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0章 拉練終點,豐碑治心,下山背水

  大約半個小時后。

  施劍雄和中尉開了一個小會。

  趁著這時候,李修也從董興口中得到了上尉的身份,是邊防七團大功六連的連長,名叫趙國強。帶著全連駐扎在前沿的734哨所。

  而很快,趙國強就回來了。

  回來后,也不免多看了李修幾眼。

  不過,很快,趙國強看著新兵連的眾人,緩緩點了點頭,道:“雖然因為大雪,時間延誤了半日。”

  “但…你們都是好樣的。”

  “一百二十公里,雪域行軍,四日三夜!”

  “不錯,很好。沒丟好男兒的骨血!”

  新兵們昂起頭來,身體挺得筆直。

  “這里是734哨所,是我軍對天竺最前線的哨所之一。海拔高達3211米,最高駐勤點高達3821米。是疆區內為數不多海拔超過3000米,可能會發生高原反應的地區。”

  “你們之中,有任何感到身體不適,呼吸困難的,需要立即向我稟告。”

  趙國強簡短介紹,隨后道:“這里是你們拉練的終點。你們原計劃會在這里休息一天,然后會有軍車將你們運回去。”

  “但因為大雪封路,加上大家疲勞積弊,上級研究決定,允許你們調整兩天后再返回!”

  “現在,所有人跟我來。”

  說著,趙國強背過身來,領著新兵連的眾人前進。

  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了邊境的緊張與嚴峻,平日里話最多的趙雷,此時也是直視前方,目光炯炯。

  很快,眾人來到一塊石碑前。

  石碑很小,只到小腿間。

  上面,卻有著密密麻麻的名字。

  雪早昨天就停了,但風卻沒停,此時吹在眾人臉上,如刀在割。

  所有人,臉色肅穆到了極點。

  新兵們即使再傻,也知道,眼前的這座石碑,非常沉重。

  “自我們邊防七團駐守疆區邊境以來,一共有四十一名戰士永遠留在了這里。這些人當中,最小不過二十一歲。

  他們的事跡,有的報道了,有的沒報道。

  有的在世界其他地方留下了痕跡,有的或許只有我記住了他的名字。但不管環境多么惡劣,不管任務多么艱巨,他們沒有怕,沒有退縮,他們是英雄。

  眼前石碑,很小,石碑也不能容納太多人。但…伱們來到了邊防七團,就要做好覺悟,要傳承他們的意志,履行身為一名野戰邊防軍的職責!!”

  “你們…有沒有信心?”趙國強對著新兵們吼道。

  “有!”

  眾人扯著嗓子大喊,表情堅決。

  “全體默哀。”

  趙國強說完這句話,就不再多說,看著石碑,

  所有人低下頭,看著石碑上的名字,腦海中也不斷閃爍畫面。

  冷風整日吹拂,遠山嚴峻,大雪蓋過膝蓋。

  高聳的海拔,緊張的枯燥的工作,日復一日。

  看似無限美好的疆區,充滿著巨大的危險。

  而邊防軍的責任,就是要把危險隔絕在防線之外,一步不退。

  人是感性動物,而此刻,新兵們內心都受到了沖擊。

  尤其是一些新兵們,突然明白為什么老兵們對李修唱的孤勇者,產生這么多感慨了。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這群人就在黑夜里默默守護。

  看到這里,趙國強再度開口道:“你們被分配到的…是邊防軍。”

  “是國家的尖刀”

  “尖刀,就要比其他地區的軍隊更強更鋒利!”

  “現在,面對英烈,我問你們,有沒有這個志氣!”

  趙國強吼道。

  “有!”

  新兵們齊聲怒吼,道。

  “很好。相信,英烈們看到我們如今河山大好,也會仰天長嘯,飲酒高歌。”

  新兵連拉練的終點,是國界邊境。

  是最真實的前線,最真實的哨所。

  無論是險峻的環境,緊張的氣氛,還是悲愴的石碑。

  都讓新兵們受到了重大的沖擊。

  李修明白,正是因為戰士們用身軀為邊境澆筑成一道無法翻越的堅固防線,才有如今山河無恙。

  刷刷刷。

  所有人齊聲敬禮。

  李修等一眾新兵,親眼見證了前線緊張與艱苦,悼念英烈。

  每個人的精神意志,都得到升華。

  這種感覺,只有真正站在密集小字石碑面前,真正感受這里冰冷的寒風與一望無際的冰雪,才能感受到那種震撼。

  …………………

  晚上。

  新兵們在734號哨所休息。

  畢竟,一百二十公里拉練,極大的消耗了新兵們的體力與精神。

  所以不會讓新兵們徒步趕回,而是派遣軍車把新兵們送回原連隊。

  當然,不會走無人區雪路。

  要是再走雪路無人區,未免太過變態。

  李修被分到的哨所駐勤點很特殊,也很險峻。

  并沒有和其他駐勤點聚在在一起,而是位于聳立山巒中向前突出的一個平臺。

  李修和李大壯被一起分配到了這里。

  駐勤點地勢險峻,和地面垂直高度大概有四百米。

  李修剛來的時候,是晚上九點半。

  除了三名哨兵執勤,其余的戰士們都圍在一個純黑色的收音機電臺。

  電臺已經有些年份,播放時還有嘶嘶的雜音。

  不過,戰士們倒是聽的非常認真。

  “現在您收聽的是zy人民廣播電臺,文藝大聯播,為祖國干杯。在這里,我們向全國各族人民,地區以及海外僑胞,致以親切的問候,本期的節目是…”

  “……”

  李修沒有打擾他們,只是非常觸動。

  這里沒有電,更沒有電視,所以,每日的新聞聯播都是收聽的收音機。

  而像這種文藝大聯播,李修他們在連隊,還能看到畫面,在這里就只能聽歌聲音。

  一想到這是駐守疆區的戰士們,唯一了解外界的方式。李修就感覺有被觸動。

  聽完文藝大聯播,排長王國慶也是閑了下來。

  “你們是今年的新兵?哈哈,能在大雪山走到這里,不錯,不錯。”王國慶笑道:“我聽說,你們還抓捕了武裝盜獵者?”王國慶顯得很好奇,憨笑道:“我的消息很靈通吧”

  李修還沒吭聲,李大壯就指了指李修,道:“排長,我們班副可在抓捕武裝盜獵者的過程中立了大功!”

  “哦?你就是那個李修?”王國慶詫異道。

  李修點了點頭。他本來還想低調一下呢。

  不過,說了就說了。

  “哈哈,不錯不錯。”王國慶打量了李修一眼,溫和道:“聽說你還抓了作訓部的人?厲害!當年我們可被他們捉弄的很慘。”

  王國慶臉上浮現一抹追憶:“好好干,你這次可能能領到功,再拿一個,就能保送去軍校了。”

  隨后,王國慶又介紹道:“我們這個駐勤點一共住了十三人。其中兩個排長,一個漢族排長,一個維族排長,還有十一名戰士。”

  “我們平日里,主要的任務,就是在734哨所后面的這個十號山地區觀察警戒任務。”

  “因為咱們這個地方,用水比較困難,每次用水都需要從山下兩公里的地方背上來,所以即使你們在大雪中行軍了三天四夜,恐怕也不大能洗澡。”

  王國慶有些不好意思道。

  李修,李大壯齊聲道:“沒事沒事。我們用雪洗一洗臉就成”

  “當然,手,臉還是能洗的,雖然大雪封路比較煩,但也因為下了大雪,水就有了。平時,我們十三個人,就用一盆水洗臉,或者用毛巾沾一下牙缸里的水,只擦一擦臉。”

  王國慶很健談,也很溫和,對新兵完全沒有一點架子。

  李修再次對邊疆苦難的生活環境有了認知。

  水資源,居然這么匱乏。

  隨后,李修和李大壯用雪水洗了臉,然后就在帳篷內打了兩個鋪。

  帳篷規模是十二人制的大帳篷,不過臨時多住幾個人也能撐的下。

  晚上,李修看了一會兒書,也是只熬到了兩點,就早早熄滅煤油燈睡下。

  這會兒,他狙擊戰術經驗柱,也快肝滿。

  李修也覺得,他對狙擊戰術與種種案例理解的越來越深,而且幾乎已經到達了臨門一腳。

  不光是狙的準,還產生了一種戰場思維,也就是狙擊手意識。

  或者說…狙擊手應該做什么。

  畢竟看了許多狙擊戰術的案例,沒有形成反饋,才是真的傻子。

  深深吐出一口氣。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只差偽裝潛伏與狙擊速射兩門,李修就能兌換狙擊(精通)技能。

  第二天清晨,王國慶排長開始安排任務:“今天晚上,我們有三項任務。”

  “第一項任務,由楊軍紅副班長,帶兩名同志在十號山,進行巡邏,觀察,和警戒。”

  “第二項任務,由我,和瑪米排長帶領五名同志下山背水”

  “第三項任務,留守人員,由張勇鵬負責電臺聯絡,以及炊事保障”

  “兩名新兵蛋,跟我一起背水。”

  “希望大家在分工之后,要各負其責,統一組織,確保安全。”

  PS:晚了,這章三千四百多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