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86章 劉巴的天分

  第186章劉巴的天分(第1/3頁)

  “這弩種類竟如此之多?”

  李世民看著稀奇古怪的弩機樣式大感新奇,然后就想起來了最愛的武器:

  “不知后世之弓,有何變化?”

  從私心里,李世民覺得兒子武舉的選拔標準很可能跟自己有關。

  因為如今百騎司的選拔就是如此,可以不會用刀劍,但必須能開強弓,善騎馬,會騎射。

  至于百騎司的選拔標準當然也是李世民自己定的。

  這被詬病的武舉標準對李世民來說只能算提個醒,因為本來就不打算按照此類標準去選拔武將。

  他李世民和李靖都再清楚不過了,單單力氣大有啥用?

  至多也就是有一點分歧,比如李世民更強調臨陣時對戰機的把控,李靖更側重于對軍略的制定。

  但總之,此時看到弩機這多種多樣的變化,他心里對后世弓能變成何樣萬分好奇。

  于是李世民求助的眼神遞到了在場唯一將作監那里:

  “立德可能依此制新弓?”

  此時閻立德已經忙的根本沒有空暇去敷衍大唐皇帝,因此只能遞了愛莫能助的眼神。

  李世民這才看到閻家兄弟正畫筆不停,力求將那些展示的弩機一一抄錄。

  李靖倒是寬慰道:

  “按此所比,如今我唐弩機不過是腹弩,略顯簡陋。”

  “此般諸圖,不啻于急援。”

  杜如晦也湊了過來:

  “大家,相較于這弩機種種制法,正如《淮南子》所言乞火不若取燧一般,還是仿后世科學之法更為重要。”

  “如后世所說,弩機之演化皆為避其短,此言洞若觀火,因此亦能言,育馬皆為養其長。”

  “簡單之見,直指要害,這或便是科學舉事之法。”

  李世民對這些言語向來聽得進去,此時聽杜如晦一說,也不由得頻頻點頭,然后問道:

  “依克明之見,如何仿這科學?”

  后世之強他是看得見的,但問題至今也沒真正見到物理學科學的典籍是個什么樣子,因此也是有點茫然。

  對此杜如晦一笑:

  “后世早有言,算學地位尤逾科學。”

  “陛下若開科舉,請并重算學。”

成都府衙,劉備一看到那被標注絞  第186章劉巴的天分(第2/3頁)

  輪弩的東西就笑:

  “這不是黃夫人弩嗎?”

  孔明嘿嘿一笑:

  “還是略有不同的,但內里想法頗為近似。”

  孔明對這東西自也是并不陌生。

  得自后世的八牛弩便是以絞輪上力,這東西與圓車的相性實在太佳,因此最終巨舟上的船用巨弩就是多個絞輪聯動,由人蹬車上弦。

  荊襄之戰前孔明還與夫人通信聊過將八牛弩縮小的問題。

  最終因為變小后,弩弓臂太容易被復合三弓拉斷了,只能作罷。

  但裝在手持弩上的絞輪倒是保留了下來,這類特制弓的力量更大,但相應的上絞輪要耗時久一點。

  夫人來信說優點是這東西用起來更簡單,完全可以三人一組帶三張絞輪弩,兩個人只管上弦,一個人只管射擊。

  只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強弩弦材質以及絞輪價格著實不便宜,若是要列裝一個小隊,價格都快趕上騎兵了。

  而如果再算算日常的維護費用,比騎兵還要貴三分……

  因此孔明拿到后研究了一段時間,選擇重新將較貴的絞輪重新拆下來。

  每一把強弩都留一個可以拆卸絞輪的卡槽,如此一來,弩兵的輔兵只需要帶著絞輪,需要給強弩上弦的時候,只需要將絞輪插上去,絞完之后再拆下來給其他強弩用就行。

  唯一可惜的就是寫信一來一回再加上研究探討,耗費不少時日,等有眉目的時候荊襄大戰已經結束了。

  所以如今也只能默默生產,打算有空給敵軍來個大驚喜。

  故而成都府衙的人直接就去看那手搖齒輪鋼弩了。

  “百煉鋼強弩啊……”

  孔明面帶欣喜仔細打量,喃喃道:

  “反倒是當局者迷了。”

  從前漢至今,弩機一直都不是純木,一般都是前方弩弓臂用木,后方機擴望山等用鐵或銅。

  不用純金屬還是銅鐵韌度不夠的關系,但如今所煉之鐵較以往已強韌不少,說不定真能試試?

  孔明興致勃勃,這東西造價愈發昂貴,如今注定沒法列裝。

  但不造個出來摸摸試試,心里癢癢啊。

  也是因此,成都府衙眾人要更加輕松愜意談論這弩機之演變。

  劉巴倒是嘗試道:

“若是依杠桿之說,臨  第186章劉巴的天分(第3/3頁)

  陣最好用者,當屬山羊弩?”

  孔明溫和一笑:

  “子初不妨說說?”

  劉巴回憶了一下道:

  “孔明曾于小太學上課,彼時我也在場,那時以磨秋(蹺蹺板)為例講標重之說。”

  “那時當場算出過,標(力臂)愈長,則重(力)愈小。”

  說著劉巴指著這山羊弩結構道:

  “這上弦工具不就是一個變了形的磨秋?從前方往后拉,機擴會推著弩弦往后,標長雖是隨著弓弦位置變化,然……”

  劉巴略有緊張,在得到孔明一個鼓勵的眼神后,還是大聲道:

  “然從頭至尾,手握這段的標,總是長過弓弦的標,故而上弦更加省力,相較于絞輪,作價更低,上弦更快。”

  劉備滿臉茫然,張飛已經有點暈暈乎乎了,法正則是盯著那弩圖努力思索。

  孔明大笑著拍手:

  “子初大才!不如來與我研究此道吧!”

  不過中國古典弩機沒有再改進同樣也是多方面因素。

  首先當然還是大明朝對數學的不重視,導致想改也無從改起。

  其次是明朝火器的飛速發展,火器是弩機的上位替代,自然也就沒必要研究弩機了。

  不過至此,咱們關于唐初西域經略的講述也正式結束。

  畢竟在薛仁貴云州大捷之后,隨著高宗去世,辣個女人也終于走到了臺前。

  那么下一期,讓咱們將目光投向大海,一起探究一下:

  唐朝是如何一戰將倭奴國的脊梁徹底打斷的?

那么咱們下一期再見  我李世勣呢?我大唐徐茂公就這么沒面子,不能單獨有一期的嗎?

  沒辦法,先被賜姓再被奪姓,也算是開唐頭一遭了,相較另外兩位,能不能打不知道,最沒面子是肯定的。

  話說貞觀這武功是真猛,相較之下,小宋啊……

  宋朝還是有人不服二鳳的,比如歷史上完顏構和秦檜的那一番奏對。

  確實,你一說我想起來了,趙構說二鳳好名,說漢文帝待人不真誠,然后秦檜趕緊捧臭腳:說陛下您既不好名,又待人真誠,只要稍微努力下,別說唐宗漢文,堯舜也能比一下。

  只能說不愧是完顏構。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