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后一舞,但舞得不行

  這不是阿比·波林第一次看到神明在黃昏時期陷入窘境。

  他仍然記得老喬·路易斯(JoeLouis)被洛基·馬西亞諾(RockyMarciano)逼到繩欄邊不能動彈,喬·迪馬吉奧(JoeDiMaggio)一瘸一拐地追著球,肥胖的貝比·魯斯(BabeRuth)⑴在半職業球隊的巡回演出中掙扎。

  ⑴上述三人都是晚年發生不祥的體壇超巨。

  對波林來說,今晚的喬丹比這三人都要凄慘。

  于飛沒有給他留下任何顏面。

  波林意外嗎?他當然不會感到意外,讓他感到意外的不是喬丹在球場上受辱,而是飛人魅力的消失。

  除了今晚對雄鹿的比賽,自從賽季開始以來,奇才的大部分比賽都出現了大片空座位。尤其是在高價的季票區,那些購買了季票的有錢人卻沒有出現在現場。大片的空座位表明,富有的中產階級認為比起看喬丹的比賽,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這進一步打擊了由喬丹帶來的經濟效應。

  奇才丹的第一季,波林賺得盆滿缽滿,每個比賽夜都是球隊和票販子的狂歡盛典,普通人愿意花費四五百美元購買黃牛票遠遠地看喬丹一眼,有錢人會在比賽之后將喬丹的周邊搶購一空。為了喬丹,他們可以付出一切。這讓波林彌補了過去五年的虧空。

  可是,自從奇才丹的第二個賽季以來,市場需求正在以肉眼可見的方式降低。

  在多數夜晚,MCI的上座率都不超過七成。

  無論現場有多少空座位,奇才隊都會宣布他們的主場場場爆滿。因為大多數的球票在賽季開始前就售出了。這是一個半真半假的數字,反應不出喬丹的吸引力的下降,但主場的空座位表明,喬丹不再是一個會讓人主動來到現場看球的噱頭。

  波林和奧瑪麗的處境回到了喬丹時代以前,他們需要創造出新的噱頭來吸引球迷。

  不管喬丹的傷勢如何,這個賽季都只剩下五場比賽。

  奧瑪麗想要榨干喬丹的最后一點價值,她的計劃是以“最后的飛人”為噱頭,用套票的形式營銷,呼吁球迷來看喬丹最后的幾場比賽——盡管他們不能確保喬丹會打之后的比賽——并且,購買套票的人在購買200304賽季的季票時會獲得折扣優惠。

  “我沒有意見。”波林淡淡地說。

  得到這句話,奧瑪麗便著手去辦了。

  隨后,波林和昂塞爾德一起走向奇才的更衣室。

  盡管球隊遭遇了一場令人感到沮喪的敗仗,他們的季后賽前景被于飛毀滅了,但他依然要去更衣室鼓舞球員的士氣。

  波林走進更衣室時,里面充斥著汗臭味,氣氛冰冷,如同兇殺現場。

  喬丹正在接受蒂姆·格羅弗的護理,沒有一個球員對波林的到來表示歡迎。

  昂塞爾德向前說:“波林先生想跟大家說幾句話。”

  波林走向了喬丹,看著他現在的樣子——眉心上貼著繃帶,扭傷的膝蓋正在接受冰敷,被于飛打爆的現實困擾著他,交易于飛的質疑將如影隨形。

  波林凝視著喬丹,喬丹也看著他,雙方像陌生人一樣僵持了幾秒鐘。

  “我為你們感到驕傲。”波林的語氣是溫和的。

  喬丹譏誚地說:“阿比,省省吧,這支球隊不值得你驕傲。”

  無論是在公開場合還是私下里,昂塞爾德都會稱呼波林為“先生”,喬丹只會平淡地叫他“阿比”。這反映出一個長期擔任高管、依舊視自己為員工的人與一個抱有遠大目標,并確立了自身地位的超級明星之間的區別。

  波林對喬丹表現出來的不尊重感到惱火,卻沒有在臉上表現出分毫,只是向他告知了奧瑪麗的計劃。

  喬丹為波林拿著自己的名頭無所不用其極的賺錢嘴臉表示驚訝,沉默幾秒后,他說道:“我的傷勢情況不明,無論如何,我不會像個馬戲團里的小丑一樣結束我的職業生涯,我不需要向任何人‘告別’。”

  當喬丹在老板面前展示出更強烈的個性時,現場的球員只會對波林失去尊重。

  波林壓制住怒火,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與喬丹寒暄幾句,再看向柯林斯,重申他對球隊感到驕傲。

  問題是,在一場毫無尊嚴的敗仗之后,“我對你們感到驕傲”聽起來格外刺耳。

  喬丹表現出來的凌駕于波林之上的姿態讓球員們普遍對波林缺乏尊敬。

  奇才贏球時,波林從未走進更衣室說這句話。

  現在他們遭遇了本賽季最慘痛的失敗,波林卻表示他對球隊感到驕傲?

  每個人都表現得很冷漠,沒有人受到鼓舞。

  這些反應表明了一個現實:球員們不認為自己和老板屬于同一個團隊,更不認為波林是球隊的領袖或者家長。波林只是一個付錢讓他們穿上這身球衣打球的人。

  這同樣是喬丹希望讓球員認識到的重點,他們在場上奔跑和流汗,全力爭勝的時候,波林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旁觀者,這是他的球隊,但又不只是他的球隊。現在他來這里說“我的球隊”,仿佛在表明自己對球隊擁有最高的權力。

  可喬丹采取的對抗姿態顯然證明了,只要喬丹還在這里,他便沒有這種權力。

  這是波林無法容忍的。

  他擁有球隊,卻不能在進入更衣室的時候受到歡迎?這里的球衣、大屏幕電視、藥品、訓練師、俱樂部服務員、球員和教練都是用他的錢換來的,為什么他在進入更衣室的時候不能得到尊重?

  波林帶著無法抑制的怒火走出更衣室,當他遠離那間房間的時候,他的火氣不可遏制地爆發了:“夠了!我受夠這些了!我不管他是誰,他都不能奪走我的權力!”

  “不管他是誰!”波林如吸血鬼般面目可憎地對昂塞爾德吼道,“有些事情即將結束!”

  昂塞爾德忐忑地跟著波林來到MCI外。

  一個小報記者認出了他們,于是上前提問,“波林先生,伱認為邁克爾今晚表現如何?”

  那個恨不得要把喬丹碎尸萬段的波林和顏悅色地說道:“邁克爾的表現非常好,非常出色,我為他感到驕傲。”

  “弗萊呢?他在MCI拿到了60分,這樣的弗萊本可以帶領我們進入季后賽,如果再來一次,球隊依然會把他交易嗎?”

  波林的表情看起來沒有變化,但他的眼神在某個瞬間變得鋒利無比。

  “我們也許做了一筆收效甚微的交易。”波林的語氣變得低沉,“這讓人感到遺憾。”

  那么,誰會為此負責呢?

  波林回頭看了一眼MCI,然后離開了。

  第二天,媒體和輿論界的反應是爆炸性的。

  《紐約時報》打出如此標題:“弗萊昨晚在MCI三節得到60分,這是威爾特·張伯倫之后第一次有人完成這項壯舉!”

  《華盛頓郵報》試圖站在公正的一邊,寫出了這樣的標題:“弗萊的偉大夜晚終結了的季后賽希望。”

  從來不會對喬丹客氣的《華盛頓時報》絕不會錯過這次機會:“弗萊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證明了去年的那筆交易是華盛頓奇才隊歷史上發生過的最可怕的事情!”

  只要和于飛相關,《西雅圖時報》總得摻上一腳:“如果在90年代兩次贏得三連冠是MJ被稱為最佳的原因,那么弗萊的交易就是他不應該被稱為最佳的原因。”

  由于對比太過明顯,幾個掌控輿論走向的大報哪怕只是作為中立姿態報道,也會被認為偏向喬丹。

  一旦帶著情緒色彩陳述現實,喬丹的形象便會受到重大打擊。

  這一次,喬丹的媒體力量失效了。

  因為大報的記者們無法改變現實。

  然后,銳步開足馬力在輿論場上狂飆。

  于飛在ESPN的媒體朋友們也助了一臂之力。

  一時間,喬丹的聲望跌到谷底。

  比賽結束后的第二天下午,喬丹的經紀人大衛·法爾克對外宣布,由于膝蓋扭傷,喬丹大概率不會在奇才最后的幾場常規賽中出場。

  也就是說,昨晚對雄鹿的比賽,極有可能成為喬丹作為職業籃球運動員的最后一舞。

  此事一出,就連向來喜歡和于飛作對并且跪舔喬丹的“體育男”比爾·西蒙斯都繃不住了:“如果我是MJ,就算斷了一條腿,我也會打最后的幾場比賽。否則,世人將會記住他昨晚在面對弗萊時無能為力的丑態。邁克爾的遺產因為這次復出已經受到嚴重破壞,如果他就此退出,我們將會忘記他在1998年總決賽上所做的事情,當我們再次看到他的名字時,我們只會記住弗萊在他頭上拿下60分!邁克爾,你真的不能這么做!”

  幾乎每個喬丹的支持者都希望他打完最后的幾場比賽。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喬丹的膝傷非常嚴重,法爾克說“大概率不會”也是在權衡利弊之后的措辭。如果有1的可能性,喬丹都會打,但他做不到。因為他不可能真的在球場上蠕動。

  不管怎樣,他被干掉了。

  于飛的詛咒成為了現實。

  他最終在MCI為喬丹操辦了退役儀式。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