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水簾洞內的石猴猛地驚醒過來,這次身體比之前幾次加起來還要疲憊,險些站不起來了,他連忙問身旁的馬元帥:“俺昏睡了多長時間?”
赤尻馬猴慢悠悠地回答道:“大王從凡間的八月二十日昏迷,水米未進,今日乃是十二月二十日,一共昏睡了四個月。”
石猴大吃一驚,隨后就覺得異常惱火,在夢中自己眼看著楊戩大殺四方,偏偏空有力氣,卻使不出來。
這不是一場夢,而是一場夢接著一場夢,連環夢,每次的夢境都差不多,偏偏自己就是打不過楊戩。
聽楊戩的那個意思,好像還是自己帶兵去屠了梅山,于情于理,這事還真不能怪楊戩,你都殺到人家家里去了,還不許人家反抗嗎?沒這個道理。
道理他懂,就是.輸得太慘了!
他的性格就是爭強好勝,要是什么都不知道,那還沒事,現在知道有這么一個實力極強的楊戩,心態上面就有了點變化。
在一群猴子猴孫嬉笑怒罵的時候,他在山間找到一根很直溜的樹枝,當做長棍,獨自演練招式,這里面有自己琢磨出來的招式,還有部分楊戩的招式。
“大王!讓我摸摸!”
“大王,這是什么?耍得可真好看!”
“大王,大王!”
一眾猴子也看不出招式的好壞,就覺得很好玩,石猴大笑,心頭陰霾都掃清了數分。
說著說著就歪樓了,猴子們覺得他手中這根直溜的木棍好玩,有的要拿著玩,有的要去找到更直的樹枝,一時間花果山漫山遍野都是找樹枝的猴子,互相之間還會進行比較,你這根棍子比較直,舞起來好看,你這根棍子也不錯,就是不夠光滑。
誰手里要是有一根又長又直的棍子,瞬間就會成為全族的焦點。
這么一鬧,就連石猴也被影響,他同樣加入這場活動,一直到一個月后,夢境再次出現,他才驚醒過來,自己這一個月到底在干什么?
這次的夢境沒有之前那次那么夸張,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被“放”了出來,依然是慘敗,敗得看不到一點贏的希望。
石猴接下來就在現實和夢境二者間徘徊,時不時還會被群猴和自己向往自由逍遙的天性影響,但他心中獲勝的念頭也在不斷增長。
天庭。
老朱揉著自己的耳朵。
見鬼,自己一覺睡醒,為什么會覺得耳朵疼,全身也疼,就好像被什么東西咬了兩口一樣。
他看了看身旁的美嬌娘。
原本他對嫦娥還有點念想,區區吳剛對他天蓬元帥構不成威脅,不過嫦娥如今和后羿和好,這個時候再去糾纏就不合適了,恰好此時玉帝要求眾仙勒緊褲腰帶,作為親信,老朱這邊還有點余糧,有精明的仙女就時不時地靠過來打秋風,他來者不拒。
仙女們索求無度,他覺得自己是身體和錢包雙受傷,要是能休息幾天就好了.
正想著呢,一旁的美嬌娘蘇醒過來,媚眼如絲地說道:“元帥,妾身餓了”
“小寶貝,本帥來喂你!哈哈哈哈——”
梅山。
楊戩再次落敗,三尖兩刃刀被哪吒的火龍槍挑飛。
“楊兄,為何在戰斗中分神?”哪吒有點惱火,你在戰斗中走神,這是瞧不起我嗎?
楊戩也深受夢境之苦,只是他一直是勝利的那方,影響相對較小,之前打著打著,三尖兩刃刀不自禁就用上了棍子的招式,這才被哪吒看到破綻。
不行,自己就玩不了棍子,還是老老實實用刀吧!
石猴每隔一個月,就會在夢中和楊戩大戰一個月,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這個夢虛實結合,自己這邊的四健將都是假的,自己和對面的楊戩卻很真實,身旁這只叫做“無能”的大黑豬也很真實,三者都被這個奇怪夢境所影響。
石猴嘗試著學習楊戩的招數,他就像一張白紙,學什么都很快,但是招式能學,那些仙法、道法學不了,悟性再高也沒用,這東西就不是看兩眼能看會的,需要有人教導,需要有人來教他怎么使用身體里的力量。
被楊戩揍了三年,加上赤尻馬猴有意無意的勸說,他終于下定決心,暫時放棄逍遙自在的水簾洞生活,出海,尋仙問道。
他要去學本事,之后打敗楊戩!
“道兄,石猴已經離開花果山,還請道兄早做準備。”鄧嬋玉在靈臺方寸山對菩提祖師說道。
幾位圣人里面,平心娘娘基本就是妲己的關系,鄧嬋玉作為家屬,不太好衡量二者間的親善關系,只能說是比較友善。
其余六位圣人,親疏遠近各不相同。
她和女媧最親近,這個已經變成家人一樣了,即使幾萬年、幾十萬年沒見,雙方也不會生疏。
她和接引、準提的關系要差一個檔次,算是好友,這個關系就需要花費一些精力和時間進行維持。
再往下,就是和通天教主,雙方只能說親善,算不上友善,因為不是朋友。
元始天尊基本就是口頭上的親善,太清完全就是工作關系。
有接引、準提的關系打底,她和菩提祖師的關系也非常和睦,此時沒怎么遮掩,就問起菩提祖師接下來的安排。
菩提祖師說道:“那石猴性子頑劣,需要再磨一磨性子才是,且讓其多看看這人間的煙火氣吧。”
鄧嬋玉恨不得現在就讓孫悟空、唐三藏他們去取經,小僧略懂拳腳?小問題,加強關卡難度就是,野性難馴?小問題,再上點難度就行。
菩提祖師所說的“多看看人間煙火氣”她覺得大可不必。
你能想象出猴子一幅徐仙的書生打扮,站在扁舟之上,憂國憂民地說出“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的畫面嗎?
猴子就不是那個性格,他也做不到這些事。
讓他紅塵煉心,不如打兩個妖怪的效果好。
不過菩提祖師和猴子的師徒之緣算是天定,鄧嬋玉也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立刻安排他們去取經,確實不現實。
“就依道兄。”