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7章 街亭馬謖

  最新網址:ixsw馬良一瞬間便感覺到,小小的偏廳內目光都移了過來。

  這些目光越過他,看向了跪坐在他身后的弟弟。

  馬謖,馬幼常。

  馬謖霎時間臉色慘白,說不出話來。

  他現在才明白眾人對他若有若無的打量,兄長的奇怪態度。

  以及從江州回來前主公意味深長的話:

  “幼常,惟望你知敗而能勇,明弱而能圖強。”

  當時馬謖還滿腦袋問號:咱們從秭歸一路打到江州不一直是大勝嗎?何來“敗”和“弱”之說?

  現在他才大概明白了。

  “幼常!”劉備喚道:

  “勿想太多,后世之責,與你何干?”

  馬謖感激的點點頭,主公人真好啊嗚嗚嗚。

  也不知道光幕中的自己是如何敗的?

  眾人對于馬謖的也只是看了下就移開了,馬謖壓力驟減,于是用膝蓋小心挪動,跟馬良靠的更近了一些。

  “其中怎么不見兄長的名字?”

  “已經死了。”馬良手上不停,干脆利落道。

  馬謖呆住。

  張飛則是在推演:

  “據高而守,這種地方怎么丟的?”

  “換俺老張來……換范疆張達來也能守住!”

  “許是曹軍重兵壓境。”黃忠提出了一個可能。

  “且靜觀之。”關羽壓下了議論,同時心里也好奇。

  軍師大軍就在旁邊打上邽,而且曹軍定然不會在此死磕,也要去援上邽,怎么會失守?

  關于馬謖守的街亭,首先要說,馬謖的人手絕對足夠。

  在后來丞相撤回漢中按律當罰的時候,能確認的手下就有張休、李盛、黃襲、王平四將。

  既統四將,哪怕往最少的算,一人將千卒,那也至少有五千兵馬了。

  而丞相一開始在漢中出發的時候,兵力是“數萬”,即不超五萬。

  這些人馬需要給趙云分疑兵,需要留后路,需要圍上邽。

  馬謖所率的是北伐至少三分之一的可用之兵,給予了足夠的信任。

  率大軍,守要道,如何能敗?馬謖說稍安勿躁,看我操作。

  首先是“違亮節度”,去街亭時候丞相肯定是有一番囑咐的,但馬謖自己領軍后立馬就把這個囑咐給扔了。

  其次的決定是“依阻南山,不下據城”。

  張郃領軍奔襲過來一看人傻了,對面這是在干嘛?

  雖然想不明白,但作為將領的素質讓張郃沒有猶豫:“郃絕其汲”。

  圍山,斷水,馬謖兵敗,唯一的亮點就是王平。

  率領自己的千人,效仿當陽橋張飛舊事,鳴鼓鼓噪作疑軍。

  張郃贏的實在太容易,因此心下犯嘀咕覺得對面這是使詐,于是就沒有追擊。

  而馬謖被圍之后丞相當然也看得見的,在抉擇之后選擇從帶兵前去救援,但走到半路馬謖就敗了。

  上邽城中郭淮看到圍兵漸少,于是毫不猶豫率軍殺出斬獲勝利。

  此時局勢就已經徹底糜爛掉了,于是丞相只能撤退。

  一般來說,兵敗當罰,但根據多方記錄來看,馬謖被斬的原因是“謖逃亡”。

  即棄軍而逃,這種就屬于相當嚴重的罪過了。

  而且丞相當時不管是治軍還是治蜀都是從嚴。

  按律當斬是唯一的結局。

  劉備死前曾給丞相交代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丞相沒聽劉備的,也沒聽手下的一力提拔了馬謖。

  但馬謖也沒聽丞相的,硬是按照自己想法來,最終坑了丞相也坑了自己。

  不得不說也是一種一脈相承。

  “好家伙!”張飛搖頭。

  “棄軍而逃!”

  當然是死罪!這個幾乎可以說也是在場所有人的共識。

  普通士卒如果臨陣而逃也基本只有死亡一個結局。

  但你身為一軍統帥,棄軍而逃,不僅是死罪,而且……

  劉備雙目難掩失望,不去看馬謖。

  此前單看光幕文字記錄以為僅僅是兵敗,劉備尚且覺得還能挽救。

  但如今看來,不僅僅是打仗不行,是最根本的為人素質都不太合格!

  馬謖看著光幕六神無主,棄軍而逃被斬就是自己的結局嗎?

  主公現在會斬了自己嗎?死亡!這是馬謖此前從沒想過的東西,一時間攫住了他的心房,呼吸都感覺變得困難了起來。

  此時馬良嘆了口氣,抄錄完這一段的最后一字,摘掉了自己的頭冠放在地上。

  然后向前兩步,朝著劉備五體投地拜下:

  “主公,良請褫參軍馬謖之職,貶為庶人。”

  馬謖呆呆的看著自己的兄長,一時間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

  劉備還在沉吟,孔明面無表情。

  關羽捋著胡子在思考,看了看兄長,搖頭道:

  “季常何必如此,未犯之罪,如何罰人?”

  糜竺看著伏在地上的馬良一時間也是表情復雜。

  同樣都是弟弟不成器,同樣都是當哥哥的受罪。

  心里則是明白主公多半不會以光幕之罪處罰,但棄軍而逃這種心性,主公也注定厭惡。

  尷尬的氣氛中,張飛出聲:

  “嗨,讓俺老張看,這幼常不過就是缺了擔當!”

  馬謖呼吸急促,但卻又不敢反駁,心下甚至有點厭惡自己。

  棄軍而逃,是熟讀兵書的自己最為厭惡且看不起的將領。

  “既然如此。”張飛繼續道:

  “不如來給俺做個親兵,畢竟后世都說張飛暴而無恩。”

  說著張飛轉向馬謖道:

  “俺聽季常說過伱,總覺得自己是個將帥之才。”

  “既如此,不如來俺帳下,讓俺來教教你什么叫擔當!”

  “如果能入了俺老張眼睛,那自會讓你領士卒參軍議。”

  好像是個不錯的選擇?劉備尋思了一下,至少也算是個選擇不是?

  劉備目光轉向馬謖,但此時馬謖面色上反而又糾結不定了。

  馬良直起腰板,大聲道:

  “主公,舍弟愿意!”

  劉備再次盯了馬謖一眼,掩藏起眼底的一抹失望,點頭道:

  “那便如此吧。”

  張飛干脆直接起身過去,如拎小雞仔一般提起馬謖,放在了自己身后。

  馬謖回過神來茫然抬頭,便看到了張飛的獰笑:

  “既是俺親兵,那便先說明白,逃軍,當斬!”

  馬謖傻傻點了點頭。

  另一邊劉備也將馬良扶起整理儀表。

  “如此之事,季常切莫再為之。”

  “如今既入翼德帳下,馬謖之罪,與季常再無干系。”

  第一次北伐可以說是丞相最好的機會。

  在最初雍涼的情況傳到洛陽時,曹魏朝廷的大臣的反應是不信、恐慌,然后沒有一個能拿主意的。

  結果還是曹叡拿的主意,自己到長安坐鎮。

  令曹真督關右,迎戰趙云,張郃率兵,征隴右。

  趙云這里沒啥好說的,總共不過幾千人,面對挾大軍的曹真,即使長坂坡戰神再世都要累死。

  但好在撤的漂亮,按鄧芝后來的講述,趙云斷后不僅兵馬沒啥損失,甚至還把輜重都搶救下來了。

  可以說將丞相的精打細算發揮到了極致,面對重兵追擊燒棧道也屬無奈之舉。

  擊退趙云之后曹真就開始去隴右清算了,逃跑的太守都重罰。

  響應丞相的百姓都遭“破滅”,多半應該是領頭的處死,從者重罰。

  而第一次北伐最可惜的也在這里,一般我們俗稱曹魏占天時,江東有地利,季漢得民心。

  曹真的屠刀之下,隴右好不容易積攢的民心也消耗一空了。

  曹真處理完這一切之后做了個預測:下一次諸葛村夫一定會打陳倉,于是提前把郝昭派去修城墻。

  而對季漢這邊來說,雖然丞相心中明白是功敗垂成,但益州的大族覺得這毫無疑問是大勝啊!

  于是丞相回到成都之后雖然自貶自罰,但上門祝賀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在這種情況下,丞相想起了那些隴右呼應蜀漢的百姓,揮筆寫下了《謝賀者》。

  普天之下,莫非漢民……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個人認為,這才是丞相情操的最好體現。

  但天才一住言情小說s23us第一次北伐當然沒那么順利結束,畢竟我們前面都說了,此時的季漢和江東已經重新結盟了。

  作為盟友,攻守相望屬于分內之事才對,你們江東的動作呢?

  而毫不意外的,大魏吳王這里再次拉了。

  由此也引發了丞相在冬天的第二次潦草北伐,給孫權打了個帝號回來。

  直到光幕此時提起,張飛才嚷嚷道:

  “不說我都忘了!咱十萬大舅哥呢!”

  眾人也才如夢初醒,這北伐是228年的事兒,孔明派鄧芝與江東已經修好三年了!

  馬良心中放下了一個包袱,此時也輕松不少,忍不住道:

  “若是江東能牽制曹賊一路大軍,哪怕讓張郃不要來的這么快。”

  “只要能攻下上邽,或許也不至于如此潦草收場。”

  “如此也不至于連累隴右百姓。”

  馬良很是惋惜,畢竟他的老家現在就被曹賊占著。

  對于隴右的百姓也能感同身受一點。

  張飛則是想起來光幕此前調侃,以及孫權的歷史,猜測道:

  “不會是又提十萬之兵被人在合肥城下追著打吧?”

  “若只是呼應倒也不必攻合肥。”關羽遲疑,按理來說打以大軍圍合肥就能讓曹魏過來解圍。

  但對于這位大舅哥,關羽真不敢打包票。

  這位大舅哥,真不能以常理揣度。

  而孔明剛從“一夫之死皆亮之罪”中回過神來就看到最后一句話。

  不由得睜大眼睛:

  “亮給孫權打了個帝號?!”

今日兩更6K,感恩  (本章完)

  最新網址:ixsw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