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之變,蘇璟之變

  晉王府。

  自朱樉從蘇璟那里回來之后,朱棡便有些坐不住了。

  他其實也想去找蘇璟,只不過覺得距離上次蘇璟授課還未過太久,著急叨擾有些不太合適。

  沒想到自己的二哥秦王竟然這么快又去了一趟,屬實讓朱棡相當的意外。

  這之后,他又了解到,朱樉被朱元璋召見,接著連夜去見了卡奧斯。

  想來應該是從蘇璟那里學到了許多。

  所以,此刻他也坐不住了。

  從晉王府出發,不多時,朱棡便來到了翰林院。

  與朱樉來時不同,朱棡平日里常有疑惑,來翰林院找翰林學士解答是常有之事。

  所以翰林院的眾人行禮之后,便各自散去,任由朱棡自己行動,也無人前來侍奉。

  這不是別人的要求,這是朱棡自己的要求。

  很快,朱棡便找到了正在抄錄典籍的卡奧斯。

  卡奧斯雖然身為外籍,也受到了老朱的賞識,但在翰林院,他的職務并不高,只是一個學正。

  日常抄錄的工作,也屬于他的職責范疇。

  別看卡奧斯來大明的時間不算太長,但這一手毛筆字卻是練的相當的不錯了。

  大家風范肯定算不上,但抄錄工整清晰還是能做到的。

  “臣卡奧斯拜見晉王殿下。”

  卡奧斯立刻朝著朱棡行禮道。

  朱棡忙道:“不必如此,是我打擾你了,卡奧斯。”

  翰林院典籍的抄錄那是不允許有涂抹的,所以卡奧斯放下了筆,細細詢問道:“不知晉王殿下前來,可是又有什么疑惑未解?”

  相較于正常的儒學教導,卡奧斯的知識體系更加的偏向于理工科一類。

  朱棡是眾多皇子之中與卡奧斯交往最密的一人,也經常會和卡奧斯討教,現在自然也是認為朱棡是來找他答疑的。

  朱棡說道:“是倒也不是,我就是想問問你,我二哥是否在之前一個深夜來翰林院找過你。”

  “是的,晉王殿下。”

  卡奧斯點點頭,沒有絲毫的隱瞞。

  這種事想隱瞞也隱瞞不了,因為朱樉來找他這事,看見的人很多。

  朱樉立刻道:“那我二哥找你何事?”

  卡奧斯拱手道:“晉王殿下,此事臣以為晉王殿下還是自己去問秦王殿下為好。”

  要說卡奧斯一個異國他鄉之人,怎么能在大明混的還不錯。

  這分寸感把握的還是相當不錯。

  朱樉來問他的事情,其實不算是什么特別機密的事情。

  就算是和朱棡說了也無妨。

  只不過,此事若是傳出去,怕是在朱樉那里的印象不太好了。

  人家是親兄弟,自己只是個外人,不宜摻和進來。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眼前之人是晉王朱棡,思維敏捷,反應迅速。

  “也是,是我太草率了,倒是沒想到這一點。”

  朱棡點點頭,對卡奧斯表示理解。

  卡奧斯立刻道:“多謝晉王殿下,既如此,那卡奧斯便多嘴一句。”

  “好,你說。”

  朱棡立刻道。

  卡奧斯說道:“晉王殿下,我想您應該也想去找蘇先生對吧,若是真去了的話,可以多問些未來之事。”

  朱棡微微一愣,有些沒反應過來。

  卡奧斯繼續道:“晉王殿下,我言盡于此,抄錄之事比較緊急,若是無事的話,請晉王殿下自便吧。”

  朱棡回過神來,點頭道:“我知道了,不打擾了。”

  說完朱棡便直接走了,卡奧斯肯定知道點什么,但又不能明說。

  未來之事?

  朱棡蹙著眉頭,卻是想到了蘇璟之前講述貨幣發展史的課程上,那最后的一個問題。

  紙幣之后,貨幣會發展成什么樣子?

  現在紙幣都還沒有完全的普及,之后的貨幣肯定是沒有出現的。

  難道蘇先生真的知道紙幣之后的貨幣是什么樣的?

  未來的事情,未來的貨幣。

  朱棡只覺得自己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也決定準備準備,再去找蘇璟好好求教一番。

  誠意伯府上。

  老朱還在和劉伯溫聊著,關于對蘇璟的處理問題,老朱已然將自己的全部思路都告知了劉伯溫。

  “你覺得如何,咱這個想法怎么樣?”

  朱元璋一臉自信的朝著劉伯溫問道。

  劉伯溫躬身道:“此事老臣以為可行,以蘇先生之才,若是能教導學生,對于大明來說,應該是大大的福氣。”

  知道不是逼著蘇璟去當什么官,只是教導學生,劉伯溫便松了口氣。

  第一次與蘇璟在溧水縣相見的時候,蘇璟便去學堂當過先生。

  現在給他一所大學府,興許也正合了蘇璟的心意。

  “好!伯溫,有你這句話,咱這心里也踏實很多,這事呢,就交給你了。”

  朱元璋十分高興道。

  劉伯溫當即道:“老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這算是自己回青田養老的交換條件,劉伯溫肯定是非常樂意去做的。

  朱元璋也沒說時間要求什么的,他清楚,此時劉伯溫自己也是想越快越好。

  “對了,伯溫,老二還請教了蘇璟這國家之間經濟戰爭的事情,蘇璟講了秦滅六國之事,朕聽來十分有趣,倒是可以和你說說。”

  朱元璋又道。

  這心情好,他自然也愿意多說點。

  蘇璟的秦滅六國經濟戰,說的很是酣暢淋漓,給朱樉震撼住了,朱元璋也是驚訝不已。

  但老朱畢竟是大明皇帝,見識閱歷要比朱樉多太多,所以他并不是完全贊同蘇璟的觀點。

  這會準備和劉伯溫聊聊,也是看看劉伯溫的看法如何。

  “老臣洗耳恭聽。”

  劉伯溫立刻坐直了身子,神情認真道。

  但凡是蘇璟教導的東西,劉伯溫現在都只想認真的聆聽一番。

  朱元璋隨即便開始講述起來,依舊一個大長篇的內容。

  從春秋戰國秦國衰弱開始講起,三家分晉再到七國爭霸。

  這一說,便是足足的半個時辰。

  劉伯溫從頭到尾都沒有打斷過老朱,只是默默的聆聽著。

  唯獨在聽到商鞅變法的事情,也就是蘇璟對于商鞅結局的論述時,神色變了變。

  “水!水!”

  老朱說話,立刻開始要水。

  連續說這么多話,口干舌燥簡直就是必然的。

  “陛下,水來了。”

  劉伯溫立刻倒水遞到朱元璋的面前。

  咕嘟咕嘟……

  兩大杯水下肚,朱元璋這才緩了一口氣。

  他看向劉伯溫道:“伯溫,蘇璟此番論述,經濟發展在戰爭中,尤其是國家之間的爭斗中,的確是很重要的,但咱覺得蘇璟這小子說的,有些太過于夸大經濟的作用了。”

  劉伯溫回答道:“陛下,當年楓林先生給您的建議,‘廣積糧、高筑墻、緩稱王’,不正是應了蘇先生這番經濟發展理論了,糧食等同于錢財,高高的城墻維護了經濟發展的安全,緩稱王便是減弱自身受到的注意,為經濟發展贏得更多的時間。”

  朱元璋說道:“話是這么說不錯,但朱升的話,可不只有經濟發展這一個方面,咱能打下這天下,肯定是需要錢糧的,但也絕不是只靠錢糧。”

  打天下需要什么,怕是沒人能比老朱更清楚了。

  錢糧的重要性,老朱知道,但他并不會將所有的重要性都歸在錢糧上面。

  劉伯溫點頭附和道:“陛下圣明,然蘇先生此番之論,主要是論述經濟在國家戰爭中的重要性,故有所側重,況且蘇先生的核心,便是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也不單純是經濟發展這一個方面。”

  “老臣以為,蘇先生這發展之論,倒是可以成為大明未來之國策。”

  “縱觀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國,物產豐盈,似乎是無所不有,自給自足早已足夠,但老臣聽聞蘇先生曾言,世界之大,寰宇之內,更有強人智者無數,社會之發展,在于生產力之進步,百姓需求之變化。”

  “若是大明一直原地踏步,跟不上社會發展之步伐,那即便是物產再豐盈,也會有不足夠的一天。到時候,大明便不是秦國,而是另外的六國了。”

  劉伯溫仔細研究了蘇璟說過的社會發展理論,對于國家、社會和生產力之間的關系,形成了自己的認知。

  在他看來,社會的發展由生產力的發展引發,而社會的發展會導致百姓的需求發生變化,從而引發新的生產力發展。

  這就好像一個螺旋一般,不斷的重復,不斷的上升。

  只不過,生產力的發展,往往也會導致社會分配方式的變化,從而影響到國家的發展。

  “嗯?伯溫,你也覺得,大明固步自封的話,會為外力所迫嗎?”

  朱元璋神色嚴肅了起來,看向劉伯溫的眼神里也多了幾分凝重。

  此前蘇璟讓朱樉轉述給他的話,現在他依舊記得很清楚。

  “陛下此言何意?還有人如此覺得?”

  劉伯溫微微一愣,隨即反應了過來:“是蘇先生對否?”

  朱元璋點頭道:“不錯,蘇璟讓老二告訴咱一句話,‘世界廣闊,固步自封不求變者,終將吃到慘痛的教訓’。”

  世界廣闊,固步自封不求變者,終將吃到慘痛的教訓。

  劉伯溫輕聲重復了一遍這句話,只覺得內心震撼又激動。

  自己的想法,竟然與蘇璟的想法不謀而合。

  “陛下,蘇先生既然如此傳話,那只能說明大明之長盛,在于變!”

  劉伯溫立刻朝著朱元璋建議道。

  朱元璋卻是看向劉伯溫,淡淡問道:“變?誰來變?商鞅嗎?大明有商鞅嗎?”

  接連四問,直接將劉伯溫問的啞口無言。

  朱元璋又豈能不知蘇璟之意,如此淺顯明了,但越是如此淺顯,便越是難以做到。

  片刻沉默之后,劉伯溫道:“陛下,大明能有‘變’之才者,唯蘇先生一人而已。”

  “哼。”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伯溫你說的倒是不錯,但蘇璟這小子,看的太清楚了,他不會去當商鞅。”

  商鞅變法,秦國自此強盛。

  但商鞅本人卻是凄慘下場,而且是無法改變的凄慘下場。

  階級矛盾,無法調和。

  劉伯溫低頭道:“商鞅難做,蘇先生之選擇,也是常人會做的。”

  商鞅最蠢的事情,便是以為自己強盛了秦國,便會被秦國國君奉為上賓,從此財富聲名兼備。

  劉伯溫這話,其實也就是很直白的說朱元璋也和秦國國君一樣。

  用蘇璟,但不會保蘇璟。

  “胡說!”

  朱元璋厲聲呵斥道:“伯溫,蘇璟可不是常人,他也從不做常人的選擇。”

  “咱是大明皇帝,尚且不能強求蘇璟入朝為官,他又有什么選擇是不敢做的!”

  蘇璟的‘叛逆’那是眾所周知的,在老朱這里,劉伯溫說的理由根本不算理由。

  你說蘇璟做商鞅,下場會很凄慘。

  但蘇璟連皇帝的要求都敢拒絕,難道就不怕沒有下場嗎?

  下場凄慘和死,恐怕沒有多少區別。

  劉伯溫愣了一下,倒是沒往這個方面想,蘇璟隨性,好像對于生死無所畏懼。

  還有什么聲名財富,亦不是蘇璟所求。

  商鞅的下場就能嚇住蘇璟嗎?

  現在想想,朱元璋說的對,蘇璟就沒怕過。

  那么多足以抄家滅族的言論都說過了,還怕區區一個變法之凄慘下場?

  “陛下說的是,只是蘇先生不愿之事,怕是強求不得。”

  劉伯溫點頭道。

  朱元璋微微一嘆道:“這才是蘇璟這小子最氣人的地方啊!明明告訴咱要變,他也能變,但偏偏他就是不干!”

  老朱那叫一個哀怨,被蘇璟撩撥的痛不欲生。

  劉伯溫眉宇微動,并未反駁朱元璋的話,但他的心里卻是想到了一個可能。

  蘇璟的‘變’,或許第一個不愿意接受的就是朱元璋這個皇帝本人呢?

  所以蘇璟才只是提醒,而不是直接出手。

  這樣說的話,好像一切又通暢了。

  所以,這‘變’到底是什么?

  劉伯溫的內心開始好奇起來。

  “罷了罷了,朕也不求蘇璟能告訴咱多少東西了,只要日后能好好輔佐太子便可以了。”

  朱元璋擺擺手,沒有過多的糾結。

  雖然蘇璟說的事很大很重,但那都是未來之事,大明當前的事情還有很多。

  若是整天著急蘇璟這點事,大明還怎么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