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精衛問道:“師兄見過我姐姐嗎?她這些年過得怎么樣?聽說她現在特別漂亮?”
哪吒、楊戩、孫悟空這三位有不少相同點,那就是他們不是很關心女人是否漂亮的問題。
鄧嬋玉一失蹤就是五十年,哪吒這些年代表老師去過好幾趟西昆侖,他見過瑤姬。
這個炎帝女兒給他的觀感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反正不是一路人。
“看起來過得不錯,她被西王母收為義女,平日里是很逍遙快活的。”
精衛有點緊張:“那就好,小時候姐姐是最疼我的了,這么多年沒見,也不知道她還認不認得我.”
精衛喜歡交朋友,無論是仙還是人,她都能用最真誠的態度去對待。
只是被海水淹死的經歷太過深刻,她對于外界一直抱有一種很難說清的恐懼。
她已經很久沒離開過天庭了。
這次真是壯著膽子離開舒適區,平時她就有話多的毛病,現在為了舒緩緊張情緒,話就更多了。
她對什么都好奇,說著說著就提起魯班,她也算是共犯之一,鳳凰同樣沒放過她,鳳凰和哪吒終究是隔了一層,說精衛就不需要顧忌了,把她好一陣批評。
精衛氣鼓鼓地問道:“那個魯大師明明沒有做錯什么,都是張果老和柴王爺要為難他,老師為何說我們做錯了呢?”
“魯大師”哪吒咂摸了一下這個稱謂,他一直是“魯班”“大匠”的叫著,精衛很客氣,直接來了一個大師,此時一聽,這個“魯大師”倒也挺順口的。
他順著往下說:“魯大師錯就錯在他的技藝太精湛,老師的意思是他受些挫折不是壞事,咱們雖然幫了他一次,但天意難違,他的磨難終究是沒躲過去,只是這次磨難比石橋倒塌嚴重太多了。老師是想告訴我們,天意降臨的時候,只能迎頭而上,絕對不能逃避。”
說著說著,他對鄧嬋玉昔日的很多做法也是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老師這么有智慧,比較起來,洪荒那些大能之士既膽小,又怯弱,白白錯失了很多好機會。
精衛頗有同情心地嘆氣:“可惜了,魯老伯也是個好人。”
哪吒跟著嘆氣,聽說魯班在知道老父親死亡的噩耗后,毀掉了所有和木鳶有關的記錄,他正在做的一個超大號木鳶也投入火爐,付諸一炬。
魯班對祖先的牌位發誓,今后再也不做這些危險的東西。
人族原本離開地面,走向天空的趨勢被從腳脖子下刀,直接砍沒了。
精衛迷迷糊糊,只是覺得有些可惜,哪吒經歷了這次的事,對天意,對于順天應人又有了全新的看法。
鄧嬋玉沒有掩飾自身境界,沒有隱瞞西游的重要性,更沒有隱藏自己證道混元的決心,原本哪吒還不理解,這些底細暴露出去,人家不會來搞破壞嗎?
要知道之前多寶道人講道的時候,哪吒就是親自上去搗亂的那個人。
現在他懂了,這是陽謀,自己老師就站在天意這邊,你們想來打我?盡管來!你敢違抗我,就是違抗天意!
兩人走走停停,精衛發個呆的工夫,就能遇到好幾個和哪吒有仇的敵人。
別的世界能夠斬草除根,可以掩飾作案現場,洪荒這種可以轉世重生,且擁有諸多奇門秘術的世界就不好說了。
殺一個敵人,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就能通過諸般手段找到兇手,你再殺,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朋友又會來找你,殺到最后,那個最初的敵人又轉世過來報仇,你把他再殺掉,新一輪循環再次出現。仇人是殺不完的,至少對哪吒來說是這樣。
“你就是李哪吒?”
“正是小爺!”
“受死吧!”
類似的對話出現了數十次。
每次遇到敵人,精衛就施展龍吉教導的隱匿法術,躲藏在一旁,等哪吒解決了敵人,她再沒事人一樣走出來。
“李師兄真是好武藝。”精衛只是不喜歡廝殺,不是見不得血,她饒有興致地打量尸體。
現場血肉模糊,一個穿著道袍的年輕人之前嚷嚷著要為恩師報仇,哪吒也沒問他師父是誰,這種來尋仇的實在太多,他記不住,也懶得記,三招不到,就把年輕人給打死了。
此時他正用年輕人那身不錯的道袍擦拭槍尖。
擦了兩下,不耐煩起來,單手持槍,旋轉半圈,把剩余鮮血甩掉。
精衛的夸贊讓他揚起眉毛。
“不過是微末之技,不值一提。”嘴上說不值一提,實際他神情里還是頗為驕傲的,比起閉門造車的楊戩,他的武藝和境界都全方面壓過了對方一頭。
精衛自己嘀咕兩句:“我就是不喜歡練武,也練不會,太難了。”
哪吒笑笑:“師妹心無旁篤,是修道的上佳種子,也不必練這些粗淺的技藝。”
精衛詢問練武的訣竅,想掌握一些速成的辦法,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沒有是另外一回事。
哪吒不想聊這個聽起來就很麻煩的話題,這玩意一句話兩句話就解釋不清楚。
他很巧妙地歪樓:“我的武藝都是在廝殺中一點點磨礪出來的,練武要說有訣竅的話,只有一個,那就是環境。師妹也應該知道前朝文豪老舍先生的故事吧?”
“知道知道,老師給我講過。”這都是鄧嬋玉瞎幾把編的故事,精衛連連點頭,表示自己也聽過這個故事。
哪吒一副追憶古人的神情:“聽說老舍先生和文人墨客探討詩詞歌賦,十余年后,硬是練出了一身的好武藝。前輩風采,實在是讓我這個后輩仰慕啊。”
精衛撓撓頭,這個文人聚會和練武有必然關系嗎?看哪吒說得篤定,她以為是自己讀書少的緣故,只能不懂裝懂地點頭。
在哪吒的想象里,鄧嬋玉口中的傳統文人肯定不是如今漢朝的那些“娘炮”,應該指的是地府里那些須髯如戟,膀大腰圓,拿著紙筆像拿斧子一樣的閻君,這確實是前朝啊,沒毛病。
天天和這些“文人”討論學問,確實是一個磨練武藝的好地方,老舍先生真是太幸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