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2章機緣,再入斑駁歲月片段

  葉秦一進入大門,前方便有個放生池。

  金色或是紅色的鯉魚在其中游來游去,大概是平常有不少人投喂的緣故,身形圓滾滾的,多了幾分憨態可掬的意味。

  正對門的便是一座大殿,“大雄寶殿”幾個字映入眼簾,筆走龍蛇,遒勁有力,看上去十分大氣。

  釋迦牟尼盤腿坐于蓮臺中央,目露慈悲的看著遠方,高大的金身雕像,讓人忍不住心生敬仰,即便是光線昏暗,也遮擋不住金身璀璨。

  旁邊大殿里面分別是手托玉凈瓶,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還有地藏王大殿,以及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雕像,也是充滿了說不出的端莊肅穆。

  每個大殿都裝飾的金碧輝煌,還刷了不少金漆,就連柱子上面也是祥云環繞,刻滿精致的圖案,更不用說墻壁上還有天花板上。

  葉秦心中卻是并無多大感覺,甚至隱隱有些失望,因為他并未在其中感受到有什么特別的能量場。

  甚至此地的風水,還不如上清觀來的玄妙。

  環顧四周之后,葉秦收回了視線,朝著旁邊的大殿繼續探索。

  葉秦幾乎把寺廟里里外外都爬了個遍,依舊沒有什么收獲。

  菩提寺雖然煙火鼎盛,但是本身似乎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不像當初在上清觀的時候,只不過遙遙一見,便感受到了特別的能量場。

  “還是說肉身難辨,釋放本源觀想物,才能夠感應的到?”

  葉秦若有所思,畢竟來都來了,什么方法都要試一下,這樣也不算白跑一遭。

  月光皎潔,一抹銀輝撒在了寺廟上面,鍍上了層淡淡的光芒,琉璃瓦片折射出特別的色彩,整個寺廟看上去更加圣潔。

  此刻寺廟里可以說是萬籟俱靜,那些僧侶已經進入到了夢鄉當中。

  葉秦挑了個偏僻的角落,隨著體內氣丹的運轉,周圍的霧氣也變得更加濃郁起來。

  臆想精神層面,皎潔的月光下,一具半人多高的白骨緩緩凝聚成型,一道人影也投射到了現實中的地面上。

  不知是月光的緣故,還是白骨周身環繞著若有似無的道韻,它手托玲瓏小巧的道觀,在寺廟里面并不顯得突兀,反而有種莫名的和諧感。

  白骨和寺廟相得益彰,皆都有種莊嚴肅穆感。

  葉秦凝神靜氣,將自己的精神力緩緩散播出去,試圖以精神力為橋梁,連接起寺廟還有道觀,看能不能引起兩者的共鳴。

  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半個多小時過去了,葉秦投放出去的精神力如同泥牛入海,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蛇眸緩緩睜開,帶著些許失望。

  “還是不行,看來這菩提寺雖然香火旺盛,但是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也沒有任何歲月氣息的力量,哪怕就連風水都平平無奇。”

  香火旺盛并不代表實力強大,好比先前的上清觀,雖然香火不旺,但是周圍有特殊的風水磁場力量。

  葉秦的蛇信抖了抖,就像是人類嘆了口氣似的,霧氣緩緩的變淡,本源白骨也消散在半空中。

  “看來這個地方不行,得換個地方試試。”

  雖然失敗了,但是葉秦并不氣餒,霧都有不少名氣的寺廟還有道觀,菩提寺只是其中之一,這里沒有的話,還可以去其他地方碰碰運氣。

  很快葉秦的身影便消失在了菩提寺當中,趕往下一個目的地。

  它的到來無人察覺,離去也無影無蹤,好似不曾出現過。

  他這次要找的都是香火鼎盛的地方,所以比較好找,不像上清觀位置比較偏僻。

  考慮到菩提寺是寺廟,可能無法和道觀產生起聯系,不排除有這個情況出現,所以這次葉秦選擇的是個道觀。

  然而結果也沒有什么區別,這次道觀名氣雖然不錯,也有許多人,但是葉秦啟用道觀觀想物,依舊沒有任何改變。

  “看來不管是寺廟還是道觀,其實這些都并非關鍵,想來也是,畢竟左慈墓地也并非名剎古跡。”

  沒有結果之后,葉秦再次從道觀離開。

  后面為了節約時間,不可能每次都要等到天黑再進去探索,葉秦想了個辦法,直接在外面釋放精神力探尋。

  雖然可能會耗費極大的心神,但至少節省了時間還有精力,再輔以道觀觀想物,仔細感悟一番,如果什么都沒有感應到,那么葉秦就會放棄,再去尋找下一座道觀或者寺廟。

  感覺精神力有些枯竭或者疲勞的時候,葉秦就會找個偏僻無人的地方短暫休息,吸取天地之炁補充自己。

  第三座。

  第四座。

  第五座。

  這些天的時間,葉秦已經逛了不少名剎古觀,卻是一無所獲,沒有在其中尋找到任何觀想機緣,也沒有發現任何特殊之處,更沒有找到斑駁歲月片段。

  最后無奈之下,葉秦甚至趕往了陵園、墓地,乃至一個較小的古墓遺址。

  但奈何,依舊沒有收獲。

  即便葉秦有修為加持,逛了這么久也有些累了。

  “算算這些天去的道觀還有寺廟,加在一起怕是有十幾個了。霧都已經被我逛遍了。”

  葉秦都要忍不住懷疑,到底是這些地方的問題,還是他自身的問題,以至于這十幾個當中竟然沒有一個特殊的。

  難道他的運氣真的有這么差?

  還是說左慈墓地太稀有?

  葉秦心中微微有些郁結,不過很快重振旗鼓,想當初達摩祖師面壁九年才終于悟道成功。

  西游記里面師徒四人取得真經都要九九八十一難,他不過才花費這么點時間。

  換算下來,這點碰壁根本算不了什么,葉秦從開始就明白,修道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注定要遇上許多坎坷。

  若是真的如同喝水簡單的話,那也不叫修煉了。

  離開道觀之后,葉秦再度趕往另外一個比較出名的寺廟,沿途要路過條江河,由于遠離市區,這里人煙并不多。

  “希望這次能夠有點眉目吧。”

  帶著期望,葉秦再次踏上了路程。

  只見這里地勢平坦開闊,能夠看到江邊兩岸的風景,郁郁蔥蔥,充滿了生機。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江水拍打在石頭上,發出沉悶的響聲,每當波瀾匯聚的時候,好似千軍萬馬奔騰而來。

  水光粼粼,恍若流動的玻璃,倒映著藍天白云,燦爛的陽光落在江面上,乍一看上去,好像銀蛇在游動。

  不得不說,這里的風景還真不錯,葉秦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他從山中離開,一路逛過來,雖然沒有什么收獲,但是這沿途的風景,卻讓他原本有些急躁不安的心,也跟著平靜下來。

  而在江邊不遠處,葉秦看到這附近還有個村落,看上去頗有歷史感。

  這里山巒拱翠,巨樹遮天蔽日,附近還有江水,可以說是依山傍水,倒是個不錯的好地方。

  距離村子的不遠處,還有塊石碑,原來是塊村碑。

  高兩米多,寬半米的樣子,上面刻有“待王莊”三字。

  這村碑已經頗有年代,爬滿了不少青苔,字跡看上去也有些模糊,仿佛在時間的長河中,不斷接受風霜的洗禮,處處可見歲月滄桑的痕跡。

  葉秦莫名的就生出一股好奇之意,忍不住爬了過去,發現村碑上面還有不少字,介紹了關于村子的來歷。

  春秋時期,這里是巴國與楚國的必爭之地,后有一批百姓搬遷至此,為出國國君的守陵人,由此繁衍至今,故此得名‘待王’,喻義為等待楚王歸來的意思。

  “看不出來村子竟然已經有如此歷史,像是看見歷史揭開了那么半頁,好強的宿命感……”

  葉秦看著村碑感慨,這明顯是個古村遺址,流傳了兩千年。

  他隱隱覺得不凡,只是那種感覺稍縱即逝,等到他再去探尋之際,瞬間無影無蹤。

  本來按照葉秦的規劃,是要繼續前行,可就在那片刻,他產生了想要在此地停留片刻的沖動。

  “也許不一定是名剎古寺、墓地遺跡,說不定像這種歷史遺址也會讓我有所感悟。”

  雖然那種感覺一晃而過,但是之前路過那么多古寺道觀,葉秦都沒有這種錯覺,他隱隱覺得自己的機緣說不定就在此處。

  “緣”這個東西妙不可言,往往就在那么一瞬間。

  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沒有任何硬性規定,非得是名剎古寺才能夠產生某種奇特的力量。

  說不定在這里能夠有特別的機緣。

  這古村落是依據石碑建立而成,他的視線不由得落在了不遠處,打算在這附近看看。

  只一眼葉秦就看出了不凡之處,這片地方的風水很講究。

  風水兩字可謂是非常有講究的存在。

  《易經.說卦》曾有記載,:“擾萬物者,莫急乎風,潤萬物者莫潤乎水。”

  從字上理解,風是從天而行,流動著的空氣,水是順著大地而走,它是大地的血脈,萬物生長的依靠。

  有風、有水的地方就會產生生命還有生氣,萬物能夠欣欣向榮生長,成為適合人類生活的地方。

  村落里面有不少綠植,成為了葉秦天然的掩體,再加上時間尚早,街道上面行走的人并不多。

  而且葉秦所在的位置偏低,眾人的視線大部分都是平視,根本不會觀察到旁邊的角落里。

  葉秦的鱗片本就是綠色,在加上這些寬大的葉片遮擋,除非是近距離仔細端詳,否則的話真的很難發現其中蹊蹺。

  只見一座座穿斗青瓦房,夾雜在蒼勁的大樹之間,簡樸適用,一樓一底的石頭墻、土墻等老房子,都是用石灰粉刷而成。

  這些大部分都是民國時期老建筑,看得出來有部分翻新過,但是許多都還保留著原汁原味。

  青磚灰瓦,古色古香,葉秦爬行在其中,看著周圍古老的建筑,仿佛再次穿越了時光。

  這里植被茂盛,雖然百年古樹很少,但是盤根錯節,形成一道天然巨傘庇護著古村各個角落,甚至有些爬上虎,還爬滿了屋子整個外圍。

  陽光透過葉片間的縫隙投落下來,給這些建筑更是鍍上了層不太真實的色彩,像是有層朦朧的光暈。

  因為周圍都是植被,即便是夏天這里也清涼不已,從未有過炎熱。

  和繁華大都市有種完全不同的感覺,和先前的龍源村也有所不同。

  龍源村地處偏僻,少有外人至,村民們日子雖然清苦,但是也能夠自給自足,有種原始自然的生態美感。

  但是這個古村給葉秦的感覺是一種厚重的歷史撲面而來,它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太多,最后看盡人世間滄桑,回歸本質。

  村子面積不小,比的上一些小鎮了,生活在里面的人自給自足,甚至在這附近還有個小學,設施還算齊全。

  葉秦逛完一圈之后,選擇了處地勢比較高的地方。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整個村子的范圍。

  周圍青山延綿不絕,左右兩側都環繞著山峰,形成了天然的護衛,而在中間部分地勢比較寬敞,且被江水環抱,形成了一個絕佳的風水寶地。

  從風水的角度出發,石碑是嚴格遵循“枕山、環水、畫屏”的風水原則發展起來的。

  而且它處于山脈和江水的匯聚之處,從北逶迤的山脈為石碑風水的“來龍”。

  護送龍脈的江水從三秦大地奔涌不息,自南向北,又從北面連綿不絕的青山中奔騰而出,好似長龍一瀉萬里。

  山水匯聚一堂,呈眾星拱月之勢,烘托出此地的上乘風水。

  而江水偎城抱鎮、經鎮三面,在山腳下,圍成一個“U”形的環帶,就是俗稱的“椅子型”風水。

  不僅地理位置絕佳,整個古村的風水布局也是十分講究,和漢代儒學大師董仲舒所提倡的“天地合一”的觀點一致。

  古人始終講究人與自然相輔相成,協調統一。

  而仔細查看古村的建筑,無論是房屋還是道路,都能夠看得出風水痕跡,受到古人堪輿風水理論的深刻影響。

  如果一個地方風水地勢再好,但是內部條件不行的話,也會影響到外部。

  而在石碑這里,內外風水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以至于此地人杰地靈,吸引了不少文人晚年來此定居。

  從古村的歷史上來看,

  百年來生氣環繞,生生不息。

  周圍江水反哺古村,同樣古村的人文氣息也會產生一股獨特的力量,回饋到這江水當中。

  兩者之間可以說是互惠互利,和諧共存。

  有人居住的地方,和沒有人居住的地方,還是有明顯的區別,葉秦對此感知頗深,何況他現在已經凝結成丹,對于天地之炁感知的更為明顯。

  同氣相求,同類相應。

  順則為利,逆則為害。

  《淮南子·精神訓》曰:“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為一。”

  不能說有人存在就是壞處,誠然人類的某些行為軌跡,的確會破壞環境,但人類也是生態系統的一員,反之也是能夠造福環境的。

  這個觀點需要區分條件辯證看待,不能一竿子就打死一船人。

  不管是龍源村還是葉秦如今所處的古村,居住在此地的人,并沒有過多干預當地環境,濫砍濫伐,反而是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

  這里的人類借助石碑還有附近的地勢發展起來,同樣他們自身產生的生氣,通過風水的轉化,也源源不斷反哺江水當中。

  悠久的文化底蘊,還有獨一無二的風水造就了石碑獨特的歷史,成為了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屹立在江水邊。

  而村民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沿江的人很少,大部分的人住宅和江邊有些距離。

  所以葉秦只要藏好自己的身形,接著周圍植被的遮掩,倒是不容易被人發現。

  再次來到石碑處,這次葉秦的心境已然有所不同,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濃濃古韻。

  石碑正好對照著江水,看不盡的天空低垂,遠山蒼翠。

  葉秦的視線也跟著落向了遠方,江水時靜時動,安靜時如同一條閃爍發光的帶子,環繞在山腳之下。

  動則崩騰呼嘯,好似猛虎下山,又如同萬瀑懸空,一瀉萬里,灑下無數點點銀花,濺落在旁邊的巖壁上,在陽光的照射下,宛若顆顆分明的珍珠。

  江水滋養了這方土地,同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也不斷反哺回饋。

  生生不息的人氣環繞在其中,人自古就有萬物靈長之說,能夠形成一定特殊的磁場還有能量,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

  葉秦迄今為止已經觀想了不少,但是蘊含人氣的并不多。

  先前的上清觀,因為偏遠荒廢,里面雖然居住了兩個道士,但歸根究底,人氣已經消散的差不多。

  眼前的江水滔滔不絕,奔流不息,既有原始天然的美感,其中又夾雜著幾分人氣,很是特別的感覺。

  大概是和附近的古村和諧相處的緣故,給葉秦一種前所未有的特別,他已經想好要觀想什么了,就是眼前的江水。

  這條江乃是長江重要支流之一,先前就說過這里風水地勢絕佳。

  江水滔滔不斷,看上去一望無際。

  四周高,中間低,周圍山脈連綿不絕,遠遠看上去就像是一條綠色長龍,守護在此地,龍首正對旁邊石碑還有古村落。

  人氣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生機注入進去,周圍更是綠植掩映,蒼翠不已,當中又增添了許多的生機。

  從風水上來說,是典型的青龍繞江鎮三方的好穴位。

  而這江水又夾雜了護送龍脈之勢,從三秦大地而來,那邊土壤肥沃,孕育了磅礴的氣勢,途徑各地,最后沉淀在這里。

  山水齊聚,又有古村作為依托,三者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江上泛起道道金波如同千萬條金蛇涌動其中。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偶爾微風拂過,讓葉秦的心也跟著緩緩平靜下來,不知什么時候,本源白骨緩緩在精神層面具現出來。

  一道人影,投入到了江水之中,隨著漣漪綻放而輕輕搖曳。

  盤腿而坐,眺望江邊,空洞的眼眶卻能夠感受到一抹有形的視線,悠長而深遠。

  此刻的白骨像是擁有了自己的神志似的。

  而它掌心托著的道觀,充滿了若有似無的古韻,無形的氣體環繞在其中,似乎有什么東西從沉睡當中蘇醒過來。

  “嗡——”

  葉秦凝神觀想,江水不絕,浪花拍打在巖壁上,發起沉悶的響聲,他似乎聽到了隱隱約約的鐘聲。

  幽長深遠,亙古不斷。

  有那么瞬間他還以為是自己出現了幻聽。

  先前逛古村的時候,并沒有在其中看看到有大鐘,那么鐘聲又是從哪里來的?

  很快,葉秦發覺鐘聲是從白骨手上的道觀傳來。

  那種玄而又玄的感覺再度涌上心頭,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好似整個心神都被放空。

  因為驚訝的緣故,葉秦連蛇信都停在了半空中,時間像是被按了暫停鍵,就此定格在了這里。

  記得上次有這種感覺的時候,還是在左慈墓穴當中,也是如此,聽到鐘聲之后,隨后產生了斑駁的歲月片段。

  葉秦心中冒出一個不可能的猜想。

  難不成此地也有歲月斑駁之力?!

  葉秦很快便將精神力覆蓋出去,感受到了股極為特別的力量,敦和厚重,充滿了歷史感,還有幾分無從探尋的神秘。

  它像是來自虛空,又像是來自另外一個高緯度的空間,從歲月里而來,橫跨時空的長河,形成一道特別的古橋,連接上了葉秦的精神。

  先前石沉大海的精神力終于有了微弱的反饋。

  這個發現讓葉秦有些激動,更多的精神力散布出去,同時先前隱約的鐘聲也變得更加清楚起來。

  由遠及近,越來越近,隨后影響到了心神,好似一塊小石頭投入其中,平靜的心湖再次掀起了些許漣漪。

  只見白骨手上的道觀也受到了影響,跟著顫鳴起來,歷史感撲面而來,形成若有似無的霧氣,環繞在道觀的周圍。

  葉秦能夠清楚感受到周圍的景物逐漸有些變得模糊起來,同上次在墓穴當中的感覺一模一樣。

  這種模糊不是視覺上的模糊,似乎身邊的景物正在迅速倒退,恍若有雙看不見的大手擦去了它們存在的痕跡。

  神秘而又強大的能量波動,席卷著周圍的一切,包括身處其中的葉秦。

  他知道這股力量對自己沒有威脅,所以葉秦任由它的行動,被裹挾在時間的洪流里面,神魂都似乎變輕了許多,有種靈魂出竅的感覺。

  隨即便是強烈的失重感,等到葉秦緩緩睜開眼之際,周圍的景物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打量著四周,果不其然,同上次一樣,葉秦身處道觀當中。

  一回生二回熟。

  就算有先前的經歷,但葉秦還是有些激動振奮,畢竟是第二次了,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

  和上次的被動不同,這次是他主動接上了這段斑駁的歲月片段,印證了那句古話,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葉秦探訪名剎古寺,只是想要找到其中的歲月斑駁片段,再次開啟那種玄妙的通道,好驗證自己的猜想,希望能夠從中得到機緣。

  可是一路走訪下來,經過不少道觀還有古寺,并沒有任何發現。

  好不容易到了石碑古村這里,察覺到這里地勢風水特殊,打算在這里停留片刻,后面見識到了這里的底蘊,因此產生了觀想江河的想法。

  卻未曾在觀想當中,觸發了斑駁歲月的片段,引動了時間之力,從而再次與歲月對視。

  一切只能說是陰差陽錯,看似巧合之際,實則充滿了不可言說的緣分。

  也不知道這次的他會遇見什么。

  上次是因為在左慈墓穴當中,種種因素加身之下,和左慈產生了那么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關聯。

  那么這次呢,他會遇見怎樣的人物?

  又或者什么也不會遇見?

  葉秦帶著期待,緩緩從道觀里面爬行而出。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