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84 讓心態熱切起來

  選擇讓沈家“菜霸”上新聞上報紙,那也是摸底一個多月之后的判斷。

  正如西行路上的孫行者,金箍棒下被打死的妖怪,要么沒門路,要么沒靠山,那些個給菩薩當坐騎,給老祖做童子的,總有一條生路。

  沈家“菜霸”靠的是兄弟多、子孫多,簡單來說,就是混黑的起家,想要找靠山起碼也得再運作個一兩年。

  可惜,張浩南沒打算給他們機會。

  除了五十來歲橫行鄉里好些年的沈家老大,剩下滿歲數的子侄,都被張直勤帶人連夜扔到了臨江鎮衛生院大門口。

  記者可不是只采訪“沈家農產”門市被查封這點破事,而且工商查封的理由是因為“沈家農產”賣熟食。

  《江皋日報》上報道的內容,說的是疑似發生一場規模極大影響面極廣的黑惡勢力火并……

  當然臨江鎮派出所會不會嚴查黑惡勢力之間的火并且先不說,至少“沈家父子兄弟”涉及到危害市場經營安全、擾亂社會治安秩序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同時沈家年輕一代身上至少背著幾十樁敲詐勒索和群毆,起步踩個兩年半縫紉機不是問題。

  但這顯然不會讓張浩南滿意,他要的是這群姓沈的腳踩不了縫紉機。

  這也是為什么會被扔到臨江鎮衛生院。

  可以救治,但也僅限可以救治。

  沒背景的妖怪被打殘之后,有背景的妖怪才會懂什么叫講數,什么叫談判。

  先禮后兵,“沙城食品”給過面子的,勿謂言之不預。

  而張浩南這次組團訪問江皋市農業局,也是順便再顯露一下門路和財力。

  長江農業論壇主要還是社會性質和學術性質,農業局的專家發言為主,而第一協作單位“沙城食品”,主要工作就是提供舒適的研討環境,然后順便也參與討論,講一講將來可能的投入方向及規模。

  期間“菜霸”被黑白兩道碾死,不過是一場談資,張浩南到現在連沈家老大叫什么都不知道。

  可惜有魏剛的警告,再加上江皋離得實在是太近,否則按照張浩南的本意,是直接送他們去長江游冬泳。

  車隊直接抵達江皋市農業局,張浩南在車上睡了四十來分鐘,醒過來正好就下車。

  “沙城食品”這邊人不多,主要還是市農業局、農業開發區、農場三個單位的人。

  “張總,發言稿。”

  “嗯。”

  點了點頭,將隨行秘書拿來的發言稿隨便掃了一眼,就遞了回去:“寫的不錯。”

  下車后,歡迎隊伍也是熱鬧,喜笑開顏外加鼓掌,當看到張浩南那畫風迥異的形象之后,歡迎隊伍不少人目光也是有些錯愕。

  穿著大衣的張浩南匪氣十足,全無機關干部該有的儒雅溫和。

  “歡迎,熱烈歡迎啊,陳局長,張總,我代表江皋市農業局歡迎你們的到來……”

  跟張浩南握手的時候,因為體型差距,再加上大衣本就寬厚,更是加重了強烈的對比,這就導致江皋市農業局局長邱少飛就像是站在了一頭牛面前。

  整個人小了不止一圈,有作風散漫的人,更是在隊伍后面偷偷地笑著。

  農業局宣傳處的干事忙不迭拍照,其實市電視臺的記者也說要來,結果出門汽車爆胎,耽誤在了半道上……

  “張總,我們江皋市農業局,很期待將來跟張總的合作!”

  “江皋沙城一江之隔,自古以來就是互通有無,合作是應該的,我堅信,發展的主旋律就是合作。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創造財富,創造美好未來!”

  比空話套話,高考語文六十三分的實力不弱于人……

  邱少飛人到中年,見過不少后生晚輩,但像眼前這種生物的,有一說一,已經不是不多見,而是頭一回。

  要說張浩南是官宦之家、大院子弟,常年浸潤“八股文”熏陶,那倒也正常,可他早就打聽過,眼前這頭生物,不過是普通農民家庭出身。

  十八歲能有這份從容氣質,不簡單。

  兩邊一番寒暄,一番介紹,這才前往會客廳列席入座。

  張浩南跟沙城農業局副局長陳文林坐在一起,對面就是邱少飛。

  因為只是討論加入長江農業論壇這個學術及產業發展平臺,然后簽個意向書,所以也談不上什么正式會議,雙方發言都是比較隨意的。

  跟張浩南一樣,邱少飛也沒有看秘書準備的發言稿。

  沒什么卵用,又不是拉政策或者表功勞,長篇大論完全就是浪費時間。

  “陳局長,長江農業論壇這個平臺,具體有什么說法沒有?”

  “這個問題我看還是讓張總來說好了,我們沙城市農業局只是發起倡議,想要為基層農民創收,同時盡可能地增加地區農業產值。但倡議只是倡議,發展還是要有企業和百姓共同合作的,‘沙城食品’作為第一協作單位,目前來說,具體的農副產品項目,都是由‘沙城食品’提出,然后市農業局研究討論……”

  陳文林說了一下前因后果以及平臺發展方向,對面邱少飛和江皋市農業局的與會人員,都是一聽就懂。

  講白了,沙城市農業局想要搞錢,農民要有錢,農業局也要有錢,這樣市財政也會有增長。

  政績名聲一把抓,不搞要面子不要里子那一套,但要做好,就得有企業配合,目前沙城市內,最上檔次的就是“沙城食品”。

  畢竟出口賺外匯這個講法,這年頭依然是悅耳動聽。

  而邱少飛如此期待,也正是因為“沙城食品”展現出來的實力,要知道江皋市今年國民生產總值是六十七億,光一家“沙城食品”,就足夠接近江皋市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十分之一。

  要不是市長和分管農業的副市長今天在崇州開會,市政府的車隊就會在沿江省道入口迎接張浩南的車隊。

  邱少飛極其重視這個“長江農業論壇”,他知道簽了意向書之后,肯定會長期保持溝通,對本地區的農業發展必然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多的不敢說,在這個平臺框架下,“沙城食品”作為第一協作單位,現在就可以發起“大橋養豬場”的復制推廣模式。

  張浩南現在要是說出來合作,邱少飛現在就敢答應一切“喪權辱市”的“條約”,要不是沒辦法簽個九十九年土地租約,邱少飛是真的想試試。

  “張總,那就請您講兩句?”

  “好,那我就講一講我的一點淺見。”

  也沒有客氣,張浩南看著邱少飛說道,“作為商人,我就從利潤這個方向上來說。”

  “從田地利用率問題說起吧,不管是江皋,還是說沙城,還是說周邊其他地區,農村每戶農田保有量非常少。田間管理主要靠的就是一家幾口人,單位畝產受糧種、化肥、氣候等等因素影響,再加上傳統政策、市場波動,單個農民家庭從主觀意愿上說,一畝地種下去,有的吃就夠了,能賣一點出去的話最好,賣不掉那就算了。”

  “家庭和家庭畢竟是不一樣的,有的家庭人多,有的家庭人少,有的可能要上班,有的可能就是完全務農,那么田地管理肯定是參差不齊。你家肥田粉多一點,我家藥水忘了打,無法統一管理和量化。”

  “那么同樣一百畝地,分攤到好幾十家,可能就有大量農藥化肥被浪費了。而最后總的土地產出,也無法按照某一家高產田來衡量。”

  “但要是我們用統一管理的辦法,不管是國營農場,還是說種田大戶吧,至少還是一百畝地的話,光糧種化肥農藥的物質投入,起碼節約百分之三。陳局長,是這個數吧?”

  “三點五,這個我們對照過農場和附近散戶情況的。”

  面對張浩南的提問,陳文林給出了更加準確的回答。

  “所以不難看出,投入相對更少,產出相對更高的農場或者大戶,肯定是提高了農田利用率。但顯然單算這筆賬是不夠的,因為如果散戶農民把田租了出去,他們本身又怎么辦呢?總不能坐吃山空吧?”

  “因此,在讓散戶農民離開舊有土地之后,如何維持生計,其實就是重點。當然,這也是創造出來的利潤之一。”

  “相較傳統小農作業,顯而易見在現代社會中,工業產出要遠遠高于農業。讓散戶農民,或者確切點說,是散戶農民家庭中的適齡勞動力,進入工業生產活動,是提高散戶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方式。”

  “同時,從勞動力市場的一般規律而言,農民進廠說實話,他們自身對收入預期是不會太高的,作為商人,準確點來說是資方,就能用相對較低的用人成本來雇傭同樣數量甚至更多的生產工人。”

  “而這個相對較低的用人成本,對散戶農民家庭而言,在現階段,依然是實現了家庭總收入的高增長。畢竟客觀上來說,糧食價格,尤其是主糧價格,必須受到國家嚴格調控,散戶農民的農業收入,是有其基本上限的。”

  “那么從我資方角度來看,我至少能賺到兩份利差,一是土地使用增值,二是用人成本相對低廉。”

  張浩南一番講話下來,全程講的好像是資方如何獲利,但邱少飛卻心知肚明,張浩南是把政府可以獲得最大的好處,都攤開來擺在了面前。

  在新時代的條件下,落后地區或許還能繼續享受微弱的“工農業剪刀差”,但在相對發達和落后混合的地區,愿意繼續承受這種硬性剪刀差的農民,只會越來越少。

  矛盾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增加,只有縮小一個地區內的相對貧富差距,才能緩解矛盾。

  而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快速發展,不斷地加大投資或者拉來投資,自然會緩解甚至掩蓋矛盾。

  張浩南嘴上說的是他怎么獲利,實際上就是光明正大地引誘江皋市農業局,只要跟他合作,就會有這些好處。

  當然,江皋市可以選擇不合作,這并沒有什么關系,最多就是邱少飛選擇擺架子的時候,被送去檔案館上班罷了。

  在張浩南發言之前,江皋市農業局只是希望達成合作項目;但在張浩南發言之后,性質就發生了一點點變化,江皋市農業局領導層,現在是熱切地迫切地急切地希望達成合作項目!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