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2章 忠良飼狼

  最新網址:ixsw張飛說不出多么高深的話,但他總覺得:

  名將不應該是這樣死的。

  要么如在怛羅斯這樣的國戰中力戰而亡。

  要么如冠軍侯一般被天爭命,炫亮璀璨。

  但總之不應該是這般臨陣待敵,卻被宦官讒殺于疆場。

  “這玄宗皇帝也太心急了,生怕這潼關守軍贏了還是怎地?”

  張飛在一旁嘟嘟囔囔的碎碎念。

  劉備瞥了一眼,隨口道:

  “興許是這玄宗皇帝老了。”

  劉備這么說,孔明也回憶了起來:

  “此前曾有言,計較古往今來天子居位時間長短,劉禪在位四十一年,位八。玄宗尤甚,位七。”

  “且王忠嗣幼年入宮時玄宗已然登位,讒死時玄宗在位已三十余年……”

  “那安史之亂時即便往少了算,也有六十歲。”

  “那俺倒是懂了。”

  張飛擱那兒碎碎念:

  “就如大哥一怒怒出來夷陵火一般。”

  “玄宗一怒,自斬大唐三刀。”

  劉備還在沉思呢,驟然聽到此言,沒好氣道:

  “都說了我那是一賭……只是賭輸了。”

  “玄宗不過是聽讒言報私怨,不可同語。”

  劉備心里對于玄宗的心情可謂是十成十的復雜。

  雖然他后來也稱昭烈帝吧,但帝王和帝王,說實話也是亦有差距……

  也因而劉備心里還摻雜著一種對于玄宗敗家行為的痛心:

  彼之敝履,吾之珍寶。

  而法正對此都不在意,只想看樂子:

  “快快快,這玄宗親征都說了幾回了?”

  “讓我等好好看看大唐皇帝如何親征!”

  玄宗的親征就像老板畫大餅充饑,曹操的望梅止渴,只是一種激勵士氣的手段,真信了你就輸了。

  不過潼關聚兵十萬,此時兩個主將都被玄宗一刀砍了,情況多多少少有點尷尬。

  畢竟玄宗不可能在長安遙控潼關兵馬,還是需要有一個背鍋……啊不,管事兒的。

  封常清是從安西回來述職,一腔忠心撞上的。

  高仙芝是退職回長安當官,不得已必須上的。

  而看到玄宗打算給潼關選一個新主帥,滿朝文武全都壓低了腦袋,生怕一個不好點中自己。

  關鍵時刻有人進言:那河西節度使涼國公哥舒翰不就在長安嗎?

  于是群臣如蒙大赦,爭相歷數哥舒翰戰績,而玄宗也很快對哥舒翰發出了詔令。

  那么哥舒翰為啥此時在長安?

  王忠嗣被讒殺后,哥舒翰暫代河西節度使。

  面對玄宗對于石堡城的執念,他發揮了“結呆寨打硬仗”理念,在附近造應龍城,慢慢蠶食,最終攻克石堡城,從而轉正。

  隨后哥舒翰以河西節度使之職,連克吐蕃數城,占領黃河九曲,成功再次擴大了唐朝版圖,一時間哥舒翰也意氣風發,不過很快命運的轉折來了。

  哥舒翰稱得上名將,但私生活上貪財、酗酒、縱欲三個全占。

  755年年初,哥舒翰巡視恒州,天氣寒冷所以在這里洗了個熱水澡,結果中風了,身體暫時癱瘓,被送往長安養病。

  從私生活上來看,哥舒翰應該也是高血壓患者,嚴寒天氣會讓毛細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線,而如果驟然洗熱水澡,體表毛細血管飛速擴張,血液會大量涌入體內。

  而此時腦動脈的溫度還沒上來,依然是收縮狀態,大量涌入的血液要么直接撐爆腦細血管,出血性中風;要么就是血管梗塞引發腦缺血,缺血性中風。

  哥舒翰好點,應該是后者,還有得救。

  送到長安之后過了半年,哥舒翰身體慢慢恢復了,本來都要打算請命回去上任了。

  沒想到的是,安史之亂爆發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被砍了,玄宗的詔書送到他手里了。

  心中鄙視了只說不干的玄宗一通,李世民立即將目光轉到了孫思邈身上。

  藥王倒也不意外,畢竟若光幕所說不錯的話,同患頭風病,也當是會怕如這般的。

  思忖了一下,孫思邈首先點點頭:

  “過食肥甘醇酒,脾失健運,引動肝風,肝陽暴亢,氣火俱浮,迫血上涌,頭風之疾自起,或便是后世所言之高血壓。”

  “這哥舒翰將軍頗符《素問》的寒獨留,則血凝位,凝則脈不通癥狀。”

  “倒是后世之說法甚是新奇,血管應是說經絡,這毛細血管之說……”

  孫思邈伸出手舒展了一下,看著手背沉思,毛細經絡?

  另一邊李世民則更關心另一方面:

  “那這沐浴……”

  他可不想自己哪天不能動彈被內侍們從浴桶里抱出來,實在難以接受。

  孫思邈頗不以為然:

  “陛下何憂?長安冬天亦少寒,且陛下沐浴定有炭盆取暖,只要勿寒體浴熱水、熱體浴寒水,自無憂也。”

  說完孫思邈還交代道:

  “且陛下還需謹記,忌口忌怒,引動肝風則頭風之疾愈重。”

  說著孫思邈還盯了一眼地上,那里有個被李世民喝完葡萄酒所擲的杯子。

  李世民打了個哈哈,忌口什么的稍稍有點難,忌怒嘛……

  瞥了眼光幕,李世民感覺至少今天應該不會了。

  已經暫時心死,就算這哥舒翰再次被賜死……

  李世民略略攥緊拳頭,那也只能夸一聲不愧是自己的好兒孫。

  成都府衙中,張神醫也在提筆記下,邊寫邊凝神思考。

  既驚奇于后世的醫學認知,又驚訝于后世這中風之說。

  旁邊孔明湊過來笑道:

  “張神醫,那《傷寒論》何日交予我?也好早日印刷,造福天下。”

  張仲景右手寫字,左手捋須思考,同時嘴上應付道:“就快好了。”

  孔明大笑:“去歲時神醫就說快好了,年末亦說快好了,如今亦再復言。”

  “莫非觀后世醫學之只言片語,又有新感悟乎?”

  張仲景毫不避諱點點頭,并嘆:

  “《五臟圖》已有撥云見霧之感,豈止只言片語?”

  孔明搖頭也不催促,只是看著張仲景記述想法,腦中有個琢磨已久的想法一直在翻騰。

  《內經》有腸胃、經筋、骨度、脈度數篇,這些篇章條理清楚,自是不可能用神鬼手段完成對人體的描述。

  王莽時剖死囚之尸,竹筳導脈,度量五臟,以求治病。

  而如今有造紙有印刷,若要再求醫學之精進,或該再啟剖體辨病之舉?

  哥舒翰面對玄宗的征召,抵死不受。

  畢竟封、高二人的腦袋還在潼關城上掛著呢,他又不傻。

  雙方經過了好一頓拉扯,最終楊國忠這個哥舒翰的大金主親自上門,曉之以情動之以財,方才勸動。

  但哥舒翰也是有條件的:要我出征的話可以,但潼關之事我要一人獨斷。

  當時長安已經實在無人可用,于是玄宗就捏著鼻子同意了。

  但哥舒翰到任上之后又給玄宗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陛下啊,我想殺個人。

  殺誰?安思順。

  746年時王忠嗣兼任河西隴右兩鎮節度的時候,王忠嗣擢升安思順為大斗軍使,并擢哥舒翰為安思順副使。

  安思順是昭武九姓人,為人克己奉公;哥舒翰是突厥人,為人縱情聲色。

  不管哪方面講,兩人都不對付,所以矛盾一直延續了十年之久。

  安祿山反叛后,因為安思順此前一直舉報這個便宜弟弟,所以免去一死,被征入長安。

  哥舒翰很不滿意,于是很直白的上奏想要安思順死。

  玄宗此時也不敢多說什么,安排人偽造了一封安思順寫給安祿山的密信,且安排了一天才一住言情小說s23us個信使剛好在潼關被人抓獲。

  “人贓俱獲”,哥舒翰上奏痛陳安思順七大罪,玄宗也不磨嘰,下令將安思順和安元貞賜死,家屬流放嶺南。

  如此情況下,哥舒翰終于老老實實干活,集結了從河西隴右兩鎮調回的八萬唐軍,配合著此前封常清高仙芝征召的十萬禁軍,與潼關外的十萬叛軍開始了長達半年之久的僵持。

  而在安祿山領叛軍在潼關下面和哥舒翰大眼瞪小眼的時候,整個河北可謂是風起云涌。

  安祿山在叛亂之初領大軍南下,河北大唐官員看在十萬兵馬的份兒上暫時性投降。

  等到安祿山走遠之后,就立馬拆了安祿山的旗子,重新插回了大唐的旗幟:

  爺們兒起義了!

  河北義軍在巔峰時達到了接近二十萬人的規模,而他們推舉出來的反安唐軍盟主,咱們大伙也都很熟悉:

  河北有忠良,其名,顏真卿。

  “倒是一出好戲。”

  李世民淡淡評價。

  既然玄宗做出什么事情都不奇怪了,那他似乎也沒什么動氣的必要了。

  畢竟前面做的事情已經夠離譜了,如今即使是以忠臣飼餓狼,也好不驚訝。

  確實是這個子孫能做出來的事情。

  就是不知道這個子孫被哥舒翰威脅的時候,有沒有后悔過如此簡單的就殺了封高二人?

  “不過這玄宗進退失據,宰相無德無才,這哥舒翰此舉,亦無異于與虎謀皮罷了。”

  李世民面色淡然,略微思考公允評價道。

  畢竟這匹餓狼既然被喂飽了,就理應去撕咬敵人。

  若是沒有建樹,那已經連殺封、高、安三忠臣的玄宗,定然也不會介意潼關角樓上再掛一顆頭顱。

  搖搖頭,李世民臉上反而泛起了笑意:

  “這河北義士民心,才是大唐。”

  (本章完)

  最新網址:ixsw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