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章 進獄系

  還是覺得子龍最為意難平。

  雖未譜金蘭,前生信有緣。丞相啊,云老矣,再不能隨丞相克復中原。

  白袍銀甲皆義從,燕趙悲歌贈子龍。子龍子龍世無雙,石家莊猛將威名傳!

  艸,本來眼淚都到邊兒上了,被你這個石家莊逼回去了。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蔣琬輕輕揉捏已經有點酸痛的小腿。

  雖然跪坐良久,抄錄良多,但蔣琬卻覺得還是有些看不夠。

  不過即使看不夠,點贊還是要點的。

  即使懵懂如馬謖也在張飛的眼神威逼下比了個點贊的手勢。

  點贊過后就是每次的送禮環節,而這次孔明似乎早有準備一般,從案幾下面拿出來了一個盒子。

  木盒不厚方方正正,孔明也不打開,直接拿過一張白紙,在上面工工整整寫了幾個字,壓在盒子上。

  將這些鄭重的放到了光幕下面,孔明退開,光幕一閃,這些東西直接消失。

  此次光幕放送結束,文臣武將們也都放松了下來。

  作為此次的主角,孔明和馬謖兩人身上的目光自然最多。

  甚至就連黃月英都有點好奇,悄悄問道:

  “夫君怎么看這街亭之失?”

  孔明沉吟一下,看其他人也都支著耳朵,明顯對這個話題都比較好奇。

  馬良的心也提了起來,雙手不自覺攥緊。

  “祁山之敗,首責在我,應棄祁山城而速去上邽城。”

  “祁山之敗,次責亦在我,街亭要地應遣一良將死戰固守,而不應派一參軍領軍。”

  這便是孔明對于未來的自己的評價。

  從心底孔明也覺得一出祁山的自己不夠老練。

  祁山城下幾天無謂的消耗,結果導致了一步趕不上,處處受制于人。

  后世……愛自己良多矣。

  馬謖此刻也心如死灰,他能感覺到少時的夢想正在離自己一步步遠去。

  而如今擺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個神色兇惡的將軍。

  “倒是沒想到這唐明還能有如此淵源。”簡雍對一切新鮮玩意兒都好奇。

  自然也包括這些只能在光幕中了解的后世朝代。

  “只是不知,若是主公滅曹而興漢,那李世民還會在隴西出生嗎?”

  劉備灑脫的很:

  “想這些作甚?若是能滅曹賊,那還需北討胡人,平朝鮮高句麗之逆賊。”

  “南下固交州之漢民,仿前漢重走絲綢之路,二弟云長更是想去討伐那倭奴國。”

  “能做到這些,我便無愧劉氏先祖了,那些幾百年后的事情就隨他吧。”

  說著劉備還面帶調笑的看著簡雍道:

  “反倒是憲和,不說立廟樹碑,至少也需在青史上多留兩行字。”

  簡雍亦大笑:

  “以詼諧之言傳世,亦是一樁雅事。”

  看著光幕暫時結束,貞觀君臣也得以休息一下。

  李世民甚至在無聊的扒拉炭盆:

  “輔機,再去取一些炭來。”

  長孫無忌依言而去。

  炭盆中的石炭已經發白,看著有點昏昏欲睡的李藥師,李世民道:

  “弘慎在代州上奏,突利來密信,或欲入朝。”

  弘慎便是張公謹,去歲李世民叮囑他在代州密察突厥,但張公謹自己都沒想到變故來的這么快。

  “且拔野古、回紇、同羅亦都蠢蠢欲動。”

  “陛下明察。”李靖從昏昏欲睡的狀態中清醒了過來,道:

  “今歲當為陛下執縛頡利,獻太廟。”

  “只是……”李靖目光轉向光幕那邊,李世民一笑:

  “之后光幕自有文圖留存,以待藥師凱旋后閱覽。”

  長孫無忌取炭回來,李靖也重新進入昏昏欲睡的打盹兒狀態。

  李世民重新踱步到房杜身后,看著抄錄的文字猛撇嘴:

  “這后世怎地對這不如朕的趙云頗多贊譽?”

  “或是因這光幕的標題是諸葛武侯。”長孫無忌猜想:

  “也不知道等說到我大唐需幾個三月?”

  李世民猛皺眉彰顯黑子本色:

  “司馬氏那些事兒有甚言說的?就當多說說我大唐!”

  “哦對,還有后世的那盛世長安。”

  這也是李世民唯一感興趣的東西。

  而也就在此時,那一本小小的搜神記書頁上,一方光幕再次出現。

  貞觀君臣瞪大了眼睛,看到光幕上的有幾幅栩栩如如生的圖畫,其上是一把顏色潔白做工精良的羽毛扇。

  以及一張字條,其上只有一句話:南陽諸葛村夫贈。

  不過這個扇子真漂亮嗷,也不知道大佬在哪里買的?感覺這把扇子起碼值一百塊吧!

  UP主自己試了試,感覺……不如空調。

  總體感覺這把扇子格調滿分,雖然實用性有待商榷,但UP主很喜歡!

  不如空調笑死,這扇子那是讓你扇風用的嗎?

  我是學野生動物保護的只說一句,這扇子上的羽毛用的是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的,還好近十年白鶴沒有盜獵記錄,不然丈育現在應該在做筆錄了。

  還真是,另外提醒一下,這扇子現在收藏可以,拿來買賣交易也是違法的,勸丈育好自為之。

  好家伙,剛說完也就值一百塊,打臉來的也太快了,不愧是丈育UP主。

  大佬確實深不見底,但好像又完全合理,畢竟丞相那時候白鶴還很多,而且棲息地也在長江中下游,完全對得上。

  咱們現在應該用的都是鵝毛了吧?畢竟機器孵蛋飛快,鵝毛都多的沒法處理。

  人工孵蛋這個也是可惜,明明是先秦就有的手段,但士大夫們就是不愿意去進一步研究一下。

  主要古代很難做到恒溫吧,而且也想不到小雞還沒破殼就已經要呼吸了。

  可惜是真可惜,要是能多點雞鴨鵝,說不定二鳳也不用吃蝗蟲刺身了。

  蝗蟲刺身笑死我……不過也確實,處理不了大規模蝗災,但是減輕小規模蝗災是沒問題的。

  怎么聊著聊著又岔了?我只想看丈育系UP主什么時候變成進獄系UP主,很急。

  龍場悟道,出來直接成個社會稀缺人才是吧?

  李世民幾乎霎時就懂了什么叫蝗蟲刺身。

  畢竟去歲蝗災時候被他生吞的蝗蟲,到現在還沒過去一年呢。

  將腹部升起的一點不適感壓下去,李世民很直接,單刀直入:

  “雞鴨能解蝗災?”

  房玄齡點頭確認:

  “大家此前詢滅蝗之法時,百姓確有獻言,稱雞鴨一只能日食蝗三斗。”

  “然雞鴨有數,蝗災無盡。雞鴨滅蝗如杯水車薪。”

  “大家,當試此法!”杜如晦打斷自己老朋友的話,直接進言道:

  “臣在民間有所耳聞,這人工孵蛋之法確實先秦已有之。”

  “河北等地會用火坑,嶺南地區會用炭桶,河南等地有用暖缸。”

  “然此法所孵,十枚雞子能孵化不過一二,其余雞子皆會臭不可聞不能食。”

  “故百姓知此法而不用此法,如今得仙機指點,乃百姓之福!”

  李世民也明了過來其中的意義。

  若是每一枚雞子,不……若是十枚雞子能至少孵化五枚,那只需幾年,各地就能布置一支雞鴨大軍了!

  如此既能產蛋,還能產肉,亦還能防治蝗災!

  “百姓之福即大唐之福!”

  想象中的景色當即征服了李世民。

  百姓愈是穩定,大唐就愈發強盛,大唐愈發強盛,那去抽一些不要臉的番邦時候才能更加輕松!

  李世民想的很明白,所以這個“孵蛋政”就被順理成章的定了下來。

  甚至李世民還動了別樣的心思:

  “克明覺得,國子監是否可以增設科學或光幕學?”

  這是李世民早就有的想法,后世總是言稱科學,有高樓廣廈,有寬闊馳道,能建百里之不夜城,能有如光幕此等神鬼辟易手段。

  是否全賴科學?還是說后世之君主,亦有更加未來的光幕庇護?

  房玄齡杜如晦對視一眼,這個話題不可不慎,房玄齡首先提出異議:

  “大家,律學有唐律,太學和四門生有大中小三經,算學亦有算經。”

  “敢問大家,這科學,可有科學之經要?”

  杜如晦同樣覺得還需再議:

  “大家所說光幕學亦是如此,光幕之言忽東忽西五花八門。”

  “如此次,需熟讀漢書三國志魏書,方不至于一頭霧水。”

  “若大家只是想尋人對光幕之言拾遺補缺,可由臣等將抄錄本略作刪減。”

  “再由大家交予才思敏捷之人覽閱。”

  李世民點頭認可,隨即道:

  “既如此,便由玄齡按克明之策,將光幕抄錄本做刪減。”

  “克明留在此處,等朕召太醫令太醫丞。”

  “且為克明細細診斷一番。”

  張飛大嗓門道:

  “這不是軍師珍藏的白鶴羽扇嘛?俺記得軍師一直舍不得用,沒想到竟差點為這后輩招致禍事?”

  孔明冷靜分析:

  “雖為官禁之物,但亦有人提醒,想來不至于身陷囹圄。”

  “且此前主公有贈玉佩與馬蹄金,應不缺財貨。”

  同時心中也頗為后悔,這白鶴羽扇乃是出使江東時高價購得,珍藏至此。

  沒成想后世白鶴竟成了那“一級保護動物”?

  但是孔明亦不后悔:

  “這白鶴羽扇并無妙用,能用來交換此孵蛋之策。”

  “甚好!”

第二章會比較晚,等不及的老哥們可以明天一起看,感恩  (本章完)

  佰度搜索悠久小說網.Хw全集TXT電子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