明白白說了金丹無用了,你自己有小心思,還怪別人?”

  馬皇后雙手叉腰,看著朱元璋,臉上已經有了一絲怒容。

  這可是讓朱元璋相當的吃醋。

  “妹子,現在你都能為了蘇璟和我發火了嗎?”

  朱元璋有些委屈的說道。

  若是因為孩子的事情,朱元璋倒也能接受。

  但現在是蘇璟!

  “我說重八,你什么時候心眼這么小了,我那不是對蘇先生敬仰么,你冤枉人家還擱著委屈起來了?”

  馬皇后哭笑不得,真是拿朱元璋沒一點辦法。

  在這沒有旁人的時候,誰能想到殺伐果斷的朱元璋還是這一面?

  “那我說的也是事實,蘇璟這小子,整天搗鼓些莫名其妙的玩意,有這功夫,還不如多給朕搞點狼憲這樣的武器出來呢。”

  朱元璋有些憤然道。

  大明用兵很多,打仗很多。

  能增強戰力的東西,在朱元璋這里就是個頂個的好東西。

  無論是望遠鏡還是狼憲,那都是讓朱元璋拍手稱贊的。

  “行了,人家蘇先生要忙的事情多了,不要強求。”

  馬皇后說道:“這又要快到冬天了,可得來場瑞雪啊。”

  冬天!

  在古代,這個季節對于大部分窮苦百姓永遠都是一個難捱的時間。

  熱量變成了每個人所必須的東西,除了吃之外,還要備上足夠的熱源以及御寒的建筑和衣物。

  別看這些東西對于現代人來說,已經是很普遍的存在。

  在對于明代的百姓來說,已然有許多是處于短缺的狀態。

  路有凍死骨這件事,是寫實,不是夸張。

  “是啊,冬天就要到了。”

  朱元璋點點頭,神色有些凝重。

  穿不暖的滋味,他是懂的。

  此時他又想起了蘇璟的蘇氏布行,考慮到窮苦百姓囊中羞澀,以成本售賣一些布料。

  蘇璟這樣的商人,比那些捐錢施濟的家伙,可要好上太多。

  蘇璟是始終如一,長期供應,而那些捐錢施濟的家伙,不過是偶爾圖個名聲而已。

  誠意伯府。

  劉伯溫的手里,也多了一份民報。

  如此大規模的宣傳之下,劉伯溫的手里有便很正常了。

  看著民報上的內容,劉伯溫的神色微變。

  這上面都是國家大事。

  “你是在哪買到的?”

  劉伯溫朝著帶來民報的管家問道。

  管家立刻回答道:“回老爺的話,我今天去采買,就在西邊集市外,有人叫賣,說是民報,專門給百姓看的邸報,我就買了一份。”

  “多少錢呢?”

  劉伯溫又問道。

  管家回答道:“倒也便宜,五文錢一份。”

  “對了,我聽說在這府城內,好多地方都能買到,不止一家在賣,生意相當的火爆。”

  劉伯溫看著手里的民報,其實也就是一張紙。

  得益于都是古文,所以雖然信息不少,但其實占用的篇幅并不多。

  五文錢一張,對于這京城的人來說,倒也不算貴。

  其中的內容,讓劉伯溫很是好奇。

  上面寫的都是大明的國事,但敘述的方式,全都是夸贊大明的好。

  簡單的說,就是各種拍馬屁。

  再結合管家的言論,劉伯溫立刻就推斷出,這是朱元璋點頭同意的事。

  即便都是夸大明的,但沒有朱元璋的許可,應天府內這種控制言論的東西,也是不可能出現的。

  民報看著只是一張寫滿大明國師的紙張,但卻能有效的控制整個大明的言論導向。

  很多事,不說,百姓是真的不知道的。

  怎么說,也是一門學問。

  “能想到這民報的人,一定是大才之人!”

  劉伯溫感慨道。

  身為朱元璋的劉子房,他深知言論的威力。

  兩軍交戰,散布謠言便是常用的戰法。

  這民報,已然把這種方式變成了日常。

  只要堅持不懈的執行下去,在百姓的心中,大明的形象會不斷的提升。

  當然了,也得是讓百姓的生活過得好起來。

  言論和實際,得齊頭并進。

  管家在一旁道:“老爺,這民報依我看用處不大。”

  劉伯溫看向管家,面露異色。

  這管家跟了他也有一年多快兩年的時間了,雖說算不上多聰明,但也不是笨人。

  這突然開口,肯定不是空穴來風。

  “說說看,怎么用處不大。”

  劉伯溫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朝著管家問道。

  管家說道:“老爺,這民報雖好,但也就讀書人買的多,五文錢不多,但尋常百姓光顧的很少,要知道什么事,還不如直接去城門口看告示呢。”

  管家的想法,簡單樸素,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劉伯溫點點頭道:“沒錯,要花錢的東西,對于百姓來說,還是太奢侈了。”

  “不過,你想過沒有,那些讀書人看了之后,會不會討論呢?”

  “百姓雖然沒花錢,但總還是能聽到的,這就足夠了。”

  “至于城門口的告示,那里并不適合張貼民報上的內容。”

  信息的傳播,文字是一個途徑,口耳相傳也是一個途徑。

  劉伯溫想的還是比較深刻的。

  “老爺說的是,但這也就僅限在京城內,出了京城就沒了,想不通為什么要搞這個。”

  管家微微躬身說道。

  劉伯溫笑道:“你怎么知道,這民報就只會局限在京城之中呢?”

  這話一出口,管家明顯愣了一下。

  “老爺,這出了京城,就算是軍報那也得是快馬加鞭才能傳到,這區區一個民報,犯不上吧。”

  管家一臉不相信的說道。

  劉伯溫只是笑笑道:“區區民報,你看的太淺了,等著吧。”

  解釋再多,不如看最后的結果。

  管家點點,也沒繼續多問。

  劉伯溫繼續看著民報,想要從中讀取一些信息。

  這東西蘊含的信息,還是相當多的。

  劉伯溫想都不用想,民報在發出去之前,肯定給朱元璋看過了。

  征得了朱元璋同意才能發出的信息,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態度。

  “老爺,宋承旨到了。”

  此時,管家的聲音響起。

  宋濂來了!

  聽到這聲音,劉伯溫當即放下了手里的民報,摘下了眼鏡,起身正欲迎接。

  “伯溫,不好意思,冒昧打擾了。”

  宋濂快步走來,一臉笑呵呵。

  劉伯溫立刻道:“我這府里常年沒什么人來,你能來,我很高興。”

  自從請辭之后,劉伯溫的門前那可真是門可羅雀。

  朱元璋對劉伯溫的態度,直接反應在了朝中群臣對劉伯溫的態度上。

  不過宋濂倒是個例外。

  他是個純粹的文人,即便現在已經是翰林院承旨了,也依舊如此。

  “哈哈,既然伯溫你這么說了,那我今天得留下來吃飯了。”

  宋濂哈哈笑道。

  劉伯溫立刻道:“一定的!”

  說話間,劉伯溫便朝管家使了個眼色,管家會意,立刻去準備晚宴了。

  “景濂啊,你來找我何事?”

  劉伯溫朝著宋濂問道。

  宋濂看向劉伯溫道:“伯溫,你這話說的,我沒事就不能來找你嗎?”

  劉伯溫笑著搖頭道:“景濂,想要騙我可不容易。”

  “果然,什么都瞞不過去劉伯溫!”

  宋濂點點頭道:“陛下命我修撰《祖訓論》,有些地方,實在是把握不準,所以特來討教。”

  《祖訓錄》的事情,那也是翰林院的一個重要事項。

  “都是什么地方有問題,我來看看。”

  劉伯溫也沒推脫,直接說道。

  “那我先謝過伯溫了。”

  宋濂說著,便從懷中取出一份文稿遞給了劉伯溫。

  劉伯溫接過文稿,順勢拿起了手邊的眼鏡一戴。

  這可讓一旁的宋濂疑惑住了。

  剛才他就看到了劉伯溫放在桌上的眼鏡,但并不知道是怎么用的。

  這會看到劉伯溫直接戴到了眼前,那也是忍不住好奇道:“伯溫,你這戴的是何物啊?”

  劉伯溫笑道:“此物名為眼鏡,乃是蘇先生送給我的,可以讓我看的清楚些,十分的好用。”

  眼鏡!

  蘇璟!

  看的清楚!

  這三個關鍵信息瞬間就被宋濂補充到了。

  “眼鏡?還有如此神奇之物嗎?我也看的不清楚,不知我能不能用啊?”

  宋濂朝著劉伯溫問道。

  看東西模糊不清楚這個問題,是大部分讀書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讀書人的通病。

  不管是近視眼還是老花眼,反正都叫看不清楚。

  劉伯溫搖頭道:“我的眼鏡你還真用不了,這東西得找蘇先生,讓他親自找到適配的鏡片,如此才能制作出適合你的眼鏡。”

  劉伯溫這一解釋,宋濂那是更加的好奇了。

  只能找蘇璟才能配的眼鏡,肯定是好東西!

  只是他也清楚,現在的蘇璟,不是他想見就能見到的。

  這眼鏡,自己也只有羨慕的份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