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7章 立學之約

  張仲景這里永遠不缺人。

  畢竟誰沒個頭疼腦熱?這張神醫不僅藥到病除,而且態度和善。

  最重要便是費用極其低廉,尋常看病至少百錢,這位張神醫僅收十錢!

  對此張仲景的解釋醫錢的差額是劉荊州付的,因而張仲景和劉備都收獲了百姓的感激。

  導致的另一個結果便是公安周圍的百姓對于病癥壓根不會硬抗。

  但凡有一點頭疼腦熱不舒服便會趕來讓張神醫瞧一瞧。

  張仲景充耳不聞,不慌不忙給眼前自稱腹痛欲吐的孩童望、切之后作了判斷:

  “乃漲食耳,不需開藥,回去繞城緩走兩圈即可,無病便不收錢了,速去。”

  將千恩萬謝的母子送走,張仲景喚來自己的弟子頂班,不顧后面病人的失望之情,與孔明一起出來述說。

  “配好的藥粉已有四百份,隨我來吧。”

  兩人一路南行,這里有蔣琬建造的一個稍小的水力坊,上面掛了牌子寫著神醫專用。

  內部沒有農物處理設施,只有兩個用機括連上水力圓車的的惠夷槽和藥舂。

  水流推動圓車,圓車帶動這兩個東西自動循環往復,將器皿中的藥材細細碾碎。

  “黃夫人真乃奇女子也。”張仲景感嘆:

  “這東西碾制藥材雖不精細,然一車頂百人,日夜不息所制藥粉,能醫千人。”

  孔明一笑不評價,黃月英最近還在城外嘗試開辟藥田,打算給老神醫一個驚喜。

  她根據光幕此前所說的蒲桃需要特定生長環境才能長得好,推測花草樹木莫不如此。

  因而黃月英并不相信所謂的“藥性”之說,打算以草藥的采集環境開辟藥田,然后大批量培育草藥,只是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張仲景示意孔明看一下角落里已經打包好的藥粉。

  每個小包藥味撲鼻,孔明拆開一份用手指輕捻一些嘗了嘗,嗯,真苦。

  “依諸葛軍師所命,俱是最普通不過的金創藥粉,可外敷內服,不過還是以沸水煎服效果最好。”

  孔明點點頭道:“足夠了。”這樁事了結后孔明又記起來另一件:

  “此前所說的行軍醫冊可有結果?”

  “諸葛軍師要求冊子僅納入防治疫病之法及金創醫救之法,此事易耳,醫冊已成。”張仲景從袖中掏出一個薄薄的冊子。

  孔明伸手去拿,卻發現拽不動,張仲景不松手,且還認真看著孔明道:

  “此前諸葛軍師所言,愿為醫立學,此言當真?”

  孔明重重點頭:“當真。”

  “亮聽聞張神醫有編醫冊,名傷寒雜病論,冊若成,亮愿出資刊萬冊,創醫學后將其與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作為醫學子根基之著。”

  張仲景身體搖晃了一下,這是激動的,眼神瞬間前所未有的明亮。

  將手中的行軍醫冊塞入孔明的懷中,張仲景認真交代:

  “諸葛軍師,請一定要助左將軍延漢祚。”

  孔明再一次感覺自己肩上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遣親兵將藥粉包運走后,孔明回到政務偏廳。

  將此冊子遞給龐統:

  “刊印數十冊,分發與諸位將軍,此醫冊之事此前已與諸位將軍交代過。”

  龐統好奇翻開看看搖了搖頭:

  “其言簡略晦澀,軍中本就乏識文斷字之人,如此如何能讓普通士卒都知曉?”

  “此冊稍留于我處,待我釋其言解其意,使其能口口相傳,重編之后再送去刊印。”

  最近龐統白天處理政務,接觸公安種種新奇之物,晚上還要抽時間研讀光幕文字記錄冊。

  每每讀之龐統都痛心:敢情主公早就知自己之意?難怪當時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另外便是后悔:讀文字總不如直接觀看來的震撼,每每讀一段龐統便要按冊想象光幕之景,因此讀的并不快。

  聽了龐統的建議,孔明也點頭應允,隨即問道:

  “四郡募兵如何?”

  時間進入十一月,今歲的務農也已經結束,農閑時節是個募兵的好時候。

  龐統抽出一頁記錄,推了過來:

  “與雷子簿來投的江淮眾募得六千青壯,四郡募得青壯萬余六。”

  孔明將這簡簡單單一頁紙看了兩遍,拿起來便欲走:“我去尋主公。”

  龐統制止道:“孔明欲練兵?”

  大大方方點頭,孔明道:

  “后世悍勇之軍誰不欽慕?主公麾下,卒需練,將需學。”

  數年前南陽幾友閑暇小聚時孔明便聊過一些對練兵的想法,龐統甚是知之,遂道:

  “后世軍律,需恩威并施,孔明宜制兵略,由一威將操練之。”

  龐統頗有識人之能孔明是清楚的:

  “誰能勝任?”

  龐統頭也不抬繼續處理公務:“陳叔至,趙子龍。關云長若無軍務,亦可。”

  孔明點頭,轉身便去尋劉備述說想法。

  練兵的計劃非常簡單:既然后來季漢有無當飛軍,為何不現在就練一支精卒出來?

  而且精卒還有最好的學習目標:后世那能遵守十一條軍規且恪守清貧之強軍!

  至于將需學,孔明有了一個更清晰的想法。

  孔明剛離開不過片刻,蔣琬尋了過來:

  “諸葛軍師不在?”

  “公琰若有事交予我亦是一樣。”龐統一心兩用,手上工作不停。

  蔣琬點點頭,然后將手上一個黑乎乎的東西遞了過去。

  “今得此寶,請龐軍師過目。”

  龐統接過去仔細端詳,有了判斷:“石炭制成?”

  “摻雜了黃土。”蔣琬很是高興,也不顧手被染臟道:“匠人稱之為墨餅。”

  “此法乃是一匠人獻上,其祖上乃是顯宗時的鐵官。”

  “以石炭盡碎成粉,混以黃泥內插細木條,曬干成餅用之冶鐵,比木炭更優。”

  “很好用?”龐統不是很懂這方面。

  蔣琬頓時有點挫敗:“我還是去尋諸葛軍師去。”

  “且慢。”龐統拉住蔣琬,從身后架子上抽出一紙律令:“此前孔明曾請主公下令。”

  “始創或革新匠作之法者,宜賞千錢至萬錢。公琰認為當賞幾錢?”

  蔣琬頓時駐足:“此法能使甲更堅,兵更利,百姓取暖之價更廉,當賞萬錢!”

  龐統當即擬了一份令書塞到蔣琬手中:“那便速速領錢去。”

  十二月初,劉備召傅肜、馮習、張南、夏侯蘭、高翔、陳式、霍峻、習珍、魏延、關平等,齊聚公安縣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