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1章 返回

  航天局內部陷入了極大的糾結。

  即使沒有XS-62旅游艙,天宮二號一樣能完成駐留任務,有沒有影響不大。

  但如果與XS-62對接就意味著航天員的太空的空間能極大擴展,一個超大型艙段能比得上十幾個小艙段的容量,這也是不容忽視的。

  最重要的是價格不貴,16億、620立方米空間,還包發射,航天局怎么也想不出自己怎么用16億也弄一個這么大的玩意上去。

  在五院和航天局持續幾天的思想斗爭時,這期間進步號都已經返回地球了。

  7月24日中午12點,三人組在狹窄的航天飛機乘員艙里共同進行著本次飛行的最后一頓午餐。

  宮保雞丁、肉末茄子、碳烤牛肋……全都是航天局贊助的,不要錢。

  這是航天食品部門在多次飛行任務后不斷改進出的新一代太空食品,比新遠的食品部門做的好吃多了。

  后者因為時間緊急反正就沖著保證吃不死人去的,絕對沒有航天局的好吃。

  不過鄧磊啃著牛肋排,卻沒什么胃口。

  倒不是因為要離開太空的失落,有一些但不是主要,主要問題是進步號艙內的味道。

  十幾個立方米的空間塞進三個大男人,三天是能將就過去,但是這三天他們可不是不吃不喝的啊。

  進步號上的廁所是個用硬布阻隔的狹窄空間,洗澡(擦拭身體)、上廁所都在那里,雖然排泄物都被抽真空了,但還是有味道出來。

  空氣循環系統已經將功率開到了最大,先是的指標也正常,但空氣中總有股奇特的臭味。

  地面也沒有辦法,主要還是因為空間太小,忍一忍,有空間站了就舒服了。

  XS-62的獨立衛浴就和神舟飛船的軌道艙差不多大小,還有獨立的氣循環系統,絕不會有異味。

  三人組吃午餐將包裝袋統一放置:這很重要,因為包裹鋁箔的材質是導電的且折角鋒銳,同樣具有危險。

  最后三個人同時打開一個小塑料袋的塑料旋鈕,里面是5毫升葡萄酒,它將為72小時的太空之行劃上句號。

  指令長鄧磊高舉酒液:“各位,我們要慶祝的不是太空三天,而是48天,因為我們經歷了48個日升日落。”

  周瑞:……

  趙曉文:……

  “敬四十八天!”

  三人同時仰頭將酒液擠壓進嘴里,趙曉文因為用力過猛向后翻滾,好在即使抓住了椅子。

  將艙內任何有可能掉落的物品固定扎實,三人互相幫忙穿上厚重的加壓抗荷宇航服,扣上面罩將自己牢牢固定在椅子上。

  椅背和腿托自動調節,依據三個乘員的身體數據調整到最舒適的狀態,維生系統開始向宇航服加壓。

  這個時候只有周瑞閑著,鄧磊不斷在控制臺上操作,檢查各項部件狀態。

  最重要的部分是通信、雷達、發動機、和隔熱層三個部分,失去后者會機毀人亡,失去前兩者同樣兇險。

  如果與地面失去了聯系和無法導航,整架航天飛機就全靠鄧磊借助離線地圖估算位置,尋找合適的地方迫降后再想辦法,一想想就十分糟糕。

  和普通的載人飛船不一樣,進步號的操縱權是地面與宇航員共有的,宇航員擁有單獨的決策權。

  所以鄧磊在檢查完參數以后,就向飛船的控制系統發出了減速降軌的指令。

  RCS推動航天飛機慢慢調轉方向,與運行方向成反角,然后尾部的25噸級氫氧發動機開始工作,將推力限制在13%左右,這是發動機小推力最省燃料的節點。

  由于推力大且燃料不斷減少,減速會越來越快,最終約40分鐘左右就將完全掉落軌道,開始向大氣層進發。

  這和開飛機不一樣,鄧磊在完全進入大氣前并不需要操控航天飛機姿態,這一切由計算機完成。

  “02、03,我機即將進入大氣,請調整姿態!”

  近地軌道上,一顆屬于航天局的遙感衛星也鎖定了進步號,通過地面和太空的定位不斷向進步號計算機發送修正數據。

  鄧磊感覺自己不是在進入大氣層,反而像是坐在沖浪板上因潮汐而起伏。

  進步號從阿美的圣弗朗西斯科上空接觸大氣層,底部的絕熱層與大氣激烈摩擦,產生明亮的橘黃色火光。

  此時是圣弗朗西斯科23日晚上22點,許多人只要一抬頭,就發現天上劃過一顆絢爛的流星,并且在向東方快速運動。

  “catch it!catch it!(追上了!)”

  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覺得是流星,阿美也有不少航天愛好者,正在郊外追蹤著劃破天際的進步號。

  “the shuttle,Jinbu shuttle(那是航天飛機,‘進步’航天飛機)!”

  “(譯)她真是美麗,簡直就是縮小版的STS,天知道為什么要停飛航天飛機。”

  “(譯)那三個人是我見過最酷的航天員,他們中的兩個都是大學教師,其中一個甚至已經快60歲了,航天飛機真的能把平民帶入太空。”

  這些人中又一個金發老頭,他正在自己的豪華酒店頂樓,也看到了劃破天際的進步號。

  “拆哪,拆哪,拆哪!”

  和華國一樣,阿美對航天飛機的熱愛的人群一點不少,尤其是2011年航天飛機退役之后,他們也是一直對此念念不忘。

  在鄧磊和趙曉文的視野中,他們像是巨浪中的小舟,濃稠的大氣是拍散的浪花,他們就是在浪花上急速滑行的沖鋒艇,不斷飛起、落下,過山車與之相比就好像超市門口的喜羊羊搖搖車。

  當大氣中的微粒從舷窗旁掠過,就好像有人拿著錘子咣咣在砸玻璃一樣,進步號的機體抖得快要散架。

  這不是強度問題,這點震顫對于進步號來說是沒有任何傷害的,如果換成100噸的H2,連震顫都會小得多。

  在不斷的起伏中,眼前黑暗的太空漸漸被亮藍色的天空取代。

  進步號當前高度:50000米。

  航天飛機的震顫已經消失了,鄧磊能聽到的只有空氣循環系統的穩穩聲和機器運轉的電流聲。

  他用厚達的手掌抓住方向舵,現在是他上場的時候了。

  現在,他已經進入島國領空外圍,兩架F15J和一架P3C起飛,從下方遠遠注視著已經減速到5馬赫的進步號。

  地面向鄧磊通報了情況,后者打開公共頻道,聽到了對方發出的問候。

  “航自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英雄の指令長。”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想想要不要回應,就聽到了公共頻道熟悉的中文。

  “這里是PLA AirForce,前方外機,我方正進行護航任務,請注意避讓,保持距離。”

  四架J11BSH戰斗機從福州起飛,在公海與進步號迎頭碰上,一路護航。

  有自己人護送的鄧磊安心了許多,隨著高度慢慢降低,在瓊州島外圍的時候,他的高度已經下降到13000米,身邊兩架戰斗機的飛行員對著他豎起了大拇指,然后一拉機頭,向兩側飛離返回機場了。

  新遠發射場的地面空指引導進步號進入降落航線,同時起飛了一架運12監視姿態,引導降落。

  鄧磊按照模擬艙的經驗小幅度上揚機頭,以340公里時速高速進場,完美地降落在了跑道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