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5章 旋轉爆震引擎跟蹤正常,遙感信號正常

  “等等!”

  金陵大學。

  因為金陵不在升空航線經過的范圍,邵凱旺這次沒有準備太空望遠鏡,而是跟吳安德、林倩等幾個人湊在一起看直播。

  當看到陳易啟動全力加速,登月無人機的尾焰暴漲拉長了幾倍時,邵凱旺下意識看了航電界面的顯示速度和大氣壓高度。

  這一看不要緊。

  當看到正在急速飆升的速度值,邵凱旺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不對。

  “這尾焰的馬赫環的數量跟速度不對!”邵凱旺呼喊道。

  “確實是不對,這馬赫環的數量太多了。”

  林倩大概數了一下馬赫環的數量,再對比無人機的速度和高速,確定了邵凱旺的看法。

  馬赫環,這是噴氣發動機,火箭引擎,沖壓發動機等在大氣層工作,噴出的尾氣里形成的一種明亮耀眼的光環。

  專業點描述。

  馬赫環是發動機的超音速尾氣里,壓縮波和膨脹波相互干涉形成的一種駐波現象。

  超音速引擎內部的空氣,經過做功之后會形成低壓高速的尾氣,或者說尾焰,由引擎噴口噴射而出。

  因為尾氣的壓力低于外部大氣壓,離開噴口之后就會被周圍的空氣壓縮。

  當壓縮到一定程度,尾氣又會重新膨脹,膨脹之后,又會被環境的空氣壓縮。

  在這個往復膨脹壓縮的過程,超音速的尾氣會產生一系列復雜的激波。

  比如普朗特-邁耶膨脹波,普朗特-邁耶壓縮波,斜激波,正激波等等。

  這些復雜的激波,會導致尾氣膨脹和壓縮交界處的溫度急劇上升,點燃尾氣殘留的燃料,形成一圈圈明顯的光暈。

  這些光暈,就是平時在引擎的尾焰里,看到的那一圈圈的馬赫環。

  根據馬赫環的形成原理,不難猜出。

  馬赫環的數量跟飛行器的速度有關,同時跟噴氣的壓力和周圍環境大氣壓力的比值有關。

  一些專業的人士,通過飛行器的大氣壓高度,速度,還有尾焰的馬赫環數量,這就能大致推算出發動機的效率和比沖。

  而現在,登月無人機尾焰的馬赫環數量,跟無人機當前的速度和高度,明顯的不相符。

  如果按照這個馬赫環數量逆推計算的話。

  這登月無人機發動機的效率和比沖,將超越當前的任何一種噴氣發動機。

  甚至超越目前噴氣沖壓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理論的效率極限。

  “這個登月無人機的引擎不對勁。”

  邵凱旺按下截圖,放大無人機引擎噴口的圖像,又找到陳易全力加速之前,尾焰暴漲之前的拍攝畫面。

  經過仔細的對比,邵凱旺確定了。

  這登月無人機使用的引擎不對勁。

  不是當前任何一種常見渦噴沖壓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

  在登月無人機的引擎噴口,明顯凸出來一截黑色的錐體。

  “這個......”

  這時,林偉杰似乎想到什么,指著登月無人機引擎噴口凸出的小椎體:“應該是旋轉爆震引擎吧?”

  旋轉爆震引擎?

  全部人的神情一怔,隨即也一下子反應了過來。

  這個凸出一截圓錐體的引擎結構,確實是旋轉爆震引擎的噴口結構。

  “確實是旋轉爆震引擎的噴口結構,但這種引擎不是還在實驗室階段嗎?”

  吳安德沿著唾沫:“怎么翼飛就拿出量產化的產品,還造出無人機了?”

  “旺旺,你這是哪找的神仙UP主?”

  林倩看著直播畫面,聽著陳易一邊操控無人機一邊講解的聲音,崇拜不可思議道:“怪不得,他用一架無人機就敢說登月。”

  “我也不知道啊,之前他的視頻我都看了,根本看不出來這么厲害。”

  “現在我們還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真的旋轉爆震引擎,猜測再多也沒用。”

  邵凱旺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說著,他打開威信,截取登月無人機升空的一段視頻,連同剛剛的截圖和幾人的猜測,一起發給自己的導師,一名國士無雙的院士教授。

  “老師,我發現了一段飛行器試飛的視頻,使用的引擎疑似旋轉爆震引擎,您看看對不對。”

  信息發出去不過十秒。

  一個沒有號碼顯示,很明顯是保密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看著這個電話,邵凱旺突然有些頭皮發麻,伸手接通電話。

  “喂,你好......”

  “你這是哪個實驗室流出來的保密視頻?”

  “你現在在哪里,視頻別給其他人看,我立馬過去!”

  電話那邊,響起一連串急切卻又熟悉的詢問。

  聽到這個聲音,邵凱旺一下子放松了,急忙回答:“老師,不是哪個實驗室,是直播,這是直播的視頻,就是前幾天我給你看的那個翼飛UP主的直播!”

  “直播?”教授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對,就是直播,這個up主說要直播無人機登月!”

  邵凱旺看了眼直播的畫面,急忙向教授解釋:“現在無人機已經飛到中間層,正在進行拋物線加速脫離階段......我把直播鏈接發給您!”

  邵凱旺說著,快步走到電腦前。

  打開右上角的直播分享選項,把直播間的鏈接發送到手機,再發給教授。

  在邵凱旺給教授發送鏈接的時候。

  直播畫面里,一直處于上升狀態的登月無人機。

  機身也突然開始平移,由上升階段,進入到拋物線脫離階段。

  “加速,加速!”

  “拋物線滑行加速,借助星球自轉加速,一舉擺脫星球!”

  “這次的無人機好強,現在速度已經超越16馬赫了,超過5.4千米每秒,燃料也只消耗了三分之一。”

  “這次能這么強,主要是嚴格按照航天升空軌跡飛行,上一次?

  上一次主播就是夏姬巴亂飛,什么都不懂。

  還沒見過垂直懟太空的。

  航天的重點是速度,不是高度,最優的方案就是要嚴格借助星球的自轉,拋物線原理進行加速,而不是一味的沖高度。”

  “說夏姬巴亂飛的兄弟,這樣嘲諷沒必要吧。

  主播都能玩無人機登月了,你覺得上一次他會比伱還不懂?

  只能說,兩次直播飛行的目的不同。

  上一次是沖刺太空,講究的是氣勢,一往無前。

  這次是登月,講究的是能量效率,迂回加速。

  說主播不懂的人,你才是真正的不懂。”

  “我沒有嘲諷,我只是可惜。

  要是上一次能按照航天軌跡飛行,這也不會進不去第一宇宙速度,只能在高空墜毀。”

  在邵凱旺給教授分享直播鏈接的時候。

  直播間的網友,看到登月無人機已經進入拋物線脫離階段,正在加速擺脫星球的向心力,這也紛紛發表著彈幕。

  其中一些網友,更是因為上一次直播沖刺太空,陳易的夏姬巴亂飛,鬧起了爭論。

  “好了,都別吵了,都是來看主播無人機登月的,有什么好吵。”

  “現在無人機已經進入福海上空,我們福海的觀測團隊呢?歡呼在那里!”

  “歡呼在這里!福海夏大跟蹤團隊,成功鎖定目標,無人機飛行正常,跟蹤拍攝正常,遙感信號正常!”

  幾個福海廈門ID的網友,發出來一連串的跟蹤拍攝圖像。

  圖像里,靛藍色泛著一絲紫色的天空背景,點綴著點點繁星,一個彗星般的光影正在前進。

  圖像放大之后,可以清晰地看出一架無人機的身影,正噴射著尾焰,披著星光,奔向遠方。

  “灣中呢?灣中的山頂團隊在哪里?!”

  “灣中山頂團隊,在養活180只山蚊子之后,成功鎖定目標,無人機飛行正常,跟蹤拍攝正常,遙感信號正常!”

  灣中的山頂團隊等待了幾分鐘,同樣發出一連串的跟蹤拍攝圖像。

  隨著高度的延升,圖像的背景已經由靛藍色變成了紫色,代表著無人機已經進入到大氣熱層。

  “灣北!灣北的情況如何?”

  “灣北一切正常,成功鎖定目標,無人機的飛行正常,跟蹤拍攝正常,遙感信號正常!”

  “灣北大學作為這次登月無人機網友跟蹤遙感的最后一站,我們將持續跟蹤目標,直至目標超越宇宙第一速度,進入繞星球軌道!”

  “灣北好樣的!”

  “兩岸同胞一家親!好樣的!”

  直播間,隨著持續的跟蹤正常,遙感信號正常。

  一群參與進來跟蹤遙感的網友和大學社團,此刻全都忍不住的歡呼慶祝。

  經歷了前面兩次直播,他們都已經被翼飛的無人機技術,被陳易的技術所折服。

  這一次無人機登月,在其他網友還在懷疑,還在呼喊的時候。

  他們就已經準備好拍攝設備,在短短兩小時內就完成了拍攝設備的安裝,拍攝角度的定位,航線的計算,跟蹤遙感的規劃等等。

  “6.85千米每秒,加速度10.9米每平方秒,預計三分鐘之后進入第一速度......”

  沒理會彈幕和網友的歡呼慶祝,陳易的心神全放在眼前的監控畫面,注意力時刻關注著無人機的一個個高速參數,速度參數,角度參數等等。

  “進入太平洋上空,控制天線的信號快要被地曲線遮掩了。”

  等了一會兒,陳易看著旁邊對準東方,差不多放到水平最低角度的控制天線,沒有猶豫,對秦小漁一個揮手。

  “無人機升空,800米高度,角度60,超音速往東加速飛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