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 進淄趕烤泰山原漿關心民生的主食價格

  清晨。

  節目開播。

  可能因為昨天節目效果不錯吧,剛開播幾分鐘,同一時間在線人數就迅速飆升,眼瞅著七八十萬人了……

  彈幕刷的老快了,都蠻期待今天的內容的。

  鏡頭給到顧懷安的時候,這老6正抱著一包抽紙擤鼻子呢……

  “大家早上好……”

  跟鏡頭打招呼的時候,大家能明確聽到顧懷安聲音有點啞,看這架勢應該是沒法兒唱歌了。

  影帝蘇也有點感冒,不過比顧懷安輕一些,顧懷安這主要是昨天就有點兒感冒自己沒當回事,恰好趕上當晚降溫,直接加重了。

  好在沒有發燒,不然可能今天他都沒法兒錄節目了。

  當然,饒是如此,西琳也忍不住關心的問:

  “還能錄嗎?不行的話就先回去休息。”

  身體健康肯定要比工作和錢重要。

  顧懷安大大咧咧的擺擺手表示:

  “一點兒小感冒,沒事兒。”

  他是不希望別人這么關心自己的,覺得矯情嘛,再說他們這錄節目又不是去工地搬磚,更不是任何體力活兒,就到處玩兒,感冒還耽誤啥事兒嗎?

  “那你不行就告訴我們。”

  西琳點點頭,這才不再扭捏。

  幾人聊了幾句,便就這樣出門,前往附近的一個早市。

  “淅瀝瀝……”

  今天的氣溫的確有些低了,行走在泉城的人行道上,下著濛濛細雨,進入深秋樹上的葉子逐漸變得昏黃,下過一場雨之后很多葉子也會被雨滴砸下來。

  來往的人都打著雨傘路上說不得干凈,偶爾會有一些水洼,繞是顧懷安他們繞著走,鞋子上也總會沾上一些臟。

  不過……

  打著傘,行走在這樣的小路上,其實也別有一番感覺。

  “西琳姐你喜歡下雨天還是晴天啊?”

  顧懷安隨口問了西琳一嘴。

  真就是隨口一問誰知道姐姐笑了下,竟然說:

  “如果你沒寫《晴天》可能我會喜歡雨天。”

  這話一出……

  “喔……”

  當時有些觀眾就來了興致,心說西琳姐伱搞事情哇!

  顧懷安無奈苦笑,又問:

  “那回頭我要是再寫一首《雨天》呢?”

  姐姐聞言相當淡定,手踹在上衣兜里,輕笑一聲:

  “那就都喜歡。”

  今天的姐姐穿了一件純白色的長款風衣,一只著傘一只手揣著兜的樣子,別提多御了。

  而她這話一出……

  “喂喂!”

  好多觀眾都看不下去了,想說你倆搞什么鬼呢!

  顧懷安你小子最好記得你是個有女朋友的人!

  還有西琳姐,你別那么撩人了好不好!

  最看不下去的還要數影帝蘇,他想說這兒還特么有個人呢,你們倆稍微注意一下別人感受行不行?!

  默默扶額,可能也是剛好看到附近有個賣煎餅果子的小攤嘛,影帝蘇再次祭出他的“轉移話題”大法,問顧懷安說:

  “所以咱們山冬人是平常也經常會吃煎餅卷大蔥嗎?”

  聞言顧懷安愣了一下,提起山冬,其實好多人第一反應除了方言土,大概就是煎餅卷大蔥了……

  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帶出去的傳統,總之現在好像全國的人都認為山冬人經常吃,并且也喜歡吃煎餅卷大蔥。

  “分地區吧,可能的確有人會經常吃,但我們家反正是幾乎從來沒那么吃過……”

  顧懷安搖頭笑道:

  “我說實話單獨吃煎餅卷個別的還行,但要是卷大蔥那真說不上好吃,家里能炒個菜蒸個饅頭誰吃那個啊……”

  這話一出,評論區好多本地人表示贊同:

  “我到現在也鬧不懂為什么別人都以為我們山冬人整天吃煎餅卷大蔥。”

  “是吃不上飯了嗎?是肉不香,還是那包子不頂飽?干嘛要吃那玩意兒……”

  “這就是個既定印象,當地的特色,我去外面上學放假回來我同學都喊我給他們帶點兒煎餅卷大蔥,老無語了……”

  叮,宿主成功接地氣獲得曝光,積分91X20!

  系統給了一發積分,眼瞅著蘇云堂和西琳可能都有點不解,顧懷安想了想不由得笑道:

  “你們可能不知道,其實煎餅比饅頭和米飯都貴,用好的面兒攤的更貴,你像我小時候我們家不是很寬裕嘛,吃個饅頭米飯就不錯了,哪兒吃得起煎餅……”

  這話一出……

  “啊哈哈哈……”

  一下給好多觀眾逗樂了。

  的確,現在煎餅真的老貴了,以前的話白面是好東西,大家都窮沒幾家吃得起白面,就用家家都種的粗糧攤煎餅,沒什么成本嘛。

  但后來那不是都吃白面了嘛,種地的人越來越少,粗糧反倒成了稀罕東西,自然而然價格跟著漲,粗糧攤的煎餅也就越來越貴。

  現在那些自律健身減肥達人吃的那什么……全麥面包啊,蕎麥面條啊、粗糧饅頭啊,那些玩意兒也不便宜,也都是粗糧。

  煎餅嚴格意義來講跟那些東西差不多,用的原料和制作過程比那些還健康呢。

  很多人可能看不起煎餅,一提到煎餅就想到山冬,想到山冬就想到土,想到土就會覺得那玩意兒一看就很便宜不貴。

  但其實,那玩意兒比你們流行的全麥、粗糧要更貴,要更健康,更好吃。

  “這樣啊……”

  聽完了顧懷安的解釋西琳和蘇云堂面露恍然,還真對當地的煎餅肅然起敬了。

  這世界上總有些不起眼的,你覺得很便宜的東西,但其實很多你都不一定買得起。

  比如馬路中間的護欄,至少500塊一米,撞的多了直接傾家蕩產。

  評論區這時候有人忍不住說:

  “其實我覺得西琳和蘇云堂應該理解不了這種……”

  “一方面平時他們不吃主食,另一方面人家也不差這倆錢兒。”

  “饅頭煎餅幾乎是最便宜的主食了,這種錢普通人都注意不到,更別提他們這種賺大錢的明星了。”

  其實顧懷安說饅頭和煎餅的價格差距,是,可能有差距,但你要說現在誰家吃不起,那真不可能。

  對于收入水平高的人來講,他們更不會在意這點兒小錢兒。

  你像是他說的煎餅,現在小米面的煎餅可能賣10塊錢一斤,玉米面的7塊多,可哪怕如此他們一天日入幾十個W都不是問題,你問他們會否在意那幾塊十幾塊一斤的煎餅?

  他們真不會在意。

  一天買它個十斤一百斤的又如何?

  可偏偏……

  這才是真正的民生,這才是真正普通人會關心的事情啊。

  莫要說鄉村城鎮,就是城市里的人,去超市買菜會關心價格,買饅頭買面條也會關心價格,這才是正常人的生活。

  一般人提起山冬本地的特色“煎餅”,只會說啊煎餅卷大蔥啊,那煎餅啥啥啥的……

  誰會關心煎餅比饅頭貴?

  只是這一點上,其實觀眾們就覺得,顧懷安跟他們還是蠻貼近的。

  為什么那么多人一口一個“我兄弟”的喊著顧懷安啊?

  因為他真的就像是他們日常中身邊的朋友一樣,過著普通、平凡的生活。

  叮,宿主成功接地氣獲得曝光,積分91X20!

  恰時,系統又給顧懷安來了一發積分。

  幾人一路聊,一路到了附近的早市。

  有一說一,北方的市場,無論是早市還是什么,幾乎都是簡單粗暴,吃的喝的干啥的都有,而且比較豐富多彩。

  在云南的時候,大家一起出去趕早市,顧懷安就覺得他們當地的集市有點……簡陋。

  這不是沒理由的,習慣了北方簡單粗暴的集市,真的很難適應南方那種風格。

  不說別的你就說買菜這件事,南方人買個土豆,可能就買一兩個,還得要人給削了皮,到了北方要這樣人家可能得回答說我看你像個地蛋用不用給你削削皮?

  還有就是買白菜,冬天家里囤白菜嘛,北方人都是幾十斤幾百斤的囤,那南方人上來整了個給我來一顆,人家老板鳥都不鳥你的……

  當然,這里也不是黑南方,南方人普遍飯量小買東西少可以理解,至于削皮什么的,的確要求老板服務了,但他們那邊物價也高啊,東西賣的貴,服務可不就得上去?

  早市上逛了一圈,吃了個早餐,剛打算去景點呢,雨越下越大了。

  “嘩啦啦……”

  本身到了換季的時候,下雨就是常有的事兒,顧懷安他們可能沒趕到好時候,剛好今天雨下的比較大就是了。

  顧懷安和西琳、蘇云堂也被迫跟著攝像大哥在附近的一個屋檐下躲雨。

  “也不知道晚上這還能不能進淄趕烤。”

  顧懷安看著那天兒啊,有些擔心。

  同一片天空下,擔憂著的不僅僅是顧懷安,還有正在青搗的裴婧淑。

  “淅瀝瀝……”

  青搗這邊雨下得倒是不大,不過其實也耽誤了裴婧淑的拍攝,從早上開始裴婧淑的黛眉就始終蹙的緊緊地,如果因為下雨拍攝耽誤了時間,那可能她晚上就來不及過去見顧懷安了……

  說實話她很討厭下雨天,也蠻怕打雷的,以前下雨天她從來不出門。

  轉眼間,時間到了下午。

  讓顧懷安他們頗感欣慰的是,雨并沒有一直下很大,倒是沒有耽擱他們的錄制。

  中午飯后酒店休息了會兒,幾人就結伴去坐高鐵,打算“進淄趕烤”。

  也不知道是節目組安排的還是巧合,他們坐的還是那個燒烤專列呢。

  車上有一些當地官方送的小禮品,蠻精致的,影帝蘇也順勢幫忙宣傳了一下……

  至于說到了淄勃要吃哪家的燒烤,這個顧懷安就不知道了,他主要負責泉城這邊帶著蘇云堂和西琳逛,去淄勃他不是門兒很清。

  話說從夏天開始顧懷安就一連刷了幾個月的“淄勃燒烤”,這波雖說有點炒冷飯了,不過好歹也是去嘗嘗嘛。

  人多的時候,人擠人,反而沒意思。

  到淄勃的時候已經是晚上的六點多了,十月的山冬,六點多天就黑了,顧懷安他們到燒烤店的時候星星都在天上眨眼睛了。

  十月的晚上,天氣其實已經有點冷了嘛,晝夜溫差又大,到晚上已經能看到裹著羽絨服騎電動車的鹿人了。

  故此顧懷安他們吃燒烤肯定也不是露天的,得轉室內。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淄勃,可能是天公作美,雨不咋下了,連陰云都散了……

  這個季節吃燒烤的人少,不過誰讓淄勃燒烤從夏天開始就一直火,所以店里人倒是還不少。

  顧懷安他們的到來,雖說因為攝像老師而引來一些目光注視,卻也并沒有引起圍觀。

  隨意挑了個人少的位置坐下,然后開始點菜,點完菜沒多久這邊的店員就拎著一個那種……

  平常大家刷的視頻里的那種燒烤用的小爐子上來,里面有幾根燒的差不多的碳。

  “其實他們這個燒烤跟別的地方不一樣的就在這兒,他這個爐子可以一直讓串是熱的,涼了可以自己熱一下……”

  顧懷安不由得笑道:

  “你像我們那邊吃燒烤,要是那種有服務員隔段時間端著一盤剛烤好的串兒來發的那還好,要是直接你點多少給你烤多少上多少的那種,吃不一會兒就涼了,光是熱就得讓他熱上好幾回。”

  影帝蘇點頭表示認可,說自己在內蒙XJ吃燒烤他們有那個馕坑什么的,肉串老大了,很帶感……

  顧懷安說你說的那是大的,你見過小的嗎,我前幾天去寺川趕個通告,吃的他們那個串兒,哇那玉米竟然能按粒穿我都看傻了。

  剛開始點的時候還納悶兒呢,一串玉米這么便宜?一塊錢?這是做慈善來了?

  一上菜他才明白是怎么個“一串”。

  蘇云堂呵呵笑著說南方人普遍飯量小,就跟上午說買菜一樣,人家買菜一般都買的少,他們那個串兒也是便宜嘛。

  說到這兒顧懷安就忍不住吐槽,感覺那什么土豆片兒、茄子片兒、玉米粒串的那些,都是智商稅,這錢還帶這么好掙的?

  上菜前,倆人相談甚歡。

  很快他們點的燒烤上來了,這邊的特色其實就是串不全烤好,烤個半成品,然后給放在那個小燒烤爐上,自己烤著吃。

  桌子上的小燒烤爐上面的架子有上下兩層,上面的放些烤好的直接吃,下面放些需要烤的慢慢烤,也就剛好。

  這時候顧懷安會跟蘇云堂提說也就是現在季節不合適,要是夏天,弄點兒扎啤,配著這燒烤那才真的到位了。

  蘇云堂笑了笑,似乎沒有提“酒”這個東西的打算,好像在鏡頭前提“酒”感覺不太禮貌一樣。

  而且他有件事沒好意思說,那就是他平常幾乎不會喝啤酒,更多的是喝點紅酒、白酒、黃酒這些。

  主要是黃酒,養胃,健腎。

  “可以喝一點呀。”

  倒是西琳,她指著冰箱那邊,說:

  “我看那邊好像有些不一樣的酒,要不我們過去弄幾瓶?”

  姐姐很爽朗,開玩笑,人家可是少數民族,喝酒就沒服過誰。

  顧懷安有些猶豫,問:

  “咱們這錄節目呢,合適嗎?”

  “有什么不合適的?”

  西琳看了顧懷安一眼,笑道:

  “你該不會是酒量不行,怕自己喝多了耍酒瘋吧?”

  “那肯定不止于……”

  顧懷安擺擺手,商卓妍演唱會慶功宴那晚,徐詩韻、沈語琪和韓相宜三人紅酒、啤酒、白酒輪番轟炸他,他愣是撐過了三旬屹立不倒。

  本身他酒量就好,喝啤酒的話,也不是跟誰吹,有人問顧懷安就會豎起一根食指……

  不是一提,不是一箱,更不是一車。

  而是:一直喝。

  經常喝酒的人眼里,啤酒那也叫酒?

  喝到最后跟特么喝水沒區別的!

  “我們可以喝一點嗎?”西琳問蘇云堂。

  “嗯……可以。”

  可能是感覺氣氛到了吧,蘇云堂也沒扭捏,錄節目也不是不能喝酒啦,那還有酒桌上錄的節目呢,有些話不喝點兒酒你都說不出口。

  正因為喝點兒酒,才能聊得更盡興。

  于是顧懷安便和西琳跑前臺那邊整了點兒當地的那種,泰山原漿的7天啤酒。

  這個跟那種普通的工業酒精勾兌的啤酒還是有點兒區別的,或許比不上那種一廠二廠的鮮啤原漿,可也好歹比普通的啤酒要好點。

  “咕嘟咕嘟……”

  倒上酒,串也烤好了,一口肉一口酒下肚,立馬感覺那個勁兒上來了。

  店家給上了那種當地的小餅,說實話喝酒一般不會先吃面食,可誰讓這是當地特色呢,顧懷安也就沒扭捏,將小餅對折兩次,蘸醬,放上蔥,擼上串兒……

  塞嘴里就是炫啊!

  烤的又焦又嫩的肉串和蔥、醬的味道混雜在小餅里,那一口下去,別提多帶勁了。

  “你慢點兒吃……”

  西琳不由得拍了顧懷安一下,這小子怎么吃東西總是這么狼吞虎咽的?

  顧懷安解釋說,也不是狼吞虎咽,而是這種夾餅的東西容易散,你一口吃不完,就容易弄手上,不如直接塞嘴里。

  他不喜歡吃煎餅的原因也是這個,吃煎餅卷菜卷不好也容易弄一手菜湯。

  引來觀眾一陣哄笑,表示真相了,同時系統也給顧懷安來了一發積分。

  也就在同一時間……

  一列青搗趕往淄勃的列車上。

  裴婧淑看著窗外的夜色,有些期待,也有些迫不及待。

  希望是驚喜,別是驚嚇吧。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