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論功行賞,夠不夠

  蘇璟回來,朱元璋親自迎接的消息,很快在大明朝堂內迅速的傳開。

  奉天殿,早朝。

  朱元璋早就從“牛府”趕了過來,這開年之際,大明的事情相當的多,每天的早朝,那是絕不能取消的。

  群臣分列兩旁,抬眼掃去,滿朝文武,基本都被淮西集團的人占據了。

  原本浙東集團以劉伯溫為首,如今劉伯溫請辭,已然不在。

  而浙東集團的另一個代表人物,便是如今的翰林院承旨宋濂。

  不過宋濂更像是純粹的文人,雖然是浙東文人的領袖,但實際上在朝堂上的作用并不大。

  所以,此時的大明朝局,那完全是淮西集團所占領。

  不過,現在淮西集團,依舊是朱元璋所倚仗的主力,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是現在大明急切需要的力量。

  朱元璋將蘇璟推出來,更多是想平衡朝局。

  打破這個平衡,他暫時沒有這個想法。

  “如今年關已過,北元余孽的問題,還是要好好議一議。”

  朱元璋一開口,直接將早朝的會議主題定性。

  北元一直都是大明朝的心腹大患,即便是去年才得了一個大勝,但殘存力量依舊。

  朱元璋繼續道:“擴廓帖木兒在西北為患,時間越長,越是難以對付,所以朕決議北伐,你們有什么想法?”

  群臣當即一個個出列,發表自己的看法。

  無人反對,全部都是贊同。

  這一方面是朱元璋個人威望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同時說明了擴廓帖木兒的威脅,誰都清楚。

  這個擴廓帖木兒,正是王保保。

  元平章察罕帖木兒甥也。察罕養為子,元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

  王保保正是現在元朝余孽中的領軍人物,也與大明諸將的不少人都交過手,互有勝負,軍事上頗有實力。

  所以,這會朱元璋提到王保保,群臣都明白,這仗得打。

  這件事很快就塵埃落定,最終朱元璋定下的名額是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左副將軍,李文忠為右副將軍,出征沙漠。

  朱元璋看著諸將問道:“元順帝滯留塞外,擴廓帖木兒以孤軍犯我蘭州,其志欲僥幸尺寸之利,不滅不已。今命你們出師,當以何為先”

  徐達回答道:“以師直取元順帝,擴廓帖木兒失勢,可不戰而降。”

  徐達作為大將軍,還是相當穩重的打法。

  正面直取元順帝,那擴廓帖木兒這個大將軍,自然就沒有了威脅,因為他要維護的東西沒了。

  這是徐達一貫的作風。

  朱元璋搖頭道:“擴廓帖木兒以兵臨邊,今舍彼而取元順帝,是忘近而取遠,失緩急之宜,不是善策。”

  “我的意思是,分兵二道,一令大將軍徐達,自潼關山西安,搗定西,取擴廓帖木兒;一令左副將軍徐達出居庸,入沙漠,追元順帝。使其彼此自救,無暇應援。何況元順帝遠居沙漠,料不到我師突至,如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易。此有一舉二得之效。”

  朱元璋作為頂級的戰略大師,也是有著自己清晰的思路的。

  在如何對付元朝余孽上,他早就有了自己的戰術構想。

  “陛下圣明!”

  徐達立刻說道。

  出征的事情就此敲定,朱元璋的心情大好。

  “關于太子已經回來的事情,我想你們應該知道了吧。”

  朱元璋話頭一轉,直接扯到了朱標的身上。

  太子朱標!

  大明未來的皇帝,此刻安然回到了應天,這是一個大好的消息。

  哪怕是有著兩黨相爭,但朱標卻是兩黨都非常推崇的。

  淮西集團這邊,常遇春是未來岳父,浙東集團這邊,朱標自小的老師便是宋濂。

  可以說,為了朱標能更好的掌控大明,朱元璋早就做好了一切的準備。

  雖然說不少大臣都有著自己的手段探聽到了朱標安全回來的消息,但任何探聽來的消息,都不如從朱元璋嘴里說出來的可靠和安心。

  果然,朱元璋這話音剛落,群臣的神色就好了不少。

  只不過,下一秒,朱元璋便說道:“防治了青州府瘟疫的蘇璟,也回來了,伱們說,朕應該如何嘉獎他啊?”

  青州府的事情,在朱元璋這里已經定性,蘇璟是大功臣。

  凡事都是結果導向,過程有問題,只要結果沒毛病,那挑刺就比較難。

  “崔尚書,這禮法之事都是你來擬定的,朕想著以蘇璟的功勞,應該能封爵,只是這封什么爵位,朕還沒有考慮好,你以為呢?”

  朱元璋看向禮部尚書崔亮,笑呵呵的問道。

  封爵!

  此言一出,群臣震撼!

  他們都知道,朱元璋想要推蘇璟,但沒有想到,竟然會直接封爵。

  崔亮緩步走出,朝著朱元璋說道:“啟稟陛下,今大明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勛爵之位,臣以為,以蘇璟之功勞,以子,男兩等比較合適。”

  大明的勛爵之制也是才制定的,爵:正一品國公、郡公,從一品郡侯;正、從二品郡伯;正、從三品縣伯;正、從四品縣子;正、從五品縣男。

  朱元璋大封功臣,五位國公,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和鄧愈都是淮西集團的。

  而浙東集團的領袖劉伯溫,僅僅只是封了一個伯,甚至連侯都不是。

  這其中的情況,固然有淮西集團本身的功勛卓著,也有著朱元璋本人的傾向。

  畢竟,淮西集團那是跟著朱元璋從起義之初就在身邊的,很多人也與朱元璋的關系莫逆,有這種傾向那是正常的。

  但身為皇帝,私情是一方面,朝局的平衡又是另一方面。

  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可不是說著玩笑的。

  崔亮建議子、男兩等,震驚的群臣稍稍松了口氣,蘇璟的功勞不小,又有著朱元璋的強力助推,就封個后兩等的,也就可以了。

  崔亮還是很懂分寸的,這兩等的封爵,是群臣可以接受的范圍。

  “子、男兩等么,崔尚書,若是朕想封蘇璟為伯呢?”

  朱元璋再度開口,又是一聲石破天驚。

  別看是第三等,但劉伯溫封的那就是誠意伯。

  非淮西集團的成員,能封到伯,那絕對是相當高的封爵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蘇璟被朱元璋推出來,就是為了當下一個“劉伯溫”。

  但這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群臣愣住,神色各異,變化各不相同。

  但無一例外,都非常的震驚,除了常遇春。

  “崔尚書,朕的想法,有什么問題嗎?”

  朱元璋再度朝著崔亮問道。

  這已經是相當明顯的暗示了,皇帝親自詢問,那就是給壓力了。

  正常的聰明人,都知道該怎么回答。

  不過,此刻不少大臣,都在希望崔亮不要選擇聰明人的回答。

  有人頂在前面,總好過自己沖鋒不是。

  崔亮臉色如常,看向朱元璋說道:“臣以為不合適。”

  不合適!

  擲地有聲!

  隨著崔亮的回答,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氣。

  崔亮說了,那他們就不著急說了。

  不過,對于崔亮的行為,他們依舊認為很蠢。

  朱元璋可不是什么好說話的皇帝,群臣面前,如此不給面子,簡直就是膽大包天。

  崔亮身后,站著的是禮部侍郎世家寶,他低著頭,心里滿是擔憂。

  但世家寶知道崔亮為什么要忤逆朱元璋,那是身為禮部尚書的堅守。

  禮,乃自古儒學之正統。

  總不能天子一句話,就改變禮制吧。

  朱元璋看著崔亮道:“崔尚書,你說不合適,那到底是怎么個不合適法呢?”

  看起來朱元璋好像并沒有生氣,一切都很平靜。

  但在這大殿之內的大臣都知道,這樣的朱元璋,才是最可怕的。

  崔亮毫無懼色,回答道:“回稟陛下,蘇璟青州府之功的確不小,但與誠意伯相比如何?若是封伯,誠意伯又當何處?”

  劉伯溫直接被拉出來當成了標桿。

  劉伯溫這樣的都只能封伯,這隨隨便便來個蘇璟就封伯了,那不是開玩笑么。

  雖然用劉伯溫有些不講道理了,但這都是朱元璋親自制定的封爵,得認。

  “哈哈哈。”

  朱元璋突然笑出了聲,這可讓群臣的心里提了上來。

  這笑代表什么呢?

  難不成要發火了?

  還是說,崔亮要倒霉了?

  朱元璋看著崔亮道:“崔尚書,你的意思是,蘇璟的功勞不夠,所以不足以封伯是吧。”

  “正當如此!陛下。”

  崔亮堅定的回答道。

  “好!”

  朱元璋喊了一聲,說道:“那今日,朕就與你們好好論一論蘇璟的功勞,論功行賞,方能服眾。”

  朱元璋話音剛落,太子朱標便從側邊緩緩的走了出來。

  “標兒,你來說說,蘇璟都做了哪些有益大明的功勞之事。”

  朱元璋淡淡道。

  顯然,這些都是朱元璋早有預料的情況。

  崔亮的反駁,也沒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群臣登時感覺到了不對勁,朱元璋這分明就是有備而來,剛才的事,可能就是為了鋪墊這個呢。

  給蘇璟論功!

  這才是重頭戲。

  “是,父皇。”

  朱標朝著朱元璋微微點頭,然后面向下面的群臣,沒有絲毫的膽怯。

  早在大本堂,朱標便已經有了自己的小朝堂,這樣的場面,對他來說,并不少見。

  “崔尚書,蘇師曾培育出土豆紅薯,可做主糧,只等今年分發到了各地農戶手中,預計可以增收糧食,約兩倍,此事,功勞有多大?”

  朱標朝著崔亮說道。

  這一開頭,便是土豆紅薯。

  民以食為天,大明又是封建王朝,農業為主,糧食的增產,那可是重中之重。

  兩倍的糧食增產,這已經是非常夸張的存在了。

  這還是因為去年培育的種子數量,并不能夠將普及到大明全境的弄明手里,否則的話,還會更多。

  當然了,作為主糧,土豆紅薯肯定是沒有水稻和小麥來的好吃的。

  但能吃就足夠了,大明朝可沒有發展到挑剔好不好吃的程度。

  土豆紅薯一事,其實殿中百官不少都知道。

  一開始是馬皇后在宮內種植,后來農學院建立,便一直由農學院負責培育種子的事宜。

  如此高產的作物,自然是不可能會掉以輕心的。

  但,此事的源頭是蘇璟,知道的人,卻是不多。

  如今朱標點明,自然是震驚了不少人。

  崔亮愣了一下神,然后說道:“回稟太子殿下,蘇璟此舉,有益大明,功勞甚大,能仍舊不足以封伯,至少要等今年糧食出產之后,方可定奪。”

  崔亮這一番話,說的倒也沒毛病。

  糧食增產,對于大明來說很重要,蘇璟的功勞毋庸置疑的大。

  但總不能現在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就論功行賞了吧。

  事情要分個先后,真有功了,再論賞。

  這讓一眾淮西集團的官員心里,都在為崔亮暗暗叫好。

  這反駁,很到位!

  “崔尚書所言甚是。”

  朱標點點頭,沒有在這件事上糾纏,而是繼續道:“去年的賑災糧貪腐一案,明面上是由我主導查出了貪腐,但實際上,一切全靠蘇師慧眼,發現了官糧流入市場,這才有了后續,此案之首功,當屬蘇師!”

  賑災糧貪腐案!

  這在去年可是個大案子,朱元璋震怒,處理了不少人。

  當時是朱標出面主導了事件的進程,百官沒想到,這件事的背后,竟然也是蘇璟。

  “蘇璟身為商人,為民除害,有利大明,功勞甚大,但還是不夠,封伯之事,不在一城一地之間,一案一事之中,”

  崔亮緩緩說道。

  依舊是反駁,理由么很簡單,就是功勞太小了。

  賑災糧貪腐案,以封伯來說,的確是事情太小了。

  朱標毫不意外,只是繼續道:“那么請問崔尚書,空印案夠不夠?”

  空印案!

  那才是去年最大的貪腐案子,涉及人數之廣,簡直就是聞所未聞!

  朱元璋的屠刀,那是半點沒留情,殺的百官戰栗!

  這朝堂之上的群臣,在空印案中雖然被牽連到的不算多,但依舊是膽顫心驚!

  一切,都源于朱標當時制定的反貪制度。

  現在,朱標親口坐實了,這導致了空印案出現的反貪制度,其實根源是蘇璟!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