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八章且聽龍吟

  安頓傳令兵下去休息后。

  朱棣右手端著圣旨轉身。

  兄弟們目光瞥視朱棣手中圣旨,瞬間昂首挺胸,激動看著朱棣。

  也就是陛下在世。

  這份圣旨還有效力。

  陛下百年之后,大家伙兒可不會因為朝廷一道圣旨,就千里迢迢回京效力了。

  當然。

  這回大伙兒都是十分愿意的。

  首先,此番回京,就是向大明所有人展示王爺的力量。

  告訴天下人,以后別想著,什么委屈都要王爺忍著、受著!

  其次,當然是錦衣還鄉了。

  大伙兒都是從大明走出來的,此番回去,就是錦衣還鄉。

  朱棣目光環視一圈,笑道:“朝廷的命令已經下達了,按照之前咱們制定的方案,都去準備吧。”

  “是!”

  鏗鏘聲浪,沖破帥帳傳出。

  值守在帥帳外的將士們,情不自禁抿唇,悄悄握緊火銃背帶。

  一群人從帥帳內魚貫而出。

  譚淵、俞靖一左一右攬住蔣進忠肩膀。

  蔣進忠被兩殺才夾在中間,沒好氣道:“你們想干什么!你們是回去顯擺,我卻要在東番守家,我現在心情十分不好!”

  譚淵、俞靖相互對視。

  俞靖親切笑道:“老蔣,你即便不回去,都比我們回去好,放眼天下,誰不知道,你老蔣是王爺的大管家,咱們東番能建設的這么好,王爺之下,就你功勞最大……”

  蔣進忠明知這是馬屁。

  還是忍不住唇角上揚,微微仰頭看天。

  某刻,眼中戒備一閃而逝,瞬間清醒,看左右,堆滿狐貍笑的譚淵、俞靖,沒好氣道:“別說好聽的,告訴你們,別想再從我兜里拿一個銅板!”

  他這該死的優越感。

  總是經不起別人夸。

  之前,就經常在這讓人渾身輕飄飄的夸贊中。

  稀里糊涂就把錢給了譚淵和俞靖。

  譚淵看了眼俞靖,攬著蔣進忠肩膀的手臂微微用力,“老蔣,我們都知道,你前段時間,和東番十幾個村子,給咱們定制了一批新軍服,你別裝了,你這么做,肯定是想要海陸軍兄弟們,回京時,穿著咱們新軍嶄新軍服,彰顯咱們海陸新軍的威風,都要出發了,是不是該給兄弟們發下來了?”

  俞靖忙笑著保證:“老蔣,我保證,兄弟們航行期間不穿,等到了秦淮河入海口處,兄弟們才能換新軍服!”

  蔣進忠笑著看了眼二人,提醒道:“給你們置辦新軍服的錢,是我好不容易省下來的,你們可別讓兄弟們糟蹋了。”

  “一定一定!”

  “明白明白!”

  譚淵、俞靖小雞啄米般連連點頭。

  老蔣真的沒話說。

  作為王爺的大管家,本來有限的錢,為了輔佐王爺建設大海軍和新式陸軍,真是一文錢掰成兩瓣花。

  和東番的鄉土村社村,合作搞養殖。

  海陸兩軍幾乎三萬人,竟然能做到,隔三差五都能吃到豬肉、雞肉。

  兄弟們平日里雖然不說。

  但都知道,海陸兩軍能有現在的戰斗力,老蔣也功不可沒。

  現在又為了兄弟們回朝時,能穿上新軍服,一年前就開始籌備,一點點省出錢,給兄弟們置辦新軍服。

  諸如此類小事,太多了。

  朱棣站在帥帳門口,看著三人勾肩搭背離開。

  笑著轉頭,看向徐輝祖:“閩縣都安頓好了嗎?”

  輝祖也要回去。

  李漁馬上也要生了。

  且此番北征,可是千載難逢,長見識、歷練的機會。

  輝祖年齡也夠了上戰場。

  自家小舅子,肯定要帶著回去長長見識,歷練一番。

  “準備好了,閩縣現在已經步入正軌,劉縣丞這幾年配合我搞鄉土村社,也盡心盡力,讓他獨掌一方一段時間,將來也好提拔……”

  徐輝祖含笑點頭。

  他倒不是培養嫡系。

  劉縣丞這幾年,盡心盡力配合他搞鄉土村社。

  他得了這么大的政績。

  也應該回報,給人家一個機會。

  單純的感謝罷了。

  不然,這位年過四十,只考中秀才的縣丞,可能一輩子,都要在縣丞這個位置,兜兜轉轉了。

  對方這些年,搞鄉土村社也的確掌握了不少鄉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建設經驗。

  朝廷將其提拔為縣令。

  怎么也比那些剛考中進士,一點實干經驗都不懂的讀書人強。

  至于往后,對方能走到哪一步,就與他無關。

  他也不會再予以對方幫助。

  更不會與對方有任何瓜葛聯系。

  即便對方變質腐敗,與他也沒有關系。

  朱棣點點頭。

  徐家現在的地位,不需要拉幫結派。

  只要自己有能力,就少不了實權。

  輝祖這樣安排劉縣丞很恰當。

  至于輝祖的能力。

  雖然才智只能算是中上之姿。

  可勝在肯學啊。

  這幾年,在閩縣搞鄉土村社就干的很好。

  再加上身份緣故。

  普通人很難得到的鍛煉機會,輝祖卻很容易得到。

  就如此番北征。

  敵我雙方集結數十萬、乃至百萬的大戰,能參與其中,雖然有些危險,但很漲見識。

  普通人能得到這種機會嗎?

  朱棣拍拍徐輝祖肩膀,“進忠給你準備了一套新軍軍服,膺緒和增壽幫你收著,你去找他們準備吧。”

  徐輝祖頓時笑了,迫不及待道:“姐夫,那我去試衣服了。”

  他早想要一套新軍軍服了。

  話音未落,就已經跑著離開。

  三日后。

  兩百艘海軍戰船,密密麻麻,停靠在風平浪靜的海灣內。

  海岸兩邊站滿了百姓。

  嗒嗒嗒……

  整齊的步點聲響起。

  百姓循聲看去……

  一個個身穿分體式軍服,肩扛明黃軍銜,頭戴飛碟帽的陸軍第一鎮將士,從陸軍大營徒步而來。

  銃劍插在火銃內,將士們走過時,明媚陽光映照在銃劍上,一片雪白森然,隨著將士們走動,起起伏伏。

  “嘶!這就是咱們東番陸軍第一鎮!”

  “快看,全部換裝來福銃了!”

  百姓瞪大眼看著,笑著議論,一副與有榮焉。

  朱棣沒給新式的長管身火銃起名字。

  可隨著陸軍第一鎮不斷出現在雞籠嶼,百姓見得多了,就給起了個來福銃的名字。

  來福銃的由來也很簡單。

  首先,這是他來福建后發明的火銃。

  其次,來福寓意好,這個名字不知被誰最先提出來后,就快速被人們接受。

  最先是百姓這樣叫。

  兄弟們聽到后,覺得這名字好聽。

  久而久之,軍中也這樣稱呼。

  將士們靠近碼頭后立正停下。

  然后以營為單位,陸陸續續登上海軍戰船,一艘艘載滿將士的戰船,有序離開碼頭,將位置讓出來。

  百姓看著這般井然有序,鴉雀無聲。

  步軍將士登船后。

  一門門銅鑄黃橙橙火炮,在龍門架懸吊中,緩緩上船。

  “王爺來了!”

  有人忽然喊了一聲,寂靜的碼頭瞬間沸騰。

  眾人齊齊轉頭……

  朱棣走在最前面,身后跟著雄英、東旭一群孩子。

  文武三班人呈三隊跟在后面。

  “王爺旗開得勝!”

  “恭祝王爺北征,旗開得勝!”

  百姓的歡呼聲響起。

  譚淵等人紛紛向百姓看去。

  然后又看向走在前面的朱棣。

  朱棣沖百姓招了招手,一時間,整個海灣內瞬間沸騰。

  跟隨回朝的將領們,帶著孩子們,陸陸續續登上裝配一百六十門火炮的巨艦后。

  朱棣看向蔣進忠等要留下來的眾人。

  蔣進忠從旁邊人手中接過盛滿酒的碗,舉向朱棣,“臣等祝王爺此番北征,揚威天下,旗開得勝!”

  朱棣看看蔣進忠身后眾人。

  再看向蔣進忠。

  誰能想到,當初江寧那個愛慕虛榮,搞形式的蔣胖子。

  如今能輔佐他,干出這么大一番事業。

  這些年,蔣胖子操心操力,他和妙云都看在眼里。

  朱棣含笑接過酒碗,“兄弟們今天的榮耀,進忠你功勞很大,本該讓你跟著兄弟們一起回去的,可……”

  朱棣還在說。

  蔣進忠已經忍不住,嘴角都快笑的咧到耳根。

  相比回朝錦衣歸鄉的榮耀。

  他更喜歡被王爺稱贊。

  朱棣無奈瞪了眼,這胖子什么都好,就是經不住夸,搖搖頭,“別的不多說了,兄弟們肯定不辜負你,這幾年,一個銅板掰成好幾瓣花的辛勞。”

  話罷,朱棣一飲而盡。

  蔣進忠笑呵呵接過朱棣手中的空碗,‘哈!我在王爺心中的位置奠定了,老夏這個小白蓮,再也別想動搖了!’

  朱棣可不知蔣進忠想什么。

  只是看到蔣胖子笑的猥瑣,很想踢一腳。

  蔣進忠帶頭抱拳高呼:“臣恭送王爺!”

  “恭送王爺!”

  “恭送王爺!”

  “恭送王爺!”

  聲音從蔣進忠身后留下來的將領、官員傳開,百姓聽到后,陸陸續續跟隨。

  很快,所有恭送聲,匯聚成一股聲浪。

  沖破整個海灣。

  朱棣抱拳向左右示意,然后轉身登上旗艦。

  踏板緩緩收起。

  朱棣看著人頭涌動的海岸,平靜吩咐:“俞靖,下令啟程!”

  “遵命!”

  俞靖大聲領命后。

  嗚嗚嗚……

  很快,號角聲響起。

  戰船在海灣內調整,讓出一條通道,旗艦緩緩啟動,從通道中駛出,旗艦后面,一艘艘戰船編隊匯入。

  壯觀景象,看的岸上百姓心潮澎湃。

  “等俺家娃長大,俺就讓俺家娃去當海軍!”

  “陸軍更威風,俺要送俺家娃去當陸軍!”

  砰砰砰……

  就當旗艦駛出海灣時,突然,船舷兩側的一百六十門火炮開始空炮轟鳴。

  火光吞吐間,一百六十門火炮陸陸續續射擊,陣陣白煙漂浮。

  砰砰砰……

  旗艦鳴炮后,后面的兩百艘戰船編隊也紛紛開始。

  一時間,整個海灣被炮聲籠罩。

  兩百艘海軍戰船,已經全都改裝火炮。

  總計火炮將近一千五百門。

  短時間內,陸陸續續鳴炮,整個海灣內,轟鳴作響,同時,戰艦完全被白色煙霧籠罩。

  聞著火藥燃燒的味道。

  朱棣微微愣怔。

  這不是他安排的。

  但說實話。

  一千五百門大大小小的火炮,同時鳴炮,太震撼了!

  哪怕時十分落后的火炮。

  哪怕他見過真正的‘火力覆蓋’,此刻依舊被震撼到了。

  東番海軍,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強橫的一支海軍力量!

  連綿成片的艦隊從海灣內駛出,海灣內還籠罩在煙霧中。

  海風吹來,朱棣這才回神,扭頭,頓時被氣笑。

  這事肯定是俞靖搞出來的。

  可現在,這家伙都一臉呆滯。

  至于譚淵、張武、呂珍、孩子們也是如此。

  朱棣沒好氣道:“你自己搞出來的,你自己都嚇到了?”

  眾人這才回神。

  俞靖訕笑,“殿下,海軍戰船全部改裝后,我也是第一次搞這種兩百艘戰船,同時鳴炮。”

  話音剛落,俞靖舔著臉,笑著請求:“殿下,咱們來一次實彈吧?”

  實彈射擊,肯定更加壯觀!

  朱棣沒好氣瞪了眼,“進忠恨不得一個銅板掰成兩瓣花,你做個人吧!北上途中,經過琉球,幾處海盜打一打!”

  “遵命!”俞靖大聲激動領命。

  他這樣的裝備。

  北上順便打擊海盜。

  四個字形容:直接橫推!

  朱棣丟下眾人,進了船艙后。

  眾人不再拘著了。

  譚淵、呂珍、張武等人湊到俞靖身邊,“老俞,等回到金陵,你再來這么一下!”

  一千五百門火炮,在秦淮河上鳴炮。

  肯定特別壯觀!

  俞靖被眾人起哄。

  眼中也露出躍躍欲試之色。

  他當然愿意了。

  可就怕嚇到朝廷諸公。

  剛才他這個經常聽火炮聲的海軍統制,都被一千五百門火炮陸續鳴炮的壯觀嚇到了,何況是朝中文武。

  海灣內。

  煙霧漸漸散去。

  眾人看著遠處的戰船,回神后,瞬間沸騰。

  “太壯觀了!”

  “這就是咱們東番海軍嗎?”

  “有這樣一支海軍,咱們東番就是這大海中的龍王爺!”

  蔣進忠聽著百姓激動歡呼,唇角露出笑容,小聲嘀咕:“王爺這條真龍,終于在一聲龍吟中,沖出這海灣了!”

  兩日后。

  朱棣抵達閩縣。

  周浪統帥的騎兵標和第一混成協騎兵營,一直在福建訓練。

  而且,大軍北上,也要在福建采買軍需物資。

  此番北上,海陸兩軍加上隨行人員,就將近兩萬余人。

  每天人吃馬嚼,都是天文數字。

  不過等朱棣抵達閔安鎮時。

  海商的一百多艘貨船已經準備好了。

  輜重物資,沈至通過大燕商行,也早已籌措好。

  福建商賈,載著部分從外面帶回來的香料等新鮮玩意兒,帶著兩支騎兵,以及輜重,和海軍艦隊在閩江入海口處匯合。

  三百多艘貨船,在閩縣百姓、福建士紳豪強、官員的注視下。

  浩浩蕩蕩北上。

  “這也太壯觀了!”

  “這么回去,確定不會驚嚇到朝中大人物們?”

  葉茂、沈仁、柳升等福建軍政官員站在最前面。

  聽著士紳豪強、百姓驚嘆議論。

  沈仁感慨道:“王爺剛來福建時,我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短短數年時間,王爺能做成這么大的事情!”

  葉茂余光看了眼沈仁。

  收回視線。

  他又何嘗不是。

  “北征之后,陛下南巡福建的消息,沈兄肯定也聽聞了吧?”

  沈仁點點頭。

  這消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只是沒有確定罷了。

  葉茂繼續道:“殿下此番,這般回朝,即便這個消息是假的,陛下也肯定會南巡福建……”

  王爺這般聲勢浩大,錦衣還鄉。

  陛下就不好奇,福建、東番到底發生了什么?

  肯定好奇!

  所以,他斷定,只要王爺回到金陵,哪怕南巡消息是假的,也會變成真的。

  “王爺北上要打一場大戰,咱們在福建,也應該打一場戰爭……”

  他已經決定追隨王爺。

  陛下南巡。

  自然要把福建最美好繁榮的一面展現給陛下。

  讓陛下,看看王爺治理下的福建!

  除了士紳入股的幾個對照村不動外。

  福建鄉土村社還能繼續完善。

  他至少還有一年時間。

  至于沈仁為首的福建都司府。

  也有很多事情可做。

  比如剿匪!

  福建也有匪患。

  而且還不小。

  只是這幾年隨著鄉土村社建成后,越來越多從匪的人,從山中跑出來。

  大多數都被王爺遷徙到東番安置了。

  可也有部分老匪,習慣了劫掠,喜歡大秤分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并不愿放下武器從良。

  對于福建的匪患。

  王爺的構想是,先讓福建百姓富裕起來,至少吃飽飯。

  在百姓配合下,再剿匪。

  鄉土村社全面建成,現在也是時候了。

  肅清匪患后。

  不光陛下南巡,給王爺長臉,沒有匪患,也能加速福建的發展。

  匪患,已經成為制約福建發展的最后一塊頑疾。

  只要肅清匪患。

  一年時間,他有信心讓福建更上一層樓!

  這需要沈仁為首的福建都司府配合。

  沈仁笑道:“沒問題,我們制定一套詳細方案,爭取在年底之前,徹底肅清匪患,明年,你們可以放心發展福建經濟!”

  這個忙,他愿意幫。

  以沈仁、葉茂為首的福建軍政達成協議后。

  很快,福建就展開了一場,官民兵相互配合的肅清匪患運動。

  半月后。

  朱棣從福建,由海路,領兵北上的消息,被福建錦衣衛系統,送回金陵。

  “燕王北上了!”

  “聽說,光是船,就三百艘!”

  “咱們秦淮河,能停靠下三百艘戰船嗎?”

  金陵百姓頓時議論紛紛。

  于此同時。

  北平秦王朱樉、晉陽晉王朱棡、開封的周王朱橚、武昌的楚王朱楨、青州齊王朱榑、長沙潭王朱梓,在接到朱元璋命令時,紛紛馬不停蹄趕往金陵。

  生怕錯過觀摩朱棣海陸軍回朝的機會。

  一時間,整個大明,風起云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