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616 頂級學院派

  真相和謠言交織在一起,情報上真真假假,也就有了“瞞天過海”的資本。

  姑蘇方面是不太清楚“走馬機場”規劃細則的,因為只有到項目報批階段,姑蘇市政府才會正式對接,此時姑蘇市國計委牽頭,規劃、土地、交通、環保、水務、招商等部門共同參與推進。

  項目報批開始階段,不是說大家湊份子一樣劃一塊空地就行了,在成立項目部之前,還有六個重要環節需要一一打通。

  最低難度的一個環節,就是姑蘇市或者說規劃部門,首先要提供可能做為機場預選的場址,一般至少要有二塊以上。

  倘若是姑蘇、梁溪、毗陵這樣的經濟相對發達工業城市,不僅僅是要提供周圍的規劃圖,與之配套的詳細規劃,那是一條都不能少的。

  涉及到的基層人員,沒有十萬,五萬總歸也是要有的。

  這還只是成立項目部之前的第一關,項目報批之前的準備,充不充分,從編制項目建議書和確定建設規模及項目功能定位、物業配比,就能一目了然。

  能否讓項目報批減少阻力,前期準備工作的預備工作,同樣難度不小。

  在沒有成立機場項目建設所在地籌備工作小組之前,地方政府提前打掃干凈房子,這就是態度和誠意。

  民航設計院或者說空軍設計院過來考察,多少也是有點人情世故在的,雖然未必能有多大干擾因素在其中就是了。

  李凝華現在的底氣,就是跟張浩南綁定,不是張浩南綁定他,而是他反過來綁定張浩南,只是這事兒不能說,也不能承認。

  虞山市領導班子里面搞明白的一個都沒有,只知道李凝華跟隔壁沙城的張老板關系好,說投資什么就投資什么,太客氣了。

  但這一切都被劉諶這個老學究看穿,誰叫這頓小大的“大橋農村銀行”團圓飯,他也在場呢。

  劉諶的判斷很精準的,就“大橋農村銀行”的特殊性,那么多國資委摻和在里面,是為了好看嗎?是為了玩市場化的“過家家”嗎?

  無非是尋個能保本增值的地方。

  江湖上那種“擊鼓傳花”,除了不要命的傻卵,哪個腦子靈光的不是直接無視?

  而想要保本增值,除開各種固定收益投資之外,無非就是找個大客戶放點“印子錢”,大客戶肯定不可能是非法盜砂的土老板,起碼也是地方龍頭企業,最好直接就是政府的大基建項目。

  不過顯然“張同學”既然在其中當了壓艙石,那就不可能小打小鬧,類似機場商業開發或者物業等等,都是可以下重注的優質投資。

  按照發達工業城市的機場建設和地方經濟產出比,大概一比十到一比二十,這年頭每一百萬客流量,怎么地也能創造幾個億的產值。

  所以到鄉下吾家埭做客喝茶的時候,劉諶在“沙食集團”總部大樓正好翻了翻年鑒,把虞山、沙城、金倉外加四分之一鹿城和三分之一澄江的大工業人口毛估了一下,得出總數之后,再根據三產增值比重來算年增量,他粗略地得出一個不太準確的數據。

  以沿江三縣市的貿易量,每百萬客流量,大概會直接間接創造兩千個左右就業崗位。

  只會比這個數字高,而不會比這個數字低。

  究其原因就是沿江三縣市再加上澄江的港口規模,如果視作一個整體,那實在是大得有點驚人,瞬間全國排名前十。

  依附其上的服務業增速,在機場建設期間,應該就會不斷加快,然后在機場落成之后,形成一波兩三年左右的大爆發,之后就是正常的穩步發展。

  對國民生產總值這玩意兒,劉諶是沒啥興趣的,但機場建設能帶來更多的電網、公路交通、軌道交通,這是可以想象的。

  其中真正有重大意義的,在機場本身之外,就是圍繞機場的交通網規劃。

  當然,劉諶也很確信,以沿江三縣市的布局,大概率就是沿江走向的公路交通,保底就是兩條高質量公路,一條“機場快速路”性質的高架路,一條則是區域省道的補充。

  至于說軌道交通的規劃,那就有講究了,從城市發展出發,不太可能直接從姑蘇接通虞山市,但是,長期規劃來看,完全可以從未來“貸款”一條線路。

  以這條“貸款”來的線路,為姑蘇本身的軌道交通建設背書。

  明面上好處就是能夠加速軌道交通規劃建設,不太方便直說的,那就是能夠加速通過政務院的審批。

  這里面就是姑蘇內部的活兒夠不夠到位了。

  軌道交通建設的計劃,姑蘇幾年前就開始了,但正式要啟動軌道交通線網的研究與規劃,大概就是過完年。

  正常來說,三五年是肯定要的。

  不過現在嘛……

  劉諶掐指一算,覺得姑蘇命中缺土木,得有大神帶一下,才能加快速度。

  “不是吧,劉院長,大過年真就不準備過年了啊?你明天還要去‘走馬塘’轉一轉?”

  在大食堂中,劉諶參加了“沙食集團”的團圓飯,高管也好,工人也罷,知道此人是姑蘇來的大官,都紛紛覺得老板不要太牛逼。

  又聽說這個大官是老板的老師之后,轉頭就紛紛督促自己的子女,要好好讀書,只有考上了好大學,你才能跟同校的大官老師攀上交情。

  劉諶對“沙食集團”的團圓飯非常滿意,伙食很豐盛,上臺面的“鮑參翅肚”都有,大龍蝦也看著紅紅火火挺喜慶,老人中意的大肘子紅燒肉糖醋排骨之類,也一個不少。

  總之一桌席面吃下來,說浪費也浪費,說不浪費也不浪費,因為都要打包走的。

  打包盒摞得老高,來不及吃的,就直接打包清盤子。

  反正劉諶吃得挺爽,明天大大于是也沒打算直接回家,先看看“走馬塘”的情況,再回姑蘇。

  今天禿頭老漢也在,他打算明天跟劉諶一起過去“走馬塘”看看,做到心里有數。

  原本機場規劃是橫跨沙城和虞山,現在沙城這邊內部有點小內耗,這事兒索性全力支持虞山算了。

  反正李凝華這個人,做團結工作也確實做得不錯,禿頭老漢是很滿意的。

  “我要做到心中有數啊。”

  挖了一勺蝦仁在碗里,劉諶吃了一顆蝦仁之后,才接著道,“現在國計委正在改革,我估計等‘姑蘇產業園’項目穩定下來之后,還是要回原單位系統的。”

  “政務院體改辦,還有經貿委,會拆并到國計委,回去確實挺好的。不過以劉老師的才能,我感覺在地方政府也蠻好的。廣陵的朱市長現在不也是紅紅火火?”

  張浩南此言一出,劉諶猶豫了一下,他其實現在沒有底氣主政一方,搞務虛理論建設,或者說給政府部門獻計獻策的時候,他壓力不大,可輪到自己要拍板一些重大決策,就會患得患失。

  學院派主政通常就是兩種情況,要么搞得一團糟,爛到爆炸;要么就是處處生機,多點開花。

  那種平庸的混子,反而成了少數。

  不過劉諶倒也不是純粹的學院派,不怎么跟學術圈的一起念經,也不搞玄學預測那一套,帶出來的研究生在基層做事,大多數都跟他一樣走詳細數據分析。

  這方面的自信,還是很足的。

  底氣不足的緣由,歸根究底還是揣著責任心,他并不存在傳統士大夫那種“代天子牧民”的奇葩心態,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很少。

  “其實我還是更想回學校教書,反而輕松點,現在說實話,壓力太大了。哪怕是細微的工作,也怕辜負了太多人的期待。我在江右省做了幾天‘青天大老爺’,有一說一,當地的同志捧我兩句,我是沒啥感覺的。但是老百姓的處境以及期望呢……”

  話說到這里,劉諶沒有再說下去,因為張浩南拿起酒杯跟他碰了一下。

  一旁魏剛忽然開口道:“做工作呢,有時候想太多其實反而不好。劉市長,你看不管是我還是說這只……還是說張浩南,都不會瞻前顧后。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準備妥當了,才來開展工作。這就像是打仗,情況是瞬息萬變的,誰會來關照你的處境呢?無非是定好了一個戰略目標,然后層層執行下去罷了。”

  “我今天拿出來的不是假酒啊?”

  張浩南看了看葡萄酒瓶子,“是內部特供啊。”

  “你啥意思?”

  “我的意思呢,就是難得看見老先生居然會心平氣和地說人話,太讓人意外了。”

  “大過年的老子不想罵人。”

  瞪了一眼張浩南,禿頭老漢拿著一塊大骨頭就開啃,嗦得非常高興,倒是把劉諶的煩惱都一起嗦走了一般。

  此刻劉諶心里也是暗罵自己真是矯情,真是教書匠當久了!

  有張浩南這個怪物學生在,做啥沒有兜底?

  干就完事兒了!

  只不過“文化人”多少還有點矜持和含蓄,劉諶雖說一把年紀了,終究不太可能跟魏剛這種底層泥腿子混上來的一種風格。

  吃飽喝足之后,劉諶在“沙食集團”接待酒店略作休息,就又叫上司機往外面轉悠。

  張浩南怕出事情,讓張浩程帶人跟了一輛車過去,以防萬一。

  大過年的,攔路搶劫多得是,尤其是路邊探頭還比較少的情況下,哪兒也不放心,越是過年越是如此。

  劉諶在車上看到后頭張浩程的車,笑了笑:“你們以后做事,可以跟張總學一學,性格可能是不太好,但工作細節還是不錯的。”

  秘書在副駕駛位置上轉頭瞄了一眼,也笑了起來:“市長,這張總的老家,搞得不錯啊。好多新房子都不是老式的磚混,說是大別墅,也不過分。真好啊。”

  “蓋房子都要錢的,你沒看到連河道都干干凈凈嗎?河岸也做了加固,基本都是硬化路面,竹林樹林也都做了公園化改造,這些不是普通鄉村可以承擔得起的。其實嚴格來說,不能視作一般農村,而是要當成現代化改造過的大型莊園。或者說,這就是一個工業化的農村,不是浮夸式的面子工程,而是有底層支撐的,并且冗余很大。”

  “是哪方面的冗余?”

  “第一是沒有超承載的人口,從他們村部的規劃來看,是分成了幾步走的。僅僅住房這一塊,就把原本分散的住基,重新集中規劃起來。有點像是華北農村的放大版本,這樣在供電供水通信排污等等功能上,其實減少了成本。”

  “當然了,也不是搞成京城那種大型小區,一弄一大片,而是把整個村莊的土地,劃分出若干區域,既要保證土地利用率,又要不擁擠,光規劃設計這一塊,都是要花錢計算的。村莊的居住區、功能區一一區分,其實從沙城本地的經濟發展來看,倒也沒有個人住房上的用地緊張,反而配套的小學、幼兒園,還要額外承擔本村之外的義務教育功能……”

  他看得還是很仔細的,對很多小細節,把握得極為精妙。

  “而且吾家埭沒有貪多,在‘合村并寨’上相當克制,這樣對她們三個村的管理,基層干部的壓力也不大。大致上原先的婦女主任管一千幾百號人,現在也無非三四千人,多開一間辦公室的事情。要是再增加,那就麻煩了,起碼要跟鄉鎮或者縣市一樣,設置一個專門的辦公室,反而有些……強人所難?”

  也沒有太細究用詞,秘書聽懂了這里面的關竅,也是受益匪淺。

  做秘書去基層,哪怕是“鍍金”,起碼也不能鬧笑話,有些在高處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到了基層,人家未必聽得懂你在唱什么《圖蘭朵》。

  曲高和寡的問題,大多數時候,身在其中的人是無知的,并且還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第二是人口質量極高,我不知道伱有沒有注意到,在食堂的入口右側,其實有個‘當月優秀員工’名單,其中有一個女工,大約是本村的婦女,她的進步,是拿到了大專文憑。”

  “啊?”

  “哈哈哈哈……是不是驚到了?我看到的時候,都覺得有些驚訝。通常來說,想要一個農村婦女投入精力在提升自我上,是很難的。不管是哪里的村莊,跟貧富也沒有關系,蓋因傳統會束縛她們在公婆丈夫子女妯娌家務之間,那么,既然會突破傳統,就必然有打破傳統的力量存在。而顯而易見,不會是自下而上的,肯定是自上而下的。”

  劉諶雙手交疊在身前,“自下而上的打破傳統,那叫造反,在很多人眼里,那是大逆不道,是倒反天罡。但若是自上而下,那就不一樣了,倘若還給一些甜頭,那放在古代,這叫‘皇恩浩蕩’。‘當月優秀員工’獎金有兩百塊錢,我問過了的。”

  “市長居然連這些都注意到了,我就記得那公告欄上有個叫張然亮的小天才,還去了‘少年班’。”

  “那你有沒有注意到,村部其實還有個獎學金名單?考上了好大學,包學費生活費之外,還要獎勵三萬八。”

  秘書聞言竟然有些羨慕。

  不過他轉念一想,便道,“果然是方方面面都要錢啊。”

  “先要物質文明建設,才能把精神文面建設也搞好嘛。古人都說了,倉稟足而知禮節,都是類似的道理。當有人引導著去提升自我,或者說做個人提高吧,也不定是一定要提升學歷這種,其余才能技能,都是可以的。在這個自我實踐自我提高的過程中,人是會重新找回生活信心的,這一點尤為重要,所以我才會說人口質量極高。因為這不是一個靜態的或者說突然性的,而是動態的,長期的,是一個過程。”

  “我也覺得一村的人素質是要高一點,二村三村的,好像是要差一點意思。”

  “你就直說是暴發戶嘛。”

  “嘿嘿……”

  訕笑的秘書有些尷尬,不過他還是問道,“那以后這張總老家,會發展到什么程度?”

  “保底肯定是有了,上限如何,這是不好說的。不過,這就要講到我剛才提的工業化農村底層支撐冗余的第三點,那就是這里的一致性很高。我們開務虛會議,常說要保持步調一致,這其實就涉及到了從上至下的傳達,政策、文件、精神等等吧,如果不一致,就會出現偏差。幾千號人的偏差,上面歪一點點,底下不知道什么模樣了。老話講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些類似吧。”

  劉諶并不掩飾對吾家埭的欣賞,因為他看到過村部的老照片,那真是一言難盡,能夠短短數年,就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里面張浩南肯定是起到了帶頭人作用,但集體的步調一致,才讓整個發展得以順利進行。

  內在本質,其實就是組織度高,但這話劉諶不能跟秘書講,他能理解最好,不能理解,也沒有必要多加解釋。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