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46章 留在人間

  天王這個信仰在唐朝真正起飛還是玄宗時。

  根據后來記載的說法,大概就是說天寶元年安西傳來軍情,吐蕃軍圍城。

  但從長安到安西一萬兩千里,有高僧教玄宗作法,請天神來為大唐退敵。

  高僧法力強勁,圍著安西的吐蕃軍被狂風吹的暈頭轉向,武器鎧甲被“金鼠”咬的殘破不堪,驚懼而退。

  安西軍見敵軍潰敗就趕緊殺出,結果半路這毗沙門天王顯靈,禁止殺生。

  這也是挺經典的傳說故事,畢竟安西到內地一萬兩千里,沒人會閑得發慌去考證真假。

  毗沙門天王有好生之德禁止殺戮,所以安西軍沒有斬獲,非常合理。

  總之,這個天王的信仰就徹底大興,開元年間城門樓子、軍旗、大街小巷都有這個天王像的形象。

  而另一邊,拜李靖的戰績所賜,就如無法解釋李世民為什么那么猛一樣,李靖這個也沒法解釋。

  那要是李靖本身就是神仙呢?一下子是不是合理起來了?唐末就有了李靖代龍王行云布雨的傳說。

  宋朝因為對外敵的戰績實在太過拉胯,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對于名將的祭祀開始大興。

  宋朝皇帝也很懂,就像封關羽一樣,李靖也被封靈顯王、忠烈王等等,立廟祭祀。

  此時的佛教經歷了武宗滅佛、五代十國亂世,佛教信仰已經式微,于是在有意無意的推動下,毗沙門天王開始與李靖重合。

  到了元朝時就已經有“毗沙門托塔李天王”和“毗沙門李靖天王”的記載,明朝時這兩個形象再度分開,當時的托塔李天王就已經和我們現在見的類似了。

  毗沙門天王在唐朝的形象是一手持戟一手托塔,李靖與他的形象分開時帶走了這個寶塔。

  后來民間百姓覺得你這天王手里光拿個戟殺氣太重,將戟換成了一把傘,意合風調雨順,并且還有了個新名,叫魔禮海,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那個四大天王。

  而在印度教的傳說中,毗沙門天王有九十一個兒子,有記載的只有二兒子獨健和三兒子哪吒。

李靖的形象分離出去順便帶走了毗沙門天王的三兒子  大兒子原型是佛教的軍荼利明王,有的典籍寫作君吒利明王,最后簡稱君吒。

  二兒子的原型是宋朝普光王寺的徒弟,名喚木叉。

  于是托塔天王李靖的三個兒子:君吒、木叉、哪吒就此形成,并最終演變為金吒木吒哪吒。

  可以說神話上李衛公也是贏麻了,不僅帶走了毗沙門天王的法寶和兒子,最終還成了毗沙門天王的上司,有夠離譜的。

  “神鬼之言竟能……如此復雜。”

  房玄齡只覺得開了眼界。

  而另一邊李靖則是略有沉默,并不覺得有多么厲害,反而是為這宋有點唏噓:

  “泥胎木塑廟中安坐受民香火。”

  “能臣良將冤死獄中報國無門。”

  “何其諷也。”

  李世民則是與左右笑道:

  “朕征戰天下罕逢敵手,倒是承了神將保佑。”

  “若是朕當初敗于竇建德,那這神將保佑的應當便成竇建德了罷?”

  相較而言,他也是更加同意李靖的話。

  能對付外敵的唯有手中的刀劍,信那神佛有何用?

  那楊廣還受了菩薩戒呢,又是叫總持菩薩,又是敕封“智者”尊號,結果不還是翻車了?

  哦對還有那蕭衍……

  總之,只需略一回想,李世民就覺得這佛教若是不加管束的話,問題確實挺大。

  畢竟此前見光幕所說的印度種姓他還有印象。

  上姓尊若神明,下姓賤如豬狗,就這還佛國?

  心里搖搖頭,李世民只是告誡自己,此后牽涉到佛教諸事也要慎重。

  或者……李世民心里轉動著個念頭,躍躍欲試:

  與其等自己死后被這佛教胡說八道,要不然趁現在直接管一管,設掌佛司?

  而除此之外,這故事看起來倒是分外有趣。

  并不像李世民想的那么遠,李勣想的分外樸實:

  “我倒是不求香火祭祀,能封個神名自笑也甚是不錯。”

  畢竟按如今陛下這架勢,武廟里幾乎板上釘釘有他一個位置,唯一所爭的也就是排第幾罷了。

  此前李勣是坐尾望前三,而如今知曉后世稱譽的戰神之姿,瞬間覺得坐二望一也不是不行。

  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嘛。

  李靖不說話,心里則是盤算著要不要好好教教蘇定方壓壓李勣氣焰?

  畢竟兩人頗不對付,并且這蘇定方也有名將之姿,怎么都不虧。

  以及……李靖扭頭看了看那坐在小馬扎上的王玄策:

  說不定也是個好苗子?

  張飛嘖嘖有聲:

  “好家伙,二哥也只是自個兒封神。”

  “這李衛公倒好,直接靠搶的。”

  “不過這宋……”

  張飛也開始為那岳將軍鳴不平了:

  “外有惡敵叩邊,不封勇將,封鬼神?”

  “畢竟封個虛名花費不過寥寥。”

  龐統笑嘻嘻道:

  “可若是要封將,要打仗,士卒要安撫,將軍要封賞,糧草要調度,還可能會打敗仗。”

  “怎比得過稱弟稱侄以歲幣買平安來得劃算?”

  作為督前線的軍師,龐統對于這科學威力如今再明白不過。

  用來運送糧草且還能突襲襄樊的流馬,改變荊襄戰力對比,七日下堅城的巨舟,以及今歲的豐收,荊州安定的民心。

  這些都是這科學匠法效果最好的體現。

  結果這宋坐擁如此之技,反倒如此難看,龐統恨不能以身代之。

  這想法與劉備如出一轍:

  阿宋啊,你曉得我有多羨慕你的底蘊不?

  看這宋之戰績,就像看到主公安于斗雞走狗,看到云長將甘于賣綠豆一般,端得是怒其不爭。

  一旁的孔明看那宋帝沒有回話一時間也有些興味索然。

  張飛嘆完之后則是盯上了軍師:

  “這后世千百年對軍師也多有崇敬,為何不給軍師封個神當當?”

  龐統大笑,他對這個看的分外明白:

  “因為百姓弄不懂戰陣諸事,因此將相離百姓頗遠,敬而遠之以成神。”

  “孔明興修水利,定織錦,改制鹽,哪個不與百姓息息相關?”

  “如此為人,自是要留在人間。”

  晚上還有個會議要開,所以只有2K了,抱拳了。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